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雕明
2732400000704

第704章 投降书

镇江美食有“三鱼、三怪”之称。“三鱼”即“长江三鲜”鲥鱼焦山、刀鱼、河豚。“三怪”则为肴肉、香醋、锅盖面,以“镇江三怪”最为出名。俗语有云;“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汤里面煮锅盖”。还有镇江著名小吃蟹黄汤包,皮薄、汤多、馅饱、味鲜。

陈林从南昌城一路坐船到达镇江府,都是在船上吃饭的,自然不会有什么美味佳肴。现在到了镇江,有人招待,他也就不客气了。

酒足饭饱以后,陈林直接进入正题,直言不讳的说道:“邓大人,你请我来,不知道有什么事?”

邓玉纲说道:“千户大人到来镇江,是要去金山寺的吗?”

陈林点点头,毫不掩饰的说道:“是的,我要去金山寺上香,祈求前途似锦。”

邓玉纲脸颊瘦瘦的,感觉没有一两肉,只有皮包骨。偏偏他又要努力的挤出一掉笑容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毛骨悚然。

如果是在夜晚的话,又没有足够明亮的灯光,这个邓玉纲,十有八九会被人以为是僵尸……唯一的缺陷,估计就是他身上穿的官府,是明朝的,而不是清朝的……当然,对于陈林来说,邓玉纲就一点都不可怕了。

他可是从死人堆里面爬出来的,什么样的尸山血海没有见过?还怕什么僵尸?

他端着茶杯,晃了晃,不动声色的说道:“邓大人,似乎你觉得有些不以为然?你是不是知道一点什么内幕?”

邓玉纲阴森森的说道:“千户大人去要去找汪直留下的东西吧?”

陈林点点头,坦然说道:“你猜对了。”

邓玉纲的脸色依然是阴森森的,感觉好像是真的僵尸似的。

刚好在这个时候,有一朵乌云飘过来,将太阳给遮住了。天地间,顿时显得阴暗起来。

邓玉纲脸上的神色,也因此而变得更加的阴森森的,感觉獠牙都要长出来的。四周的气温,仿佛也在急促的下降,令人窒息。

偏偏陈林却是一副漫不经意的样子,似乎对邓玉纲的古怪神情,是一点反应都没有。他自顾自的说道:“邓大人,你和汪直很熟吗?他居然会将金山寺的秘密告诉你?”

邓玉纲摇头说道:“不熟。”

陈林有些奇怪的说道:“汪直似乎不信任外人。”

邓玉纲冷冷的说道:“我不是外人。我是知情者。汪直也是知情者,和我一样。”

他微微顿了顿,又冷冷的说道:“你知道我为什么会这么瘦吗?”

陈林缓缓的说道:“不知道……你很少吃肉?”

邓玉纲就阴森森的笑起来了。

“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陈林,你到来镇江本身就是大大的错误。”

“如果你去金山寺,将汪直留下来的东西拿出来过目,更是错上加错。”

邓玉纲用很慢的语速,一字一顿的说道。他脸上的严肃的,诡异的神情,分明是在告诉陈林,你不要玩火自焚。

他似乎并没有威胁陈林的意思。但是,他的言语当中,却是蕴含着极大的压力,让陈林不得不提高警惕。他不得不暗暗的设想,汪直留下来的东西,难道真的有副作用?这个阴险的前东厂提督太监,不会是在他死了以后,还要继续祸害人间吧?

当然,就算是汪直要继续害人的话,陈林也是不害怕的。

有秦箜羽在,他需要担心什么?

他不动声色的说道:“邓大人,那是什么东西?”

邓玉纲阴森森的说道:“千户大人,你如果知道了,一定会变得像我一样的。”

陈林皱皱眉头,淡淡的说道:“像你一样瘦吗?”

邓玉纲阴森森的说道:“坐立不安,夜不能寐,你说能不瘦吗?”

陈林不以为然的说道:“我还真是想不出有什么东西,能够让邓大人茶饭不思,寝食不安的。”

邓玉纲冷冷的说道:“你真的想要知道吗?”

陈林微微一笑,淡然自若的说道:“你说吧,我洗耳恭听。”

邓玉纲冷冷的说道:“是我们大明朝的皇帝写给鞑靼人的投降书……英宗朱祁镇写的。”

陈林歪着脑袋看着对方,没有说话。

他需要一点时间,来琢磨邓玉纲的话,到底有多少意思。

投降书?这应该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打败了,当然是要投降的。除非是有殉难的勇气。

唯一的特别,就是这份投降书,是皇帝写的。而这个皇帝,刚好是大明王朝的皇帝。确切的来说,就是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虏的那位皇帝。

这位皇帝的名字,叫做朱祁镇。说起来,他的命运,的确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嗯,或者说是浓重的悲剧色彩。

他年仅九岁,继位称帝,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贤臣“三杨”主政。

随之,张氏驾崩,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朝政混乱。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他听信王振的谗言,轻率的带兵出征,导致土木堡之变。

他是第一个被瓦剌人俘虏的明朝皇帝。也是唯一一个被敌人俘虏的明朝皇帝。在明朝朱家皇室的历史上,他可以说是莫大的耻辱。

如果他是被瓦剌人杀了,又或者是一直监禁到死,或许就没有以后的那么多的故事了。偏偏他又回来了。在被瓦剌人俘虏了几个月以后,他居然又回来了。结果,另外一个皇帝,取代他的朱祁钰(景泰皇帝)将他软禁于南宫。一锁就是七年。

如果他是被关押到死,又或者是朱祁钰有儿子继承皇位的话,估计也没有后来的更加复杂的故事了。

偏偏朱祁钰没有儿子,不能继承皇位。结果,大明朝的皇权,又再次偏向于朱祁镇。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石亨、曹吉祥等人发动夺门之变,帮助朱祁镇复位称帝,改元天顺。

于是,一个被瓦剌人俘虏过的皇帝,一个明皇室的耻辱,又重新掌控了大明皇朝的最高权力,再次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帝。

朱祁镇是怎么回来的?是被瓦剌人送回来的。没错,的确是被瓦剌人送回来的。

明朝可是没有派遣使者和瓦剌人谈判的。

换言之,就是朱祁镇的回来,完全出乎朝堂的预料之外。

当时的朝堂重臣,大部分都觉得,朱祁镇是不可能回来的。瓦剌人是不可能放人的。

他要么是被瓦剌人无限期的关押,直到死去。要么是被瓦剌人杀掉。

所以,当他回来的时候,包括于谦等人都很纠结。

到底还要不要他回来呢?

他回来以后,又应该怎么安排呢?

他虽然是曾经的皇帝。但是,现在已经有新皇帝了。

大明王朝不可能同时存在两个皇帝吧?新皇帝更加不可能主动退位,将皇位还回去吧?

在纠结至于,于谦等人,还相当的怀疑,怀疑朱祁镇被放回来的目的。

如果说瓦剌人什么需求都不要,就将朱祁镇放回来了,恐怕连白痴都不会相信吧。

那么,朱祁镇到底是怎么回来的?他到底回来做什么?

最最重要的是,他和瓦剌人有什么阴谋?

瓦剌人想要利用朱祁镇达到什么目的?获得什么好处?

这么一分析,那就不得了了。

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朱祁镇的回来,绝对是大阴谋。

他一定是和瓦剌人达成了什么密议,给了瓦剌人什么好处,才会被瓦剌人“主动”的送回来的。

毫无疑问,这些密议,这些好处,肯定都是出卖了大明王朝的权益。

想念及此,于谦等人,就光明正大的,心安理得的,将朱祁镇给软禁在南宫了。

他们都觉得,朱祁镇已经不是皇帝了,而是一个叛徒。

一个试图出卖大明王朝利益的叛徒。

问题是,推测是一回事,有没有证据又是一回事。

任何时候,证据都是非常关键的。涉及到这种事情,没有过硬的证据可不行。

莫须有的罪名,只适合用在岳飞等人的身上,对于朱祁镇来说是没有用的。因为,他曾经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是正统。

虽然说,朱祁钰已经登基数年,逐渐了掌控了部分的朝臣。但是,以前正统年间的很多老臣子,态度还是摇摆不定的。他们固然觉得朱祁镇的回来,是有诸多的疑点。但是,他们同样觉得,朱祁钰的继位,同样是有不合理之处的。

继承皇位,最讲究父子相承,兄终弟及,偏偏于谦全部都违反了。

首先,朱祁镇并没有死,所以,兄终弟及说不过去。

其次,朱祁镇是有儿子的。

正统十四年,其儿子朱见深就被立为皇太子了。

按照正统的程序,就算是要换皇帝,那也应该是立皇太子朱见深为新的皇帝。

结果,于谦为了保护北京的需要,偏偏是主张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实际上,于谦这么做,等于是为自己揽权了。这是他以后被杀的重要原因。他将规则破坏的太严重了。虽然他十分的清正廉洁,十分的洁身自好。但是,他对权力的贪婪还是非常致命的。

估计于谦自己也觉得,朱祁钰继位,有点说不过去。所以,他要打击朱祁镇。他要拿出朱祁镇不能继续做皇帝的过硬的理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