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喜新厌旧没什么不好
2803900000023

第23章 打破俗套方能制胜(1)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应该”、“必须”等条条框框,它们编织了一个很大的误区,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网罗其中,而我们很多人往往习以为常、不假思索地照“章”行事。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于一个社会群体之中,因此,我们不可能是一个完全孤立的个体,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可能时时受到世俗的约束与制约。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应该”、“必须”等条条框框,它们编织了一个很大的误区,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网罗其中,而我们很多人往往习以为常、不假思索地照“章”行事。对于这些规则和方针,你也许不以为然,但同时又无法摆脱束缚,无法确定自己应该遵循哪些适用的规则和方针。

一、摒弃经验是聪明的开始

当鉴别经验时,创新思考的方法应为:要看到以往所取得的经验既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也有只适用于某些时间、场合的局限性。在所思考的问题上,对某一经验是否会妨碍、束缚创新探索,不能不加以鉴别。

1985年夏天,某市发生了一起印好的35000元钞票被盗的案件。这是一起重大案件,引起了厂方和市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厂里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市里派来的公安人员一起勘查现场,分析案情,后来断定案犯是该厂的职工。可是尽管反复地逐一甄别,摸底排队,内查外调,查了两年也没查出个结果。

为什么如此引起高度重视的大案,经过那么多人、那么长时间、那么认真细致地对厂里的职工进行逐个审查,竟然还是把案犯给漏掉了呢?这主要是因为,办案人员根据自己长期以来查这一类案件的实践经验,他们着重注意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哪些人在经济上有支出明显超过收入的反常表现;哪些人有过作案记录;哪些人收入少而又喜欢挥霍……当时这个厂里有个年轻工人,工资较低,平时在工作上有些吊儿郎当,这时他又恰好买了一辆新摩托车,于是他便成了重点怀疑对像,被审查了好几个月。而实际上的作案人是本厂职工张某。此人显得老实,做事循规蹈矩,工作上一贯认真负责、积极肯干,是厂里的骨干。一直到这一盗窃案发生之后,他还被厂里保卫部门派去地区治安联防值班。最后还是张某因去银行存款,被机警的出纳员看出破绽才破了案。

在这个侦查案例中,罪犯张某由于有以上种种“表现”,竟得以消遥法外达两年之久。这显然与办案人员过分相信和依赖自己的经验分不开。如果他们一开始就能警觉地鉴别一下:自己这方面的经验,在这个案件中究竟有多大参考、借鉴的价值?是否会对案件的侦破起一种妨碍、束缚的作用?那么,案犯张某怕早就被“揪”出来了。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前埃及军队连续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规模军事调动和演习。以色列依靠美国的“大鸟”卫星,对埃及军队的一举一动了解得清清楚楚。10月6日,当埃及军队进行第23次大规模军事调动向苏伊士运河方向集结时,以色列军事方面的领导人,由于有前22次都是军事演习的经验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对这次埃及军队的调动,以为不过是又一次军事演习罢了,因而一点未作战斗准备,甚至还放假让官兵们去过犹太人的“赎罪日”节。结果,埃及军队突然向以色列发起进攻,一举攻破以色列耗资2亿多美元修筑起来的“巴列夫防线”,获得了震惊世界的辉煌战果。

在科技研究中,由于老是陷在经验的范围内打转,迟迟提不出超越经验的新设想,这样的事是很多的。

20世纪中期,美国和苏联都已具备了把火箭送上天的物质和技术条件。相比之下,当时美国在这方面的实力比苏联更强。但双方都存在一个卡脖子的问题:火箭的推动力不够,摆脱不了地心的引力。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当时美苏双方的专家都是根据自身长时间以来的实践经验,尽量设法增加所串联的火箭数量,以不断增强推动力。尽管火箭的数量已增加了不少,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后来苏联的一位青年科学家,摆脱了不断增加串联火箭的思路。他突破这一思维定势,产生了一个新的设想:只串联上面的两个火箭,下面的火箭改为用20个发动机并联。经过严密的计算、论证和实践检验,这个办法终于获得成功。因为这样一来,火箭的初始动力和速度一下子就大大地增强了,达到了足以摆脱地心引力的程度。于是一个长时间使成百上千专家束手无策的技术难题,由于这样一个简单的新设想的提出,很快便得到了解决,从而使苏联抢在美国之前,于1957年,首先将人造卫星送上了蓝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同盟军的最高决策层做出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登陆的决定后从3个可供选择的登陆地点中,选中了比较理想的诺曼底。但是碰到了一个大难题,诺曼底没有大型码头,大型运输舰无法停靠。要是停在海上,然后再用登陆艇进攻,那么,重型武器上不了岸,登陆艇就容易被德军击退。必须迅速兴建一个大型码头,可是这谈何容易。根据众人的一致经验,即使尽量抓紧时间,没有三年五载是不行的。各方面的有关人员纷纷提出了不少可以进一步缩短工期的建议,但也至少要一两年时间。

此事迟迟没有进展,成了诺曼底登陆这一战略计划付诸实施的“瓶颈”。后来美国的巴顿将军提出了一个令人大为惊诧、被视为异想天开的新设想:像用预制件建造房屋那样,用预制件建造大型码头。到需要用的时候,只要将准备好的预制件运去诺曼底,很快就能装配出几个大型码头来。虽然人们由于自己的经验,对这一大胆的创新设想一时都很难接受,但经过多次研究和实验,终于相信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它的主要构件是用混凝土建造的大船,由一些很重的首尾相连的“箱子”组成,当它沉入海底后,可以经受得住风浪的冲击。在发起进攻前,用潜艇将各种预制件运到登陆地点,先完成水下部分的建造,登陆时再完成水上部分。采用这样的办法,盟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造成了10余英里长的大型码头,可供几十万人的机械化部队登陆使用。万万没想到盟军会从诺曼底登陆的德国军队,在这次战役中被打得措手不及、晕头转向。诺曼底登陆的成功,作为辉煌的战例之一被载入了世界军事史册。

从以上的事例可以看出,经验有时是会妨碍创新思考的。虽然总的来说,通过实践活动,特别是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活动所取得和积累的经验,是有一定启发指导意义的,是值得重视和借鉴的,它有助于人们在后来的实践活动中更好地认识事物、处理问题。但也不能不注意和认识到,经验只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感性认识的初步概括和总结,并未充分反映出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不少经验只是某些表现现象的初步归纳,具有较大的偶然性。有的貌似根据和理由充分,实际上却片面、偏颇;有的只是适用于某一范围、某一时期。在另一范围、另一时期则并不适宜。由于受着许多条件的限制,无论是个人的经验,还是集体的经验,一般都不可避免地具有只适合于某些场合和时间的局限性。不可让过去的经验成为我们创新思考的障碍物和绊脚石。

二、怀疑的妙处

如果说,天下乌鸦一般黑,您没有异议吧?

“没错,打小爷爷就告诉我啦。”

“对呀,文学作品中也是这样描述的。”

事情真是这样吗?

不!最近国内外许多报刊报道,世界不少地方千真万确发现了白乌鸦。

“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发现白乌鸦?”

先别急着要案,请先看下面的故事。

有条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谚语,叫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说的是黄鼠狼是鸡的死对头,一旦遇上,“杀无赦”。因此人们对它咬牙切齿怀恨在心。

约定俗成世代相传,人们对此深信不疑。

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的一位教师对此却产生了怀疑,并做了一项长期实验。

他花了20多年时间,解剖了1000多只黄鼠狼的胃,在黄鼠狼的胃中,他惊奇地发现,黄鼠狼的主要食物原来却是令人讨厌人人喊打的老鼠,还有一些危及农作物的害虫,并未发现鸡肉、鸡骨、鸡毛等残留物。

更令他惊奇的是把活蹦乱跳的黄鼠狼和鸡关入一个笼子里的实验。

同处一室的黄鼠狼和鸡,并未出现人们想象的那种“同室操戈”,相反,它们相处得非常融洽,你吃你的,我喝我的,互不相扰,悠然自得,一片太平景像。

但有一种情况例外。把黄鼠狼饿上几天,再关入笼子里,这时的黄鼠狼便凶相毕露,两只前爪猛地一扑,将鸡狠狠按在地,咬死,吃掉。

尽管如此,黄鼠狼应该算得上是“益善”,而不该遭到唾骂。

现在再来回答为什么现在才发现白乌鸦,原因是“爷爷告诉的”、“书本上写的”……等等这些旧观念,在我们头脑中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式就是对旧观念深信不疑,一叶障目,忽视了客观世界复杂奥妙,那里还会发现白乌鸦呢。

相反,那位生物老师由于对“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产生怀疑,并通过长期实验,终于获得了新发现。

因此,对旧观念产生怀疑,并跳出思维定式的框框来开阔视野、创新思路,对我们掌握事物的本质将大有裨益。

三、钻出传统的圈子

北京大学的冯友兰教授,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笑话:

有一位哲学家饿了,就让他的学生到街上去买一块面包。学生到街上转了一圈,空着手回来了,对老师说:“街上只有圆面包和长面包,没有您要买的那种(既不长又不圆的)‘面包’。”

于是,哲学家就让学生去买一块“圆面包”。学生到街上转了一圈,又空着手回来了,对老师说:“街上只有黑面圆面包和白面圆面包,没有您要买的那种(既不是黑面也不是白面的)‘圆面包’。”

于是,哲学家就让学生去买一块“白面圆面包”。学生到街上转了一圈,还是空着手回来了,对老师说:“街上只有冷的白面圆面包和热的白面圆面包,没有您要买的那种(既不冷又不热的‘白面圆面包’。”

于是……结果不用多说,那个学生永远不可能买来面包,而那位哲学家只能等着饿死了。

人若是钻入教条的框框中,就等于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将会寸步难行。

某日,一位白痴对天才说:“我的牙齿能咬住我的左眼睛,你能吗?”

天才说;“绝对不可能啊?”

白痴说:“那我们打个赌?”

天才应允,但见白痴将假眼球取出,用上下牙咬了眼球,顿将天才吓坏了,说道;“真没想到,真可以呀。”

白痴又说:“我的牙齿能咬住我的右眼睛,你能吗?”

天才说:“不可能的!”他想,难道两只眼睛都是假的?

于是两人再次打赌,只见白痴轻易地把假牙拿下,往右眼一扣。天才吃惊了,说:“真没想到,真可以呀!”

你说谁是白痴?

后来,天才早亡,而与天才同龄的白痴却活得很健康。再后来,活着的白痴突然大慧,知天知地知未来。

人们常用传统的思维习惯来束缚自己,一想到“这是绝对不能的”就不再往下想了。要知道世界是多样的,变化的,人不能固守着自己的习惯思维而原地打转。

四、打破习惯的枷锁

棋坛高手升田幸三曾写过下面一段发人深思的话:

我父亲是个很有力气的人,一百多公斤的石块他能一下子就举起来。由于他那么有力气,所以一直靠砍柴赚钱过活。

我还是小孩子时,经常大清早天还未亮时就跟随父亲到山上砍柴。

有一位看起来大约有60岁左右的老伯伯也到山里砍柴。

可是他总在日上三竿后才姗姗而来,回去时间又比我们早,有时还半途停下来抽个烟,整理一下斧头,可是他每次砍柴的数量总是比父亲要多得多。

他不如父亲有力气而且也没有什么更犀利的工具,但是父亲的砍法是朝一处用力砍,而老伯伯则是绕着砍。

那时我就想,一定是父亲所砍的都是些木质比较硬的地方,所以比较费事,其实正好相反。

有一次,我仔细看父亲砍一颗有节的树,我注意到他总是避开有节的地方砍,老伯伯都是从有节的部位开始下手,而父亲在躲避有节的地方时,斧头老被卡住。

这些记忆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没有节的树干比较容易砍断,而有节的地方则不容易砍断。只有当你跳出传统的框框后,才发现有节的地方虽然意谓着硬,但越硬的地方却是越容易折断的地方。

日本有个“东洋人造丝公司”,他们在生产中遇到一个难题,即合成每根纱的5根线粗细总是纺不均匀,技术人员想尽办法也解决不了这个难题,大量次品直接影响了公司的效益。这时有个生产班长建议,既然5根线纺不均匀,何不索性生产一种表面粗糙的面料,给一贯追求光滑闪亮衣服的顾客来个惊奇呢?公司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这种表面粗糙质地柔软的新型面料投放市场后,很受顾客欢迎。次品的处理办法通常是降价销售,而日本那家公司转换思路,使次品摇身一变为畅销品,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工作和生活中,只要善于打破习惯思维的枷锁,扩展思维的视角,就会在处理问题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常规有时是一种误区

其实,思维定势、心理定势在人类社会进步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一般来说,思维定势有利于常规思考。它使思考者在思考同类或相似问题的时候,能省去许多摸索和试探的步骤,能不走或少走弯路,这样就既可以缩短思考的时间,减少精力的耗费,又可以提高思考的质量和成功率。再就思考者的感受方面来说,还能起到一种使思考者在思考过程中感到驾轻就熟、轻松愉快的作用。

思维定势的这种有利作用,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各个领域里的许多专家身上。他们常常能很快就找到解决本专业问题的有效办法,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的头脑中已形成了关于本专业问题的大量的“一定之规”。

举例来说:机械装置要自动化,需要能源来提供装置运行所需的动力,现在人们普遍使用电动机,这早已成为机电专业方面的常识。这一常识,在众多机电专业人员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有了这样的常识和思维定势,使科技人员在设计各种自动化机械时,对于如何解决它们的动力问题,就不需要再费时费力地去逐一探索、试验,很快就能明确:需有电动机来驱动。这显然对设计自动化机械能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

但是,这种“一定之规”,却使人们在遇到有些问题时百思不得其解。有这样一个例子:

为满足市场需要,日本一家公司的科技人员开始设计一种新的小型自动聚焦相机。

所谓自动聚焦,就是相机要根据拍摄的对像,自动测量距离,然后镜头作相应的调整,自动定好焦距。设计这种相机有几个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小巧轻便,客易操作,而且要成本低廉。

按照当时的技术水平和条件,在相机里装进电动机以后,体积就小不了,重量就轻不了,成本也很难降下来。如果要为它再去特别设计一种专用的超小型电动机,时间又很难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