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雕明
2732400000548

第548章 和鞑靼人周旋去

“想必都督大人已经知道了。公主殿下在城内的安全,由我负责。公主殿下在城外的安全,由都督大人负责。”

“后天早上,我会护送公主殿下出城。到时候,还请都督大人亲自接手。如果公主殿下出城以后,发生任何的意外,都督大人都是要负责的。我不希望再次发生高一捷那样的误会。”

陈林站在万通的面前,丝毫没有感觉对方是自己的上司。

万贵妃死了,成化皇帝死了,万通成了过气的人物,是不可能继续揽权的了。

牟斌接任锦衣卫指挥使,基本上已经成为定局。所以,他是完全不需要将万通放在眼里的,公事公办就是毁了。

万通的内心,当然是非常窝火的。他憋屈的想要立刻和陈林撕破脸,狠狠的揍陈林一顿。但是,这个念头,只是在他的脑海里昙花一现,就已经是完全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他不可能拿自己的家人开玩笑的。

现在的他,最大的奢望,就是自己能够安全的下台了。

“没有问题。”万通爽快的说道,“一切听从陈大人的安排就是了。”

旁边的韩龙和沈峰,都是暗暗的纳闷,指挥使大人怎么那么好说话呢?难道说,他真的是回天乏术了?

难道说,堂堂的左都督,堂堂的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居然是被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给压的抬不起头来了?居然如此的忍气吞声?这个陈林的能量,真的有那么恐怖吗?难道说,他还有什么强悍的后台?

“沈峰、韩龙,你们先出城吧,我还有些事情,想和陈大人细谈。”万通忽然说道。

“属下遵命!”沈峰、韩龙虽然内心暗暗的好奇,不知道万通是要和陈林洽谈什么,却也是乖乖的出城去了。

“陈大人,我们能够找一个安全一点的地方商谈吗?”万通委婉的说道。

“听说金谷园的风景不错。”陈林不动声色的说道。

他带着万通来到金谷园。这里的地形,非常的空旷,不怕有人埋伏。

在金谷园的中间,摆放有石桌、石凳等物。四周都是草地。如果有人靠近,立刻就会被发现的。

万通坐下来以后,就目光凝视着陈林,缓缓的说道:“陈大人的火枪队如此的厉害,想必在江南地区,没有第二家了吧?我们是不是在雷池之上就已经见过面了?”

陈林淡淡的说道:“大人果然目光如炬。”

万通意味深长的说道:“陈大人想必不知道,锦衣卫死了两百多人。”

陈林淡淡的说道:“既然是流血冲突,那就是有伤亡的。就当是血的教训。希望锦衣卫以后不要咄咄逼人了。”

万通淡淡的说道:“身负皇命的锦衣卫上千户所千户大人,居然如此评价锦衣卫,是不是有点胳膊往外拐呢?等你到了京师,正式到任,你还会这么认为吗?”

陈林不假思索的说道:“当然了。”

“我从来都不赞成,将锦衣卫当做是争权夺利的手段的。”

“估计你也知道我和牟斌的关系了。我的观点和牟斌接近。我更愿意将锦衣卫对外使用。”

万通摇头说道:“你想得太天真了。皇帝想要知道的,绝对不是外部的信息,而是内部的信息。他需要知道的,是每个臣子们的想法。最好是他们每天做了一些什么,说了一些什么,都全部记录在案。”

陈林淡淡的说道:“我当然知道这一点。但是,这并不是说,规矩是不能改变的。”

万通摇头说道:“你想要改变锦衣卫的规矩?你真是想的太天真了。没有皇帝的允许,谁也不可能改变锦衣卫。”

陈林心想,我刚刚好就可以得到皇帝的允许。弘治皇帝厚道仁慈,容易说话,自己正好是抓住他的这个特点,发挥自己的神棍本色,和牟斌一起,将锦衣卫的做事做较大幅度的改变。

说是根本性的改变,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侧重点却可以不同。

以前的锦衣卫,将太多的精力,用在了内部斗争方面,忽略了外部的斗争。他和牟斌却是更重视外部。

指望大面积的改变明朝军队的战斗力,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全部都装备米尼枪。明朝军队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战斗力是非常弱的。除非,是自己能够组织戚家军那样的专业军队。但是,估计是不太可能的。

眼下,大明朝掌管兵权的,乃是王恕、马文升等人,他们是不太可能让兵权旁落的。

王恕可以轻易的任命自己为孝陵卫的百户。但是,他绝对不会轻易的任命为千户。因为,百户和千户不同。

百户的手下,只有一百几十人,任凭你怎么折腾,都掀不起大的风浪来。随便一股盗贼,都有一百几十人的。但是,如果是千户的话,就有上千名的兵丁了。这就有可能搞出比较大的动静来。

既然不可能改变大明军队的整体局面,那就只有想办法改变锦衣卫了。

锦衣卫在内部斗争方面,不会做什么改变。只是投入的兵力可能不同。说白了,就是大幅度削弱。

本来,在真实的历史上,弘治皇帝登基以后,就对东厂和锦衣卫的兵力,都是进行了限制的。锦衣卫的兵力数量,几乎是削减了一半以上。不过,那已经是弘治五年以后的事情来。

暂时来说,刚刚登基的弘治皇帝,还无意削减厂卫的人手。

他和牟斌正好抓住这个机会,将富余的锦衣卫兵力,都转移到塞外,和鞑靼人周旋去。

后世的各种兵书总结出来的经验,想要对付游牧民族骑兵,最好的武器装备,就是骑兵自己。只有一支精锐的骑兵,才能有效的打击鞑靼人。而锦衣卫,恰恰好是有建立专业的骑兵队伍的条件。

锦衣缇骑,锦衣缇骑,既然有一个骑字,说明它就是以骑兵为主的。

事实上,外出执行抓捕任务的锦衣卫,的确有很多的骑兵。比如说,现在的宿松县外面。

在万通带来的三四千锦衣卫官兵当中,骑兵的数量,可能有几百人。这还是受到江南水网地区的限制,数量才如此稀少。

如果是在北方的干旱的相对平坦的地区,锦衣卫骑兵的数量更多。如果是将部分的锦衣卫骑兵集合起来,组建一支八百人以上的骑兵队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甚至,想想办法,两千人都可以。

以锦衣卫的能耐,想要搞到足够的战马,并不困难。

寻找专业的骑兵训练场地,配备专业的骑兵战斗武器,也不困难。

唯一困难的,就是如何应对皇帝的诘问。动静太大的话,皇帝会以为锦衣卫是要造反的。

以前的锦衣卫指挥使,就是屡屡顾忌这一点。没有皇帝的允许,根本就不敢对兵力进行调整。因为,所有大臣的目光,都死死的盯着锦衣卫。如果锦衣卫有什么让皇帝犯忌的事情,他们一定会大做文章,借刀杀人的。

事实上,也的确是有一些笨笨的锦衣卫指挥使,为此付出代价。

但是,陈林却是不怎么需要害怕这一点。因为,弘治皇帝比较容易对付过去。

只要是弘治皇帝不追问的话,其他大臣的追问,陈林才不需要担心的。他有的是办法,让那些大臣不敢开口。

来自后世的他,多少知道一些他们的秘密。比如说李东阳的,刘健的,谢迁的,还有马文升的。他只要摆出神棍的面目,或许就可以将他们给吓唬住了。而只要吓唬住,他们就不敢乱来了。

“锦衣卫有多少骑兵?”陈林随口问道。

“啊?什么?”万通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什么骑兵?”

陈林若有所思的说道:“就是骑兵的数量啊。好吧,我是说,你们锦衣卫到底有多少匹战马?”

万通说道:“这还需要问吗?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啊?问御马监要就是了。”

陈林恍然大悟的点点头,说道:“哦,问错了。”

他的确是一时神经错乱,居然问出了如此幼稚的问题。

以锦衣卫的权势,想要搞到大量的战马,会有什么难度?根本不需要问的。

想到御马监,陈林就忽然想起一个事情,就是杨一清担任马政使。他好像是先在西北地区,担任马政使的。

马政使的主要任务,当然是管理马政了,也就是管理军马的培养。大明朝的军队战马,一部分是来自塞外,用茶叶、丝绸、瓷器等换取。一部分则是自己饲养。主要的饲养区域,就是宁夏镇地区。

如果是杨一清主管马政的话,自己倒是可以找他要一些战马……还是算了。

作为锦衣卫千户,要是没有办法弄到战马的话,那也显得太没有本事了。会被部下看不起的。

从自己人碗里抢食不算本事。从别人的碗里抢食才算本事。严格来说,是从鞑靼人又或者是其他敌对势力搞到战马,那才算是真本事。削弱敌人的同时,还能壮大自己。

“万大人,你要跟我说什么事?”陈林错开haut。

“当然是要紧事。有关陈大人和牟斌的事情。”万通决定要开门见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