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沉重阶段:同事在一起工作时间长了,必然地是有的人得到提升,有的人得到重用,有的人却原地未动,客观上的地位差别,往往会形成主观上心理差别,有人会产生人际关系不好,命运不济,怀才不遇的感觉,于是同事间的交往频率开始相应减低,相互的合作也远不如以前那样应心顺手。
无可否认,同事间经历这三个阶段几乎是不可置疑的,尤其是第三个阶段如果处理不好,同事间很可能出现矛盾加剧、关系僵化甚至反目成仇,根本无法继续合作的局面。
由此说来,同事间合作最为完美应属第一个阶段,如果你与同事合作的关系正处在另一个阶段就应该认真反思一下,能不能让同事间始终保持着坦诚、平等、互助、原谅的合作关系呢?回答是肯定的,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下面的几个最重要的准则。
用你的行为让你的同事认识到,与你合作是安全的。根据马斯洛的“金字塔”学说,安全是人最低层次的需要,但又是在做任何事情中最为重要的。为此在同事的合作中不要总是探听、传播别人的隐私;不在背后说长道短,搬弄是非,不狂妄自大,处处想占上风;不是总将别人的过错嫉恨在心,伺机报复,这样同事自然就会认识到你是忠实可靠的,便会毫无顾虑地与你交往、合作了。
注意需要的满足的相互的。人际交往、同事合作的目的一般地讲是彼此满足需要,在合作中,一方传输信息、感情等,另一方理应做出相应的答复或报偿,如态度的转变,交往频率的增加,合作范围的扩大,感情关系的融洽等等。如果在合作中一方所付出的与回报不平衡,那么合作关系势必受到影响。
注意交往的时空距离。人际关系一般与交往距离的远近,合作时间的多少、长短成正比,因此一个班组,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关系一般较密切,为了便于向同事交换信息、沟通感情、消除隔阂——即消除合作中对另一方传输的信息误解,一般需要进行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同时应经常进行交流。然而,我们也要注意交往过度会造成心理及感情上的饱和。如果各自都能冷静地处理相互关系,不因交往过密而对另一方产生过高的期望,一旦这一期望不能实现(工作上的意见分歧或冲突),就会产生失望感,甚至怨恨情绪,反而不利于保持正常的关系。
正确对待竞争。各个群体几乎都要开展劳动竞赛、评比先进等活动,你我他都有好胜争强之心,这是自强不息的表现,也是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表现。因此,同事间相互竞争是正常的。围绕着一个共同目标而展开的竞争,有利于相互促进,有利于共同目标和个人抱负的实现,它是组织和个人是否有活力的标志之一。既然如此,在竞争中你我他都应有这样的认识和态度:在竞争中人人平等,人人都有获胜的机会,也有失败的可能;胜要胜得光荣,输要输得坦然;要输者不嫉妒,胜者不骄傲。胜负只说明过去,今天你评上先进,我衷心向你祝贺,诚心向你学习,争取明天再分高低。你我他,在竞赛中是对手,在工作中是同志,在生活中是友人;争而不伤团结,赛而不失风格,得意时不忘形,受挫时不丧志。这样的关系决不会因竞争而受到损害。
正确认识自我,表现自我。所谓自我,是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化三者的统一。正确认识自我,就是要对自己的体能、智能、价值、社会权利和义务、社会责任和社会地位等有一个符合实际的评价,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在行为举止中表现出自尊而不自傲,自爱而不自卑,自律而不自弃。在对待自我理想和抱负的实现方面,既看到个人的能动性和潜力;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离开社会,离开群体、离开同事们的协助,自己必将一事无成。这样我们就会在交往中注意自我和社会大我的结合;我们就会有强烈地与他人交往的热忱,乐于与同事交换和分享信息、情报;我们就会在与同事和上司的交往中,保持平等自然的态度,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我们就会既有强烈的自我实现愿望。完全可以肯定,同事们一定会尊敬这样的人,愿意与这样的人交往、共事。
古人说:“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同事、上司、下属关系的和谐,则万事兴,也就是群体的生产率、工作效率可以提高,组织计划、目标能顺利实现,你个人的愿望和抱负也可因此而实现,也就实现了你人生最重要的事。
4、你是否与客户达成共识
许多人与客户的交往过程中,都有过失败的经历,事后反思其原因,有的可以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有的却分析不出明显的原因,如果深究这些找到的原因,从广义上讲就是没有与客户在心理上、隐性思维上达成共识,即当时没有认真分析客户除了表面上需求或允诺外,在深层次意义上还蕴含着哪些重要的事情。
在日本东京奥克达余家具商店,年轻的职员井本接待两位购买床垫的老夫妇。
老妇人用手抚摸着一张银灰色的软床垫说:“简直太美了,我年轻时就盼望能睡在这样一张床垫上,今天终于找到了。”
老先生也戴上花镜仔细查看床垫的质量,连声说:“不错,的确是不错。”
井本也为自己在早晨刚上班接待这样的顾客感到高兴,他说,:“太太,先生,你们确实有眼光,这种床垫是我们刚进的新产品,它的质量,颜色,性能在全日本都是一流的,而且我们是独家经营的。”
老夫妇爱不释手按着松软的床垫,连声说好。忽然,老妇人看了老先生一眼:“我们无法买下这张床垫是吗?”老先生怔了怔,似乎明白了什么,也惋惜地说:“是的,真是无法买下它。”老夫妇边说边转身离开了。
正在滔滔不绝介绍床垫性能的井本愣住了,他怎样也想不出如此喜欢这张床垫的老夫妇为什么不买下它,但他从老妇人名贵的手饰和老先生的着装上看,钱对他们是绝不成问题的。
第二天早晨,刚刚开始营业,井本就将这件事件向营业部经理讲了,经理笑笑拍了拍井本的肩头:“小伙子,你接待顾客经验还不多啊,他们如果再来请你找我来接待。”
果然,两天以后那对老夫妇又来到这家商店,站在床垫前反复观看,一副恋恋不舍的样子,井本见状急忙找来经理。经理满脸微笑地向老夫妇打招呼:“太太,先生,听说你们十分喜欢这张床垫是吗?”
老妇人答道:“是的,我们十分想买下它。”
经理说:“那我想一定是运输上有困难,或者是因为高层建筑无法般运?”
老妇人苦笑了下:“你真聪明,小伙子,我的家住36楼,这么大床垫电梯根本进不去,如果走楼梯搬运要付上几个床垫的价钱的。”
经理笑道:“你的困难不但我想到,就连厂家都想到了。目前他们已经设计出一种能够拆的床垫,我们可以派人直接到您的家中组装,您只要留下地址,我们明天就可以与厂家联系为您去组装。”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经营者和客户都得到了喜欢和满足。
故事谈不上经典,但能说明一个问题,在经营运作的过程中,很多人都认为只要与客户达成协议就是大功告成,有时很少想客户在达成协议后尚有哪些重要的事情要求经营者去完成。正如买床垫的老夫妇,如果单单从买卖关系上讲,达成协议是不成问题的,但他们买了以后无法搬上楼,所以这项交易就无法做成,井本也没有从深层去思考更深的原因,所以交易也就没有成功。
如果事后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他也许会猛然想到:哦!客户有一件小小的要求我没有想到。就是这一件没有想到的小小要求,影响了与客户的有效沟通,没有有效的沟通,当然也就很难达成共识。
在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要想与他成功地达成共识,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诚信。我们知道,诚信这两个字的含义是:诚恳、诚实、诚意;信赖、信守、信义等等,在生意场上,“以诚为本”的格言也被人所共知,人人也都希望这是在实际运做中的一条准则。
在许多与客户与联系的职业中,有的人沟通联系客户就像是“小菜一碟”,可以很顺利地与客户达成共识,但有的人要想成功的与客户做成一笔交易却比“登天还难”,有时好不容易使谈判有了眉目,但说不定又因细微末节出了毛病,继而导致失败。
某茶叶公司要在推销员中提升一名业务部的经理,入围考试的题目很简单,每个人发等量的茶叶,谁能最先的推销出去,当然还要把客户带到公司来签订合同,谁就是主要的人选。杰森是新上任不久的推销员,对于一个没有太多推销经验的他,要去首当其冲地完成这个考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但谁也没有想到,杰森竟在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任务,连老板都惊奇地问他是用了什么办法,杰森才不紧不慢的讲起了他的推销经过:
当他拿到一包茶叶时,看到茶叶袋上写着“特大精装,500克”,他用手掂了掂,很怀疑茶叶是否足量,就去秤了一下,一看,是450克,与包装写的少50克。
杰森就这样出发了,他来到一家超市的茶叶柜台前,向店老板推销他的茶叶:“先生,我是一名推销员,这是我推销的茶业样品,它本来是30元卖一包的,但因为这批的包装的重量被我们搞错了,我给你25元怎么样?”老板听后觉得很合适,便说:“把货拿来我看一看。”
这时,来了一位先生也要买茶叶,老板客气对杰森说:“请您稍等,先生。”说着他就忙着为那位先生秤茶叶,他交了钱刚想要走,回头看到杰森手里的茶叶,便问:“这是……”杰森马上回答说:“噢!先生,这是我推销的茶叶,它的品种很好,但是它……”还没有当杰森说完话,这位先生捏起几粒茶叶放在嘴里嚼了嚼,对老板说:“请帮我秤一下可以吗?”说完就给了老板,老板放在秤上一秤,便说:“哦,它整好是500克,。”这时杰森一听,便傻了,说:“怎么可能呢?我明明秤过的,只不过是450克,怎么会500克呢?先生,是不是你的秤出错了?”这位先生听到这话,看着老板很不满意地说:“请您把钱退给我,我从来不买份量不足的东西!”这当儿,老板狠狠地“看”了杰森一眼,很不情愿地把钱退了回来。
事后,那位先生说:“小伙子,你很诚实,我也在经营着一家超市,你们这个产品的货多吗?我要从你们那里购进一批,好不好?”杰森先是愣后是惊喜,随后很快地点了点头。
杰森用诚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与客户达成了共识,并且与他开始了合作。再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位超市的老板,因他的不诚信,他面临的将是失去客户,失去与客户的共识,也就失去了在经营中最重要的互惠伙伴。
5、你是否和朋友感情深厚
巴尔扎克说过:“真诚的朋友是从另一颗灵魂的感情来充实自己,然后用更丰富的感情回送给人家。朋友之间如果没有这样美妙的关系,心就没有生机;它因缺少空气,它就会受难枯萎。
所以说,人的一生中选择朋友对于自我的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影响到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之路,取得什么样成就。结交朋友,应该是人孩提时代就开始了的,对于孩子的交友,作为父母和长辈人都是很关心的,甚至认为这是孩子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件事,连孩子有时都会感到,父母和其他长辈这种关心是不是有些过分了,但如果你现在也是父母或长辈人,就会发现这种关心的重要性,因为朋友间的影响最具有潜移默化、不可替代性和强有力的榜样性。
假如在某一个阶段中,你周围的人警示你:你近来好像多了许多不良习惯,经常酗酒、大量地吸烟,总是浪费时间做些没有意义的事,粗鲁或简单地处理问题,这时你就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你已经交了有类似不良习惯的人,你是不是忘记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也在不知不觉中染上了这些坏习惯。上面所说的,固然是朋友范围内极小的一个消极方面。从广义上讲,朋友交往中最多得是让生活充实、丰富,在工作上相互帮助,在有人困惑和痛苦时,通过相互沟通、交流,把它克服、排解掉。
在一般情况下,朋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在学校或生活中结交的朋友;二是在工作中相识的朋友,如同事、客户、合作伙伴等等;二是一般性的朋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熟人”。这三类朋友应该重点把握的是第一类朋友,因为双方一般都是认识时间较长,了解较多,而第二类朋友如果双方都以诚相待,互为关心帮助也会发展成第一类朋友,否则就会下滑为“熟人”。
不论你身边哪一类的朋友居多,但若想加深与他们的友谊,你最重要的应该是做到以下几点:
肯于帮助
有人曾说过:如果你想他成为你的朋友,就请你在他困难的时候帮助他。因为你的付出让他明白了你是真诚地关心他,帮助他,在他心中对你产生一种信任感。在你有困难的时候他也会同样的帮助你。
三国争霸之前,周瑜并不得意。他曾在军阀袁术部下为官,被袁术任职当过一个小小的居巢长。
这时候地方上发生了饥荒,年成既坏,兵乱间又损失不少,粮食问题日渐严峻起来。当地的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草根,活活饿死了不少人,军队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父母官,看到这悲惨情形急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
有人献计,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鲁肃,他家素来富裕,想必囤积了不少粮食,不如去向他借。
周瑜带上人马登门拜访鲁肃,刚刚寒暄完,周瑜就直接说:“不满老兄,小弟此次造访,是想借点粮食。”
鲁肃一看周瑜一表人才,便生爱意,于是笑着说:“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
鲁肃亲自带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粮食。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之一送与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一听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饥馑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鲁肃的言行深深感动了,两人当下交上了朋友。
后来周瑜发达了,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将他推荐给孙权,鲁肃终于得到了干事业的机会。
为身处困境的人提供具体的帮助,使其渡过难关,这在朋友交往中无私、大度的做法最易引发对方的感激之情。虽然这种帮助有时对你来讲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举手之劳,但这种雪中送炭常给帮助者心中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进而形成深厚的友谊。
重视小事
在生活中有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如朋友生日打个电话祝福几句,朋友家有事不能亲临发条信息问候一下,这在朋友交往和保持友谊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行为,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837年,马克恩离开了自己的故乡特利来到波恩大学读大学,因为贫困和交通不便,他甚至给燕妮写完信都没有邮资去寄,有时寄去也是很长时间也不会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