书城亲子一句话改变孩子一生
2821700000042

第42章 忠告42:把一页书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匆地阅读一本书。

——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家麦考莱

精彩故事:爱迪生的读书方法

著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家境贫寒,他8岁上学,但在学校里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以“愚钝糊涂”为名勒令退学。12岁那年他在火车上卖报,火车每天在底特律停留几小时,他就抓紧时间到市内最大的图书馆里读书,不管身体多么劳累,他都坚持不懈,从没间断过。当时,爱迪生随着兴趣所至,尽情地在书海里遨游,看到一本就读一本。

一天,图书管理员看到爱迪生正埋头苦读,就走到他身边问:“我经常在这儿看见你,你读过多少书了?”

爱迪生回答:“我已经读了15英寸厚的书了。”

“哪有这样计算读书量的?”管理员听后笑了,“你刚才读的那本书和现在读的这本书,内容毫不相干、完全不同。那么,你是根据什么原则选择书籍的呢?”

爱迪生十分认真地回答:“我是按照书架的次序来读书的,因为我想把图书馆里所有的书全部读完。”

管理员听了以后对爱迪生说:“你的志向很远大,刻苦读书的精神也让人很钦佩。可是书海浩瀚,学海无涯,世界上所有的科学知识你能全部掌握吗?就是用尽一生的精力你也不能把所有的书都读完啊!你应该有目的地选择一二类主要的书籍,把它们读精、读透,有时间再读其他的书。这样有目的地读书你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管理人员的一番教诲,使爱迪生幡然醒悟,深受启发,从此他改变了这种不加选择的读书方式,专攻机械、物理方面的书籍。

定向读书并且把所读的书都看透,让爱迪生掌握了系统而扎实的知识,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发明家和科学家。

父母指导:细读书,不遗漏书中的精华

孩子,也许你还不知道这样一个词,“敬惜字纸”,它的意思是讲对书的尊重。因为书是文字和纸的感情结晶,更有作者的精神寄托其中,流淌着的是深邃而悠远的思想,每一个字符都透着热度,如果你能好好把握,你就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和精神的升华。

真正地读懂一些书,你就会懂得人生的真谛,充满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热爱与向往,好书还会帮助你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奋斗目标,产生终生不衰的前进动力,读书还会使你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思想境界得到提高,道德情操得到陶冶,帮助你成为受老师和同学欢迎和尊敬的人。

在读书的过程中,如果你囫囵吞枣,匆匆而过,那么再好的书也会被浪费掉。读书最怕“消化不良”,对于书本知识,要深入钻研,细细咀嚼,吸收其中的精华。可以试想一下,是不是会有这样的情形,当你细细地品读一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过后你对书中的任何一块内容都会记忆犹新,而且能体会到一本书的价值所在。

反之,一本书你匆匆读完了,如果有人问你书中讲得是什么,你可能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甚至说不清楚这本书究竟在讲什么,更别说领悟到这本书的价值所在了。举个更现实的例子,平常你读课文的时候,如果匆匆浏览一遍,你很信看出他的主题思想,但如果经过细细品读加上老师的分析讲解,你会恍然大悟——原来作者的本意是这样的,这个时候你才会发现这篇文章的精采之处。

孩子,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没有不会读书的,他们不但会细心研读课本,就算是平常阅读课外书,他们也不是只讲速度,而不讲阅读质量。这里有一个例子,看完后或许你能明白一些道理。

有一位中考状元,在谈及他成功的经验时说,他平时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并不比别人多,但是他的学习效率很高。别人在中考前反反复复地看课本,看了一遍又一遍,甚至把书都翻烂了。别人一天看一本书,然后一本书看三遍;他是三天看完一本书,一本书只看一遍。看同一本书他和别人用的时间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他比别人读书的效率高两倍。所以花费同样的学习时间,他的成绩比别人好,

另外,他看课本时,遇到重点或不懂的地方,他都会用红笔标出来,上课的时候作为重点听老师讲解,还有的地方有他的引申思考,也标出来了,这种情况下他对一本书的吸收利用率就比别人高很多。这就是他成为中考状元的秘密。

所以,孩子,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我希望你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做好。

第一,对语文而言,阅读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词要用铅笔圈起来,手头放一部词典,随时准备查找这些字词,准确地理解词意。而不要根据自己头脑中固有的印象,似是而非地一眼扫过,这会让你永远都搞不懂真正的词意。

第二,对数学而言,不懂的公式、定理,要查找以前学过的基础知识来帮助理解,或者打个问号标出来,课堂上重点听老师讲解。

第三,无论是文史类科目,还是数理化科目,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要随时想着做笔记,记录精彩的地方和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