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启迪智慧的金钥匙:逻辑思维方法纵横谈
2668600000007

第7章 思维的四大逻辑法则(3)

“多数留学生出去以后,只要有机会,他们都是不愿意回来的!除非他们实在是混不下去了。”外国留学生笑了笑。

“我是愿意回来的……我觉得祖国还是很需要我们的,特别是需要那种从国外带回来新的本领和技术的人才。以前这种人才的确回来得很少,难怪有人说中国的留学生是为外国企业准备的……不过我是爱国的那种。”两人相视一笑。

中国留学生伸手往裤兜里掏烟,忽然,“砰”的一声闷响。一个小东西从他裤兜里掉了出来。两人停了下来,几乎同时向地上看去,一枚一角钱的硬币躺在两人中间。中国学生“嘿”了一声,对着沾了土的硬币就是一脚,硬币“嗖”地飞出去了三四米。

外国留学生大叫一声:“oh!no!”

中国学生惊讶地呆望着他,不知道为什么no,心想:不就是一角钱吗?

“难道你不知道,硬币上有贵国的国徽吗?”外国留学生一字一句用力地说道,显然有些愤怒。

中国学生什么也说不出来,呆呆地站在那儿……

逻辑分析 显然,中国学生的言行是自相矛盾的,他的行为背叛了他的思想,他的爱国不是发自内心的真爱国!

八、排中律对正确思维的要求——两不可的谬误

22.卖驴子的父子俩

从前,有一对父子牵着驴子前往市场去卖,父亲牵着驴子的缰绳,儿子跟随在后。当他们经过一家客栈时,围坐在客栈门口的商人们看到他们,哈哈大笑着说:

“喂!大家来看那边那对傻父子,驴子不用来骑,竟然辛苦地牵着走啊。”

“真的很傻呀!他们大概是把驴子当主人侍候吧。”

“驴子遇到这样的主人多幸运啊!哪像我们家驴子,每天必须驮着小山般的货物。”

父亲听到这些话,突然觉得很丢脸:“那些商人们说得对,驴子本来就是要驮货物或载人的嘛。”于是就让儿子骑到驴背上。这样走了一段路后,到了另一个村子口的凉亭,在那凉亭里有许多老人在休息聊天。当他们看到骑在驴背上的儿子,就频频摇头。

“你们看!真是太可恶啦,父亲辛苦地牵着驴子走,儿子却骑在驴背上!”

“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懂得敬老尊贤的道理啊!”

“当父亲的也真是的,用这种方式教育儿子,实在太糟糕了。”

父亲听了这些话,又点了点头,心想:“老人说的话很有道理,我不应该这样教育我的儿子。”于是他叫儿子下来,自己骑上去。父子俩又走了一段路。来到溪边,那里有很多背着孩子的妇女在洗衣服。

“真是可怜啊!那么小的孩子在炎热的太阳下走路。”

“真是可恶的父亲啊!不顾孩子的痛苦,只顾自己舒服,真糟糕。”

“这样养育儿子,日后自己老了,能指望他孝顺吗?”

父亲听到这些话,惭愧得满脸通红:“这些妇人们说的有道理啊,这小家伙的腿应该会很疼痛的。”于是父亲将儿子拉上驴背。父子俩就这样骑着驴子又走了一段路,来到一口井边。一群女孩围绕着这口井,七嘴八舌地闲聊着。

“哎哟!你们大家看,这么小的驴子竟然要驮着两个人走啊。”

“唉!真是可怜啊,你看那驴子累得气喘如牛呢!那父子俩真是不懂得怜悯动物啊!”

“大概是要到市场上去卖驴的样子,但这样下去,恐怕还没到市场,早把驴给累死了。”

父亲听了这些话,又改变了主意。“这些女孩说的话很有道理,若到市场前就把它累死,就糟糕了。”但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了。牵着驴子走不行,只让儿子或父亲骑也不行,两人一起骑更不行。这时正好有一个人路过,听到父亲的烦恼后,哈哈笑着回答说:“喂!干脆你们两人抬着驴子走,这不就解决所有问题了吗?你们真是庸人自扰啊!”

听完这话,父亲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对呀,这真是一个好方法!来,儿子,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我们就干脆把它抬起来走吧!”就这样,父子俩抬着驴子向市场走去。经过一座桥时,驴子忽然挣扎起来。父子俩本来就抬得精疲力竭,驴子一挣扎,两人抓不住,驴子就“扑通”一声掉到水里去了。

逻辑分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我们分析一下:在人(主体)对驴子(客体)的关系上,总共有互不相容的四种可能情况,没有第五种:(1)父子俩都骑;(2)子骑,父不骑;(3)父骑,子不骑;(4)父子都不骑。这四种可能情况必须有且只有一个要最后成为现实,到底哪一个可能要成为现实不是由逻辑决定的,而是由该父子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的。一旦要选择其一,就等于排斥了其他所有三种情况;一旦排斥了其三种情况,就必须选择第四种情况。绝对不允许排斥所有这四种情况,否则会走向虚无。“驴子骑人”的荒谬就是对这种虚无的讽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父子俩没有遵守逻辑思维的一条基本规律:排中律。

理论探讨 排中律规定,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假设事物总共有两个互不相容的情况,则对这两个情况都加以否定的第三个情况是不存在的。排中律的实质是要求思想的明确性:对两个互不相容的情况不可都加以否定,必须旗帜鲜明地肯定其中一个,否则会犯“两不可”的逻辑错误。“两不可”错误的实质是在“是”与“非(不是)”面前无所选择,是非不明,严格地讲,就是没有内容。一般地说,如果事物总共有n个互不相容的情况,则对这n个情况都加以否定的第n+1个情况是不存在的。也即对这n个情况不能都加以否定,必须肯定其中一个,否则会犯“n不可”(姑且这样称呼)的逻辑错误。上述卖驴子的父子俩犯的逻辑错误可以说是“四不可”。

23: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一辆小轿车轻快地驶出工厂的大门。轿车里,王副局长悠然自得地欣赏着一本齐白石画册。他身旁的张工程师问道:“王局长,我看这个厂目前进行的这项改革不错嘛,怎么您在刚才的发言里,像是支持,又不像是支持?”

王:“唉,(递过画册)我的发言就是从这儿受到启发的。齐白石老人有句名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很有道理啊。”

张:“我看不出这画与您刚才的发言有什么联系。”

王:“唉,书呆子。如果这个厂的这项改革将来有成效,那就可以说,咱们曾给予过他们大力支持,成绩咱们也有一分。如果他们改革失败了,咱们又可以说,咱们原本就不太支持,责任应由他们厂自己负。”

说完,王局长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

逻辑分析 看来,王局长在他的发言中,对那家工厂的那项改革发表看法、进行表态时,既没有明确肯定是支持,又没有明确肯定是不支持,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九、排中律的适用条件

24.大哲学家庄子的教诲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经常带领学生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思想。

一天,他和学生们走到一片树林之中,看见伐木工人正在砍伐树木。师生们发现树林中有一棵树特别高大,枝叶茂盛,覆盖了一大片土地。可是伐木工人将它旁边的树都砍倒了,唯独把它留下来了。

庄子感到十分奇怪,就问伐木工人:“你们为什么不砍这一棵?”

伐木工人说:“你们别看这棵树枝叶茂盛,但是它不成材,长得歪歪扭扭的,而且树疙瘩多,既不能作栋梁,也不能做板材,我伐了也没有用。”

庄子听了十分感慨,转过身来对他的学生说:“你们都看见了吧,那些树由于长得直,成了材,都被砍伐了。这棵大树由于不成材,反而不被人砍伐,能够享其天年。弟子们,你们千万要记住这件事。”

弟子们齐声回答:“老师放心,我们记住了。”

走出树林后,翻过一座山冈,看到前面有一户人家,师生们就前去投宿。主人看见大学问家庄子亲临,大喜过望,让出最好的房子给师生们休息,并特意宰一只肥鹅款待。

宰鹅的时候,主人的儿子问:“宰哪一只鹅?”

主人答道:“那还用问!当然宰那只不会叫的。养鹅是为了防盗护院,不会叫的鹅没有用处,不成材,留它干什么?”

庄子听了,又有些感慨。他对学生们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哪!你们看到了吧,那些会叫的鹅,由于成材,因此被保留下来。这只鹅由于不会叫,不成材,所以被杀掉了。弟子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件事。”

弟子们答道:“老师说得有道理。我们记住了。”

这时,一个爱思考的学生问庄子:“老师,我有一个问题。”

“说吧!”

“那棵大树由于不成材,反而枝叶茂盛,得以享天年;这只肥鹅却因为不成材而被宰杀。那些大树由于长得直,成了材,而被砍伐;这些鹅却因为会叫,成了材,却被保留了下来。那么对于我们做人来说,到底是应该成材,还是不该成材?”

“问得好!”庄子说道,“这个……做人嘛,当然喽,首先,我不主张一定要成材。你看那些树木,不都是由于成材而被砍伐的吗?但是,我也不主张一定要不成材。不成材怎么可以呢?这只鹅不就是由于不成材而被宰了吗?”

“老师,我没有听清楚。我是想知道:人到底是成材还是不成材?”

“是这样,对人来说,成材不是绝对的,不成材也不是绝对的。要在成材与不成材之间,找一个‘既不是成材,又不是不成材’的地方呆着。一句话,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弟子大悟。

逻辑分析 究竟要“成材”还是“不成材”,要具体分析。在一同的时间、地点、场合,答案是不一样的。譬如,就不会叫的肥鹅被杀而会叫的得以保全性命这件事情本身来说,不成材是不好的,所以要成材才能避免杀身之祸,这是对排中律的遵守,是正确的。此时如果还要说不能“不成材”也不能“成材”,对二者同时加以否定.就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就不同情形说,“成材”和“不成材”是可以同时加以否定的。不违反排中律,“两不可”不再是谬误:不成材不好(就不会叫的肥鹅被杀,而会叫的得以保全性命这件事情本身来说),成材也不好(笔直挺拔的大树被砍伐而弯弯曲曲的大树仍然枝叶茂盛这件事情本身来说)。所以,在运用排中律时,要特别注意排中律的适用条件:(1)是否在同一时间、地点、场合等同一情况下讨论问题,如上例。

逻辑分析 排中律的适用条件除了:(1)是否在同一时间、地点、场合等同一情况下讨论问题外,还有两个限制条件:(2)是否是对穷尽且互不相容的若干思想而言,特别是否是对相互矛盾的两个思想而言,见下例《三个画师》。(3)是否在穷尽且互不相容的若干思想面前进行表态,特别是否是对相互矛盾的两个思想进行表态,见下例《既不慌人,也不遭打》,以及下面《排中律的强制与思维主体的自由选择》中的例子。

25.三个画师

从前,有一个国王,长得身材高大。只是有一只眼是瞎的,一条腿是瘸的。一天,他召来三位画师给自己画像。

第一个画师,把国王画得双目炯炯有神,两腿粗壮有力,看上去很是英俊威武。国王看后,气愤地说:“你是个善于逢迎的家伙,我不能留你。”于是命卫兵将这位画师推出去斩首了。

第二个画师目睹这一场面,于是老老实实地按照国王原来的样子,把国王画得逼真知实。国王看后,满脸怒气,说,“这叫什么艺术?”也叫人把这位画师推出去砍了。

第三位面师把国王画成正在打猎的样子,画上的国王手举猎枪托在瘸腿上,一只眼紧闭着瞄准前方。国王看了十分高兴。奖了他许多金子,并誉他为“国中第一画师”。

逻辑分析 在这个故事中,国王既反对在自己的画像上弄虚作假,又反对把自己画得逼真如实,国王是不是违反排中律从而陷入“两不可”谬误之中了?不是。因为在弄虚作假与逼真如实之间还有第三种画法。也就是说弄虚作假与逼真如实不是相互矛盾的,不是穷尽的,不适用排中律来规范。

26.既不谎人,也不遭打

鲁迅在《立论》一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课堂上预备作文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大家一顿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你瞧!多么……啊唷!哈哈!hehe!he,hehe!’”

逻辑分析 许多人认为,故事中老师的话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其实,老师既没有否定这孩子好,也没有否定这孩子不好,他根本就没有表态,而只是告诉给了学生一种比较圆猾的回避表态的办法,因此,这还不能说是违反了排中律。

十、排中律与复杂问语

27.智擒盗马贼

有一天夜里,邻居偷了华盛顿家里一匹马。第二天一早,华盛顿同一位警官一起到邻居家去索讨。但是,不管华盛顿如何说明情况,他的邻居死不认账,口口声声称自己农场里的马都是他自己辛辛苦苦喂大的。

这时,专来处理此事的警官问华盛顿:“先生,请问您的马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比如马的身体上有什么记号等等。”

华盛顿没有回答,他在邻居家的农场里转了一圈,很快找到了自己家的马,他走到马的前面,迅速用双手捂住了马的双眼,问邻居:“这匹马确实是你养大的吗?”

“当然,这绝对没有错。”邻居语气十分坚决。

“好,那么请你告诉我,这匹马的哪一只眼睛是瞎的?”华盛顿说。

“是右眼。”邻居支支吾吾地回答。华盛顿放开蒙住右眼的手,马的右眼并不瞎。

“啊呀,我记错了!真不好意思。”邻居的脑筋非常灵活,连忙改口说,“马的左眼才是瞎的。”

华盛顿又十分从容地放开蒙住左眼的手。结果一看,马的左眼也不瞎。

“我又说错了!”邻居还想找理由狡辩。

这时,站在一旁多时的警官说话了:“是的,先生,您错了。事实证明这匹马不是您的,您必须把这匹马交还给华盛顿先生。”

逻辑分析 这位华盛顿先生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的乔治·华盛顿。华盛顿非常聪明,他的一句话就让偷马的邻居漏了馅。“这匹马的哪一只眼睛是瞎的?”这是一句复杂问语。在这个问语中,隐含着这样一个判断:这匹马一只眼睛是瞎的。偷马贼是半夜偷马的,并不知道这匹马的眼睛瞎不瞎。当他听了华盛顿的问话后,马上从话中意识到“这匹马有一只眼睛是瞎的”,因此胡乱说“右眼是瞎的”。他认为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答对,即使错了也不要紧,可以说是记错了。殊不知马的两只眼睛都不瞎,他中了华盛顿的圈套。警察马上做出了判断:如果邻居养大了这匹马,难道连马的眼睛瞎不瞎都不知道?因此,这匹马肯定不是他的,而是华盛顿的。邻居只好乖乖地把马还给了华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