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因为是农耕文明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我们是不喜欢迁徙的。甚至还有了父母在不远游之类的很多劝人不要走远的教条。然后在西方却是鼓励大家走出去,去冒险,去创造。
产生这样两种变化的真正原因是些什么呢?我们看看,如果是农耕,那么最怕的是天灾,最重视的是土地。你到其他地方去了,那么首先土地没了,到另一个地方之后天气怎么样?有什么农作物可以耕种?这些都是不利因素,所以作为农业方面的发展,守,是一个大的原则,一个大的战略方针。
而作为西方呢?以西腊为例吧,那里的土地并不肥沃,他们靠的是海上的渔业,甚至他们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亚里士多德也对奴隶制很是提倡(如果在中国有人提倡奴隶制相信那些卫道士会去他们门前拆门的)。放长线钓大鱼,我们走得越远,那么所拥有的海洋就越广。那么所能钓的鱼自然也就越多。所以西方人自然是不停的开各种新的航路。
东方人喜欢讲关系,总是从事物中找到各种的联系。习惯成自然处事为人也以关系为主。这个可以理解为因为我们不喜欢迁徙,那就要一直呆在一个地方,而呆在这里我们并不希望天天时时的防备这个防备那个,如果有外族来入侵我们,这是我们唯一的生存地,外族来的人数太多,我们就需要与大家一起去抵抗。无论是为了抵抗外族还是为了平时的生活中可以有一个更舒适的环境,我们必然要跟周围打好关系。
西方人因为喜欢远征,那他们很多时候就是几个人在一条船上,而更多的时间在抵抗那些海上的风浪与内心的无聊中渡过。无聊加上风浪,会不会觉得生活没什么意思,这么辛苦为个么呢?还不如跳楼算了,所以要找个心灵寄托吧。于是那边的宗教就比较发达了,而海上的航线总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对航向气候等一定要有好的把握,一个不慎就可能丢掉生命。于是西方人就不得不更细致小心的做一个个决定,因为那是在刀尖上跳舞来着,不能错。
怎么才能不错呢?那就是在做一个个的决定时有着很强大的根据与严密的逻辑计算等科学。于是西方开始深研自然学,将原子啊什么的研究得很透,现代的科学就诞生了。这样的习惯带来的是科学普及,然后用普及的科学再去生产东西,在生产中再出现问题,再解决问题中诞生出更先进的科学,再用于生产.。一个良性的循环。
东方人呢,因为是守字,所以总是强调安全。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变故,并不喜欢去变革什么的,所谓祖宗之法不能变。还有汉朝的那个萧规曹随,因为本就是有稳定收益,而又在知足常乐的信念下,变革可能带来收益,也可能带来一无所有。你愿意是守着一百万过日子还是愿意拿一百万去赌一下。赢了有两百万,输了分都没有?
东方人愿意与环境和谐相处,虽也有人定胜天的说法,但更多的是去跟随自然法则,而非破坏。有人看到西方说什么几千年前的教堂还在,但中国这边几百年前的都没有多少了。但没有多少是去哪里了呢?是不是说中国人的建筑更不污染环境呢?用木头造房子好还是用石头好?
木头是可循环利用,哪怕再发展个几万年也没事,但石头呢?是凭空产生的么?东方领先几千年,环境依然一片的绿色,西方领先几百年,但地球海平面上升,温室效应,大气污染.谁好谁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