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挫折教育: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爱
2761600000030

第30章 给孩子战胜挫折的力量(6)

李泽钜兄弟俩只有八九岁时,李嘉诚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商业思维。他让孩子们参加董事会,一方面让他们列席旁听,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就某些问题来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参加董事会,两个孩子在取到了父亲以诚信取胜的生意经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为他们的未来事业添加了成功的砝码。

李嘉诚不希望让孩子生活得过于安逸,他要让孩子体验生活的艰难,而不仅仅是品味到其中的甘甜。所以,在很小的时候起,李泽钜两兄弟就感觉,自己与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因为他们经常与父亲一起挤电车,上学也是这样。为此,他们还常常感到奇怪,于是李嘉诚温和地解释说:“在电车上能接触到许多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从业者的艰辛,可以看到平民大众的生活。只有经常与他们在一起,才能体会到任何东西都是来之不易的,这些都是坐在私家车上无法得到的。”

事实正是这样,透过自己童稚的双眼,李泽钜已经看到,生活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单纯、那么简单。他看到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一个人挤电车,小小的身子在一群大人堆中困难地向前挣扎;他看到一些愁容满面的大人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想,也许他们每天都是这样,为了全家人的生活,整天不停地辛劳奔波……

此外,李嘉诚也很少给他们零花钱。有时候,李泽钜兄弟俩就怀疑,自己的父亲是真的像其他人说的那么富有吗?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渐渐地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圣诞节或其他节日收到一份丰厚的礼物,他们只是非常幸运的少数人而已。而他们的幸运来自于父亲的双手与汗水。正是凭着一股韧劲,他们的父亲在困苦的战乱年代,在十几岁时,就担负起养活兄弟姐妹的重担,再加上勤奋与好学,他们的父亲才拥有了现在的成就。

其实,李嘉诚不仅仅是教育儿子在生活上不讲求奢华,一定要克勤克俭,而且,他还要求他们在事业上一定要诚信经营,注重名誉,要时刻为对方的利益考虑,不占便宜。

在李嘉诚两个孩子的身上,丝毫没有富家公子那种肆意挥霍的劣行,而且,人们还经常能看到身着便服的他们为福利院的孩子捐款和义务讲课。不可否认,孩子们从父亲那里得到了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正是这些东西使他们终身受益。

后来,李泽钜说:“感谢父亲从小对我们的培养教育,他是最好的商业教师,尤其在教授‘不赚钱’这点上。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最主要的是怎样做一个正直的商人。”

最终,两个孩子没有辜负李嘉诚的期望,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很快,他们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毕业后,他们希望在父亲的公司里干一番事业。然而,李嘉诚却断然拒绝了,他要把他们推向社会,让他们在社会的风雨中成长,锻炼成才!

于是,兄弟俩到了加拿大,一个开设了地产公司,另一个则成了多伦多投资银行最年轻的合伙人。他们兄弟俩凭着从小养成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把公司和银行办得有声有色,成了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

正是李嘉诚的“冷酷无情”,把孩子逼上了自立之路,锻造了他们勇敢坚毅、不屈不挠的人格和品性。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李泽钜两兄弟从父亲那里得到的确实是一笔无价的财富——自立。因为有了它,他们的人生才变得更有价值。能够掌握自己人生轨迹的人,是成功的,更是幸福的。

一个孩子如果不能自立自强,只能是父母和社会的负担。但是,现在有些父母的确没给孩子自立自强的机会。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任性、依赖性强是他们共有的“综合症”。这样只会造成他长大后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自立也就无从谈起了。

挫折教育建议:

1.帮孩子克服依赖心理。

善于驾驭自我命运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孩子只有摆脱了依赖,抛弃了拐杖,具有自信,能够自主,他才能走向成功。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首先要帮助孩子克服依赖心理,否则,孩子就会在人生路上丧失很多机会。

德国诗人歌德曾说:“谁若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可以设想,一个处处依赖父母、依赖别人,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他人身上的人,怎么可能会有大的作为呢?

依赖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孩子独立人格的完善,制约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从而阻碍其自立能力的发展。所以,一定不要让孩子依赖父母,让孩子也明白,父母不能跟他一辈子,他自己一定要学会自立,学会独立生活。

2.给孩子长大的机会。

作为父母,给予孩子真正的爱,就是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广阔的空间。大胆放开手,给孩子长大的机会,让他自己长大,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正如现代政论家邹韬奋所说:“凡是儿童自己可以干得来的事情,总是让他们自己去干,看护或教师至多在旁指导或看着,决不越俎代庖,这是要从小就养成他们的自立精神。”

如果父母总是认为孩子还小,什么事都不懂、什么也不会做,所以就必须为孩子做这做那,那么孩子可能就因此没有“长大”的机会了。

其实,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存在着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这是父母亲手为孩子辛辛苦苦挖掘的,因为过分庇护孩子。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权利,从而也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机会,也就丧失了自立精神。

3.多鼓励孩子。

要让孩子变得自立,就要求父母记得时刻鼓励孩子,让孩子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要勇往直前,不卑不亢。孩子在开始独立做事的时候,即使结果算不上完美,出现一些失误,父母也应该鼓励他,否则孩子就会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感。当然,父母对孩子也需要有耐心,让他做一些从未尝试过的事情,多接触一些社会活动。

另外,孩子在自立方面取得了进步,父母要及时肯定和鼓励孩子。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有信心,这样孩子才能继续一如既往地按照要求去做,形成孩子自立与父母鼓励的良性循环,进而让孩子实现真正的自立。

4.让孩子明白,一切要靠自己。

有一位哲人曾经这样说:“我们虽可以靠父母和亲戚的庇护而成长,倚赖兄弟和好友,借交游的扶助,因爱人而得到幸福,但是无论怎样,归根结底人类还是依赖自己。”一切靠自己,这是一句简单的话,但同时也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做父母的应该让孩子明白。

要孩子永远不放弃希望

作为父母,要让孩子心中充满希望,永远不要放弃希望,因为那是信念的基点,是力量的源泉,是照亮人生之路的探照灯,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希望可以支撑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只要心中有希望,不放弃希望,就一定会创造奇迹。

煤矿工人杭平就是在希望的支撑下,在被堵的井下顽强地生活了34天,从而创造了一个奇迹。

杭平是内蒙古某煤矿工人,一天,他突然被洪水困在井下深处。没有食物,没有水源,没有光线,但他始终相信矿友、政府会把他救出去的。就是这个希望,使他克服了种种困难,支撑了33天而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后来,杭平获得了“1998年大世界吉尼斯之最(00666号)”证书。证书上写着:“被困井下生存时间最长者,时间:805小时(33天13小时),杭平(内蒙古·乌海)1998年5月20日21时因山洪灌入矿井困于井下,6月23日10时被营救,并经乌海市人民医院治疗后恢复健康。”

美国著名诗人波普说得好:“人的心中,永远有希望在跳跃。”也许这止不住的希望,就是人类的最大特点。虽然经常会遭遇到挫折,虽然仍旧没有实现,可是希望却仍在心头。只要希望不被泯灭,人类就永远不会被击倒。

对于孩子,要想让他具有战胜困难的力量,就要让他永远不放弃希望。对此,一位母亲曾这样说:

孩子的学习兴趣十分狭窄,除了对语文课及休闲读物,如杂志之类感兴趣以外,其他课程几乎对她已经没有吸引力!考试不及格,对她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她也无所谓了。我们常说:“你再不努力学习,你怎能在社会上立足?将来真的只能依靠捡垃圾维生。”她大概也就是这样认为的:“自己本来比别人差,相比人家而言,自己就是一个蠢猪!”面对父母的一大堆说教,她常常表现为自暴自弃!

现在想来,女儿当时之所以有如此可怕的情绪反应,其实都是我们做父母的强加给她的。我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总是对她抱怨,强化了她不行、是蠢猪、是笨蛋的意识刺激。在这种艰难的环境里生存,你要她还能成为一个有坚强意志力的人吗?那才真是活见鬼呢!

首先是我们做父母的错了。没有正确地针对她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引导;没有一步一步踏实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与习惯;没有帮助孩子形成乐观的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更没有为孩子设计一个光明的前途,也没有让孩子看到自己前进的希望。孩子听到的只有责骂,看到的只有冷漠与失望的表情,我们曾经是多么失败的父母啊!

是啊,对孩子来说,应该永远都不让他放弃希望,对未来的希望,对前程的希望,对自己学业进步的希望。所以,如果孩子在接受能力及悟性方面比那些优等生差一点,父母应该真诚耐心地帮助他,千万不要嘲笑与排斥他。否则,孩子就等于背负了双倍的生活及学习压力,他怎么又能快乐得起来呢?又怎么能学好知识呢?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又怎么能有效克服呢?

不可否认,孩子只有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希望,他才有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才会有战胜困难与挫折的信心与力量。这样,孩子就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上以苦为乐、自强不息!决定孩子命运的不是分数,而是对人生的追求,是对未来的希望。对未来失望就等于死亡,所以,在任何时候都要对未来充满希望,这是一个人最为可贵的品质。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一位老师非常欣赏这句教育名言,他这样说:“首先,这句话蕴含着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表明教育行为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应放在孩子身上。其次,‘培养’,表明孩子的成长和成功需要付出艰辛劳动。‘培养孩子对前途的希望’,是教育者的一种自信、决心,更是一种责任、职责。最后,‘对前途的希望’,有很深的内涵:一是要让孩子感到将来一定会有锦绣前程,二是要让孩子感到实现自我价值将对社会带来贡献,并将由此带来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快乐。”

作为父母,要让孩子心中充满希望,永远不要放弃希望,因为那是信念的基点,是力量的源泉,是照亮人生之路的探照灯,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曾说:“人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打倒。”因为一个人只要心中有希望,任何外来的不利因素都扑不灭他对人生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希望。很多时候,击败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放弃了心中应有的希望。

亚历山大大帝远征波斯之前,他将所有的财产分给了大臣。

其中一个大臣问:“陛下,您带什么起程呢?”

“希望,我只带这一种财宝。”亚历山大回答说。

可见,人生不能没有希望,无论身陷怎样的逆境,都不应该让自己绝望。失望的时候萌生希望,能使人驱散心中的浓雾,拥抱一片湛蓝的晴空。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带着希望生活,让他活出一个最好的自己。要让孩子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他的人生终将辉煌。

如果孩子的心中充满了希望,那么希望就可以支撑他一步一步地去实现目标,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机遇还是挫折。

一个孩子与父亲来到一个小农场。孩子在玩耍时,突然发现几棵无花果树中有一棵已经死了。它的树皮已经剥落,枝干也不再是暗青色,而是完全枯黄了。孩子伸手碰了一下,只听“吧嗒”一声,枝干折断了。

孩子对爸爸说:“爸爸,那棵树早就死了,把它砍了吧!我们再种一棵。”可是爸爸阻止了他。他说:“孩子,也许它的确是不行了。但是,它还有希望,冬天过去之后它可能还会萌芽抽枝的——它正在养精蓄锐呢!记住,孩子,有希望就有生机。”

果然不出父亲所料,第二年的春天,那棵好像已经死去的无花果树居然真的重新萌生了新芽,和其他树一样在春天里展露出生机。其实,这棵树死去的只是几根枝杈,到了春天,整棵树枝繁叶茂,绿阴宜人,和其他的树没什么差别。

昔日的那个孩子后来成了一名小学教师。在他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不止一次地遇到类似的情形。比如,小时候背起字母来结结巴巴的皮埃尔,现在竟然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律师;当年那位最淘气、成绩差得一塌糊涂的巴斯克,成了大学的优等生,毕业后自己创办了一家大型公司。

然而,最不可思议的还是他的儿子布朗。儿子幼时不幸患了小儿麻痹症,几乎成了废人。可是小学教师记住了爸爸的话,要儿子永远不放弃希望,一直鼓励他不要灰心丧气。现在,布朗已经顺利地完成了大学课程,担任了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员。要知道,布朗只有左手的3个手指能动弹,就是扶一扶眼镜也非常困难!

“有希望就有生机”这句话,一直鼓舞着当年的那个小男孩,每每遇到让他沮丧伤怀的事,他都靠这句话,顺利度过了家庭和事业上的一个又一个危机。只要不轻易放弃,任何事情都会有转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都期盼着自己能有出色的表现,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与赞美。所以,千万不要让孩子的内心失去希望,认为自己无药可救,否则,他就会彻底地放弃自己了。

挫折教育建议:

1.不说让孩子丧失信心的话。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父母都一定不要对孩子说那些打击他、影响他对前途失去信心的话,要管住自己的嘴巴!有时候这样管住嘴巴,可能会很难受。但是,如果父母不改变,孩子就没有出路。这样,当孩子满怀希望时,他就会努力向前看,在心中就有个美丽的远景。即使偶尔显得有点失望,但也绝不会绝望。当孩子的希望无法一下实现时,父母应该善于鼓励他,不应让他就此失去信心。

2.想办法给孩子一个希望。

作为父母,要善于给孩子希望,比如,给孩子讲一个能打动他心灵的小故事,给他说一句耐心的教诲,给他一次真挚的规劝……这对孩子来说,可能都是个转变的契机。希望,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是一盏夜航的明灯。作为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的父母,理应给孩子一个诱人的希望,一份美丽的期盼,让他在学习、生活的征程上昂首阔步。

3.学会赏识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