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武威通志-人物卷
2666800000028

第28章 立传人物(6)

1950年,张邦杰从西北畜牧兽医学院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跟著名专家蒋次升教授专攻兽医内科诊断学。先后发表了《发酵粉对马大肠阻塞(结症)的疗效》《牛瓣注射在临床上的应用》《马疝痛的血液检查》三篇论文。据兽医内科专家称:“目前仍沿用的这些治疗方法,就是邦杰在50年代首先在国内推广应用的”。该项研究成果,当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继之,又研究中兽医关于起卧症(马疝痛)防治,写出了长篇研究报告。1960年,主编出版了《家畜诊断学》一书。成为当时农业高等院校的优秀统编教材。同时,出版了他编著的《兽医临床检验手册》。1961年至1962年,组织教研组同志开展了牛前胃疾病的研究,迅速取得成效。特别是经他首次介绍的瘤尾纤毛虫检查法,至今仍列为常规检查法之一。他深入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对牛前胃疾病和天祝犊牛肺炎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相继发表了《天祝犊牛拉稀的治疗经验》《牛的前胃疾病研究概况》《82例牛肠卡他的治疗分析》《天祝牛肺炎(地方性肺炎)的调查报告》《天祝犊牛肺炎的临床观察及治疗经验》等10多篇重要论文,对牛前胃和肺炎疾病的研究治疗,作出了重大贡献。“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被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受到错误审查和批判。1966年7月3日深夜,自缢身亡。1985年6月17日,甘肃农大党委为张邦杰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安佑天

安佑天(1923~1969),又名安中,字孚民。民勤县大坝乡文化一村人。民国34年(1945)夏,从武威青云中学(高中)毕业,考入西北师范学院教育系。民国35年(1946),北京师范大学恢复。他幼年丧父,完全靠孤寡老母及叔父、亲友等竭力支持,暂时无力去京求学,因之申请休学一年,远去新疆乌鲁木齐,在两个中学当兼课教师,积蓄学费。民国36年(1947)暑假,去北师大复学。到北京后,在地下党领导的学生民主运动影响下,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热爱共产党,倾向革命,积极参加学生民主运动。经过一定的斗争考验,于1948年5月,经谢怀琅(陈坷)等人介绍,秘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做地下党工作期间,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同年8月,国民党军警包围北京各大学,搜捕共产党员。安佑天在当时平津铁路局北平车站警察所长马中清的保护下,逃出学校,离开北京,到天津杨柳青车站下车后,化装进入解放区。

京津地区解放后,安佑天先后任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天津分校干事、华大二部组教科员、天津行政干校和华北行政委员会工业干部学校团总支书记、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等职。1954年,调国家基建战线,先任建筑工业部部长办公室、秘书室秘书,办公厅研究室研究员、组长、政策研究室综合处副处长,后调任国家建委政策研究室副处长。“文化大革命”中,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惨遭迫害,于1969年3月28日晚,跳楼自杀。年仅45岁。

刘尔能

刘尔能(1929~2001),男,古浪县横梁乡条子沟村人,初中文化。1949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中泉乡、古浪土改法庭工作。1952年5月至1955年7月担任古浪县第一区副区长。

1955年8月至1964年5月,任古浪县委、天祝县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部长。1964年6月至10月,任古浪县副县长。1966年至1970年任武威地区农田建设规划队队长,1971年至1983年9月,在武威县先后任县革委会副主任、县政府县长、县委书记等职务。1983年10月至1990年任武威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

他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上,多有建树。先后负责修建了古浪县曹家湖水库、大靖峡水库、永昌县西大河水库,武威县西营水库、南营水库和渠系配套工程建设等,深得人民拥戴,被誉为“土水利专家”。1977年被选为甘肃省先进水利工作者代表,参加了全国先进水利工作者代表会议。《人民日报》报导了他兴修水利的事迹。

郝关中

郝关中(1934~1994),甘肃省武威市人。上学时胸怀抱负,勤奋好学。参加工作后,先后在西北民族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文联工作。历任助教、讲师、译审、客座教授、《新疆民族文学》副主编等。他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委员、文联委员、古典文学学会副主席,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西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国家级优秀专家、著名翻译家。1994年10月28日因病在乌鲁木齐逝世,享年60岁。

郝关中在任教期间,教学认真负责,学风严谨,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新疆各民族培养了一批教学、研究、翻译和其他人才。翻译介绍了许多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尔、乌孜别克等民族的古今优秀文学作品,主要有《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辞典》《乌古斯传》《哈密密木卡姆》等古典文学、民间文学名著;还有铁依甫江、克力木、霍加等维吾尔族当代著名诗人的作品。与别人合作,将《红楼梦》《聊斋志异》《离骚》等汉族古典文学名著翻译介绍给新疆各族人民,为我国各民族文学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参与《文学译丛》《新疆民间文学研究》《新疆民族文学》等刊物的编辑,编发了大量优秀作品。

在民族团结方面,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与各民族知识分子谈心、交心、交朋友,用自己的笔和行动架起了民族团结的桥梁,为祖国民族大家庭的繁荣昌盛辛勤劳作,献计献策,被推选为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自治区五届、六届、七届政协委员。

二、客籍人物

牛载坤

牛载坤(1886~1934),字厚泽,甘肃临洮县西乡八松庄(今属康乐县)人。7岁就学塾师。天资聪颖,19岁即应童子试,名列前茅。1902年赴兰州考入文高等学堂。1908年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学习测绘。1912年8月京师大学堂毕业后,走上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道路。

1913年,他邀集同仁,筹募资金,在家乡八松庄办起了“树风学校”,并在八松庄周围办起了16所风化小学,以方便适龄儿童就地上学。民国5年(1916),任甘肃省教育会长,在全省设立师范学校9所,使甘肃国民教育长足发展。民国6年(1917),筹办手工传习所,开启甘肃工业教育的先河。后赴日本考察实业教育。回国后,恢复停办的“甘肃织呢局”,同时改名为“甘肃织呢公司”。织呢公司生产的毛呢和毯子曾风行一时。民国10年(1921),再次赴日考察,回国后创办“陇右公学”。继而筹办甘肃省银行,任协理。民国14年(1925),辞去银行协理职务,回家乡办理农田水利工程。

牛载坤在兰州兴办实业和在家乡临洮创办教育,成绩卓著。后靖远、民勤两县县任出缺。他遂毅然选择地处边远、偏僻贫瘠的民勤。

民国22年(1933)6月,抵达民勤,下车伊始,即走访各界人士和地方父老,察民疾苦。

民勤雨量稀少,气候干旱,水源缺乏,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百姓十分穷困,衣不蔽体,卖儿鬻女,多所常见。对百姓的甘苦,他深深的印在脑中。县府的“倒仓粮”,向来都被一些贪官私吞。但牛载坤颗粒不取,悉数用来举办公益事业。当地产粮不足,向来由武威一带粜进。粮价稍有波动,群众莫不叫苦连天。他倡办义仓,粮价低廉时,组织骆驼队运进粮食,大量存仓。青黄不接时,原价卖出,使贫苦农民避免了粮商的盘剥。

民勤“十地九沙,非灌不殖”,故水利之兴,为民勤农务之急。载坤莅任后,带领群众疏浚原有水道,大兴河水之利。看到农民用斡杆漏斗提取地下水灌田困难,便从兰州聘来能工巧匠,大量制造“木刮子”(一种木制的畜力牵引汲水机械),利用畜力汲水灌田。他召集地方有丰富经验的老农献计献策,制定了造林计划,设立了苗圃,专门育苗。还向民间收买各种树苗,从其他地区购买大量槐、榆树种,分发各乡和城周围栽植,积极进行绿化。东关水车园一带,最为显著,树木葱茏,郁郁成荫。

民勤原先无一所中学,小学亦寥寥无几,且师资缺乏。牛载坤利用“杜公祠”为校舍,创办“师范讲习所”一处(后改为民中),培养师资,普及国民教育,提高民众文化水平。并据地方需要,分区增设完全小学数所,于是全县学生倍增,文化程度日渐提高,使民勤教育蒸蒸日上,气象一新。

民勤毗连沙漠,牧业较为发达。所产驼毛、羊毛除群众絮制衣被外,多为外商收购牟利,不能就地加工制成商品以获实惠。他积极倡导创办“毛业传习所”。聘用技工,购买机器,并亲自手把手地给毛业传习所工徒传授纺捻驼、羊毛线的技术。生产出毛褐、毛毡、毛衣、毛裤、围巾、毛袜、手套等毛织品。虽然质地较粗,但坚实耐用,风行一时。毛业传习所后来发展成为职业学校和惠民工厂。他还将在兰州“惟救工厂”生产的脚踏纺线车带来,让木工大量仿制,推广民间,进行毛织品生产。

民勤街衢窄狭,乡村道路更多崎岖。他组织民众大加修筑,将阻碍交通的文庙凸出部分拆除,使东西大街笔直畅通,不但行走方便,而且整齐美观。并发动群众从县城到柳湖镇修筑了一条马路,长达数百里,便利了湖区和县城之间的交通。

民勤天花盛行,危害人民健康。他托人从兰州采购牛痘苗,亲自动手示范,给群众接种。看到妇女普遍缠足,每到一地,就积极宣传,号召放足,广大妇女颇多响应,解除痛苦。

他为民勤人民事业,动员在兰州的亲友子侄为之奔波,请教师、购树种、办医药,举家全力以赴。他待人热情真诚。倘部下渎职枉为,严加训斥,决不姑息。全县士绅,咸敬畏之。他以清廉自持,如因公赴乡,百姓款以淡饭,亦必如价以偿。

他在民勤任职期间,由于爱民心切,办事认真,领导有方,措施得力,不满一年,就显出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生机。

1934年6月,牛载坤请假回故里安葬其父。在武威等候了几天,因有人作梗,买不到汽车票。不得已,便雇马车起程。6月5日凌晨,车经皋兰境内哈家嘴,突然遭到暴徒的狙击,身中四弹而亡,时年48岁。

载坤遇难后,行旅把噩耗带到兰州。家人当即报告。当局派汽车把遗体连夜运到兰州,厝于荣光寺。邓宝珊将军前来吊唁,深表惋惜,说:“牛先生太迂了(指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忠厚有余,而应变不足”。在荣光寺举行追悼会时,各界人士纷纷前往吊唁,深表敬仰与哀痛。民勤人民闻耗后,哀哀恸哭。为纪念他的德绩,集资修建了一座牌坊,额题“甘棠遗爱”。

康陶然

康陶然(生卒年不详),四川人。清末举人。民国四年(1915)任武威县县长。到任后,“勤求民瘼,无微弗至。”这时,军事方面的文件纷纷下达,社会上谣传四起。陶然“缮城垣,办商团,修理四城门扇,木工铁工,焕然一新。”

城西三十里的莲花山上,端阳节游人如织。陶然约商会会长王佑之、赵小峰去游览,登上峰颠的金顶塔旁,陶然向县境内望很久很久,感叹道:“方今赤日炎炎,旱魅为虐,百姓的庄稼都躺倒了。眼前的冯良寨属更名地,苗既枯死,赋税尤其繁重,人民如何生活?”王、赵惊问:“‘更名地’是什么?”陶然具实相告。

武威田制有三种:一是科地,二是屯地,三是更名地。交纳赋税,屯地是科地的两倍,更名地是屯地的两倍。科地、屯地先不说。这更名地就是明朝时王(肃王朱)、吴(允诚)、宋(晟)府的土地,这些贵族把他们占有的土地租给贫苦农民去种,免除一切徭役,享受某些特权,而地租很高,每亩纳租三四斗至四五斗不等。明亡,清朝以租作赋,去掉王、吴、宋府的名称,这些土地归原佃户永为已有。原来给王、吴、宋府交纳的地租变成了给国家交纳的赋税。这些农民的祖先初种王、吴、宋府的土地时,土地质量无差别,都是上等好地;而到了清代,几百年过去了,土质肥瘠发生了变化,且把原来的地租变成赋税,农民负担太重,正常年景都无法生活,“一遇凶歉,以冻馁死,以敲扑死,以转徒流离死,鸿鼠泣,惨不忍闻。”光绪(1875~1908)年间,乡贤李云章(铭汉)与甘凉道道员龙锡庆前后数次上书,请议除更名粮,最终因为户部不批准,乃作罢。云章先生将此重任交给了嗣子李叔坚(于锴)去完成。

康陶然说:“近读《政府公报》刊登湖北省的‘军帮粮’,我认为其性质与更名粮一样。他们能革除‘军帮粮’,我就不能革除更名粮吗?我身为武威县长,这件事责任在我,我不办,再依靠谁呢?我曾听说李叔坚几代人对此事引以为憾。我回去要同他商量,拿出办法。”

陶然向李叔坚提出拟革除更名粮事,叔坚再三称赞,并拿出他父亲云章先生的遗稿给陶然看。按照行文程序,地方人士、社会贤达联名给县长上书。陶然又详细补充了数百年来更名粮给百姓造成的灾难,上报省府。其时,安徽张广建任甘肃督抚,陕西雷多寿任甘肃财政厅长,他二人素知康陶然“非市惠者流”,委派杨廷勋复查。杨君也是清廉的人,深入基层,认真办理。查更名地过去分上、中、下三等,以屯地上、中、下三等为例,上等地每亩纳粮5升5合,中等地3升,下等地1升5合。据此造出清册呈报,省府请示中央同意,武威县更名地除应征粮外,共豁免正耗粮1800石有余。武威六渠更名地户在雷台清廉祠,给康公塑肖像,“祝长生禄位于无穷”。(《康公生祠记》)

杨隆凯

杨隆凯(1918~1990),原名丰林,陕西省志丹县人,中共党员。1935年参加革命,担任过区长、区委书记。1947年11月转入部队工作,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四军十师供给部财经工作队队长、政治部民运工作队队长等职。1949年9月13日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古浪,并奉命率领二十多名部队留守干部接管古浪县旧政权。于9月17日组建成古浪县人民政府和区乡政权,并担任县长。在职期间,坚持原则,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带领全县人民肃清了反动残余武装和匪特,迅速恢复了生产,稳定了社会秩序;组织和领导了减租、反霸、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一系列政治运动,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贡献了力量。后任武威县、民乐县县委书记,张掖地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等职。

耿尚俊

耿尚俊(1919~1968),甘肃省镇原县人。中共党员。1939年8月参加革命,在八路军、解放军中先后任战士、会计、司务长、经济副官、行政副官,专业到地方后曾任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长、地委统战部副部长。1956年调天祝县工作,至1958年12月任县委书记,期间从1957年1月至1959年2月兼任县总工会主席。1958年12月至1960年3月任县委书记处书记,1960年4月至1961年10月因“右倾”下放劳动,1961年11月至1966年5月任县委书记,1962年2月至1966年兼任武装部第一政委、党组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批斗,1968年8月31日在朱岔公社巡回批斗中,因马车翻车致死。1978年1月平反昭雪。

耿尚俊,1945年在大生产运动中被评为劳动模范、劳动英雄,扶风战役中荣立战功。在天祝工作期间,坚持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团结民族宗教界中上层人士,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天祝的各项事业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