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魔鬼藏于细节
2687700000015

第15章 莫因小利失荆州(1)

生命不可贪,凡事做到适可而止,也并非一件坏事。因为最富有的人或许是最贫穷的,最贫穷的或许是最富有的,就看你用怎样的眼光看待他们。

1.稳健,莫浮躁

不浮躁、稳健,是许许多多成功人士面对机遇时的态度和成功的经验,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有一个成功的人,是我们人人皆知的李嘉诚。他就是稳键、不浮躁的典范。

1946年,他17岁,辞别舅父,开始自己的创业道路。结果他屡遭失败,几次陷入困境。但这个时候,他仍然不浮躁,而是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终于,1950年夏,才22岁的李嘉诚创立了长江塑胶厂。

他之所以要创立这个厂,也是他的稳健的思考观察的结果。他通过分析,预计全世界将会掀起一场塑胶花革命,而当时的香港,塑胶花是一片空白。

这是一个机遇。

可以说,他有审时度势的判断力。而这审时度势的判断力,亦来自于他的稳健与不浮躁。

在工厂经营到第7个年头的时候,李嘉诚开始放眼全球。

他大量寻求塑胶世界的动态信息。一天,他翻阅英文版《塑胶杂志》,读到一则简短的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已开发出利用塑胶原料制成的塑胶花,并即将投入生产,向欧美市场发动进攻。他立即想到另一个消息,那个消息说欧美人生活节奏加快,许多家庭主妇正逐渐成为职业妇女,家务社会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他于是推想,欧美的家庭,都喜爱在室内户外装饰花卉,但是快节奏使人们无暇种植娇贵的植物花卉。塑料插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他由此判断,塑胶花的市场将是很大的。他又更长远地看到,欧美人天性崇尚自然,塑料花的前景不会太长。因此,必须抢先占领这个市场,不然就会失去这个机遇。

于是,李嘉诚以最快速度办妥赴意大利的旅游签证,前去考察塑料花的生产技术和销售前景。

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稳健的工作作风,一条辉煌的道路,由此铺D开。

从意大利回来,他就立即出重金聘请塑胶专业人才,开发生产,抢先生产出塑料花,又迅速地占领并巩固了市场。在此之前,他早已料到其他厂家也会一涌而上,东施效颦,所以,他采用低价位、迅速抢占这一市场的策略,这样,等追随者跟来,他已站稳了脚跟。

塑胶花使长江实业迅速崛起。李嘉诚也成为世界“塑胶花大王”。

对于不浮躁、稳健的人来说,他往往有这样的品质,就是做一件事情,不坚持到最后一分钟是不甘心失败的。

1973年,石油危机波及香港。香港的塑料原料全部依赖进口。香港的进口商趁机垄断价格,价格高得难以承受。而这时,李嘉诚已把重心转向房地产。转向房地产,是因为自1964年以后,塑胶花开始受到冷落。而随着香港工商业的发展,房地产在商业界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很有发展前途。

1960年,他在柴湾购地兴建工厂大厦,两座大厦的面积共达20万平方米。在香港经济迅速发展的五六十年代,香港的港岛和新九龙中心地价猛烈上升,等人们认识到这一行情时,洞察先机的李嘉诚已成为地产界的主力军。

该投入的时候就投入,该撤出的时候就撤出,不浮躁、稳健的李嘉诚就是能够审时度势、见机行事、善于抓住机遇、努力拼搏。他始终有一颗强烈进取、不断革新、探索新知的心。

在这股经营地产的狂潮中,李嘉诚一方面继续大兴土木,建造一幢幢厂房,另一方面却异常谨慎地密切注视局势的变化、市场的走向。饱经磨难的生活,使他学会了不投机钻营,更不去冒大险,甚至是建造的大厦都没有向银行借贷一分一毫。但是谨慎行动不等于不行动,注重长远利益的李嘉诚,既然已经精明地看到了地产发展前景,就要采取行动。

几年以后,随着局势的动荡,香港的房产地一次又一次不由人意地显示了它大起大落的特色。1967年5月爆发了反英抗暴事件,严重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整个香港的地价、楼价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建筑业几乎停止不前。一部分港人卖房后远走他乡,香港再一次面临着房地产危机。

在那个百业萧条的年代里,李嘉诚再次审时度势,洞察先机。

他一方面加强稳固他的大后方,让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继续在塑胶业中保持独占鳌头的地位;一方面不动声色地将工厂利润和物业租金换成现金存放,并且通过不同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充分利用这个机遇,胸有成竹地用现金以低价收购了大量的地皮和旧房。他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现金将购置的旧房翻新出租,再用所得利润全部换取现金大量收购土地,并且采取各个击破,集中处理的方式,使土地以点带面、以面连片地纵横交错地发展。就这样,李嘉诚以其不浮躁、稳健的审慎与胆略,稳中求进。

一个不浮躁、稳健的人,正是这样一位不断地要求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不断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变化的人。

而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最终掌握机遇,掌握自己的命运。

我们的社会,已进入改革开放的兴旺时期,许多新鲜的外来事物纷纷地涌了进来。花花世界的花花事物,难免会对人产生极大的诱惑,而这极大的诱惑,会使人变得浮躁。许多人会想,我为什么不能拥有这些东西呢?别人可以拥有,我为什么不可以呢?

在这样的心态之下,他就浮躁起来,很想自己一下子能取得那么多物质上的东西,能享受到自己以前享受不到的东西。

可是,事情就是这样,你越着急,你就越不会成功。因为着急会使你失去理智,结果,在你的奋斗过程中,浮躁占据着你的思维,使你不能正确地制定方针、策略以稳步前进,结果呢,就适得其反了。

只有不浮躁,才会无视成功路上的苦。

只有不浮躁,才会有耐心与毅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只有不浮躁,才会制订一个接一个小的目标,然后一个接一个地达到它,最后走向大目标。

只有不浮躁,才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诱惑而迷失方向。

2.苛求迷失自我,迷失人生

遇事量力而行,不要做无谓的牺牲,过于沉醉其中而无法自拨时,也往往是迷失人生,丢失自我的时候。

古希腊有一则关于金床的故事,说一位精通数学的国王,按照全体市民的身高平均数,非常精确地计算和设计了一张金床。实际上,平均值是根据小孩、年轻人、老人、侏儒、巨人等身高而得出的,整个城市没有一个真正合乎平均值的人。每当宾客来临,国王都用这张床招待他们,而且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客人必须适合这张床,床是无价之宝,不能有任何改动。于是,客人太矮就要被拉成与床一样长,客人太高就要锯掉一些适应床。那国王也许是带着世界上最好的意图做每一件事的,但是苛刻的标准使他适得其反。

对待金钱亦是如此,莫苛求富甲敌国,否则,亦会陷入迷失自我,迷失人生的陷阱。

在一间很破的屋子里,有一个穷人,他穷得连床也没有,只好躺在一张长凳上。

穷人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想发财呀,如果我发了财,决不做吝啬鬼……”

这时候,穷人的身旁出现了一个魔鬼:“好吧,我就让你发财吧,我会给你一个有魔力的钱袋。这钱袋里永远有一块金币,是拿不完的。但是,在你觉得够了时就要把钱袋扔掉,才可以开始花钱。”

说完魔鬼就不见了,在他的身边,真的有一个钱袋,里面装着一块金币。穷人把那块金币拿出来,里面又有了一块,于是穷人不断地往外拿金币,拿了整整一个晚上,金币已有一大堆了。第二天,他很饿,想去买面包。但是,在他花钱以前,必须扔掉那个钱袋。

他又开始从钱袋里往外拿钱,并且不吃不喝地拿。终于,他生病了,不久,他倒下了,死在他的长凳上。

临死前他说了句:“我怎么没拿钱看病呢?”

站在金钱这个巨大的诱惑面前,人类的灵魂将接受巨大的挑战。怎么做才是最佳的处理方式?照单全收还是转身折回,只留下冷冷的似乎高尚的背影?

每个人在世上都面临一个问题——生活。而生活是否美满,人生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态度、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是自我选择和造就的结果。

生命是广阔无限的,用某一个定义界定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学的。因此说,用某一个标准苛求人生,或者克隆人生,只会作茧自缚。

人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人生短暂易逝,要尽量毋负人生。别因金钱而迷失了自己,迷失了一切快乐。

3.适可而止莫贪图

过分在意自己的得失并不可取,凡事做到适可而止也并非是一件坏事,因为最富有的人或许是最贫穷的,最贫穷的或许是最富有的,就看你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

几个人在岸边垂钓,旁边几名游客在欣赏海景,只见一名垂钓者竿子一扬,钓上了一条大鱼,足有3尺长,落在岸上后,仍腾跳不止。可是钓者却用脚踩着大鱼,解下鱼嘴内的钓钩,顺手将鱼丢进海里。

周围围观的人发出一阵惊呼,这么大的鱼还不能令他满意,可见垂钓者雄心之大。

就在众人屏息以待之际,钓者鱼竿又是一扬,这次钓上的是一条两尺长的鱼,钓者仍是不看一眼,顺手扔进海里。

第三次,钓者的钓竿再次扬起,只见钓线末端钩着一条不到一尺长的小鱼。围观众人以为这条鱼也肯定会被放回,不料钓者却将鱼解下,小心地放回自己的鱼篓中。

游客百思不得其解,就问钓者为何舍大而取小。

想不到钓者的回答是:“喔,因为我家里最大的盘子只不过有一尺长,太大的鱼钓回去,盘子也装不下。”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能正视金钱,对你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修养很有帮助。钱本来是使生活变得更美好的,不要为金钱所累,不是吗?

有个守财奴用自己的全部家当换成了一块金子,把它埋在墙角下的一个洞里,而且每天都要看一次。由于他总要去那里,渐渐地引起了别人的注意,发现了这个秘密,终于趁他不备偷走了金子。守财奴再去时,金子已经不在,于是他放声大哭。邻居见他如此难过,就安慰他说:“金子埋在那里不用,和石头有什么分别,这样吧,你再埋一块石头在那里,拿它当金子不就行了吗?”

人面对金钱,就应当有一个正常、豁达的心态,既不要像一毛不拔的铁公鸡那样当个守财奴,也不要胡乱挥霍成为败家子。

人要学会适可而止,不能过于贪婪。对于富有和贫穷历来是没有一个适当标准,也只有你心中的那杆称可以衡量,你认为你富有,那么你就是富有的了,凡事皆如此。

4.远离急功近利

现代社会变化太快了。人们埋首于今天的事,而明天、后天、下个月,乃至几年以后该干什么,也都早在计划之中。于是,人们便一分一秒、一天一年地疲于奔命。

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变越快,首先有那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的商品大潮,引得人费力费神地去获取;次则越来越便捷的交通工具被制造出来,挑激起人们到各地观光、尝试各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愿望,于是人们便一站一站地奔个不停。

生活的快节奏,导致人心态上的一个重大变化,那就是大家都太急于求名、急于求利、急于求成。总言之,太急功近利。

何谓急功近利?急切地追求短期效应而不顾长远影响;追求眼前利益,而不顾根本道理,这就是急功近利。

你如果急功近利,一定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境况,盲从世俗、胸无大志、心情狭隘,认为吃好穿好玩好便就是好。而为了吃好穿好玩好,你可以不择手段、不顾廉耻,成天绞尽脑汁,时刻伺机取巧,所有的人格、尊严、德行、操守、灵魂,通通抛到九霄云外,见鬼去了。你整天大汗淋漓,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可最后什么也没捞到,什么也没享受。

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越是急功近利的人,越难得到功利;越是不顾廉耻的人,越难得到快乐。

作家因为功利写不出好作品;艺术家因为功利忽视了艺术和功底;运动员因为功利会有违规行为。有人因为急功近利,过早地戴上近视眼镜,为了摆脱眼前的困境,可以不顾未来的利益,为了求得一时的痛快,以长远的痛苦作为代价。难道我们都是功利的近视眼,难道我们的瞳孔里只有名和利?

你也许一时得利,可是你付出的太多,得到的终归少得可怜。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过度失望,让你觉得活着真累,毫无幸福可言。

既然无功无利无幸福无快乐,为什么还要急功近利呢?人活着,就是要创造美好,如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环境、美好的生活、美好的家庭、美好的社会、美好的人际等等。宝贵的生命对人只有一次,单程的生命旅途如何行进,大概是你有生以来的第一个不解之谜。我们可以设计生活,并为生活而奔波;我们可以设计人生,并为人生而努力。但生活只是生命的维持和延续,人生只是对生命的储存和安放,当生命的全部在生活和人生中产生震撼、发光发热的时候,生活和人生的意义才体现于生命的全部。生命的全部以旅程计算,每一程都不能虚度,每一程都不能耽误,每一程都不能空白,这样,当回忆往昔的时候,你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缺少人生乐趣而羞愧。

生命最感悲哀的是,它不可能重来多次,但许多人连一次都没好好度过。你之所以产生对功利的急切心理,说到底,是没有精通生命的根本之道和根本之理。佛语说:万恶皆由贪字引起。贪念足可使人丧失良知,而一旦人的良知被贪念所蒙蔽,便什么样的坏事也做得出来。如同一头野兽,没有是非善恶的判断力,也没有道德的约束力,只知逞凶斗狠,以取得自己的所求。

一念己私,足以使刚毅的正气消失殆尽,而化为柔弱无主的现象;一贪,明理的智慧就会被蒙蔽、阻塞,而成为一个昏庸无能的人;人只要有了贪念,原本慈祥的仁心,就将转为残酷、凶暴,甚至原本无瑕的思想,也将因为贪念而变得邪恶,人品也因此染上污点,坏了一生不易修得的人格, 这是多么不值得的事啊。

正因为贪念危害人心如此严重,所以古人才以不贪为宝训,注意修养心性以求净化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为,都不会趋向贪念而坏了道德。古圣先贤其人品之所以超越世人,获得尊敬,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