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2764400000027

第27章 热爱劳动——孩子人生幸福的源泉

我知道什么是劳动: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

——(苏联)高尔基

知识是从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晶。

——(中国)宋庆龄

对于富有才华和热爱劳动的人来说,不存在任何障碍。

——(德国)贝多芬

“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一首耳熟能详的儿歌道出了劳动的真谛。通过劳动,人才会知道如何与他人交流和合作;通过劳动,科技经济才能不断发展,因为劳动是产生智慧的源泉……

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朱德阐述了从小参加劳动对他终生的影响。朱德在四五岁时就开始帮母亲做事。在八九岁的时候,朱德不仅能够挑东西,而且还会下地种田。每当朱德放学回家,总是悄悄地把书包一放,然后就帮母亲去挑水或放牛。有时候,他上午读书,下午种地。农忙的时候,朱德便整天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朱德在书中这样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她给了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生活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再也没有感到过困难,没有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有感到过劳累。”

劳动可以铸就一个人的坚强,坚强的人面对困难不会害怕和退缩,他会习惯性地去突破。所以,劳动可以提升人的能力,当一个人有能力去解决身边的很多问题时,生活自然是快乐和幸福的。

20世纪40年代,哈佛大学对波士顿的456名男孩进行了跟踪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成长过程。在这些孩子进入中年的时候,研究人员发现,不管这些人的智力、家境、种族或受教育的程度如何,也不管他们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从小参加劳动和工作的人,即使只在家里做一些简单家务的人,生活得要比没有劳动经验的人更充实更美满。

原因在哪里?因为人生不如意和苦恼的根本是自私,是为自己考虑太多。而劳动本身是付出和奉献,经常劳动的孩子懂得感恩,能体会他人的辛劳,不会自私地只要求别人做什么。而且,劳动不但会使孩子学会为他人着想,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所以,只有从小参加劳动的孩子,才能从“我要”中解脱出来,变“我要”为“我给”,才能真正获得幸福。

劳动需要从小培养,只热爱劳动的人,在生活中越是健康向上,在社会上越是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因此,要想让孩子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父母就要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培养建议一:让孩子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成长

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是家庭,要让孩子爱上劳动,首先要让孩子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好处。在家庭生活中,劳动所带来最直接的受益就是环境的干净整洁,所以,父母首先要打造一个清洁、舒适的家庭氛围。一方面,父母劳动的身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另一方面,在整洁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对脏乱非常敏感。这样的孩子一旦生活在不干净的环境里,就会不舒服,而不舒服就会导致他自发地去劳动。

一个女孩,她的母亲是医生,对家庭的干净相当重视,总是能看到母亲搭理家务的身影。等孩子上了大学,女孩就像母亲一样,经常把自己的小天地打理得干干净净,而且课程不忙的时候,女孩会主动打扫寝室。在女孩的影响下,室友们也都表现出爱劳动的品质,她们寝室经常获得好评。

隔壁的同学,有时来她们寝室串门,回去之后就开始打扫卫生,而且会说:“反差太大了,还是干净让人舒服。”

任何一个孩子在脏乱与干净中,都会选择整洁的生活环境。他之所以还在脏乱中生活,是他尚且没有感受到清洁所带来的清凉和便利。所以,让孩子爱上劳动之前,先爱上整洁,这就是在为孩子的劳动品质打最好的基础。

培养建议二:重视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

父母在为孩子营造整洁的生活环境同时,一定要重视起对孩子劳动的教育。孩子没有亲身经历劳动,他会在性格和品质上有很大缺失。一般没有参与过劳动或者没有劳动习惯的孩子都比较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因为他没有通过劳动付出过,自然会对别人的付出无动于衷,同时也不会懂得体谅家人、孝敬长辈。

孩子不参与家庭劳动但却享受劳动成果,这种“不劳而获”会使孩子变得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而且,孩子一旦习惯了不劳动,父母再要培养孩子的劳动品质,不但难上加难,而且孩子还会对父母有怨气,殊不知,做家务是孩子本应该承担的责任。

所以,父母要尽早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不要因为心疼孩子,或怕孩子做不好,或者想到他课业太重就不让他劳动。就像父母虽然不希望孩子摔跤,但并没有因此就阻止孩子学走路,劳动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如果不给今天的孩子进行普通劳动者的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孩子既缺乏吃苦的经历,又缺乏遭受挫折的准备,他们是很难具备良好的素质的。”父母为了孩子真正的健康成长,为了孩子以后的幸福,请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

培养建议三:打造劳动的家庭气氛

父母在培养孩子劳动品质时,不能只动嘴不动手,这样,孩子是不可能喜欢劳动的,因为人人都有比较心。反而家庭成员都表现出爱劳动的品质,孩子自然会受大环境影响。何况,大伙儿一起劳动的气氛会让每一个人都感到劳动的乐趣。

一位母亲非常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一天,吃过晚饭,母亲准备和孩子一起洗碗、打扫厨房,正准备开始的时候,孩子突然问:“妈妈,为什么每次都是我们洗碗,爸爸为什么不洗碗?”问的母亲不知该怎么回答,于是母亲说:“这个我也不知道,要不要你去问问爸爸!”

孩子走到正在看电视的爸爸身旁,问了一遍自己的问题,爸爸哑口无言。好在这位父亲有所警觉,想了想说:“这样吧,你和妈妈洗碗,爸爸来打扫房间,我们一起劳动,好不好?”孩子高兴地说:“好!”

从此,父亲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于是每次劳动都是全家总动员。之后,全家有空还会一起去植树,下雪天,一起铲雪……孩子在这种气氛中,从来没有觉得劳动是苦差事。

所以,父母不要推卸做家务的责任,夫妻间的互相推脱和埋怨会使孩子逐步产生惧怕劳动的心理,孩子会以为劳动是苦差事,会逃避劳动。而夫妻之间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热爱劳动的精神,会使孩子学会为他人着想,形成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培养建议四:耐心教给孩子劳动的方法

父母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就必须耐心教给孩子劳动程序、技巧和方法,否则,孩子在劳动中东一下、西一下,自己手忙脚乱不说,不见成效,孩子也会失去兴趣和信心。比如,父母教孩子做米饭,就应该示范给孩子怎样淘米、放多少水、煮多长时间等。如果教孩子洗衣服,父母就要手把手地教孩子按颜色把衣服分类,以免染色;看看是不是有需要特殊处理的衣服,再示范给孩子如何操作洗衣机、放多少洗衣粉等等。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孩子只有掌握了劳动的技能,他才会愿意去做。

一位小学老师,上课的之前发现有些孩子的球鞋很脏,就决定上课教他们洗鞋的步骤。

老师问:“会洗鞋的同学请举手。”有几个同学举起手来,“有没有同学告诉我们洗鞋时,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一位同学说:“先准备一盆水。”

“很好,然后呢?”

又一位同学说:“然后把鞋、刷子、洗衣粉都放在水盆旁边。”

“嗯,说得很好,接下来呢?

“接下来就可以洗鞋了!”一个顽皮的孩子说道。

全班同学笑起来,老师继续引导:“那么,洗鞋,先洗哪?后洗哪?”

……

在老师的引导和教导下,黑板上列举出详细洗鞋的步骤,包括最后一步是倒掉脏水,收拾好盆子、刷子、洗衣粉,并清洁地板。

这作为周末的家庭作业布置给孩子,并且让家长配合打分。结果,这个特殊的作业引起同学们极大的兴趣,完成得很好。

由此看来,每个孩子对劳动都是有热情和兴趣的,就看如何保持孩子的这种热情。那位老师的做饭非常值得父母借鉴,对于孩子的教导,就是要如此细致,孩子才能从中收益。

培养建议五: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

父母要想让孩子形成热爱劳动的品质,就一定要使孩子把劳动作为一种习惯,而不是想起来的时候动一动,想不起来的时候就算了。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把有些家务活分派给孩子,比如:饭前摆放碗筷、饭后收拾餐桌;自己的袜子和底裤自己动手洗;倒垃圾……

父母最好让孩子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完成半个小时的家务劳动,比如晚饭后,让孩子在洗碗、擦桌子、扫地、拖地等项目中自行选择一、两项,其余的由父母同时完成。父母可以把这个时间定成“全家劳动时间”。没有意外情况,全家每天都应遵守。而且,父母不要因孩子说今天作业多,就不让孩子做家务,因为轻度劳动不但不会增加疲惫,反而能调剂孩子一天的学习生活。

当然,孩子劳动的内容应从简单到复杂逐渐过渡,父母不可刚开始就让孩子去做难度比较大的家务。总之,父母要带动孩子养成劳动的习惯,这是长期的积累,等孩子一旦形成劳动的惯性,孩子会变得懂事、稳重、有耐心、思维有条理,因为劳动是智慧的源泉。

培养建议六:及时鼓励孩子的劳动行为

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多以鼓励为主。即使孩子做错了、打破了碗、碰碎了杯子、弄坏了劳动工具等,这都没有关系,因为这本身就是孩子养成劳动品质所应该付的“学费”,父母要看到孩子劳动行为的可贵,而不是一两件物品的价值。

一位母亲这样描述孩子的经历:“记得暑假的一天,一位朋友来访,孩子主动帮忙从冰箱里拿饮料并打算倒给客人喝。可能因为饮料瓶子太大太沉,一次性纸杯又太轻,倒到半杯时,杯子突然倒了,弄得桌上、地上洒了溅了不少饮料。孩子很紧张,也很尴尬,觉得自己闯了祸,又觉得自己笨手笨脚,朋友也有点紧张,怕我责怪孩子。这种情况下,作为家长,看到孩子主动劳动,主动帮助招待客人,高兴和欣慰还来不及呢,怎么会生气呢?我先反复安慰孩子,再同她一起把桌上地上清理干净。最后,我还鼓励她再为客人倒一次饮料。她先是一愣,然后使劲点了点头。当她稳稳地将饮料倒好后,我在她眼里看到的满是欣喜和自信。”?

父母鼓励和信任对孩子来说多么重要,父母一定不能在孩子做家务事时泼冷水,说一些使孩子扫兴的话,这样会打消孩子干家务的积极性。反而,父母能够说一些称赞或宽慰孩子的语言,孩子会在父母的认可中成长为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子箴言】

要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质,父母首先要认识到劳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俗话讲:“习劳知感恩。”孩子有一颗感恩心,那就是幸福的源泉。更何况,劳动本身的确可以增强孩子在为人处事上的很多能力。父母要做的就是自己热爱劳动,并常常劳动,加上对孩子耐心到位的引导,孩子会从劳动中成长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