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盗墓夜话
2719800000001

第1章 马家诡事

时间:2008年夏

地点: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

我坐在沙发上抽着香烟,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看着沙发旁放着的一大堆水果,忍不住苦笑。

根据陈教授的计划,后天从北京飞希腊。这是考察的第一个重点,将会停留较长时间,然后越过地中海去埃及。从埃及开始,整个旅程将在吉普车上完成。

大致路线是:沿尼罗河南下到卢克索,再穿过阿拉伯沙漠北上到苏伊士运河,过河后进入西奈沙漠。到了西奈沙漠的尽头,就要叩击疑云重重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大门了,如能叩开,则要仔细考察,尤其是对耶路撒冷,然后,沿约旦河到戈兰高地,进约旦,稍作休整,以后便进人举世注目的危险地区。

想进伊拉克很难,我们没有获得批准,但一定要闯进去,因为那里有完全无法省略的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和巴比伦,而且,还蕴藏着一个巨大的,关于中华古文明的秘密,当然,我并不知道这究竟是个怎样的秘密。

路线已经定好,只要陈教授一声号令就可以出发。可是这个时候,父亲却打来电话,说爷爷病危,让我回老家去看看。

我的老家在延安市子长县,通常要是说起自己是子长人,很多周边地区的人都觉得是有钱人,当然,我是例外的,我很穷。

我老家所在的是一座更加偏远的山村,名叫东山村。就连子长本地人都未必听过。可就是这样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却隐藏了无数的秘密。现在,让我为大家讲一讲我们马家的故事……

南唐末年,五代十国时期。我们马家出了一位名叫马殷的能人。木匠出身,后因战乱投入军中,不知怎么的就成了楚国的开国皇帝。可能是因为祖坟中没埋进去过什么大官的缘故,只传了六代,楚国就被南唐给灭了。然后我们马家的祖先乔装改扮,来到延安府偏远山林定居,过起了隐居生活,将村子的名字定为东山村,取东山再起之意。

当然,这是我们马家老祖宗的故事,传到现在不知道隔了多少代,也不知是真是假。

清末民初倒是有一件真事,在村子里广为流传。

据说那是我爷爷的爸爸,也就是我的祖爷爷,名叫马富强。

马富强年轻时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上,这穷苦的日子过的时间长了,看着有钱人就眼红,于是他寻思去挣大钱。

倒卖粮食他也想过,不过那营生需要大本钱,要是有钱倒卖粮食也不至于连饭都吃不上。后来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居然生出盗墓的想法。据说我们马家的老祖宗是皇帝的后裔,换句话说就是皇亲国戚,你要说他墓里面没东西吧,谁也不信,可是挖自己老祖宗的墓,他还是有点下不了手。

那一年的夏天,延安下了一场罕见的暴雨,东山村也受到波及,发了洪水,很多庄稼都遭了秧。这对当时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也是因为这一次,让埋了老祖宗的灵梁山给塌了。当时祖爷爷住在距离灵梁山也不远的后村,他一心惦记着老祖宗的坟,于是雨刚停,河里还淌着洪水,他便拿了根绳子,淌过河往灵梁山跑。

按照老祖宗定下的规矩,老祖宗的坟几乎是在山脚下,下一代的又往上一层。当然,从山腰往下就看不到坟头了。即便如此,没人敢在山下挖膛子埋人,毕竟那里是埋老祖宗的地方,谁知道那里究竟有没有埋人。

马富强赶到灵梁山脚下的时候,灵梁山已经齐腰塌了,不少棺材露在地表,有些已经被洪水冲走,泥土中露出渗人的白骨。

当时已经到了下午,雨虽停了,云却没有散去。

看着遍地渗人的白骨,恍惚间听到有人在耳畔说话。但仔细一听,又听不到了。

有一阵冷风吹来,虽是三伏天,依然让他打了个冷颤。

四下张望,空旷的山谷只他一人。仿佛整个山沟都变得狰狞起来,山林中似乎也藏了什么可不的东西。

马富强很想发财,但更怕死,于是急忙反身回家。

当天夜里他思来想去,觉得灵梁山那地方十分邪乎,大白天的居然还听到有人说话,于是盗墓的想法也搁在了一边。叹息一声,躺在炕上,脑袋里金银珠宝满天飞。

马富强沉沉睡去,连煤油灯都忘了熄。半夜里,一阵冷风吹进纸糊的破窗户,他打了个激灵,猛地睁开眼,直觉告诉他,屋子里有人。

他几乎想也没想就向门后看。

一团黑影静静站在那里,没发出一丝声响。

“谁?”马富强撞着胆问了一句,那黑影并没有说话,煤油灯却忽闪忽闪的,仿佛马上就要熄灭。

一阵风从窗外刮了进来,煤油灯终于在风雨中“啪”一声熄灭。屋子里陷入一片死寂。

马富强躺着不敢动,但也没有合眼。那团黑影缓缓移动到炕沿,没发出一丝声响。

马富强心里害怕,就那样躲在被窝里和那黑影对峙,不过黑影接下来倒也没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就那样站着。

直到鸡叫三声,那团黑影忽然屋子里消失。马富强松了口气,睡意也没了,但他既然敢打老祖宗古墓的主意,胆子绝不小,于是一发狠,带了两根绳子,天刚蒙蒙亮就跑去灵梁山。把两根绳子接起来,一头绑在大树上,另头缠在自己腰上,然后沿着坍塌的的山崖下到半山腰,进到古墓里摸出一吊铜钱和一个青铜罗盘。

“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我已经很不孝,这些东西都不能卖了,要当传家宝一样留着。”这是马富强说过的话,是爷爷告诉我父亲,又从父亲的口中传进我的耳朵。当然,是不是原话就不晓得了。爷爷的脑子有些糊涂,何况时间过了那么长,家里一直没出过有文化的人,不会把这些话记下来。

古墓里的东西舍不得卖,但马富强穷的要命。再加上鬼吹灯的事,他不想继续留在村里。

把铜钱和罗盘藏好,就去镇上给一个姓周的地主打工。这个周姓地主名头很大,地产都到了延安宝塔区一带,陕北民歌“兰花花”这首歌里面兰花花就是嫁给了周姓地主的儿子。

那时已经到了秋天,祖爷爷给周姓地主打工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

这天,秋高气爽,艳阳高照,祖爷爷哼着小调去地里收割庄稼,忽然一只麻雀飞来,盘旋在他的头顶,嘴里喊着,“三两二钱六分!三两二钱六分!……”

开始马富强还觉得新奇,觉得这只鸟很有趣。可慢慢的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三两二钱六分,你丫在我头顶这么喊是什么意思?难道我的命就那么贱?

马富强大怒,追着那麻雀打。麻雀飞高,马富强扑了个空,然后向远处飞,落下后继续高喊“三两二钱六分。”

这只混蛋麻雀快把马富强气死了,决不能放过它。

于是马富强拼了命的追,麻雀拼了命的飞。一直到马富强平时干活的地里,落在地里唯一一处没有种庄稼的土垛上,继续高喊“三两二钱六分!”

马富强距离很近了,小心翼翼的接近,然后一个饿虎扑食扑过去。麻雀被惊走了,一个粗麻布疙瘩映入眼帘。解开一看,心中一喜,里面不多不少,正好有三两二钱六分的银两。

当时已通用大洋,但是银子照样可以当钱使。

马富强美滋滋的躺在田里。他忽然觉得天更蓝了,云更白了,世界更美了,就连飞来地里啄食的小鸟,也更可爱了。

也就是这天,周姓地主鬼使神差的跑来地里查看,看到祖爷爷躺在田里睡觉便气的不行,见不远处土垛上有半截枯树枝,于是走过去想把树枝扳下来揍这懒货。可是这一扳,“轰隆”一声,土垛塌了,从里面滚出两个石槽,对扣着,却是槽扣槽满满两槽的金银珠宝。

这情景马富强也看到了,悔的肠子都快出来了。过几天庄稼一收割完那土堆也是要犁的,要是不那么懒多干点活,那些金银珠宝也都是自己的了。

之后周姓地主也没为难他,给他结算了工钱就让他离开。

马富强也收起了打工的心思,又一次想到了盗墓。这一次瞅准的古墓来头可不小,居然想到了清东陵。但是没过几天,慈禧墓被盗的消息便传开了,清东陵的管理也加强了,此时去那里盗墓跟送死没什么区别。

马富强又是一阵悔恨嗟叹,直说天外有天人上有人。可悔恨也无济于事,干脆从县里买了些瓷器和粮食回东山村,打算继续种庄稼。结果一进村就被村里人围着问长问短,身上带的瓷器被一扫而空,他也得了不少钱。似乎从这里受到了启发,祖爷爷开始做起了瓷器生意,逐渐富裕了起来,至少在那个人吃人的年代不用再为粮食发愁。

到了爷爷这代,他脑子不好使,收心务正挑大粪,只一心做着祖爷爷传下来的瓷器生意,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富户。但好景不长,二战爆发,之后又有了国共两党的内战,搞的民不聊生,爷爷也只能勉强维持住家里的生活。

到了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爆发,一切跟迷信有关的都要被销毁。要不是爷爷把罗盘藏得好,估计也传不到我手里了,就这样爷爷也因为是富农的关系被拉出去批斗过好几次。

然后就是父亲这一代,那会儿父亲只有二十来岁,上山下乡运动也已经开展了几年。知青不说,村里连一个健全的人都没来,只有一个瞎子跑来插队,整天以说书为乐,不为挣钱,只为混口饭吃。

听父亲说这个瞎子就住在我家,父亲给他找听说书的客户,他也教父亲一些画符收法看风水的本事。

还别说,这个瞎子的本事可不是吹出来的,算卦没算错过一次,手上没有拐杖,但哪怕是走山路,也没摔倒过一次。听父亲说,他的腿上长着一双法眼,其实他比谁都能看得透彻。这让我想起了父亲曾说过的南蛮人,据说南蛮人也会法术,只是不知道他们谁更厉害。

瞎子在我家没住多长时间,走之前留下两个本本,一本是已经风化的不像样的手抄本《撼龙经》,另一本却不是书,而是一本日记,瞎子说,那是给一个盗墓贼算卦后抵押在他那儿的,记载的都是些盗墓的奇闻趣事。留在他那也没用,索性送给了父亲。父亲识字不多,但因为里面记载均为灵异鬼事,当不得真,因此便在封皮写上四字——鬼话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