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藏在花季雨季中的85个人生智慧锦囊
2741300000031

第31章 人小鬼大好人缘(2)

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你的每一次善举、每一个爱心最终都会成为你幸福的回忆,带给你生活的希望与动力。正如一句谚语所说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付出的爱心不仅能温暖别人,也会温暖自己。

在相互帮助中寻找快乐和机遇

很多年前,在一个旅馆的大厅里,走进来一对老夫妇,外面雷雨交加,天色也不早了,两个人便走到旅馆大厅的前台,想订一问客房。

前台有一个年轻人在值班。“很抱歉。”他回答道。“我们饭店已经被参加会议的团体包下了。往常碰到这种情况,我们都会把客人介绍到另一家饭店,可是这次很不凑巧,据我所知,另一家饭店也客满了。”

他停了一会儿,接着说:“在这样的晚上,我实在不敢想像你们离开这里,却又投宿无门的处境。如果你们不嫌弃,可以在我的房里住一晚,虽然不是什么豪华套房,却十分干净。我今晚就在这里完成手上的工作,反正晚班督察员今晚是不会来了。”

这对老夫妇因为造成柜台服务员的不便。显得十分不好意思。但是他们谦和有礼地接受了服务员的好意。第二天早上。当老先生下楼来付住宿费时,这位服务员依然在当班,但他婉言拒绝道:“我的房间是免费借给你们住的,我全天在这里,已经赚取了很多额外的钟点费,那个房间的费用本来就包含在内了。”

老先生说:“你这样的员工,是每个旅馆老板梦寐以求的,也许有一天我会为你盖一座旅馆。”年轻的柜台服务员听了笑了笑。并没在意,他明白老夫妇的好心,但他只当它是个笑话。

又过了好几年,那个柜台服务员依然在同样的地方上班。有一天他收到老先生的来信,信中清晰地叙述了他对那个暴风雨夜的记忆。老先生邀请柜台服务员到纽约去拜访他,并附上了一张来回机票。

几天之后,他来到了曼哈顿。站在坐落于第五大道和三十四街间的豪华建筑前,他见到了老先生。老先生指着眼前的大楼解释道:“这就是我专门为你盖的饭店,我以前曾经提过,记得吗?”“您在开玩笑吧?”年轻人不敢相信地说,“都把我搞糊涂了!为什么是我?您到底是什么身份呢?”年轻的服务员显得很慌乱,木讷地问。

老先生很温和地微笑着说:“我的名字叫威廉·渥道夫·爱斯特。这其中并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只因为我认为你是经营这家饭店的最佳人选。”这家饭店就是著名的渥道夫·爱斯特莉亚饭店的前身。而这个年轻人就是乔冶·伯特,他成为这家饭店的第一任经理。

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往往就这么简单。帮助别人一般不会让自己损失什么,恰恰相反,有时它还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发现,那些慷慨付出、不求回报的人,他们往往更容易获得别人的支持与帮助,也最容易获得成功,而那些自私吝啬、斤斤计较的人,就算胸怀大志,但他不仅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反而总是落得一个孤家寡人的下场。

在当今这样一个合作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互助的关系,对人多一份理解、宽容、支持和帮助,其实也是善待和帮助自己。只有我们先去善待别人,真诚地帮助别人,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才能获得他人的愉快合作,我们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如日中天。

经验锦囊

帮助别人,就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人与人之间不能是攀比利用的关系,人一定要真心坦诚地对待他人,要以他人的乐为乐。在你真诚帮助下别人成功了,哪怕是超过了你,也应该为他高兴,这才是真正的人性。生存就是共存,社会分工越细,每个人对他人的依存度就越高,不会与别人合作,甚至排斥异己,最终无疑会害了自己。

什么时候我们学会了封闭自己?什么时候我们学会了隐藏?是为了显示我们所谓的坚强和成熟?还是为了粉饰我们自私的本性?我们时常把快乐与人分享,却把痛苦隐藏,以为这是自己坚强的表现,不需要让别人来为我们的痛苦而痛苦。何必让别人跟着我们而伤心呢?当别人分享你的快乐时,你的快乐会被分享的人放大,当别人分享你的痛苦时,你的痛苦会被分享的人缩小。

有人说付出是一种幸福,我们一直都愿意付出,所以我们是幸福的,但当我们在付出的时候,我们也必须给别人付出的机会,给别人幸福的权力。所以这时候才觉得,学会分享,不仅要学会分享快乐,更应该学会分享痛苦。不要把自己封闭在自认为的坚强中,不要给自己穿上坚毅的外表,在关心的人面前,也要学会分享痛苦。让他来安慰你,让他来呵护你,让他在分享你的痛苦中感受幸福和温馨。这时候我们才发现,把悲伤和痛苦全放在自己的内心,不给别人分享的权利,不让别人感受分享的快乐与幸福,同时也苦了自己,是多么自私、愚蠢和可笑。

从前有一位风水师到山上帮一户人家看风水,爬到半山腰,他的水喝完了,体力也快用完了,这时他看到山顶上有一间小屋,于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慢慢地走到屋子前敲门。

前来开门的是一位阿婆。“请给我一杯水……”风水师气喘吁吁地说。阿婆走进屋,倒了一杯水,接着又顺手抓了一把谷糠丢入水中。

风水师一边吹着谷糠,一边喝着水,心想:“臭老太婆,我只是跟你要一杯水而已,你就心不甘情不愿,还在水里加了谷糠,害我必须边吹边喝,无法大口畅饮。”

这时,他又听到阿婆说:“你肚子应该饿了吧,进来进来,我做菜给你吃。”风水师跟着阿婆进了屋,坐在客厅,耳边却传来了阵阵磨刀的声音,风水师心想:“这老太婆该不会是想谋财害命吧?”于是,风水师赶紧问:“阿婆,你现在在做什么?”“我在磨刀。等一下要杀鸡请你吃!”阿婆回应。风水师一颗心才放下来。就在吃饭的时候。阿婆知道了眼前这位中年人是个风水师,于是很高兴地说:“我们家已经穷了好几代,都住在这间破屋子里,一直没有翻身的机会,可不可以请你帮我看一下风水,让我们后代子孙发迹?”风水师一听,心想:哼,刚才跟你要一杯水,你却故意让我没办法好好喝,现在轮到我让你好看了!他走出屋外,四处探了探,最后告诉阿婆:“嗯,你这块地其实是旺地,只不过房子必须要坐东向西才会旺,所以你要赶快调整房子的坐向。”阿婆听了,好好地谢了风水师一番,却不知道,风水师告诉她的,其实是大凶的方位。

几年之后,风水师因为有事又来到山下,他想起了数年前的事情,暗自想:老太婆全家一定过得很惨……

于是,他照着记忆中走过的路,向阿婆的家走去,刚一上山,他就惊讶不已,怎么这条山路变得如此繁华?跟过去记忆中的模样完全不一样。

风水师继续往上走,来到了阿婆家附近,他不可思议地发现这里竟然成了一处非常热闹的集市。风水师四处张望,想找出当年阿婆所住的破房子,却怎么也找不着。就在这时,一位穿着讲究的妇人来到他的面前,瞧了他一会儿后大叫:“我的大贵人,你终于来了,自从我发迹之后,一直想谢谢你,今天终于等到你了。”

“你是谁?”

“你不记得了吗?我就是当年请你喝水吃饭的人啊?”

风水师一惊,没想到昔日落魄的阿婆,今天竟然摇身一变,成了穿金戴银的贵气妇人。“快来我家坐坐,我要好好谢谢你。”阿婆说。阿婆带着风水师走入一栋非常豪华的房子,还招待风水师吃了一顿非常丰盛的晚餐。用餐的时候,风水师心中非常纳闷,明明他指点的是极凶地,怎么会变成大吉?风水师终于忍不住发问:“阿婆。你是怎么发达起来的?”“这都是因为你的缘故啊!风水师,你说得真的很准,当年你告诉我房子要改坐向就会旺,我心想,与其我一家旺,不如我们全村都旺,所以我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连别村的人都知道这里是旺地,纷纷跑来盖房子,所以我也就发达了!”

风水师一听,感到非常惭愧,也体悟到了大爱可以破大凶的道理。接着,他又问:“阿婆,当年我只是跟你讨一杯水来喝。你为什么要在水里加谷糠呢?”

“哦,那是因为我看你累得气都要喘不过来了,如果立刻喝水,一定会呛到,所以我才故意放一把谷糠,让你不要呛到。”风水师这才知道。原来阿婆是出自一片好意,并不像他所想的那么尖酸刻薄。

在整个故事中,主人公阿婆,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关心别人、懂得分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藏私、懂得分享的人,一定会为自己赢得不错的人缘。不管是什么事情,仅凭单打独斗是不行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与别人合作和分享。这时候你不妨想一想,你每天都是用哪一种态度来面对身边的同学和朋友的?曾经有一位顶尖的业务人员说过这样一句话“共同分享胜:过一人独享”,这话说得一点也不错。一个馒头一个人吃是没有味道的,只有两个人共同分享的时候才会感到别有滋味。

杜绝自私,学会分享

一个人的快乐是一个快乐,可多个人在一起一个快乐就不止是一个快乐了!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每天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快乐,这个快乐不是自娱自乐所得到的,而是与别人交换快乐所得到的,这就是所谓的“分享“。在我们生活中,如有人不喜欢把好的东西与朋友共分享的话,我想他也是不会生活的人,不懂得在生活里寻找阳光,他的生活里一定有着凄凉的寂寞。

有一天,上帝对一名教士说:“来,我带你去看看地狱。”他们进入了一个房间,那里有许多人正在围着一只煮食的大锅坐着,他们眼睛直呆呆地望着大锅,又饿又失望。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只汤勺,因为汤勺的柄太长,所以食物没法送到自己的嘴里。

“来,现在我带你去看看天堂。”上帝又带着这名教士进入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跟上一个房间的情景一模一样,也有一大群人围着一只正在煮食的锅坐着,他们的汤勺柄跟刚才那群人的一样长。所不同的是,这里的人又吃又喝,又说又笑。

教士看完这个房间,奇怪地问上帝:“为什么同样的情景,这个房间的人快乐,而那个房间的人却愁眉不展呢?”上帝微笑着说:“难道你没有看到吗。这个房间里的人都学会了喂对方吗?”教士恍然大悟。

分享,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升华,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分享爱,分享劳动,分享喜悦乃至分享痛苦,这都是我们所需要的。有些人做人往往总是斤斤计较,干什么事情总怕自己会吃亏,更怕让别人得了便宜。这样的人就是没有领悟到分享的真谛。其实,从古至今,奉献的意义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层是你付出的并让他人从中受益的,另一层就是你从你的付出中所得到的回报。当然,这种回报,有时候是你看得见的,有时候则是你看不见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回报自然好,而看不到的回报更可能是一种你精神上的丰富财产。

自私是神圣的苦果,没有人愿意和自私自利的人在一起。分享是一道简单的公式,只要你解开了,便得到了成功的喜悦。分享是一座天平,你给予他人多少,他人便回报你多少。相反,如果你是一个自私的人,那么你就永远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永远交不到知心的朋友!分享与奉献是一对双胞胎,性质是一样的,也可以说奉献是分享的前提。你奉献了一份爱,便等于多了一个人与你分享爱。你奉献了一份快乐,便等于多了一个人与你分享快乐。

经验锦囊

分享是一种快乐,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每当你有什么高兴或不高兴的事情,告诉朋友听后,就会觉得整个人都爽快了。其实与人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是在用心传递着彼此之间的感情。分享是博爱的基础,不与他人分享感受的人注定孤独。让我们行动起来,学会与人分享。分享的世界是美好的!

真诚的友谊来自于真诚地倾诉

倾听是一种情感的活动,它不仅仅是耳朵能听到相应的声音。倾听还需要通过面部表情、肢体的语言,还有用语言来回应对方,传递给对方一种你很想听他说话的感觉,因此我们说倾听是一种情感活动,在倾听时应该给他人充分的尊重、情感的关注和积极的回应。

倾听是一个能:匀水平得到提高的法宝,也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学会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一意孤行,更不要固执己见。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会永远正确,当然你也绝对不是一个例外。用倾听的方式多和别人交换一下意见,然后再用自己的脑袋进行一下系统的分析,就能帮助你在自己的一些决定上做出明确的判断。

一般来讲,善于倾听者,大都是有学问、有涵养、谦虚谨慎的人。他们深谙“活到老,学到老,进步到老”的道理;晓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真谛。往往能够放下架子,认真地去倾听他人的倾诉。在尊重他人的氛围中,作为向别人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开阔视野,获得知识。倾听能够拉近朋友间的距离,加深感情,增进友谊。所以会倾听的人是聪明的。倾听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与朋友之间的友谊地久天长。

从前虢国有这样一位国君,平日里只爱听好话,听不得反面的意见,在他的身边围满了只会阿谀奉承而不会治国的无为小人。直至有一天虢国终于亡国。那一群误国之臣也一个个作鸟兽散,没有一个人愿意顾及国君,虢国的国君总算侥幸地跟着一个车夫逃了出来。

车夫驾着马车,载着虢国国君逃到荒郊野外,国君又渴又饿、垂头丧气,车夫赶紧取过车上的食品袋,送上清酒、肉脯和干粮,让国君吃喝。国君感到奇怪,车夫哪来的这些食物呢?于是他在吃饱喝足后,便擦擦嘴问车夫:

“你从哪里弄来这些东西的呢?”

车夫回答说:“我事先准备好的。”

国君又问:“你为什么会事先做好这些准备呢?”

车夫回答说:“我是专替大王您做的准备,以便在逃亡的路上好充饥、解渴呀。”

国君不高兴地又问:“你知道我会有逃亡的这一天吗?”

车夫回答说:“是的,我估计迟早会有这一天。”

国君生气了,不满地说:“既然这样,为什么过去不早点告诉我?”

车夫说:“您只喜欢听奉承的话。如果是提意见的话。哪怕再有道理您也不爱听。我要给您提意见,您一定听不进去,说不定还会把我处死。要是那样,您今天便会连一个跟随的人也没有,更不用说有谁来给您吃的喝的了。”

国君听到这里,气愤至极,紫涨着脸指着车夫大声吼叫。

车夫见状,知道这个昏君真是无可救药,死到临头还不知悔改。于是连忙谢罪说:“大王息怒,是我说错了。”

两人都不说话了。马车走了一程,国君又开口问道:“你说,我到底为什么会亡国而逃呢?”

车夫这次只好改口说:“是因为大王您太仁慈贤明了。”

国君很感兴趣地接着问:“为什么仁慈贤明的国君不能在家享受快乐,过安定的日子,却要逃亡在外呢?”

车夫说:“除了大王您是个贤明的人外,其他所有的国君都不是好人,他们嫉妒您,才造成您逃亡在外的。”

国君听了,心里舒服极了,一边坐靠在车前的横木上,一边关滋滋地自言自语:“唉,难道贤明的君主就该如此受苦吗?”他头脑里一片昏昏沉沉,十分困乏地枕着车夫的腿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