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中国篇)
2757800000002

第2章 宋庆龄之父宋嘉树:敢为天下先(1)

宋庆龄成为中国政坛及国际政坛的显赫人物,得益于父亲的教育。宋嘉树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是一位爱国实业家,同时还是一位宽严有度、教子有方的好父亲,他在教育子女时表现出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至今仍受称道。

宋庆龄(1893~1981),孙中山夫人。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杰出的国际政治活动家,卓越的国家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英勇奋斗,矢志不移,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宋嘉树(1864~1918),字耀如,原名韩教准,生于海南岛文昌县。早年漂泊美国,在丝茶店当学徒。后回国创办美华印书馆,并参与创立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兴办实业。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和亲密战友。

为孩子的未来负责

1893年1月27日,在上海虹口美租界有恒路628号C,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伴着纷纷扬扬的大雪降临到这个世界。孩子的父亲激动地用英语说:“这是个雪孩子,白雪公主!”这位小白雪公主就是宋庆龄。

她的父亲宋嘉树是一位爱国实业家,也是孙中山的好友,非常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同时,他教子有方,对子女宽严有度,是中国近现代最早意识到家庭教育功能缺失的有识之士之一。

宋嘉树夫妇有六个子女,三个女儿——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被称为“宋氏三姐妹”。宋嘉树教子有三个基本思想:一是“不计毁誉,务必古先”;二是男女都一样,“身为女人,不应妨碍自己成为祖国有成就、有作为的公民”;三是和孩子们做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以此影响和教育孩子。

当时的教育压抑个性,以循规蹈矩为贤明,以唯唯诺诺为老成,是一种典型的陈腐封建的教育,对此,宋嘉树深恶痛绝,他认为这样的教育会让一个伟大的民族变得沉沦、腐朽。当他意识到中国家庭教育功能严重缺失,而西方家庭教育功能却如此完整时,就立志把孩子培养成林肯、华盛顿式的伟大人物,他曾这样说:“只要一百个孩子有一个能成为超人式的伟大人才,中国就有四百万超人,还怕不能得救?现在中国大多数家庭还不能全心全意培养子女,我要敢于为天下先。”

19世纪末,男权主义观念十分浓厚,而宋嘉树敢于蔑视世俗偏见,认为男女都一样,并非男尊女卑,女人不要依附男人;他信仰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认为“三从四德”是对民主教育的反叛。又因为追随孙中山革命,宋嘉树首先在自己的家庭开辟了一块没有封建主义樊篱的乐园,使三个女儿有幸在民主、平等、先进的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

宋嘉树为三个女儿提供了与男子一样多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在三姐妹六七岁时,他就先后把她们送到外国教会开办的寄宿学校“中西女塾”读书,从小培养她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后来又把三姐妹全送到美国接受西文现代科技文明和价值观念的教育,培养她们个人奋斗的精神,教育她们要自信、自立、自强。

由此可见,宋嘉树不仅丝毫没有让三个女儿受到“女子无才便是德”封建樊篱的束缚,而且使三姐妹在早期教育上占了先,在接受西方教育上占了先,在女子接受高等教育上占了先。正因为这样,宋氏三姐妹才如此卓然出众,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

宋嘉树为了培养孩子,特别制订了一整套现代型的教育方案,并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在充分发展孩子天性的过程中,训练她们具有基督教精神的斯巴达勇士。在孩子们蹒跚学步的时候,就鼓励她们尽情玩耍。稍大一点的时候,就选择一个风狂雨骤的日子,带领着孩子在雨中挨淋,以此进行“沐于大麓,烈火风雷雨而不迷”的意志训练。

他还经常带孩子到野外去徒步旅行,让孩子学会自控和忍耐,有时还和孩子们一起禁食,以学会忍饥挨饿求生的本领。为了让孩子能够面向世界,他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与她们进行英语对话,特意从美国购买了大量幼儿读物,教孩子们读写……

不可否认,宋嘉树教子有方,宽严有度。

有一次,兄妹几个在院子里玩“拉黄包车”的游戏,霭龄装作黄包车夫,庆龄扮成乘客,蔼龄拉着黄包车直奔后花园,小妹小弟跟在身后又蹦又跳。正玩得开心时,因“车夫”霭龄拉车用力过猛,双手失去控制,车被石头拦住,重心偏离,一下把“乘客”庆龄抛了出去,庆龄跌倒在地,鲜血直流。“车夫”知道自己闯了祸,愣在那里傻了眼。

宋嘉树并没有训斥孩子,而是慈爱地对霭龄说:“做游戏也要有分寸,‘黄包车夫’可不光是使力气呀!伤了乘客还怎么拉生意呢?”小霭龄不好意思地笑了。宋嘉树又笑着对庆龄说:“我们的‘乘客’这样宽宏大量,这样勇敢坚强,真是了不起!”小庆龄因为受到了父亲的夸赞和鼓励,也不觉得疼了。

这是宋嘉树“宽”的一面。可他也曾因为孩子乱花钱而严厉地批评过孩子,因为他认为乱花钱是一种应尽早纠正的不好品质。

可见,宋嘉树在教育子女上,处处为孩子的未来着想。他认为,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就是为孩子的未来负责。

教子点睛:

真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将来考虑,为孩子的未来负责。父母决不可以把孩子当成珍珠玛瑙一样去爱,不要让孩子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否则孩子就像温室中的花朵幼苗,经不得外面世界的狂风暴雨。要让孩子真正“经风雨,见彩虹”。

培养爱国情感

爱国情感教育是个很大的题目,而家庭里的爱国情感教育必须充分注意到家庭这一特殊的教育环境,还要充分注意不同年龄的孩子具有的不同认知水平和特点,父母注意运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的多种教育元素,使家庭里的爱国主义情怀伴随孩子的每一步成长。

宋嘉树是启迪宋庆龄爱国思想的第一个老师。在庆龄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经常给她讲自己在美国的经历:美国人的热情友好,旅美华侨的苦难血泪,在异国对故乡亲人的热切思念,教会上层人物的歧视傲慢等。在娓娓动听的讲述中,他还特别把平等博爱的观念和孙中山的革命思想融入其中:中国只有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命运,才能平等地自立于世界之林。这些教诲就如同润物的细雨滴入庆龄的心田。

1900年春夏间,一方面因为义和团运动在北方不断发展壮大,八国联军入侵,清朝政府的统治岌岌可危;另一方面南方改良派唐才常在上海成立自立会,组织自立军,准备“讨贼勤王”。孙中山决定一定要把握住时机,一举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共和国。8月,他从日本秘密抵达上海,几次到宋家与宋嘉树谈论反清问题。这一年,宋庆龄7岁,她多次见到这位气度不凡的来访者,并被他和父母的谈话深深吸引。

一天,宋庆龄听见孙中山激昂地说:“中国非革命不可,我们要推翻现在这个君主政体,建立一个共和政府。我国人民有权利自己选择管辖他们的人,选择替他们制定法律的人。我们应该有一切权利,我们要为这个目标而生,为这个目标而死。”一直静静地站在一旁的小庆龄听到这里,轻轻地应声说:“我也要同你一样!”孙中山立刻对她说:“不错,庆龄,当然你可以帮助我,每个人都得帮助我。”

小庆龄“我也要同你一样”的一句简单插话,让宋嘉树和孙中山感到惊奇。随着庆龄年龄的增长,父辈们的言谈活动也在日益增加她的爱国情感。特别是孙中山,因为他始终是宋家谈论中的英雄,他的为人和革命精神在庆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也要同你一样!”这是宋庆龄的凌云壮志,也是她毕生的执著追求。成年后,她和孙中山结为革命伴侣,并肩致力于中国革命;孙中山病逝后,她忠实地执行孙先生的革命路线,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08年,15岁的宋庆龄带妹妹美龄到美国留学。临行前,宋嘉树这样告诫她们:“让你们到美国去,并不是让你们去看‘西洋景’,而是要把你们造就成为不平凡的人,回来报效祖国。这条路很艰苦,荆棘丛生,你们要随时准备付出代价,不管条件多么艰苦,都不要终止你们的追求。”

宋庆龄深谙父亲的教诲,在美国刻苦求学,奋发图强,并积极参加各项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从而为以后的革命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