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午股市开盘,香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收购战打响,但不到一小时战斗便结束了。证券商报价23亿港元,包玉刚当即开出一张23亿港元的巨额支票。怡和面对包氏雷霆万钧、排山倒海般的收购攻势毫无还手之力。至此,包玉刚持九龙仓49%股权,稳获控股地位,一跃成为九龙仓首任华人主席。
包玉刚首先找到汇丰银行老板沈弼,两人的对话十分简短:
“需要我怎么帮你?”
“借我15亿现金。”
“OK,没问题。”
包玉刚又联系了9家金融机构,他们不约而同都表示全力支持,特别是香港华美银行,就在周一上午展开收购时,还给包玉刚送来信函,允诺可为他提供1亿美金的贷款,同时勿需担保。
5.挑战自我
有的人活了一辈子却从未获得过巨大的勇气、力量和耐力,但有的人却从体内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和控制力,而有的人做梦也没想过自己蕴藏着这样巨大的能量。
现在,59岁的戈达德显得年轻、英俊,他不但是一个经历过无数次探险和远征的老手,还是电影制片人、作家和演说家。
谈起那张表,他说:“因为在15岁时我已清楚地认识到自己阅历的贫乏。我那时思想尚未成熟,但我具有和别人同样的潜力,我非常想做出一番事业来。我制定了那张奋斗的蓝图,心中有了目标,我就会感到时刻都有事做。我也知道周围的人往往都墨守成规,他们从不冒险,从不敢在任何一个方面向自己挑战。我决心不走这条老路。”
他的愿望对于一些人,每一个都不可能,当然,戈达德也许不能完成所有的愿望,但他却爆发出了惊人的潜力。
戈达德做出了许多人认为一件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他挑战了自我!
一个创业者更应当勇于挑战自我,你身上的潜力是巨大、无穷的,如果你高估了自己,那么经过努力,你可以达到高估的标准,但如果你低估了自己,那么你就永远在低处徘徊。
6.成龙怎样成“龙”
香港地区的陈清伟先生写了一本很生动的《成龙及他的电影》。他说:“在数十年前,大家都讲书香世家,讲铜臭世家,以成龙这样的出身,在那个年代,肯定不容易被接受。但今日完全不同了,低微出身,力攀高位,正是现代都市的美梦。成龙就是一个成功梦。”
正如中国哲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成龙的成功正是这句话的生动例子。
成龙原名陈港生,因为他是在香港出生的。他父亲是香港法国领事馆的低层职员,因为转到澳洲的美国领事馆工作,不能带小孩子一起去,成龙6岁多就被送到京剧泰斗于占元处寄宿学艺。成龙7岁时,父亲到了澳大利亚;一年多后,母亲也到了异邦,每两年才回港一次,留下成龙一个小孩子在香港自求“生存之道”,由此成龙走上了自主的道路。
根据成龙回忆,他跟随于师傅学艺的时候,六十来个小朋友挤在一起食宿,共同使用一个洗手间;他们是不刷牙的,因为没有时间;穿鞋一个星期也不脱下来,恶臭难当;每个孩子头上都长满了癞痢疮;他们好像孤儿一般,每隔若干时间就排队去领取红十字会分发的那些米、奶粉等救济品。
这班小学徒,每天清晨5时起来,一直练到半夜12点。因为太累了,要争取睡眠时间,所以不刷牙,也不脱鞋脱袜。5小时的睡眠时间对一个成长中的小孩着实不够,所以,很多时候,成龙练压腿时,就架着腿打瞌睡;人家念书的时候,他就坐在教室后面睡觉。
童年可以说让成龙受到了许多锻炼。
于师傅是位“严师”,时时打“高徒”,每个都打,天天都打,只有过年过节时才稍微“收手”。成龙与他的师兄弟洪金宝、元彪等人,时常在街上闯祸打人。因为他们刮光头,被很多人视为不吉利,语出挑衅并向他们掷石。这正好让这一班“光头仔”有一个发泄愤怒的机会,于是,他们会一窝蜂地拥过去将“挑衅者”打得头破血流。
为了替师傅赚钱,成龙等人在邱德根经营的荔园游乐场表演,一做就是数年,1年365天,天天不停,由8岁开始,成龙已经以童星姿态加入电影圈跑龙套,他的第一部片是李丽华主演的《秦香莲》。童年的经历为成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7岁,成龙正式满师。他曾说过:“刚满师时,在潜意识中对父母有点不高兴,他们为什么到澳洲去了不理我?其他师兄弟,每个星期,至少也在两个星期内,就有家人来探访,带他们出去,而我则没有。”
这种潜意识的怨恨感、被遗弃感,会令一个普通人产生自卑而终生被压得透不过气来,整天身怜自悯,怨天尤人,但成龙没有这样。相反,他的成名,是由于他《醉拳》系列影片中那些“童年往事”式的辛酸练功场面触发起观众的投入感,激发起观众高昂的“斗志”。成龙由此走上了自创和挑战自我的道路。
成龙辛酸的童年至少年期,他的父母、师傅,都可以说是生命交给他的“酸柠檬”。但他不埋怨,他那苦中寻乐的性格令他“戏剧人生”般地发挥创作力,在《笑拳怪招》、《师弟出刀》等影片里,将痛苦的童年戏剧化为受恶人欺侮,苛刻的师傅演变为老顽童式的恩师——他将“酸柠檬”精心制成为可口的“柠檬汁”,使他平地一声雷,成为李小龙之后最受欢迎的武打明星。
陈港生之所以“成龙”,是因为他不为童年背景所挫,不受少年艰苦所折,自我奋发,不知不觉之间,替自己塑造了一个“自我创造”的性格。
希尔博士说:“勇气就是跳离恐惧那一步。”对成龙来说,他凭着勇气跳离了不知多少恐惧,拍出那些脍炙人口的高难度动作镜头;他屡次受伤,仍然坚持冒险向死神挑战,树立起独一无二的风格,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成龙的影片,是激发勇气斗志的娱乐片,也是现身说法,教人发挥潜力,克服“不可能”障碍的教材。
经过风浪,经过转变,曾经自我膨胀、自夸自满的成龙,进入了成熟期,明白了“脚踏实地”、“自我超越”的重要性。希尔博士说:“向自己挑战。每一次你做一件事,尽你所能做得比你自己上一次的表现更好、更快,你就会傲视同行。”今天的成龙,人如其名,是影视圈中的顶尖人物,美国旧金山市为他定了一个“成龙日”,而他又是“伊利诺州芝加哥市荣誉市民”。近期,他又获英国皇室颁发MBE的殊荣。
而成龙说:“最大的挑战是挑战自己。”他又说:“这是我的人生,拍戏要拍得最好……吃饭也要弄得最好,这样社会才有进步。以前认为自己是明星,骄傲过,胜利冲昏了头脑,不可一世。慢慢的,我开始感到自己还只不过是这样,电影是自己的事业,做好份内事是应该的。”
7.走出厨房
女性往往视创业为禁区,但在现代社会女性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许多女性在各行各业都越来越有成就,在创业领域是“巾帼不让须眉”。
黛比被击垮了。回家路上她不停地哭,不过也因此下定决心:她绝不会再让这种事发生!她不要继续活在别人的阴影里,她要找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黛比·费尔丝和丈夫一起参加派对,她的丈夫蓝迪·费尔斯是个著名的经济学家与未来学者。19岁的黛比刚辞掉工作,专心扮演传统妻子的角色,不过她的自尊却因此受到很大的考验。所有的宾客都围绕着蓝迪打转,等着聆听蓝迪的经济预测,但当同一群人发现黛比只是个家庭主妇时,他们立刻想起自己还有十分重要的事,需要到室内别的地方去谈。在这些人眼里,黛比就像毫不存在一般。
终于,派对的主人跑来和黛比聊天。黛比刻意装出一副世故、聪明的样子——其实这有违她的本性。派对主人最后生气地问她:“你这一辈子到底想做什么?”
黛比这时已经紧张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只能结结巴巴地回答:“唉,我大半时间都在寻找人生的方‘翔’。”“应该是‘方向’!”派对主人毫不留情,“什么叫方‘翔’!你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语文程度吧!”
听到这些,她决心找到自主自立的道路,走出厨房。
黛比一直很喜欢做一件事,那就是做香浓可口的巧克力饼干。从13岁起,她就拿各种食谱配方来做实验——多加点奶油、少加点面粉、多放一点巧克力、放不同种类的巧克力,直到她找出自认为理想的配方。做出来的饼干松软可口、充满浓浓奶香,里面的巧克力碎片多到只要再加一片,整块饼干就会碎散开来。
于是黛比有了个主意,她决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专门卖自己的做的饼干。
但她的主意却遭到反对:“这主意不好,”蓝迪生意上的朋友说这话时,嘴里还塞满了饼干,“撑不下去的,”他们一面摇头,一面把手指上最后一点巧克力舔干净。“算了吧!”蓝迪也这样想。她到银行去办贷款时,经办人员也是这样对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