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干好工作的方法与艺术:现代职场人工作必备手册
2789400000017

第17章 把握一切人力资源 ——“借力打力”的工作艺术(2)

如果你是一个具有绝对权力的领导者,要使你的权力变成效益。你应该掌握对所辖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最佳的组合的艺术。

据说日本人在其是企业界的管理层十分推崇中国的《三国演义》并有所借鉴,下面请看一个例子。

公元215年,吴、魏军队在合肥展开激战。合肥为魏的领土,守城的将军是张辽、乐进和李典,士兵7000多人。进攻合肥的吴军有10万之众,由孙权亲自挂帅。这个时候曹操率兵西征张鲁,距合肥数千里之遥。而且,对吴军更为有利的是,魏军守城的三个将领互不服气,各自为战。这样吴军必胜无疑。但是,吴军却被打得大败,孙权差点被活捉。这是为什么?

张辽、乐进、李典三人都是曹操手下的大将,资历能力相差无几,地位职务不相上下。这是三人彼此不服的重要原因。让他们一同守城,危险很大。但曹操自有高见。他在西征张鲁之前,写好一封密信交给合肥护军薛梯,信封上特别注明:等吴军来攻时再拆开看。

果然,孙权率大军来攻,大家急忙拆开曹操的密信,只见信上寥寥数语;“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诸将皆疑。第一个明白曹操意图的是张辽,他说:曹公的意思是说,他远征在外,如等他来救,敌人早已把我们打败,只有在敌人站稳脚之前,我们有攻有守,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才能以攻为守,胜败在此一举。听了张辽的话,李典也深有同感。

张辽有胆有识、能文能武,曹操把他放在合肥,目的是让他起到组织、协调守军的核心作用。李典善与人同,顾全大局,但缺少独当一面的经验。而乐进性烈胆壮,勇猛过人,是不可多得的战将。按理说,让张辽、乐进出城作战,李典守城较为合适,但曹操却让乐进守城,让李典和张辽出战。难道曹操一时疏忽吗?不是。这正好反映出曹操在用人方面技高一筹。

李典素有“不与诸将争功”的品格,让他协助张辽作战,两人容易形成一致意见,相互支持。如让乐进与张辽出战,则很难保证二人不争功斗气。曹操的信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即:如果乐进不愿守城,坚持出城作战,那么也要顾全大局,服从张辽的统一指挥。就这样,曹操的一封密信,为形成三人的齐心合力。

一致对敌的局面打下了基础。事情的发展正如曹操所期望的那样,张辽挂帅出征,李典随军相助,乐进守城。结果,张辽靠出奇兵,大败吴军,差点活捉孙权。

曹操知人善任,以七千败十万,在用人史上传为佳话。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在人才聚集的地方,首先必须考虑到人才的整体效益,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否则,人才再多,也未必能保证事业的成功。再请看日本企业界的一个例子。

有三个能力很强的企业家,合资创办了一家公司,三人分别担任会长、社长和常务董事。一般人认为,这家公司的领导班子如此之强,定会欣欣向荣,结果却恰恰相反,公司连连亏损。这家公司的企业集团总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研究对策,决定敦促该公司社长退股,到其他公司去投资,同时取消他的社长职位。剩下的会长和常务董事,齐心合力,很快扭亏为盈,不仅把前几年的亏损补上,而且还有大量盈余。

那位调走的社长担任了另外一家公司的会长,经营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三位一流的经营人才搭配在一起,惨遭失败;一分为二,却大获成功。奥妙何在?关键在于“人事协调”上。正因为如此,松下幸之助说:“在用人时,必须考虑员工之间的相互配合,如此才能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这也是人事管理上的金科玉律。一般所说的适才适用就是把一个人适当地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上,使他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才能。然而,更进一层地分析,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若要能取长补短,就要在分工合作时,考虑双方的优点和缺点,切磋鼓励,同心协力地谋求事业的发展。”

要想做到人事协调,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工作需要选拔人才,也就是说要选择合适的人才,而不一定都是一流的人才。如果10个优秀人才在一起做事,大家都各执己见,这样事情往往办不好,但10个人中有两人特别出众,其他人就会听这两人的,事情就很容易做好。

在数学上,l加1等于2。在人员配合方面,正加回可能大于10,也可能等于零。因此,在用人时,既要考虑个人的能力,又要考虑到人员之间的配合。正如松下幸之助在上面所说的那样,员工之间的配合是“事业管理上的金科玉律”。

§§§第5节 集合众智——无往不利

在一个整体中,每个人都充分地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才能,方可保证事业的成功。而作为领导者,则必须使每个人的努力协调一致,具备理顺人际关系的本领。只有做好人的工作,工作才能做好。

在战国时代,赵将廉颇勇猛异常,攻城拔寨、战功卓著。新提升的相国蔺相如胆略超群、足智多谋,在秦廷之上敢于斥责秦君,怒发冲冠,渑池会上力逼秦王,不失国威,二人皆为国家栋梁。然而,廉颇自恃功大年高,论职羞于相如之下。每遇相如必极力侮辱,且不与其同列朝班。相如每每忍让、绝不与争。其门客询问缘故,相如说:“廉将军是赵国难得之才,相国亦身负重任。秦国不敢轻易冒犯出土,因有我二人之故。将相争斗必有一伤,不论伤者为谁,皆国家之祸。”廉颇闻言,大感惭愧,背负荆条请罪相府,从此二人和好如初,共事赵国,以廉颇之勇加上相如之谋,使强大的秦兵不敢犯境。这就是2000年来一直为人们交口称颂的“将相和”的故事。

蔺相如以国事为重,之所以对廉颇忍让再三,是因为他明白,自己与廉颇团结所形成的力量,对赵国有益;如果二人相斗,受到损害的不仅是个人更是赵国,后果将不堪设想。蔺相如成功地协调自己与廉颇的关系,他们的和好使二人的长处相得益彰,才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发挥。可见,在一个整体中,每个人都充分地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才能,方可保证事业的成功。而作为领导者,则必须使每个人的努力协调一致,具备理顺人际关系的本领。只有做好人的工作,工作才能做好。

“集合众智,无往不利”,这是日本知名管理家松下幸之助穷其70余年功力而悟出的管理箴言。

有一年,是松下公司经营上最多波折、生存异常艰难的一年。虽然他们努力经营,但是成绩依旧不佳,员工的薪酬也无法得到提高,甚至不能发给奖金,这是过去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而且正常的人事变动,也不得不暂时冻结。经营到了这种地步,其责任应由谁承担呢?然而,在另一方面,对于松下来说,能平安度过这最坏的一年,重新迎接充满希望的新春,又是令人备感欣慰的。之所以能平安的度过,员工们的同心协力为企业出谋划策实在功不可没。集合了大家的智慧,企业才能遇危不乱。

浪大,船当然会摇晃,因此有赖于全体冷静的判断和通力合作。船长掌舵,大家同心协力,船才会前进。任何随便的判断和行为,即使出于善意,都可能会打破全体的合作,而阻碍了船的前进。松下电器公司规定大家每天早上朗诵“友好一致的精神”条文。不管情况是好是坏,不论有多险恶,都不能有浮动、松懈的心态,一定要让大家把持一致的信念,多交流,多沟通。而松下公司也正是靠着这股子精神渡过了难关。

彼此陌生的人要连起感情的纽带需要沟通,已经认识的人要加深感情的层次也需要沟通,人与人之间产生了隔膜和误解,同样需要沟通。沟通,是社会交往的基本技能,沟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人的自身修养。无论是在大的国有企业里,还是在小公司里,上下级的沟通协调是绝不可忽视的。

如果自己是一个管理着一个公司的老板或经理,能否将自己所管理体制的人力、物力、资源整合成一种奋进的合力,不仅是检验自己管理工作艺术的高低,而且关系企业能否成长的问题。

§§§第6节 众人拾财火焰高——摈弃“独行侠”意识

你手上有一个苹果,我手上也有一个苹果,两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能力,我也有一种能力,两种能力交换后就不再是一种能力了。

如果你有闲心或兴趣所致,仔细观察一下忙忙碌碌的蚂蚁,你会发现它们进行团队作战的壮举。一只蚂蚁在发现了自己拖不动的食物之后,它会立即去招呼同伴来帮忙,于是你会看见一个比蚂蚁体重大数百倍、数千倍的食物,在一群蚂蚁的齐心协力下,被拖回蚂蚁的巢穴。

这种现象向我们昭示了合作的重要性,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现代职场上,只有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才能在事业的进取中左右逢源,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一位专家研究指出:现代年轻人在职场中普遍表现出的自负和自傲,使他们在融入工作环境方面显得缓慢和困难。他们缺乏团队合作精神,项目都是自己做,不愿和同事一起想办法,每个人都会做出不同的结果,最后对公司一点用都没有。

导致他们在工作上犯这样错误的原因不外乎个人英雄主义情结,自认为凭借一己之力就可以打拼天下,就可以撑起一片蓝天。

缺乏团队精神从来不承认团队对自己有帮助,即使接受过帮助也认为这是团队的义务;好出风头,总想显露出自己的才华,引起上司和同事的注意。实际上,这些持有“独行侠”意识的人往往在公司里的前途是黯淡的,因为他们往往自恃水平很高,工作却毫无建树。在现代职场上,你要想获得成功,就应该抛弃“独行侠”意识,融入到团队中去,学会与他们合作,借势发挥,并虚心向他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这样你才是真正地聪明,也必定会获得成功。

你要牢记这样一句话:就是浑身是铁,靠一个人、两个人也打不了几根钉,要想开创一番事业,必须靠更多的人形成一个团队,依靠团队作战。

有一家发展公司招聘高层管理人员,9名优秀应聘者经过初试,从上百人中脱颖而出,闯进了由公司老总亲自把关的复试。

老总看过这9个人详细的资料和初试成绩后,相当满意。但此次招聘只能录取3个人,所以老总给大家出了最后一道题。

老总把这9个人随机分成A、B、C三组,指定A组的3个人去调查本市婴儿用品市场,B组的3个人去调查妇女用品市场,C组的3个人调查老年人用品市场。老总解释说:“我们录取的人员是要进行市场开发的,所以,你们必须对市场有敏锐的观察力。让你们调查这些行业,是想看看大家对一个新行业的适应能力。每个小组的成员务必全力以赴!”临走的时候,老总又补充道:“为避免大家盲目开展调查,我已经叫秘书准备了相关行业的资料,走的时候自己到秘书那里去取。”

3天后,9个人都把自己的市场分析报告送到了老板那里。老总看完后,站起身来,走向C组的3个人,分别与之—一握手,并祝贺道:“恭喜3位,你们通过复试了!”然后,老总看着大家疑惑的表情,揭开了复试的迷底,他对参加复试的所有人说:“请大家打开我叫秘书给你们的资料,互相看看。”原来,每个人得到的资料都不一样,A组的3个人得到的分别是对本市婴儿用品市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分析,其他B组的也类似。老总说:“C组的3个人很聪明,互相借用了对方的资料,补齐了自己的分析报告,而A、B两组的人却分别行事,抛开队友,自己做自己的,形成的市场分析报告自然不够全面。其实我出这样一个题目,主要目的是想考察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看看大家是否善于在工作中合作。要知道,团队合作精神才是现代企业成功的保障。

由此可见善于合作对一个职场中人的重要性。如果你没有合作精神,你就可能进不了一些你梦寐以求的优秀公司,即使你侥幸进了公司,光凭自己单打独斗,也不会取得什么成绩。你应该学会合作,像以上事例中C组的3个人那样,互相借势发挥,从而形成了全面的市场分析报告,获得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这段话的寓意适用到职场上,就是说:如果你在工作中善于合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你的能力将会得到成倍数的提高。那么,你也将会做出应有的业绩,脱颖而出,获得上司的赏识。

要相信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一个人精力旺盛,很容易产生没有做不完的事的自信。实际上,精力再充沛,个人的能力还是有一个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就是人力所不能及的,也就是你的短处了,所以合作就显得重要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时也有自己的不足,这就要与人合作,用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才会更好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第7节 如何让资源发挥到极致——整合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