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1908
2665500000010

第10章 文学类(3)

哈里斯·乔尔·钱德勒

(1848~1908)美国小说家,1848年12月9日生于佐治亚州普特纳县的伊顿顿,1908年7月3日病逝于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他是个私生子,出世不久母子俩即遭遗弃,由母亲独自把他抚养成人,并鼓励他从事写作。哈里斯受教育不多,只在私塾里念过几年书。13岁时到当地一家报纸的印刷所当学徒,1864年因北方军队逼近而逃离家乡,先后在梅肯与新奥尔良当记者,南北战争结束后回到伊顿顿,为萨凡纳的《早晨新闻》写幽默小品。1876年去亚特兰大,成为当地报纸《党法报》的编辑与撰稿人,在那儿工作达25年之久。从1907年起开始自己创办刊物《瑞莫斯叔叔杂志》,可惜到次年7月就病逝了。

哈里斯从29岁就开始研究黑人民间传统与黑人方言,并企图把流传于黑人民间的各种传说用幽默的笔触和黑人方言写成口述的故事和小品。他一生共出版作品30余部,其中除一部长篇小说《加百列·托列佛》(1902,写黑人们如何在内战后适应他们新获得的自由,以及向人们宣传如何组织三K党之类的俱乐部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以外,都是收辑成册的短篇创作和小品,主要包括《敏果及其他白纸黑字小品》(1884)、《获得自由的乔及其他佐治亚小品》(1887)、《巴拉姆和他的主人》(1891)和《米诺维·安姑姑的历史》(1899)等,题材都是关于奴隶制及其后果的,例如著名短篇小说《获得自由的乔》就是写一个敏感的、心理上矛盾重重的自由黑人如何在仍是奴隶社会的佐治亚生活。

使哈里斯成名并奠定他在文学史上地位的,是经他收集并编写的瑞莫斯叔叔故事,这些故事由黑人瑞莫斯叔叔用黑人方言向一个白人孩子口述,主人公都是弱小动物(如兔兄弟),它们靠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不仅逃过了压迫者的魔掌,而且向压迫者进行报复。这类寓言故事1876年最先在《宪法报》上发表,立即引起读者的兴趣和评论界的好评,使哈里斯陆续创作了数百篇,收辑成10册,最后甚至促使他决定创办《瑞莫斯叔叔杂志》,哈里斯在他的第一本瑞莫斯故事集《瑞莫斯叔叔:他的歌和言论》(1880)的序言中悦:“我的宗旨是保存这些传统原有的简朴,并使它们永久地与古雅的方言相结合……我还力图传达出一种纯粹的旧种植园韵味。”哈里斯很缅怀畜奴时代的种植园生活,认为那是个充满田园风光和欢乐笑声的美好时代,但他在那些瑞莫斯寓言故事里,却仍保留着黑人民间传说中原有的隐喻:奴隶犹似弱小动物,在生活中经常受欺凌,无力自卫,只能靠巧计生存。有的美国评论家如亨利·D·斯包尔丁在他主编的《黑人民间传说与幽默小品百科全书》中,对哈里斯的瑞莫斯寓言故事评价很高,认为它们可以与伊索寓言媲美。

拉钦·科乔

(1908~1943)南斯拉夫马其顿诗人。原名科斯塔·阿波斯托罗夫·索莱夫。1908年12月22日生于韦莱斯,1943年6月13日在基切夫附近山上的一次战斗中牺牲。出身于手工艺工人家庭。念完中学一年级就失了学,担起帮助父亲养家糊口的重担。

他很早就对哲学、社会学产生浓厚的兴趣,23岁那一年发表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评论,引起广泛的注意。这期间发表的诗篇《焰火》表达了他对世界的看法,显示了他的革命胆识。他同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的许多进步诗人保持着友好的联系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当马其顿地方党委机关报《火花报》创刊时,他成了报社编辑部最积极的编辑。警察当局严加检查刊物,逮捕了一批“不利国家安全的人”,其中就有拉钦,他被判处五年徒刑。在斯莱姆的米特洛维查被囚禁两年之后,拉钦获释回到马其顿,继续从事革命和文学活动。一度在贝尔格莱德《真理报》印刷所工作,因政治上的积极表现不久被解雇。1941年民族解放斗争开始后,拉钦曾在索菲亚当过一个时期铁路工人,后来回到斯科普里人民图书馆工作。1943年初参加了游击队,创办了《伊林旦爱国者报》,但不久在一次战斗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拉钦给后世人留下了第一部用马其顿语写作出版的诗集《白色的曙光》(1939),它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马其顿人民的劳动生活和英勇斗争,第一次塑了无产阶级的人物形象。另外还有一部尚未完成的长诗《雅奈·山丹斯基》以及其它一些诗篇。拉钦还是一位小说家,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采烟人》等富有浓郁的散文韵味的短篇小说。这种小说没有曲折奇异的情节,也没有中心人物,而是以情和景取胜。拉钦还写过不少论述政治、文学、文化生活等问题的文章。他被公认为马其顿当代诗歌的奠基人和马其顿当代文学语言的建立者。

莱维·斯特劳斯·克洛德

(1908~?)法国人类学家。1908年11月28日生于布鲁塞尔,他的父亲是一个画家。

莱维·斯特劳斯曾获法学学士、文学博士学位,后来转而研究人种学。1932至1934年在中学任教,1935至1938年任圣保罗大学教授,曾八次率队到巴西中部,对当地的印第安人部落进行考察。大战后曾任美国新校(New School)社会学教授(1942~1945),法国驻美大使馆文化参赞(1946~1947),法国高等实践研究院社会人类学教授(1950~1974),法兰西学院(College de France)人类学教授(1959~1982)。莱维·斯特劳斯于1954年4月6日与莫尼克·罗曼小姐结婚,1973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莱维·斯特劳斯于1949年发表了使他驰名世界的现代人类学专著《亲缘关系的基本结构》,这是他考察印第安人部落的研究成果。该书一方面阐明了亲缘关系在原始社会里所起的中心作用,另一方面证明了亲缘关系是按照象征性的规则排列的,这些规则虽然在各个社会里有不同的意义,但是它们的组合不是无限的,也不是任意的。这样他就把社会人类学看成是具有象征性的人类现象的总体,为它确定了结构分析的方法。即在变化的、有时是互不连贯的内容之中发现不变的、可以理解的形式。

莱维·斯特劳斯是法国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他不仅把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总体语言学教程》中,以及通过与俄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森会见而发现的“结构主义”首先运用于亲缘关系的研究,而且在以后发表的两卷本《结构人类学》(第一卷,1958;第二卷,1973)、《今天的图腾崇拜》(1962)、《野蛮的思想》(1962)、四卷本《神话学》(《生食和熟食》,1964;《从蜂蜜到灰烬》,1967;《膳食做法的起源》,1968;《裸体的人》,1971)等重要著作中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他的著作表明,无沦是原始社会的种种现象,还是印第安人和美洲的一切神话都有着统一的结构形式。

无数学者把结构主义理论运用于其他学科,极大地促进了人文科学的发展,同时也使莱维·斯特劳斯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他于1973年荣获埃拉斯谟奖,先后当选为美国、英国、荷兰、挪威等国的科学院院士,并获得了牛津、耶鲁、芝加哥、哥伦比亚、布鲁塞尔、扎伊尔、墨西哥等著名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

莱维·斯特劳斯在唯一的自传体作品《悲哀的热带地区》(1955)中显示了他的作家天才。他崇尚古典文化,对音乐和文学尤为敏感。但是他虽然在《面具之路》(1975)中研究了造型艺术,却对现代艺术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对所谓“文学结构主义”始终表示怀疑。他经常强调文学艺术的生产具有脆弱性和暂时性,远不如矿物和植物等自然现象那样稳固而持久。

赖特·理查德

(1908~1960)美国黑人小说家和政治家。1908年9月4日生于密西西比州纳齐兹附近的一个种植园里,1960年11月28日病逝于巴黎。祖父是奴隶,父亲曾在种植园里当工人,后来弃家出走;母亲是乡村女教师。赖特自幼过着极其穷困的生活,进过孤儿院,辗转寄养在好几个亲戚家,受尽虐待和凌辱,也经常受街头和学校里儿童的欺侮,他幼年的生活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黑孩子》里有生动而详细的叙述。他从小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长大,深感自己是黑人民族的《弃儿》和《局外人》,对整个社会,尤其对周围的白人世界怀着又恨又怕的反常心理,他的这种心理状态在他的作品(特别在其代表作《土生子》)里有深刻的反映。

赖特15岁在九年制学校上学的时候,在当地的黑人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描写黑人生活的短篇小说,此后他开始对文学创作发生兴趣,立志要当作家。1927年离开家乡去芝加哥,一边从事仆人之类的贱役,一边勤奋自学。他最爱读德莱塞、辛克莱·刘易斯、舍伍德·安德森等美国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在自传中说:“我一辈子所过的生活促使我向往现代小说中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

在3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时期,赖特长期失业,不得不靠社会救济过活。1932年参加美国共产党,自称“从此以党为家”,勤奋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去观察社会,分析问题,因而能在他的创作中用批判的眼光去挖掘生活的底蕴,揭露美国大城市的黑暗面,塑造富于反抗精神的黑人形象,向社会提出控诉和抗议,被认为是40年代美国左翼文学中“抗议小说”的创始人之一。

1937年,赖特离芝加哥去纽约,任共产党机关报《工人日报》哈莱姆区编辑。1938年中篇小说集《汤姆叔叔的孩子们》出版,获得好评,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一年后代表作长篇小说《土生子》问世,使他一跃而成为誉满文坛的黑人作家。小说被改编成戏剧在百老汇上演,后又拍成电影。美国著名评沦家欧文·豪说:“在《土生子》出版的那一天,美国文化被永久改变了……理查德·赖特的小说第一次把已经削弱但仍可能毁灭我们文化的仇恨、恐惧和暴力带到光天化日之下。”

《土生子》是赖特的创作高峰,被誉为黑人文学的里程碑,它不仅震动了美国文坛,也震动了美国社会,使白人开始对“下等黑人”存敬畏之心。主人公别格·托马斯是个20来岁的黑人青年,在贫民窟里过着非人的生活,后来他被开明的白人雇去当司机。一天深夜别格开车送酒醉的玛丽小姐回家,扶她进卧房,惊动了她的瞎子母亲,别格生怕自己被发现后受到怀疑,下意识地用枕头闷死了玛丽,后又企图焚尸灭迹。他潜逃后被捕并被判处死刑。作者通过高度的艺术概括揭示社会的犯罪活动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别格的野蛮、凶暴以至最后杀人并非黑人的天性或民族性,而是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产物。

赖特共创作了长篇小说五部,中、短篇小说集两部,与人合写的剧本两部,发表过一些诗,出版过论文集《别格是如何出生的》(1940)、政论集《一千二百万黑人的声音》(1947)、《白人们,听着》(1957),自传《黑孩子》(1945)和续篇《美国的饥饿》(1977)等,但他最突出的成就是小说创作。继《土生子》后,他又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八个男人》(1961)和长篇小说《局外人》(1953)、《野蛮的假日》(1954)、《长梦》(1958)、《今日的主》(1963)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局外人》,这部存在主义小说主要写一个黑人青年假死一次后想重新做人,谁知依旧到处碰壁,到头来仍是“局外人”。

赖特成名后不久,逐渐与美国共产党的观点和政策发生分歧,1944年退出美共,1946年离开美国侨居巴黎,直到逝世。

赖特的艺术特点是文笔简练,描写生动,情节发展迅速,气氛渲染扣人心弦,读时令人难以释手。他的早期创作描写大城市的罪恶,揭露社会黑暗,被称为“城市现实主义”,对后来的黑人文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罗萨·吉马朗埃斯

(1908~1967)巴西作家。1908年6月27日生于米纳斯吉拉斯州的科尔迪斯堡,1967年11月19日卒于里约热内卢。父亲是当地小商人。罗萨在家乡上完小学后前往该州首府贝洛奥里藏特读中学,很早就对语言和大自然有浓厚兴趣。后进入医学院,毕业后曾在本州伊塔布纳和巴巴塞那市行医。这期间他自学了德语和俄语。1932年他曾在军队担任军医。1934年通过考试进入外交部工作,业余坚持文学创作,写过短篇小说和部分诗歌作品。1936年创作的诗集《岩浆》曾获巴西文学院颁发的诗歌奖,但因故未出版。1938年被派往欧洲,任巴西驻德国汉堡领事助理。1942年巴西对德宣战后,他一度被德国当局囚禁在巴登巴登。不久两国交换被扣押的外交官,他得以回到南美洲并出任巴西驻哥伦比亚大使馆秘书,后又任巴西驻法国大使馆参赞。1945年返回家乡,整理《萨加拉纳》一书。第二年这部故事集问世,作品用丰富多彩的腹地语言描写了米纳斯吉拉斯州腹地美丽的自然景色以及居住在那里的牧民的生活。

1946年和1951年,罗萨曾两度出任外交部部长办公室主任。1952年他前往马托罗索州内地进行考察旅行,搜集创作素材。

罗萨文学生涯的转折点是1956年,这年他发表了《舞蹈团》和《广阔的腹地:条条小路》,立刻轰动了巴西文坛,并很快被译成多国文字,引起西方文坛的瞩目,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更确立了他在巴西文学史上的地位。特别是史诗般的长篇小说《广阔的腹地:条条小路》被视为巴西当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作品以东北部腹地为背景,描写了腹地土匪的生活。罗萨对腹地的自然和社会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了解,并通过富有诗意的想象给现实披上一层幻想的色彩。虽然作品地方色彩鲜明,但涉及的却是人类命运和人生意义的共同性问题,超越了时代和地域范畴,成为一部具有普遍意义的作品。

在小说语言运用上,吉马朗埃斯·罗萨突破了传统,大胆革新,他刻苦钻研各种语言,不但谙熟腹地的方言俚语,而且通晓多种外文。常根据作品的内容需要而使用不同的语言,甚至偶或创造一些新词。他打破了散文与诗歌的界限、使小说中语言也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感,具有诗歌的抒情色彩。他对小说文体和语言进行了大胆革新,是“巴西第一位从世界角度成功地描绘一个地区的作家”,为巴西地区性小说创出一条新路。他的代表作《广阔的腹地:条条小路》是20世纪巴西小说中的一座高峰,受到世界文坛的重视和赞赏。他的作品还有《故事初集》(1962)、《图塔梅亚》(1962)和《故事集》(1969)等。

1967年11月16日罗萨当选为巴西文学院院士。他不仅是“四五年一代”中最优秀的作家,而且被誉为巴西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三天之后,吉马朗埃斯·罗萨因心脏病突发在里约热内卢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