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11
2692200000014

第14章 文学之星(6)

由于《蝇王》越来越被重视,发行量很大,从1963年起戈尔丁不再任教而成为专业作家。1964年发表《教堂尖塔》,1967年出版《金字塔》。前者写中世纪大教堂的教民乔斯林要建造教堂的塔尖,奉献给上帝,但在建造过程中,为了换取个人的荣誉,他破坏了两个家庭,使两个工人丧生,也暴露了他自己丑恶的灵魂。后者描写一个青少年的心理活动。由于他没有采用寓言手法,遭到一些批评家的非议。在《金字塔》发表后,戈尔丁有12年之久没有出版任何作品。直到1979年才又发表了《黑暗昭昭》获得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又恢复了寓言的写法,并且采用“人心的黑暗”这一主题。1980年戈尔丁又出版了《过界的仪式》,获得博克奖。这部小说是维多利亚时代小说的模仿戏作,作者把故事背景放在拿破仑战争的最后岁月,这样作者就又用于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它通过一部航海日记反映现实生活,其中纪录了一个生长在农村的牧师,由于不认识自己本性中的兽性,不能设法控制它,以至在公众面前丢了丑,羞悔而自杀。

1983年,戈尔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使他感到意外,评奖委员会内外对这一决议也有争议。1984年戈尔丁又采用寓言编撰的手法写了《纸人》,未获好评。于是,戈尔丁又转而写《过界的仪式》的续篇《近方位》,于1987年出版。这部“航海日记”继续纪录了在险恶的海上旅程中船上人物的复杂关系,以及他们的丑恶。人性的暴露,但在小说的结尾,航程仍未结束,戈尔丁计划还写第三部,他要把他漫长的人生经验写入作品,并以此说明他对人性恶的看法。为了说明这一主题,在他一系列的作品中,他常常把人物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孤立起来,他认为使他们脱离了社会环境,避开教育与文明的力量,他们就能认识到赤裸裸的人的本性。

法利亚斯·卡洛斯·路易斯

(1911~1966)哥斯达黎加小说家。1911年出生于一贫苦家庭,1966年病逝。为谋生计,他当过鞋匠、香蕉种植园雇工,历尽生活艰辛。青年时代,接触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加入哥斯达黎加共产党。

4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绿地狱》于1941年面世后,立即受到哥斯达黎加乃至拉丁美洲各国广大读者欢迎、争相阅读,作家声誉鹊起。该书主要描写美国垄断资本在拉丁美洲的代表——美国联合果品公司和当地植物主对农业工人的剥削,对印第安人的压榨以及对中国侨民的凌辱,淋漓尽致地再现了“绿地狱”的惨景。从而成为当代拉丁美洲反帝小说的典范。

1947年,作家推出第二部长篇小说《人与小人》,又获成功。小说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生动地反映了哥斯达黎加农民的悲惨境遇,歌颂了在残酷现实面前坚持真理、伸长正义的“人”,鞭笞了那些嫌贫爱富、贪生怕死、投降告密的低劣“小人”。

中篇小说《我的教母》(1945)也是法利亚斯一部比较成功的作品,该书通过主人公孤儿胡安·拉蒙和他的教母的生活经历,展示了处于贫穷、落后、愚昧状态的哥斯达黎加农村现实。

法利亚斯的作品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以处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为主人公,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表达了人民要求正义、民主、自由的愿望,给人民以启迪和鼓舞,在他的作品里,反帝、反封建、反剥削压迫的主题思想得到了鲜明而充分的表现。其文风朴素,语言流畅明快,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法利亚斯的重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马科斯·拉米雷斯》(1952),随笔集《红色中国一月游》(1977,作家身后出版)等。

米沃什·切斯瓦夫

(1911~)波兰诗人,1911年6月30日生于立陶宛维尔诺附近的谢泰伊涅。

米沃什从小喜爱诗歌,1929年在维尔诺斯泰凡·巴托雷大学攻读法律时就开始写诗,193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关于凝冻时代的诗篇》。1934年大学毕业后,靠助学金在巴黎留学两年,回国后在波兰电台文学部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华沙从事地下文学活动,曾秘密编辑出版反法西斯诗集《独立之歌》。

战后,米沃什在波兰外交部供职,曾先后任波兰驻美国及法国使馆文化专员,1951年,他宣布留居国外,先是在巴黎,1960年到美国,在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斯拉夫语言文学系任教。

米沃什在国外发表了20多部诗集和小说,主要有《白昼之光》(1953)、《诗的论文》(1957)、《波别尔王和其它的诗》(1962)、《太阳从何方升起,在何处下沉》(1974)、《诗歌集》(1977)及长篇小说《权力的攫取》(1955)和《伊斯塞谷》(1955)等。

他的诗歌创作经历了曲折的道路。早期作品表现了对世界的象征主久的幻想,把历史看成是一场大灾祸,把人类比作处于“宇宙的灭亡”、“世界末日”的时代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情绪。他在战争时期的诗歌表现了对民族和人类命运的担优,后期的作品则深入到了政治、哲学、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揭露了现实生活中的虚伪、空谈、欺骗、吵吵闹闹和大轰大嗡的现象,认为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个人是失去了自由的。成了“历史和生物本能的看不见的力量的俘虏”。

米沃什对生活很敏感,但很少歌颂生活的美,而是冷静地探讨生活和历史的意义,不断追求人生的真谛,透过光怪陆离的现实认识生活水平的本质。诗人通过对世界各国古今文学的探讨,看到无论哪一种文学都必然接触某种病症,他认定文学在揭露社会邪恶的同时,也应看到一个美好世界必将来到。

米沃什的诗歌包含丰富的哲理。在风格上,他的诗自然,流畅,不讲求韵律的严谨,具有自由讨论的特色,同时善于运用典故、神话、传说作为事物的比喻,在幽默中包含着对现实的怀疑和讽刺。米沃什因为“在自己的全部创作中,以毫不妥协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满着剧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胁”,表现了“人道主义的态度和艺术特点”,于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除创作诗歌和小说外,还写过散文、随笔、文艺、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著作。尼古拉耶娃·加利娜·叶夫格尼耶夫娜

(1911~1963)苏联俄罗斯女作家。原名沃梁斯卡垭(BoЛяHCKaя),尼古拉耶娃是她的笔名。1911年2月18日生于托木斯克的一个教师家庭,1963年10月18日死于莫斯科。童年在家乡西伯利亚西部度过。中学毕业后,考入高尔基城的一所医学院,1935年毕业后留校当药物系研究生。卫国战争爆发后她参军,先在一艘医疗船上工作,从战斗激烈的斯大林格勒城里把一批批伤员撤到船上进行救护。后来医疗船遭敌军击沉,她被调往北高加索的后方医院任军医。

尼古拉耶娃在大学时代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练习写诗,1939年起发表作品,而成名却是在卫国战争以后。战地生活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她的第一部诗集《火的洗礼》(1946)抒发了自己在战争岁月中的切身感受。这个时期发表的短篇小说《“司令员”之死》(1945)也取材于熟悉的战地生活,描写一个被同志们谑称为“司令”的年轻坦克车长的英雄气质和忘我牺牲精神。

此后,尼古拉耶娃致力于工农业生产题材的创作。长篇小说《收获》(1950)是她的成名作。作品讴歌广大集体农庄庄员在战后恢复生产建设中的忘我劳动和崇高品德。县委书记的妻子、农学家瓦林蒂娜和由普通农村妇女成长为畜牧专家、畜牧场场长的阿夫多蒂娅是本书的两个主人公。小说通过她所在事业上的奋发进取和个人的家庭生活,揭示劳动妇女的美好心灵,她们“全心全意地干好每一件事”,在农庄生产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小说于发表次年获斯大林奖。嗣后,中篇小说《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1954)的问世显示了女作家在创作探索上的新突破。小说通过总农艺师娜斯嘉同因循守旧、满足于既得成绩的站长、总工程师和党小组长进行不懈斗争的故事,大胆揭露现实矛盾,反映农村的落后面和存在于农业生产中的种种问题,从而也表现了新生力量的茁壮成长。在描写正面人物形象时,尼古拉耶娃也力求避免理想化倾向。娜斯嘉要求严格,无私无畏,但从外表看,她却是一个矮小文静。缺乏生活经验、一受委屈便会流眼泪的普通姑娘。

50年代尼古拉耶娃另有一部影响较大的长篇小说《前进中的战斗》(1957)。从作品开头的政论性提问:“什么将随这个人(指斯大林)的死而消逝?什么又将留之永恒?”便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独特构思。小说以某拖拉机制造厂厂长和总工程师之间的矛盾冲突为主要线索、揭示保守与革新、个人与集体、领导与群众。婚姻与爱情等一系列社会生活中迫切而又复杂的现实问题。小说还在苏联文学中较早地提出了个人崇拜的危害问题。

尼占拉耶娃后期还写有反映物理学家生活的长篇小说《强烈的相反作用》(1964年发表了其中的片断)以及哲理性抒情的文体日记《我们的花园》。她是一位富有时代意识的女作家,观察敏锐,善于发现现实生活中的迫切问题,并勇于揭露它们。她的创作在发展50、60年代苏联小说的批判倾向和暴露主题方面曾起过重要作用。

涅克拉索夫·维克多·普拉东诺维奇

(1911~1987)苏联俄罗斯作家。1911年6月17日出生于基辅,1987年9月3日病逝于法国。父亲是医生。1936年于基辅建筑学院建筑系毕业。曾在基辅等地从事表演和舞台美术工作。1941至1944年参加伟大卫国战争,任工兵营副营长和团工程师,参加了斯大林格勒战役。1944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45年负伤,复员后担任新闻记者。

1946年发表第一部中篇小说《在斯大林格勒战壕里》,获1947年斯大林奖。小说以基层军官和士兵的目光描述这一战役,忠实逼真地写出了普通人在战争中所完成的英勇业绩。小说中人物的语言个性化,很有特色。小说主人公军官盖尔任采夫在战争中冷静地观察和思考了伟大历史事件的意义,理解了生活的价值。这部作品对后来一批战争文学作家如邦达列夫、巴克拉诺夫、贝科夫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50年代涅克拉索夫写了一批短篇小说,如《战士刘季科夫》、《申卡》、《苏达克》、《纪念海明威》、《第二夜》、《新手》等,大多与战争有关。1954年写成中篇《在故乡的城市》其主题是关于战后重建家园的,作家不加粉饰地反映了人们从前线返回家乡所遭遇的艰难困苦以及各种复杂事情。1961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基拉·格奥尔基耶夫娜》,描写一位女艺术家和从集中营返回的前夫所发生的冲突,细腻地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这部作品在当时的苏联文学界曾引起争议。

1960年作家赴美国和意大利旅行,回国后于1962年发表特写《大洋两岸》。这篇特写比较客观地反映和比较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生活,对西方现代派艺术作了较高的评价,在当时的苏联曾引起争论。其它一些关于国外见闻的特写,如《初次认识》、《法国一月行》,也受到舆论界的谴责。60年代后期,他还写了一系列论述文学和艺术的文章,并开始参加苏联国内的人权保卫运动,日益接近并支持持不同政见的作家索尔仁尼琴和物理学家萨哈罗夫。

1972年,涅克拉索夫被开除出苏联共产党。1974年被取消苏联作家协会会员资格。1975年苏联政府允许他离开祖国,侨居巴黎。此后,除主编综合性的苏侨民杂志《大陆》外,1979年还出版了回顾他出国前苏联文艺界情况的《局外人札记》一书。

萨瓦托·埃内斯托

(1911~)阿根廷作家。1911年6月24日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小镇罗哈斯,是意大利移民的后裔。萨瓦托毕业于阿根廷拉普拉塔大学,最初对数学和物理兴趣浓厚,曾在法国深造,取得物理博土学位,并在居里实验室从事过原子放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粉碎了他致力科学,造福人类的梦想。面对血腥的现实,他毅然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决心用手中的笔于预生活。揭露人类社会的痈疽。

萨瓦托的主要作品有小说《地道》(1948)、《英雄与坟墓》(1961)、《地狱使者亚巴顿》(1974)以及大量杂文。他不仅是优秀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正直的社会活动家。1983年阿根延恢复民主制度后,他出任“阿根廷失踪者调查委员会”主席,主持出版了调查报告《不许重演》一书,公布了对30000余名失踪者的调查结果,揭露前军政权残酷迫害各界进步人士的暴行,在阿根延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1984年12月10日,萨瓦托荣获西班牙政府颁发的塞万提斯文学奖。

《地道》是萨瓦托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主人公卡斯特尔是个画家,由于被孤独所困扰,产生了寻觅知音的强烈愿望。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结识了少妇玛丽亚,两人很快成了心心相印的情人。但是,不久卡斯特尔便对玛丽亚的真诚产生了怀疑,继而又被强烈的嫉妒心所驱使,终于亲手杀死了世上唯一理解他的入——玛丽亚。作者紧紧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以细致、准确、合乎逻辑、令人信服的描述,将他们孤独、压抑,失望甚至近乎病态的内心世界一览无余地展现给读者。《地道》自1948年出版以来,陆续被翻译成英,德、法、葡、日、瑞典等文字。许多欧美著名作家和文学评沦家对这部作品给予很高评价,认为书中主人公的艺术形象堪与莫泊桑,卡夫卡、福克纳笔下的人物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