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干好工作的方法与艺术:现代职场人工作必备手册
2789400000009

第9章 完美工作的必要条件——积极建立良性竞争的工作艺术(4)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在企业涉猎的这块领域,步步领先,招招领先,做竞争态势的领跑者。现实中,用带有特色的产品品牌或管理方式来提高竞争力,不失是一种高超的管理艺术。上世纪末,美国各大航空公司总共亏损了20亿美元,连续三年的赤字总计达到了灾难性的80亿美元。三大航空公司——环球航空公司、大陆航空公司和美国西部航空公司——都在第11破产条款下运作,其他航空公司也在排队“急着”进入它们的行列。而1993年度的统计数字尤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是因为像德尔塔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和联合航空公司在此期间都出现大量亏损。

但西南航空公司航空公司做到了青云直上。

它在1992年销售额增长率高达25%,并且仍然保持盈利。而在西南航空公司22年的经营中,除最初两年外,年年盈利。当其他航空公司挣扎在破产线上,解雇司乘人员和机械师,关闭某些航线时,西南航空公司却在大张旗鼓地推进它的增长计划,购买更多的飞机,开辟新航线,招聘新人员。

西南航空公司最突出的成功标志是它的高效率,它因此赢得了11次美国运输部颁发的 “三重皇冠”奖——最佳正点率、最佳飞行安全记录和最少投诉次数。

在美国,没有哪家航空公司赢得过这种荣誉。为什么西南航空公司却能创造出这样的业绩?许多同行都这样问。

答案是因为西南航空公司有赫伯·凯勒尔。

这个才华横溢的首席执行官采取了低价、紧缩性的管理方式,才找到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机遇之窗。从而显示出了他卓越的工作艺术。

凯勒尔开始在公司的大多数商业电视广告中露面。

它的竞争对手,美国西部航空公司看不惯了,指责西南航空公司的一些广告,认为它们的乘客会因为乘坐简陋的飞机而感到窘迫。

于是,凯勒尔头顶一个皮包又出现在电视广告中,他承诺向所有为乘坐西南航空公司班机而感到窘迫的人提供这个包,指出它可以用来装“所有因为乘坐我们的飞机而省下来的钱”。

凯勒尔试图使西南航空公司成为一个愉快的工作场所。他常和员工们无拘无束地闲谈,他们称呼他“赫伯大叔”。他常参加设在达拉斯的公司总部的周末晚会,鼓励乘务人员扮演滑稽小丑,以及像击鼓传令这样的小游戏。飞机乘务员在感恩节穿着火鸡服装,在复活节的晚会上穿着小兔服装,在圣诞节戴着驯鹿角,凯勒尔自己还经常穿着小丑套装或小精灵戏装扮演各种角色。

最有意思的是,他为那些长袜上有最大洞的乘客给予奖励。

想想看吧,他的这项奖励会在万里蓝天上产生怎样的效果呀!

凯勒尔的方法挺有效的,员工们工作得很辛苦但却毫无怨言,他们为受到尊重而自豪,并且喜欢他们的工作。西南航空公司员工的流动率为7%,这在这个产业中是最低的。

其实,这些古怪的做法都有一个精明的目的:创造一种协同的精神来提高生产率。“的确,你在飞机上像被放牧一样对待,并且确实你只享受到花生和饮料,”俄克拉何马州塔尔萨的一家石油研究企业的副总裁理查德·斯皮尔斯说,“西南航空公司尽一切努力使你准时到达所要去的地方,这是最重要的。”

“赫伯的幽默很有感染力。”凯·华莱士一一空勤人员协会的一个地方分会主席说道,“每个人对他的工作都很满意,并且意识到他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西南航空公司的低价位战略,是典型的“差异化经营”。

这种战略非常鲜明的特点是,你无我有,你有我新。在企业涉猎的这块领域,步步领先,招招领先,做竞争态势的领跑者,让追随者望而却步。

看到西南航空公司在低价位上吃到了大蛋糕,一些航空公司也想如法炮制,但是,西南航空公司说了:“你来吧,我还能比现在的价位低,而且赚钱。”

西南航空公司有一条降低成本的方法,完全能在低价位上保持可观的赢利。这是许多大的航空公司所不具备的,没有挑战,就放下了战旗。

凯勒尔富于创造性的性格有点像美国另一位企业家沃尔玛董事长萨姆先生。他们共同之处就是将自己的创就“建设”成为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与其他企业文化做了“区分”——这也可以说是实施了一项最成功的差异化竞争战略。

§§§第10节 时刻激励自己——敢于突破现状

人只有敢于突破现状,才会产生出动力,去改变自己。如果满足自己已经取得的现状,你就不会有所成就了。

一个优秀的工作者总会善于利用不满足来鞭策自己,以期达到把工作做得更好。这种不满足的意识能激励一个人从弱者变成强者,也会为应对未来的取业竞争做好准备。

富兰克林人寿保险公司前总经理贝克说:“我敦劝你们员工要永不满足。这个不满足的含意是指上进心的不满足。这个不满足在世界的历史中已经导致了很多真正的进步和改革。我希望你们绝不要满足。我希望你们永远迫切地感到不仅需要改进和提高你们自己,而且需要改进和提高你们周围的世界。”

常常有机会看见那些天分颇高的员工,一生只做些平凡的事。他们的天分虽高,却没有受过充分的训练、培养,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进步。也来考虑自己未来是否会遇到生存坎坷,所看到的只是月底领薪水,以及领到薪水以后几天中的快乐时间,结果他们的一生总是平平庸庸。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他们满足于现状,任何人只要满足现状,就不会有所作为。

很多员工以为在学校里学了一定的知识,可以找个工作,能够养家糊口就心满意足了。这样,人们只能利用其一小部分的天赋才能以从事事业,而不能尽其教育与训练的全部天赋才能,所以他们在事业上一且遇到竞争,就会不堪一击。

有一位名叫克尔的人,大学毕业后在纽约找了一份好工作,又娶了一位好太太,生活非常美满。一次他的一位大学同学到纽约联系业务,顺便去看他。他带着同学到大饭店去用餐,他的同学知道这位同学的家境并不富裕,上学时家里很少给他寄钱,他只是靠打工挣零角钱就说:“都是老同学了,随便找个地方吃点就行了。”他看出来老同学的意思,怕这里消费不起,便说道:“我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到这个地方来对你我都有好处。你只有到这个地方来,才能知道自己的包里钱少,你才能知道什么是有钱人来的地方,你才会努力改变自己的现状。如果你只是去中等饭店,永远也不会有这种想法。我相信只要努力,总有一天,我会成为这里的常客。”这些话有一定的道理,人只有不满足自己的现状,才会产生出动力,去改变自己。如果满足自己已经取得的现状,你就不会有所成就了。

一个员工不满足现状,才会去想到如何突破现状。你可以利用十分钟思考一个工作的难题,在自省上下一分功夫,就足以助你在事业上上进一分。许多成功员工的早期,年薪很低,工作却很苦,但他们利用其闲暇的时间,勤思苦练以求上进,比之他们在日间的工作更为努力。在他们看来,薪水并不是大事,而追求知识、要求进步则是真正的大事。不满足现在,立志在未来,所以,成功者就不断地追求知识,给自己创造机会。

美国某铁路公司总经理,年轻时是一个三等列车上的工人,周薪只有12美元。有一个老工人对他说:“你不要以为做了管理制机的工人,就觉得了不起。告诉你,你想当车长,还得好几年呢。到那时,你才可以趾高气扬,享受一周100美元的待遇。”没想到这位年轻人满不在乎地说:“你以为我做了车长就满足了吗?我还准备做公司的总经理呢!”正因为这位年轻人不满足于现状,最终就实现了他的愿望。

无论怎样,一个员工愈能求知,则愈有知识。你能多多储备知识,就能够丰富你的生命。这种努力,日积月累,可以使你于日后大有收益,可以使你更为充实,可以使你更能应付人生。

孜孜不倦地寻求突破的精神,是一个员工“优越”的标记与“胜利”的征兆。一个员工怎样度过他的工休时间,怎样消磨他浪漫的秋日黄昏,那么就可预言出那个青年的前程怎样了。有的员工或许以为利用闲暇的时间来思考工作总得不到多大的成绩,因而不想在闲暇的时间多做一些努力。这无异于一个人因为自己进款不多,以为即使尽量储蓄,也不能成为巨富,所以一有金钱,尽数挥霍,不屑储蓄!但是有许多员工,就是因为利用了零星的闲暇时间求得了工作的巨大成绩,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工作竞争日趋剧烈,工作情形日益复杂,所以你必须具有充分地思考工作,接受充分的工作训练来应对公司的变化。如果你满足现状,不思进取,那么,你不仅不能使自己的向命运更好的方向发展,而且可能会使你在不远的将来混不下去。在今天的工作里任何人都不敢满足现状,每个人都必须勤奋努力,才能适应公司要求,实现工作目的。

大多数员工的问题,就在一心希望在顷刻之间成就大事。其实事情是要渐渐成就的。这些员工应该不断地努力思考工作,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宝库,渐渐地推广我们知识的地平线,提升工作的态度,最终就能够改变自己命运。

不满足是工作的动力,有了这个动力,你就能够克服所有的困难,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改变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因此,不满足的习惯正是敢于和自己较劲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