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干好工作的方法与艺术:现代职场人工作必备手册
2789400000019

第19章 尽力就是完美 ——加强自我管理的工作艺术(1)

即使在管理最好的公司中,尽管它的管理细则再缜密、再科学,可没有高素质的员工的自我管理,它仍然创造不出一流的业绩来。而自我管理不只是为了配合公司的管理服务,更是促进个人素质的提升的前提。自我管理不只体现在职场中,也是在生活中各方面素质的修养,是一种优秀的职场人员必备的工作艺术。有句话说:“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工作虽然不能做到完美,但是你需要有一种争取做到完美的态度。正确认识自我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自动自发地去面对工作中的每一件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散发出你耀眼的光芒,你终将有所收获。

§§§第1节 快乐工作——享受点滴

工作热情是一种洋溢的情绪,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更是一种高尚珍贵的精神,是对工作的热衷、执著和喜爱。

可以说,对待工作的态度如何,取决于一个人的自我管理程度,善于自我管理的人,都是首先敬重工作的人,而不是缘于外力的推动。敬重工作的结果一定是对工作充满热情。它是一种力量,而正是这种力量使得员工们有能力解决最艰深的问题;它是一种推动力,推动着员工不断前进;它具有一种带动力,洋溢于表、闪亮于言、展现于行,影响和带动着周围更多的员工热切地投身于工作之中。

同时,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现象,那些热爱工作的员工并不是仅仅对工作感到兴奋,而且并不挑剔自己做什么样的工作,也不需要上司去督促或提醒。

英特尔公司总裁安德鲁·格罗夫曾被一件事所感动:

他掌管的公司内有一位研究员经常周末开车出门,说去见“女朋友。”

一次偶然的机会,格罗夫在办公室里看见他,问他:“女朋友在哪里?”

他笑着指着电脑说:“就是她呀。”

这位员工叫帕特’基辛格,后来成为英特尔公司的副总裁,格罗夫最得力的助手。

我们要明白一点,工作热情不是课堂上老师教的,也不是书本上写的,更不是父母天生给的。它是对于事业、对工作的触热爱,对社会、对他人的一片赤诚,对业务、对知识的无限渴求,对人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用真心点燃的爱的火花,是以愉悦的心情去创造、去拼搏的动力。

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却往往不是这样,现在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往往并不把工作当一回事。如遇紧急工作需要加班,他们总会找各种借口推掉;如果领导给他们多安排了一些任务,他们就觉得自己没法在公司待了。无论是什么单位的员工,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工作,他们是永远都不会体会到工作的快乐的,在他们的内心除了越来越多的抱怨,没有别的。

我们每个人都在工作,而且是在为自己工作。从表面上看,你在为老板工作,换个角度看,为老板干,就等于为自己干。你珍惜你的工作,在为单位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从中获得了成长的机会,积累了很多经验,接受了良好训练,培养了优异的品质。。你在工作中有那么多的收获,稍微懂得珍惜的人都会非常快乐。

不管你现在的薪水是高还是低,只要你珍惜工作,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毫不吝惜地将精力与热忱融入工作中,你会发现:工作并未亏待你。

其实,当我们选择了一份工作,就等于为自己选定了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或解决温饱,从你选定所要从事的职业那一刻起,你就将一份希望寄托到了你的追求之中,通过努力地工作你要去实现你所奋斗的目标,也许你是要通过不懈地工作去追求财富,也许你是要追求工作带给你的成就感,也许你是要用工作来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无论如何,当随着你忙碌的工作,距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近时,你也就会越发感受到工作的快乐。

有人说,生活是舞台,我们每个人都在扮演没有剧本的角色,没有既定的结果。既然我们没有理由不工作,那么,何不让我们珍惜工作的每一天,珍惜自己的岗位,让工作成为一种享受呢?

有人曾打过这么一个比方:工作就如同游戏,可以让人从中享受到快乐。其实,这个观点很有它的道理,虽然我们都知道工作是一种责任,是不得不做、可以带来利益的,而游戏只是一种工作之余可有可无的可以带来快乐的东西。游戏重视过程,我们要从游戏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同样工作也是过程,我们为何不试着从工作中找到快乐呢?游戏让我们投入是因为我们感到轻松和快乐,当工作变成了游戏,心情也会变得轻松起来。这不是工作中的压力消失了,而是我们对待它的态度改变了的结果。虽然责任会给我们带来压力,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把困难、压力变成挑战人生的动力,变成攀登另一个高峰的勇气,这何尝不是一种快乐!

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下,每天匆忙奔波的我们应该有看淡结果、享受过程的“游戏心态”。在快乐的状态下,我们就会更加有激情,便会有更好的表现,也就是工作时候拼命的工作玩的时候拼命地玩。那么在工作的时候有一种快乐的状态与心情,就可以做到快乐销售、快乐管理、快乐上班、快乐加班……总之一句话:用一种快乐的心情去工作,我们就能快乐地实现目标。无论工作还是游戏,我们都有权选择快乐,因为工作和游戏一样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关键是我们要学会享受,让工作也成为一种享受。

§§§第2节 准时是成功的基础——时间是生命的体现

成功者的素质之一是守时。如果一个人没有时间概念,他会为此付出代价的,包括别人就会对他产生不信任的心理。而这,也往往会影响他工作的进度和破坏他在上司心目中的形象。

那些珍惜时间并肩负重任的人认为,做事不准时,是一个工作素质的缺失。

有一次,布格电话通知一个青年人上午10时准时到他办公室会面。这位青年人曾经委托他替他介绍一份工作。这天,布格本打算在会面之后就领他去见一位铁路总办的负责人,因为铁路上正需要一个员工。他们约定了时间见面。

可是当青年10时20分来到布格的办公室时,办公室已空无一人了,布格本人去赴另一个约会去了。几天以后,青年请布格重新约定时间见面。布格问他为何上次没有准时到来,青年回答说:“先生!我那天是10时20分到的。”布格立刻提醒他,“但我是约你在10时来的!”“是的,我知道,”青年支支吾吾地回答:“20分钟的相差,应该没有什么大关系吧!”,“不!”布格严肃地说,“能否准时,是有很大关系的。你不能准时,所以就失掉了你所想得的位置,因为就在那天,他们已经录用了一名员工了。而且我告诉你,青年人,你没有权利可以这样看轻我的20分钟时间的价值,因为在此时间中,我正要赶赴另外两个重要的约会呢!”现在我也不能答应你的委托,因为我担心会为再次的失约而费神。

如果一个人做事不错过一分一秒,那么他在事业上,一定能够获得成功。拿破仑在谈到他之所以能击败奥国的军队时,就再三强调原因是奥国的军人不懂得“五分钟”时间的价值。“每错过一分钟时间,”拿破仑解释说,“即是多给予”不幸”以一分可乘之机。”事情进展到关键时刻,准时做事的人,可以既不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不浪费他人的时间,因此,他的目标更容易实现。拿破仑有一次请他的将士聚餐,将士们没有按时到,他就独自吃起来。待到各位将士姗姗而来时。拿破仑已经吃完快离座了。他对将士们说:“诸位!用餐时间已过,现在我们应该立刻办公了。”

不能遵守时间的人多是不能掌控自我的人,与他们交往,十有八九是会误事的。只有守时、准时、惜时的人,才是能够得到胜利的人。准时是一种礼貌,是一种义务,也是像衣食一般的需要。选择提前一刻钟下手,任何时候都能保证自己比别人离成功更近一步。

§§§第3节 完美工作——零误差的艺术

工作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求自己把工作做到最好。如果以嘻嘻哈哈的态度对待,之后的修改工作中你将需要付出双倍的时间和精力来弥补轻视工作的损失。一个人要把工作做好并不难,难的是做到自己能力所及的最好状态。很多身在职场多年的人都习惯了每天只完成需要完成的工作,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至于质量怎样他们并不负责,其实,这样的工作结果并不算真正的完成任务。

也许要做到零误差并非容易,世界上完美的事不仅要靠实力和努力,更要依附机遇。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懒散的借口。纵然结果达不到最佳效果,但我们也必须全力以赴,向着零误差的方向努力奋斗。

白朗是一家网络公司的程序开发员,他做事比较细致,对上司交付到他手里的工作不管有无困难他都会一声不吭地尽心尽力地做,他也被同事们公认为工人最自觉的人,而与白朗同为程序开发员的另一员工,虽然能力很强,但工作需要上司的不断督促。这个人是个个性很强的人。后来,公司签了一个大的项目,在考虑负责人的时候,经理考虑的第一人选不是平时工作能力很强的他,而是对工作一向是自动自发的白朗。

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位老板都在寻找把工作做得一丝不苟的员工的原因,因为这些人能够把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得完美,力求把工作做到最好。

很多年轻人很少在工作中投入自己的热情和智慧,而是被动地应付任务。他们遵守纪律、循规蹈矩,却缺乏把工作做到最好的责任感,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而没有创造地、主动地去努力工作,去获取工作中需要的知识。

很多年轻人,本来可以做大事、立大定,但实际上尽做着小事,过着平庸的生活,原因就在于他们自暴自弃,他们不怀有远大的理想,不具有坚定的进取心,不愿意追求卓越。

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做得已经够好了。是这样吗?你真的已经做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了吗?你真的已经发挥了自己最大的潜能了吗?

曾经有一位推销员不知从哪本书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拥有超出自己想象10倍以上的力量。在这句话的激励之下,他决定在自己的销售过程中检验这句话。于是他反省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方式,发现自己总有许多可以和顾客成交的机会错过了。这些情况往往是因为自己准备不充足、心不在焉或者信心不足。于是他制订了严格的行动计划,并付诸实践到每一天的工作当中。比如,按计划走访大客户;增加每天访问的次数;争取更多的订单等等。两个月后,他比较了一下自己的进展,果然他现在的业绩已经增加了两倍。

一年后,他就验证了“每个人都拥有趣出自己想象10倍以上的力量“这句话。数年以后,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在更大的舞台上检验着这句话。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力求把工作做到最好的人,他就会做事主动,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和责任,并随时准备把握机会,展示超乎他人要求的工作表现。

§§§第4节 鞭策是一种精神——态度决定未来

比尔·盖茨说:“一个好员工,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去做事,积极主动去提高自身技能的人。这样的员工,不必依靠管理手段去触发他的主观能动性。”不要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地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著名的成功学家吴甘霖教授在谈到职场智慧时,把员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员工是领导没安排任务,他主动找事做的人,这叫自动自发的员工;第二层次的员工是领导安排了任务,他执行得非常好的员工,这叫执行力非常强的员工;第三层次的员工是领导推他走两步,他走一步的员工,这叫打折扣的员工;第四层次的员工是混日子的员工,这叫老油条;第五层次的员工是整天抱怨而不做事的员工,这叫烂苹果员工。

吴甘霖说,第一层次的员工最受欢迎,对烂苹果员工要迅速把烂的部分削掉,如果削不掉就把他扔掉,否则跟他呆在一起的好苹果都会被他感染而烂掉。

反省一下自己,你究竟是属于自动自发的员工、执行力强的员工、打折扣的员工、老油条、烂苹果员工中的哪一种?如果你是第一层次的员工,那就再接再厉;如果不是,那你一定要努力去做一个自动自发的好员工。

做一个优秀的员工,不要只是被动地等待上司给你安排任务,而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认真地分析,做一个合理的规划,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没有一家企业希望自己的员工像机器一样被动地接受指令。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就需要发挥出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每一个员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微软中国研发中心的总经理介绍了微软的文化,在这里员工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可以相对自由地做事。这里的工作方式是“给你一个抽象的任务,要你具体地完成”。对于微软的新员工来说,“不管你会不会游泳,到这个游泳池就把你推下去。能游也得游,不能游也得学会游”。他说:“来到这里就要潜心学东西,学好了就能生存,生存下来就要想怎样生存得更好。”

微软的这种文化就突出了主动性,一个会主动找事做、把事做好的人才能在微软生存。所以,做一个主动做事的员工,就要在接受上司指示的基础上,倾尽你的智慧和才能,把工作做得比上司预想的更完美;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学习是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不用督促,自觉自愿地让自己的工作达到高水平,并精益求精,始终追求更好。

新经济环境下,竞争非常激烈,积极主动是应对竞争的唯一出路和最优态度,反之,消极被动就等于是坐以待毙。企业积极主动,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个人积极主动,才能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免遭淘汰。对你来说,企业给你提供了各种条件,搭建了现成的平台,你只有主动,才能给自己增加机会,才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一个不会主动找事做的人难以成为出类拔萃的员工,也难以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

真妮是个银行出纳员,几年来做这个工作,尽管没有突出的业绩,但也没有出过大错,没有顾客投诉,能与同事和睦相处,所以,同事们对她的评价都还不错。不过,真妮也从来不多干一点活,每当有了额外的任务需要人去做时,她从不挺身而出,主动去做。平时,也不像别的出纳员那样,为缩短顾客排队时间、策划新的顾客奖励方案而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