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在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努力奋斗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全会专题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并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深谋远虑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奠基工程,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对我们党长期执好政、掌好权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决定》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继承和创新的结合上,深刻分析了我们党治国理政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总结了1949年建国以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加强党的建设的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对通过发展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的思路做了具体部署。《决定》贯穿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满了改革、创新、求实的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胡锦涛同志在全会上的两次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加深了我们对治党治国规律性的认识,对于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结合点。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对于全市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推进改革和建设事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上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我们长期的重大战略任务,更是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市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视,着眼于五个方面狠下工夫,抓好落实。
一、着眼第一要务,在提高领导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能力上下工夫
发展是兴市的基础,是富民的根本,是全市工作的大局和主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全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国际国内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白银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努力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自觉遵循客观规律,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
(一)坚定总体发展目标不放松
2002年初市五次党代会提出“一快三翻三提高”的总体发展目标,即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市及市以下工业增加值、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力争在5年内翻一番,财政收入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两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一总体发展目标和与之相配套的主要工作措施比较符合白银实际,已经和正在取得积极的成效。今后,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特别要按照四中全会要求着力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高举发展、改革的旗帜,坚持项目带动、改革促动、创新推动,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全面实现“一快三翻三提高”的总体发展目标,使白银经济社会发展跨上一个新的台阶。2005年是实施“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要按照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上的一系列部署,提早思考谋划明年工作和“十一五”规划,坚持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为做好明年工作和制定“十一五”规划打好基础。
(二)坚持抓重点工作不松劲
思路是关于重点工作任务的提出和确立,没有重点就没有思路,确定工作重点就是明确工作思路。确定发展重点,抓好重点工作,保证总体发展目标顺利实现,是检验各级党委领导发展能力的重要方面。在近两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坚持抓项目、抓工业、抓“三农”、抓改革、抓非公,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这些关系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重点工作,今后要锲而不舍,常抓不懈。
一要持之以恒地抓项目。项目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没有项目,一切都无从谈起。我们要深刻认识抓项目与抓发展的关系,真正把抓发展的着力点放到抓项目上。要以项目论证储备为基础。从白银实际出发,超前谋划、筛选、论证,储备一批对今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大项目,储备一批能够改善投资环境和扩张经济总量的好项目。要以资金融通为关键。努力对接国家投资导向,尽可能多的争取国家各项建设资金;努力提高资信等级,尽可能多的争取银行贷款;努力优化投资环境,尽可能多的争取招商引资;努力落实国民待遇,尽可能多地启动民间投资。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重点学习和掌握国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技术、产业布局等方面的政策。特别要掌握和运用好国家有关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包括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特色支柱产业、“普九”教育、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农村六小工程”等方面的政策。要以项目管理程序为规范。项目管理从项目建议书开始,经过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编制设计、实施准备、组织施工到效益评价,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只提出发展抓项目而不去学会抓项目是不行的,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领导同志都要学习和掌握一系列相关的政策规定和管理知识。当前,要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招商签约的项目要全方位跟踪落实,计划安排的项目要从各个环节跟进,开工建设的项目要抓好形象进度,已经竣工的项目要抓好投产达标。
二要持之以恒地抓工业。工业经济是白银经济的主体和关键,工业强市是关系白银长远发展的根本战略。我们必须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努力实现技术更新换代、产品延伸转化和产业提升转型,加快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加工制造业,切实提升白银工业经济的整体水平。一是有色金属工业,要提高、延伸、转型。着重提高有色金属冶炼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延伸铜、铝、铅、锌、稀土等有色金属主导产品产业链,拓展新行业、新领域。二是煤炭能源工业,要开发、联营、转化。依托丰富的水电、煤炭资源,加快水电、煤电能源开发,实施煤、电、冶联营,加快煤炭资源的转化增值。三是化学建材工业,要精细、新型、再生。着力发展精细化工,发展新型建材,实现化工建材产品的再生和有效利用。四是加工制造业,要盘活、催生、拓展。尽快盘活现有的加工制造企业,催生一批新型加工制造企业,进一步拓展产品种类和产业链条。五是高新技术产业,要引进、培育、壮大。以中科院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园为载体,加快引进一批高新技术项目,重点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迅速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发展,不断扩张总量、提高档次、培育和发展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形成白银工业的新支柱和新优势。
三要持之以恒地抓“三农”。农业是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纵观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初始阶段一般是农业支持工业,实现资本原始积累,待到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再由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实现工农和城乡协调发展。白银市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条,就是要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今后要继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尤其要切实重视做“水”的文章,在搞好现有水利工程延渠扩灌和节水措施的同时,积极争取新上大中型水利工程,确保每年新增灌溉面积5万亩,有2万以上人口实现“旱变水”。经过一个时期持续不断的努力,使全市基本实现农业水利化,基本解决靠天吃饭的问题。要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壮大瓜菜业、草畜业、林果业和小杂粮产业,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努力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程度。要强化农民增收工作,尤其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搞好农民培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把劳务收入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四要持之以恒地抓改革。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企业改革不到位,就无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企业改革要抓住产权制度改革这个核心,达到增强企业活力这个目标。大中型企业改革,要从各企业实际出发,贯彻分而治之的原则,通过破产重组、转让产权、实行混合所有制等措施,建立新机制。市及市以下中小企业,要按照产权转制到位、职工身份转换到位的标准要求,加快改制步伐,争取到今年年底基本完成改制任务。要转变观念,靓女先嫁,不要等到徐娘半老,越是生产经营形势好的企业,越要坚定地率先推进改革;要正确对待控股权问题,不能因过分强调控股权而丧失引进资本的良机。要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使更多国有资本退出、更多民营资本进人竞争性领域。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加快市场体系建设。要深化财政、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加大对有市场、有效益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
五要持之以恒地抓非公。白银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目前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2%,非公有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1.2%。对非公经济准确地说是:有发展但不快,潜力仍然很大,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紧紧围绕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每年增长20%的发展目标,促使非公有制经济更快更好发展。重点要落实市场准入、税费优惠、资金扶持、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提升规模档次,尽快发展壮大。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向工业领域发展,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产业联合、资本联合、技术联合等形式组建企业集团,提高质量档次和整体实力。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动摇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大力提高党领导发展能力的过程。白银作为资源型工业城市,面临着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一方面工业发展还不充分,总量扩张不快;另一方面由于以生产原材料和上游产品为主,废气、废水、废渣多,环境污染已经比较严重。我们既不能因为资源和环境问题而停止发展经济,也不能由于发展经济而继续加重环境污染,更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正确的出路在于发展循环经济。因此,必须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是要以资源充分利用为目标,建设一批循环型企业。重点要在大中型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建立循环发展体系,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减少生产和服务中的物料和能源使用量,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二是要以产业生态链为主要形式,建立企业间的良性循环关系。按照工业生态学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能量、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体系。三是要以生态农业为中心,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重点建立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有机统一的农业发展模式,积极发展自给型农业、水土保持型林业及商品型畜牧业和林果业,形成以林护农、以草兴牧、以牧促农,农、林、牧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良性循环体系。四是要以资源回收利用和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重点要搞好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重视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生产并推广使用节能环保产品,对境内退出开采的各类矿区进行生态性恢复。
二、着眼依法治市,在提高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能力上下工夫
近年来,白银市依法治市工作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干部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普遍增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关系融洽、协调一致,保持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但是,按照四中全会提出的更高标准去衡量,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和根本途径。今后,我们还必须按照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的要求,把民主政治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
(一)要把民主政治建设体现在把握全局上
各级党委要立足于工作大局,集中精力抓好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要善于实践,勇于创新,既要全面认真地贯彻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科学、清醒地认识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基础、优劣条件、制约因素等,切实做好“结合”的文章。要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善于把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置于国内外宏观形势和全国、全省工作的大局之中来思考、来谋划,着力研究解决就业解困、农民增收、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和提升城市形象等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切实把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体现到抓全局、谋大事上来。要规范各级党委与同级人大、政府、政协和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支持并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老干部代表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建设进行视察、调研,为经济建设献计献策,共谋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把民主政治建设体现在科学执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