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胡言乱语
2680700000050

第50章 无人化

打扫房屋和办公室、收割作物、在商店服务、制造简单的商品——这些工作总会需要一定数量的低技能劳动力。

但随着经济在技术方面越来越复杂,成功的经济体必然是能以最有效的方式提高技能水平的经济体。。低技能的工种将会越来越多的被机器取代,光是一个无人驾驶就可以让数以千万计的驾驶员失业,多少驾校倒闭。。同样,你能想到的工种基本都可改被无人化取代,只是取代的成本是否合算而已,当技术超速发展之后。。当一切都只需要一点材料,用三D打印技术打印个机器,用点电,再由超级计算机自动编写好一个简短程序做出,做完后,机器甚至还能再次回归材料,进行下一次的行动,升级更是非常简单的事,不需要节假日,不需要好周末,不需要考虑心理承受力,不需要考虑不在状态的人为失误,以及乱七八糟的人际关系.如此,无人化将在每一个行业发展。。

为什么以前中国总共几千万人口,却有灾年没饭吃,而现在十多亿人却有饭吃,百年一遇的洪水,十十年一遇的旱灾也基本不会饿死人,然而耕种的人口比例却在直线下降,因为很多农业方面都用上了无人化,现在以早上出门为例,第一件事,随手关门。造门的工厂,工人们做的每道工序完全可以用机器取代,连设计也可以从数据库里选现成的直接打印就好。出门后上公交,公交车完全可以按既定程序行驶停靠,不存在醉驾与疲劳驾驶,也不会有人请假,仓库自然有备用车辆与配件,一切的动作都因为无人化而变得可靠与廉价

当我们下公车后要吃东西时,你想想你还经常做饭不?八零后九零后的朋友有谁能做得一手好菜,但智能厨房,你可以选择某大厨风格口味,当你辛辛苦苦做出来的菜味道远不如智能化无人厨房做出来的美味,价格也更高,那么谁还来亲自做菜呢。。至于买菜,当农业实现无人化耕种,而运输业实现无人化运输,餐饮业无人化菜品制作,连门房也都是由三D打印成标准化配件,由机器人安装,整个过程中,完全看不到半点人的踪影。

人的低技能工种彻底消失,因为完全被取代,人的高技能工程需求量只是以万或十万百万为单位计,而以十亿计的人口活着却没有相应的技能,这些对社会没有用的人口阻碍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于是一种以某人种为优先,其余为劣等。人性化的禁止某条件人士生育(比如智商低于一百八的不能生育,有生存权,没有生育权)而高于一百八的将人工自动产生以十或百计的后代,产生量与智商数值成正比。。

社会如此发展,那么百年后人的最低智商将为一百八,均值两百,五百年后最低两百,均值两百三。。千年后,万年后,人的智商也许就能达到三百,四百,一千。。然后人强,造出机器亦更强,强强联合。。技术的演进方式,这是对无人化发展下高技能与低技能人士的优胜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