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领导当众讲话艺术
2781400000010

第10章 领导当众讲话之思想震撼艺术——让听众牢牢记住你(2)

1998处盛夏,正当长江抗抢险斗争决战关头,江泽民同志亲临抗斗争第一线,他站在洪水拍岸的荆江大堤上,向抗洪的军民发表了气壮山河的讲话:“我们这次抗洪救灾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也向世界展示了这样一个形象,那就是: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说到这里,他紧握的右拳在胸前用力一挥,给人以无穷的力量,使人热血沸腾。大堤上下群情振奋,雷鸣般的掌声响彻云天。紧接着他又提高声调:“目前,长江抗洪抢险斗分到了决战的时刻。我们面临的形势还很严峻,但是,我相信,只要咬紧牙关,坚持再坚持,一定能夺取长江抗洪斗争的最后胜利!希望你闪继续顽强奋斗,坚决守住长江大堤,为人民再立新功!”随着他高高举起的右手一落,“坚决完成任务!”“人在大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口号声,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此起彼伏,盖过了滚滚的长江波涛。真是惊天地,泣鬼神!

增强宣传鼓动讲话的力度和气势,首先演讲者要使自己富有激情,精神抖擞,生气勃勃,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感染听众;其次,讲起话来要声音洪亮,抑扬顿挫,慷慨激昂,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再次,手势动作要果断有力,干脆利落,给人以坚毅豪迈的气势。正是如此,才造就了无比震撼的效果。语态和体态的合理利用,不仅对领导者的讲话内容进行推波助澜,更是给听众的心灵迅速的加热,其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第4节征服听众的关键——准确用词与精确数据

准确性是领导者运用语言与听众交流的前提,如果一个领导者说出的话,作出的判断,不符合表达对象的实际,失去了准确性,不但没有任何艺术性可言,更不会打动听众,让听众接受你的鼓动。

强调领导者讲话语言要以准确性影听响听众,是原则与艺术的统一。领导者语言的准确运用,一方面指领导者语言运用受条件限定;另一方面指准确地使用语言。

所谓受条件限定,一是受说话时的特定环境,即语境限定;二是受领导活动的特定内容限定。任何一个领导者权力在握,在社会活动中有特定的地位,但同时,他又是现实社会中的一员,因此,他需要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反映自己的思想和意愿。但是,由于领导者在社会活动中的特定地位,决定领导者讲话,必须注意场合,必须把握分寸,必须合乎身份。在正式场合,在大庭广众之下,信口开合,不讲原则的乱发议论。需要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领导内容来限定语言运用场。

准确使用语言是指每个领导者驾驭语言的方法及技巧,要做到遣词准确,首先必须对所言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选用的词语代表的概念和所作出的判断,必须符合所言对象的实际,这是领导者语言使用准确贴切的前提。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开头对马克轴这位伟人的离世是这样描述的: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

但已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里谈的是马克思的死。“死”是失去生命的意思。它本来在汉语里有不少的同义词,但是这里既没有用“死”,也没有用“死”的同义词,而用了“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这些相关的代替词语,或叫做临时的同义词。这样选用词语,就不单纯是为了达意,而是为了表情。以下对马克思的科学评价时,还创造性地选用了一系列“马克思”这一本来没有同义词的专用名词的临时同义词语,如“这个人”、“这位巨人”、“这位科学巨匠”、“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等等。这就不但准确贴切,还显得错落有致,增强了整个讲话的文采。

准确地使用语言另一方面是讲领导者在与公众及社会上的组织进行交流时,所讲的内容和涉及的引用的事物必须是客观存在的,真实的,也就是精确地使用用力的数据。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美国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员失惨重。时任总统的罗斯福获悉不到24小时就赶往国会向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发表讲话,他讲道:

副总统先生、议长先生、参众两院各位议员:

昨天,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遇到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

合众国当时同该国正处于和平邦交状态,而且,根据日本的请求,当时仍在同该国政府和该国天皇保持着对话,对于维持太平洋的和平有所期待。而事实却是,就在日本空军中队已经开始对美国瓦胡岛轰炸之后一小时,日本驻合众国大使及其同事还向我们国务卿提交了对美国最近致日方的信函的正式书面答复。虽然复函声明继续进行外交谈判似乎已没有必要,它并未包含有战争或武装进攻的任何威胁或暗示。

应该记录于史册的是:由于夏威夷同日本的海域距离,这次进攻显然是若干天乃至若干星期以前就已蓄谋。在策划的过程之中,日本政府通过虚伪的声明和表示希望维系和平而蓄意对合众国进行了欺骗。

昨天日本对夏威夷群岛的进攻,给我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我沉痛地地告诉各位,很多美国人在战斗中丧失了生命。此外,据报,我国船只在旧金山和火奴鲁鲁之间的公海上也遇到了日本鱼雷的袭击。

昨天,日本政府已发动了对马来西亚的侵犯。

昨夜,日本军队进攻了关岛,

昨夜.日本军队进攻了香港。

昨夜,日本军队进攻了威克岛。

昨夜,日本军队进攻了菲律宾群岛。

今晨,日本军队进攻了中途岛。

因此,日本政府在整个太平洋区域发动了突然的战争。昨天和今天的事实有目共睹。合众国的人民已经统一了自己的见解,并且十分清楚这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安全和生存的安危……。

罗斯福总统的这个讲话事实准确清楚,让参众两院的议员很快就明白了事实真相,据说讲话仅六分钟,就使得国会钗用32分钟就通过了宣战法案。

准确地使用语言还包括领导讲话引用的数据有准确性。

下面是一位领导讲的部分内容。

“我国以干部为中心吃财政饭的人数总计3300多万!其中约800万是各级党和政府的机关干部,其他约2600万是各类事业单位及教育、医疗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到1994年,我国的事业单位数目已达到130多万个。”“干部成份在中国社会中的比例有多大,以至造成财政负担有多重?财政部部长助理刘长垠讲过这样一组数字: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总人口与财政负担的脱产人员的比例:汉朝时大致为8000:1,唐朝时为3000:1。清朝时为100O:1,而今天为40:1,即使按800万党政工作人员计算,这个比例也为156%:1。这就是说,今天1000个中国人里有6.4个官员,20个吃财政饭的人;清朝时1000个人里只有一个官员;唐朝时只有0.3个,在汉朝,1000个人里不到0.13个官员。”“历史的纵向比较后,再来看看外国。克林顿总统在90年代初上台时曾指出,美国联邦政府有近300万人的政府文职人员,占全国劳动力2.8%,而德国和日本政府的比例只有1.4%,英国为1.9%。……而我国目前3300万靠国家财政供养的行政人员,占全国7亿总劳动力的比例大约为5%。也就是说,我国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吃国家财政饭的人员与国家劳动力人口的比例是西方发达国家的2到4倍。在美国,每100个国民中大约有1.25个政府人员,在德国和日本,每100人中平均有0.6个,而在中国,每100个人中大约有2.75个人靠财政供养。”“再看我国历次机构精简的情况,1981国务院所属机构约100个,1982年机构改革减为61个,1985年又增加到105个,1993年再次改革,减为61个,到1995年又增加到171个。”“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已经成为国家财政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国家预算中用干行政管理费(不包括事业单位和国防)的支出,1978年为52.9亿元,占预算支出总额的4.7%;1995年为996.54亿元,占支出总额的14.6%。行政管理费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上升近10个百分点,支出额增长18.8倍。这还不包括预算外收入的各种摊派。”这些数据都是宏观上的。正因为这位领导在讲话中引用的数据详实让人听了不觉为之震颤,也让相关的人听了也不得不反轴自己的工作。

准确的使用词汇,会令人感到亲切和容易接受;精确地使用数据会令人折服,无法辩驳。这便是征服听众最为关键的两大因素。因为人类的感情往往容易主导人们的行动,所以在发言时应尽可能考虑听众所能接受的词句。这种语言技巧的应用,也体现出一个领导者自身的风范与修养。另一方面,想要听者无从辩驳,就必须实事求是的讲道理。而最好的方法便是摆出最为精确的数据,即便再有辩才的人,也不可能推翻那些已经存在的事实根据。

§§§第5节气势如虹——语言的感染力

要求领导讲话体现出震撼人心,激发斗志的效果,最能体现在战场指挥员的讲话中,此时的指挥员讲话具有震撼力就就能产生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力量,反之,再强大的军队也架不住一句沮表和泄气的话。领导者说话的气势,在关键的时刻往往具有振奋人心、提升士气的作用。而这些语言上的气势,更体现出领导者的卓越才能和必胜的信心。从某种程度上讲,胜负本来无可预料,但必胜的决心却绝不可少。领导者压迫式的感染力不仅是对对手的威慑,更是为所有的下属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1796年4月28日,拿破仑在率军征服了都灵十法里的凯拉斯科之后,士兵们对于征服意大利表现得信心不足,斗志不旺。在这关键时刻,他用已取得的辉煌战绩,以炽热的激情对将士们进行了一次战场鼓动:“士兵们!你们在15天内赢得了6次胜利,缴获了21面旗子和55门大炮,攻下了几座要塞,征服了皮埃蒙的最富饶的地方,你们捉住15000名俘虏,你们杀伤10000多敌人”。“你们什么也没有,什么都得自己操心。你们没有大炮打了胜仗,没有桥梁能够过河,没有鞋穿能够急行军,你们休息时没有酒喝,甚至常常没有粮食吃。只有共和国的军队,只有自由的战士,才能够忍受你们所能忍受的一切。士兵们,为此应当感谢你们!有功必赏的祖国正在以自己的繁荣昌盛来答谢你们。如果你们,土伦的胜利者们,曾经预言过1794年的不朽的战争,那么,你们现在的胜利就预示着面前还有更光荣的战事。”这次讲演就像一团烈火燃烧起了将士的激情,激发了将士的斗志。

面对来势凶猛的强大对手,官兵的士气往往会受到影响,最好的办法是运用激将的话语,不失时机地刺激官兵,而许多战例都证明激将法对于鼓舞士气、战胜强敌是非常奏效的。

1942年,著名的巴顿将军负责组织一支美国用来进攻德国的首批部队,在率领部队开赴欧洲作战前,他对新兵们作了一次战前动员,开头他就风趣地说:“现在,上级交给了我们一项任务,这是一项艰巨的只有男子汉才能完成的任务。”然后,他故意卖关子:“我不能告诉你们要到什么地方去。但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我们能够干得最漂亮的地方,而我们能干得最漂亮的地方,就是我们能打败德国混蛋和意大利孬种的地方。”最后,他用幽默和讥讽的语言,结束了动员讲演:“我们不仅要枪崩那些婊子养的,还要掏出他们的五脏六腑,用来润滑我们的坦克履带。我们要大力杀死那群卑鄙下流的德国鬼子。”

领导者之所以以是领导人物,不但他要想的这规划的远,还善于把下属的斗志,调动起来与自己一道完成伟大的规划。而这其中领导者的语言激励力量是不可或缺的。

§§§第6节强调利害关系——震撼对手的有利条件

没有谁不知道领导者是决策人物、拍板人物,而无论是对人和事做如何的结论都是要通过领导的口做出的,所以说领导者讲的话可能是自己并没有注意到它的份量。但对听众事讲,却是决定他们行动的指南。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斗中,陇右节度使仆固怀恩认为自己立了大功,应受重赏,可是代宗并没给他封官加爵,仆固怀恩很不满意,就有了背叛唐朝的想法。

郭子仪是个足智多谋的将领,为了劝退回纥兵,他决定一个人去见回纥王。郭子仪进了军营,叫人连声高喊:“郭令公来了,郭令公来了!”回纥兵听了,个个吓得目瞪口呆,情不自禁地都放下武器。回纥兵的统帅药葛罗立即拿起弓箭,站在阵前,准备战斗。郭子仪来到回纥军营门前,不慌不忙地翻身下马,摘掉头盔,脱去铁甲,放下刀枪,沉着地向回纥营中走去。回纥兵都很吃惊、你瞧瞧我,我看看你,不约而同地说:“果真是郭令公呀!”药葛罗也放下弓箭,忙走上来迎接。郭子仪握着药葛罗的手,义正辞严地责问:“你们回纥替唐朝立过大功,唐朝报答你们的也不薄,为什么违背盟约,向唐朝进攻?你们丢掉过去的功劳,帮助叛臣仆固怀恩作乱,同唐朝结怨仇,多么不明智啊!仆固怀恩叛唐弃母,被人唾骂,象他这样寡廉鲜耻的人,能替你们做出什么好事呢?今天我独自一人来到这里,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如果你们真有诚意同唐朝和好,应该马上撤兵。不然,我将传令三军,一气杀来、管叫你们片甲不留。如果你们敢把我杀死,唐军一定不会答应。”药葛罗早已吓得手足无措,连连说:“我们受了仆固怀恩的欺骗,他说皇帝已死,说你早已在阵前丧命,朝内乱成一团,没有主人,因此我们才敢跟着仆固怀恩来进犯。现在皇帝仍然坐镇京城,又亲眼看到你,我们哪里敢同唐军作战呢!”

为了粉碎回纥与吐蕃的联盟,郭子仪抓紧机会,又对药葛罗说:“吐蕃王不讲道义,反复无常,趁着唐朝有乱事,便抢占土地,烧毁城市,破坏乡村,还掠去大批财物,假如你们肯帮助唐军打退吐蕃,继续保持同唐朝的友好关系,唐朝就把吐蕃抢去的东西,全部送给你们,千万不要错过良机啊!”药葛罗又感激,又惭愧地说:“令公的话,开导了我,我愿帮助唐军打退吐蕃兵,以便立功赎罪。

这时,在旁边围观的回纥兵,稍稍转向前来,郭子仪的随从人员也紧紧跟上几步,显示加强戒备。郭子仪一点也不惊慌,挥手叫他们退回。药葛罗一面让士兵退出,一面叫人摆出酒席,同郭子仪同饮共欢。药葛罗要试一下郭子仪是否有诚意,请他举起酒杯发誓,郭子仪对着回纥首领和士兵说:“大唐天子万岁!回纥可汗万岁!谁若违背誓言,就叫他死在阵前!”药葛罗也照样发了誓。立了盟约后.郭子仪便领着几个轻骑,凯旋归来了。

吐蕃王听到这个消息,连夜带着队伍逃走了。郭子仪不用一兵一卒,不费一刀一枪,仅凭一张嘴就瓦解了回纥与吐蕃的联盟。并迫使回纥兵也撤退了。

历史上,郭子仪只身服回纥是有名的事件,回纥的臣服固然有惧怕郭子仪的一面,但更重要的一面是回纥人通过郭子仪的一番具有震撼力的说服,认识别到了自己的出路的结果。震撼对手是一种谈判手段,也是最为划算的“攻击武器”。当你不仅能在气势上压倒对手,更重要的是让其感到害怕,这就说明自己的言语已经达到了成功的效果。当然,想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清晰的陈述其事情背后的利害关系。这是对领导者语言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他在事情的认知程度上的测试。在使用这种方式时,既不能不顾实际的胡编乱造,也要把握好说话的幅度。太软弱,达不到其效果;太强硬,又会逼对手“狗急跳墙”,适得其反。因此,只有在将利害关系告知对手的同时,铺好一条让对手能下台的阶梯,就如同疏通水利那样,自然就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