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读易经有学问
2813300000005

第5章 做事情一盘散沙就会给对手可乘之机

见群龙无首,吉(卦一·乾)

“群龙”,指很多龙。“见群龙无首,吉”就是说如果看见对方呈群龙翱翔之势,但没有道领,此时无须害怕苏秦巧舌如簧,策动六国合纵搞秦,但六国联军看似庞大,实际是一盘散沙。秦始皇见其群龙无首,乃分兵击之,大胜,得以统一天下。

案例

据《战国策》等书记载,苏秦、张仪二人师从鬼谷子,学会了纵横术。二人先后人秦游说。苏秦之术不为秦所用,于是投奔燕国,献“合纵”抗秦之策,为燕文公所采用,并派他出使赵、韩、魏、齐、楚五国。最终六国歃血为盟,联合抗秦。秦王以张仪之连横破合纵,分化瓦解六国,使之意见不和,无法共同攻秦。最后六国出现群龙无首的情况,被秦王择其重点逐个打击。此后,六国逐渐失去了抵抗能力,任秦国三日占一城,五日割一地,最终为秦国所灭。

易理

(1)一个大海大于无数条河流。当对手有很多时,我方并不需要害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永远比三大,因为它最接近力量的源泉“道”,就像一个大海要大于无数条河一样。重要的是内部的强大,而非外部的数量多少。

(2)对方群起而攻我,我方首先要把它们分化,再把它们重点击破,逐个瓦解。

易理应用

1.如何实现“一大于三”?

惟一的方法就是做大海。一个大海大于无数条河流。

其实当我们做大海时,已经做过河流了,大海都是由无数条河流汇集成的。作为大海的秦国,实际上也是经过数代君主、无数个将领开疆辟土汇集成的庞大帝国。

先做河流,再做大海。

先做“三”,再做“一”。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一大于三”。因为我们已经做到了将“三”融进了“一”,看起来是“一”,实际上包含了无数个“三”。

2.当对方群起而攻我,如何分化他们?

攻其弱处。

正因为对方是多元组成,所以不能完全一致,这种天然的差异必会给我们带来可乘之机。

六国之中。齐、楚最强,而魏、赵稍弱,燕:韩最弱。在这六国中,齐与楚有宿怨,貌合神离;魏国君主内部不稳定,不足形成强势;赵人强悍,但主将缺席;燕人也强悍,但兵马不多;韩人最弱,一向不能自保。

如此六国,何足惧哉!

秦王首先将齐人说服退兵,假意要与齐君瓜分天下,满足齐国人一向自称“东方大国”的虚荣心。然后,威吓楚国,再不退兵,必将再次攻打你们的都城。楚人曾被秦人攻破都城,不敢再冒险,也只好退兵。齐、楚这两个大国一退兵,秦军马上发起进攻,完胜六国,其势霸道刚猛,莫可御之。

图解

“见群龙无首,吉”的要义有两点:

一是先把自己做大。

二是把对方分化。

如何做大?就是先做足小。大海之大,源于小流。

如何分化对方?攻其弱处。

狮虎尚且独来独往,何况龙!当我们碰见单独的一条龙时,须避其锋芒;若碰见的是一群龙时。反而无须害怕了。因为龙都是独行侠,强迫凑在一起反而互相牵制,战斗力不强,必会“群龙无首”。

这样就会出现一个奇妙的效果:有时我们连一条龙都打不过(比如秦国就曾被赵国打得大败),但我们能战胜一群龙(比如秦国最终战胜六国)。

见群龙无首,吉。——《易经》

智者制敌,当以群胜,寡可敌众。 ——《诸葛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