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房所在别院,领头木匠“姚岱”看着手中图纸,许久,他皱眉望向沈玉嘉道:“沈公子,你这图中所画的马车,车轴用铁块镶嵌增强牢固,这点我们都知道,要做不难,只是你这上面画的一圈圈还有一片片是什么啊?”
“这一圈圈的是弹簧,这一片片的是弓子板,都是铁做的,现在打铁房已经打好一套,只要马车也做好,装上后能起到避震的效果,现在说了你可能也不明白吧?”沈玉嘉解释道。
“的确不明白,这些铁疙瘩要装上去,马车不是更重了吗,而且沈公子这些图纸里,除了马车还有手推车也要装上,这重量加上去,就算马能受得了,可人呢?”姚岱苦笑道。
“这避震器装上去,重心是往下,而不是前后,若是成功了,这些车子反而能行驶得更快更轻松。”沈玉嘉解释完,发现姚岱是一脸糊涂状,他苦笑一声,只好吩咐道:“你就照着做就行了。”
姚岱挠挠头,收起图纸后,便招呼几个小木匠开始挑选木料。
如今大杂院里,打铁房的工作最忙碌,虽然两位老铁匠把弹簧彻底研究透了,不过沈玉嘉却要求他们开始改变弹簧的大小。
而如此一来他们的速度只能又慢了,而为了提升打铁房的效率,没有人手和工具可不行,沈玉嘉考虑了许久,画了一些图纸,用木头简单的做了一些例如钢筋钳的实用工具,让他们照着打一把,也因此让沈玉嘉变成了半个木匠,至于人手,当然交给陆纪元这肥厮了。
现在沈玉嘉已经请人几个又会写字,又有耐心的穷书生帮忙去做笔记工作,他才能抽空到处转悠。
现在除了打铁房最忙,木工别院也开始忙了起来,而烧瓦的和烧瓷的被沈玉嘉安排到了外面,在哪里有新建好的院子,而他们的主要工作便是烧耐火模具提供给打铁房制作齿轮,铁链等等铁器。
织布房最轻松,毕竟都是女孩子,做的事情都是些缝缝补补的活,而沈玉嘉现在给她们的工作也很简单,是让他们缝制给马车专用的坐垫与门窗帘等等。
至于最让沈玉嘉头疼的是在大杂院一里外的田地里,他要求种植的蒲公英虽然种下了,可是数量实在太少了,这根本就不够日后他需要的,可惜他对种植也是只知皮毛。
蒲公英的品种很多,并且没什么用途,但却有一种蒲公英十分珍贵,因为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橡胶草!”
这是前世沈玉嘉在新闻里见过的,当时他还不觉得有什么稀奇,可现在对于这个世界而言,特别是炎黄子孙而言,实在是太珍贵了,日后他一旦能从橡胶草里提炼出橡胶,那么可研究的东西便更多了,而钱自然也就能赚多了!
沈玉嘉正美滋滋的想着日后金银财宝扑涌而来,但突然间,他的美梦便被人打断了,因为陆纪元又苦着脸来问他:“哎,二公子啊,你这都快忙了一个月了,有成果了吗?”
沈玉嘉摇头一笑,道:“快了,两三天后等第一个产品问世,咱就可以集资大造,卖遍天下了!”
“产品?什么东西?”陆纪元一听这话,暗道一声不妙啊!
“避震马车!”沈玉嘉简单的说出四个字。
“啥?避震马车?啥玩意?您该不会就为了造辆马车,而搞的如此兴师动众的吧,这卖马车虽然也是一门生意,可路子也太小了,而且要坐马车直接请几个木匠不就够了,何必把铁匠,石匠,花匠,裁缝什么的都给请来吧!”
陆纪元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了,这近一个月时间里,请人、买房、买地、买铁、造房、购木料、蚕丝、棉花,外加养五六十个人的一日三餐等等等等,他的花费实在是太大了,担子实在太重了,已经超过了七千两这个令他寝食难安的数目,再这样下去,就算对方是雍州牧的儿子,他也要翻脸不认人了!
沈玉嘉可没有理会陆纪元的脸色,他笑着问道:“一辆马车值多少银子?”
“唉,这要看用什么木材,工艺,漆料,是否镶嵌铜片,用的帘布又是什么品种等等,一些贵重的,上至百两,下至五十,而普通的在十两左右,一般用来拉货的,只能卖三五两,甚至有时候一两也有人卖,而我们秦岭不缺马车,你这买卖恐怕要亏大发了。”陆纪元唉声叹气道。
这古代的物价始终让沈玉嘉琢磨不透,因为交通不便,每个地方的价格都不一样,并且因为铁矿的开采难度,和战争的影响,价格一直是居高不下,而马匹更不用说了,这年代,马要比人金贵多了,稀有的上品马就和宝剑一样,是无价之宝,谁家有一匹好马,就同等与他前世有一辆法拉利一样。
“这样说来,我的马车可要买贵点了,少说也要一百五十两,否则真亏了!”沈玉嘉喃喃道。
一旁的陆纪元听到后眼珠子都瞪圆了,他惊愕道:“二公子,你不是开玩笑吧,一百五十两的马车,你干脆拉这帮人统统回那山寨当匪寇算了。”
“你要是没别的事就回去休息吧,我可忙着呢。”沈玉嘉说完不再理会一脸愁眉苦脸的陆纪元,又开始在大杂院里瞎转悠。
接下来两日,沈玉嘉多数时间都在木工房帮忙,这说是帮忙,其实他也不干什么,只是在一旁瞎指挥,教他们如何安装避震器,怎样才能安装的稳妥。
打铁房做的避震器不得不说是非常的简易的,虽然与他前世的避震器样子差不多,但内在很简陋,一些精细的零件他实在是没辙。
待马车的大致框架完成后,沈玉嘉便让许高才把一匹马牵来,让他拉马缰,自己亲自坐在马车上体验。
他之所以先做这东西,实在是因为这年代的交通工具太颠的慌了啊!无论是马车,还是骑马,只要速度稍微快一点点,就开始颠簸了,这对于他心灵上习惯平稳的人,根本无法适应,而且时间长了身子骨也吃不消啊。
装了避震器的马车,坐上去后果然舒服了很多,但还是有些摇晃,而且遇到凹凸不平的路面时,宛如在坐船时遇到狂风大浪,一上一下的晃动,有时还会一卡一卡的颠簸。
沈玉嘉急忙下马车检查一下,发现是避震器没装牢固,他赶忙人木匠们继续加工,还叫来铁匠,准备好铁水浇灌。
转眼又过两天,这两天沈玉嘉一直在体验避震马车,做了十几次改动,现在才总算是再次体验到了什么叫如履平地。
“避震成功了,现在我要试试它的负重,你们都上来。”沈玉嘉对着五个木匠叫道。
木匠们这两天一直看着沈玉嘉在试车,瞧着那马车的奇特之处后心下也是痒的很啊,现在得到沈玉嘉允许后,他们立即一拥而上,全挤到了马车上。
“小许,开始吧。”沈玉嘉对手持马缰的许高才招呼一声,随着许高才一声吆喝,马车开始在院子里遛达。
“哇,还真的一点不颠簸了,而且好似驾船游湖一般,静静的,好舒服啊。”一个木匠惊异道。
其余木匠也是连番称赞,惊叹这避震器的神妙。
其实要说一点不颠簸那是绝不可能的,只是这些人习惯了以往颠簸的马车,现在体验到这避震马车时,自然感到天差地别了,而马车的车轮始终都是木制的,没有弹性,坐久后便会察觉出来。
沈玉嘉的橡胶草好没种好,提炼橡胶的工序更是从未研究,想要做出轮胎简直是痴人说梦,但他也不会放弃,现在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不过现在沈玉嘉等不了这么久了,再说,这轮胎难道就非要是橡胶做的不成?
马车载着七个人,平稳性不减反增,若不是沈玉嘉时不时听到下面宛如木门开关的声音,他都要以为距离马车的极限还差很远。
“这规模的马车,顶多就能承载一吨左右,现在虽然没看到损坏的地方,不过这铁水稳固的东西易脆,耐用性的确是一个问题,可惜我时间不多,在这样拖下去陆胖子可不会给钱了!”
沈玉嘉想罢,立即对着众人吩咐道:“大家照着这辆车,继续做,别忘了把每一个细节都记录下来,再从做好的一批马车中,挑选出最好的一辆作为下一批的研究对象,明白?”
“明白!”众木匠齐齐答应一声。
现在大杂院里的工匠们对沈玉嘉的话不再感到糊涂,反而不少年轻的经常在私底下学着沈玉嘉的语调聊天,也由此可见,现在大杂院才算真正渡过了磨合期。
接下来的三天,沈玉嘉是天天让许高才驾着马车带他在秦岭瞎转悠,马车上现在只有他们两人,但却承载了不少重物,来测试这马车的耐用性。
然而,没有给沈玉嘉测试完,陆纪元便又来了,这一次他是铁了心的要与沈玉嘉挑明了,再这样下去他陆纪元的家当可全给被沈玉嘉给挥霍一空了。
沈玉嘉估摸着马车也造了三辆了,简单的测试也通过了,干脆就直接招商开售吧,反正只要做一个售后服务,要是一年内出现的问题都可以拿过来免费修理。
想罢,沈玉嘉便带着陆纪元直接上了一辆装饰好的马车中,这马车,工艺虽然简单了点,但美观上已经能媲美十多两银子的马车了。
“就这玩意,你要卖一百五十两?”陆纪元坐在马车中,打量了一眼后,仿佛是看傻子一样看着沈玉嘉。
“跑起来你就知道了!”
沈玉嘉神秘一笑,对着许高才道:“走吧,先去陆府找胖子,再回天水到英家,我要把这马车卖给英胖子他爹!”
许高才闻言微微一笑,一拉马缰,顿时,马车平稳而行,向着陆府进发。
这马车一动,陆纪元便是一愣,他先左右看看,而后竟然闭上眼睛,许久之后才睁眼惊愕道:“这马车…怎么…怎么一点不颠簸啦?”
沈玉嘉眉梢一挑,笑道:“这就是我的马车,你说他值不值一百五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