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读易经有学问
2813300000007

第7章 一切都在变化中显露规律

履霜坚冰至(卦二·坤)

“履霜”,指脚上踩着霜。“履霜坚冰至”,指在刚冷时就想起冰天地,预知后事的必然发生。诸葛亮隐居隆中,坐观风云,便知汉五朝大势已去,英雄应时而起,天下将鼎足而分。

案例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的父亲与祖父都曾在荆州一带为官。诸葛亮的父亲死后,其实他也曾在荆州为小官吏。后来隐居隆中,也是身处荆州。荆州为南北通衢,刚好是日后魏、蜀、吴三国的交叉、中心地带。这是件奇妙的事,诸葛亮不在其他地方隐居,偏在荆州这样一个军事要害地隐居。诸葛亮在隐居时获得的信息与思考要大于一般的谋士将领。而真正使诸葛亮成为诸葛亮的是他的洞察力,其实他并非先知,只不过善于思考罢了。天下人皆知汉王朝大势已去,但只有诸葛亮一人看出汉王朝瓦解后天下将鼎足三分。

易理

(1)一叶落知天下秋,履霜而知坚冰至。

(2)霜非冰,但霜后可能有冰。

易理应用

1.如何看出会变天?

只有每天都看天的人才知道其实每天都在变天。

一片树叶从枝头飘落,表面上是某棵树的个象,但究其本质乃是大自然的规律使然。

大地一夜铺满白白的霜花,这表面上是天气骤变,实际上只是天气骤变的开始环节或中间环节。

从节气上看,在霜降后不久,就是小雪、大雪、小寒、大寒了。

值得注意的是此处讲的是“坚冰”,而非“薄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霜降后必然到来的不仅是“冰”,而且是厚厚的“坚冰”。

但“坚冰”虽冷,却给人一种踏实之感,远比“如履薄冰”好。所以有时要冷就冷到底,等结成了厚厚的坚冰反而好坚实行事。

正是基于这一点,诸葛亮对霜降后的事心里是踏实的。他想:汉必亡,天下必三分,我必辅佐其中一方。听说刘皇叔仁义之名传遍天下,此人当是明主,我当与此人共踏坚冰斗严霜。

诸葛亮每天看天,所以知道霜降后必有坚冰。

还有一点,他看天不仅只看天,同时也在看地。霜与冰都在地上。

2.如何见霜知冰?

霜与冰都属于冷天才有的自然现象,从性质与发生期来看属于同一范畴。它们具有天然的共通性。

但霜并不等于冰,霜是霜,冰是冰。霜后可能有冰,但不等于肯定有。

这就是一般人与非常人的区别:

一般人能看到“可能”。

非常人能看到“肯定”。

这就是慧眼所在了。其实这只是很好地运用了排除法:

A.有的“可能”不一定会实现:

B.有的“可能”肯定会实现。

要看出霜后有冰,首先就要大胆排除另一个答案,或者A,或者B,只能选一个。也就是说:

A.履霜坚冰不至:

B.履霜坚冰至。

这两种情况只有一种会发生。具体而言,诸葛亮做的排除法有两次。第一次是:

A.汉王朝不会完蛋:

B.汉王朝会完蛋。

诸葛亮推算汉朝气数,观察时事,排除了A。第二次排除是:

A.汉王朝完蛋后不会马上出现另一个王朝,而是会出现三个以上的王国瓜分天下:

B.汉王朝完蛋后马上出现另一个王朝。

诸葛亮总结历史,考察当时英雄,排除了B。

诸葛亮见霜知冰,凭的不是直感,而是理性判断。

《易经》上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又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旨在培养我们的洞察分析能力与顺应天时的应变能力。无疑这是我们行动与成基础。

图解

“履霜坚冰至”的要义有两点:

一是霜至是冰至的信号。

二是履坚冰胜于履薄冰。

从霜至到冰至,中间还有个间歇期。过了这个间歇期,就有冰至。一般人在天气的间歇期见既没了霜,又没有冰,就以为天下太平,这当然弱智,必吃大亏。

霜不会直接结成冰,冰是由水或雪凝结成。

再大的霜也会很快融化,但寒冰可以积存千年。寒冰的威严实在巨大!

但天地之道妙不可言,对于与冰同在地面生存的人来说,履坚冰要比履薄冰好,因为坚冰虽冷,但不会把人掉下去,不但可以当路,还可以当桥。

履霜坚冰至。——《易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俗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