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1907
2665400000010

第10章 文学类(3)

纳拉扬的一系列“摩尔古迪”小说提供了丰富多采的南印度社会生活风俗画卷。他的笔法细致逼真,充分展示生活本身和人物心理的复杂形态;他的笔调幽默诙谐,与现实生活保持了必要的审美距离。

苏利·普吕多姆

(1839~1907)法国诗人、散文家、哲学家。首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原名勒内·弗朗索瓦·阿尔芒·普吕多姆(René Francois Armand Prudhomme)。1839年3月16日生在巴黎,1907年9月6日卒于夏特内。父亲是富裕的商人。他先在波拿巴中学,继而在理学院学习,接着,在做了一个时期工程师之后,他返回巴黎,攻读法律。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他对文学发生兴趣,不久放弃做见习公证人而专心从事写作。

26岁时,苏利·普吕多姆发表了他的第一本诗集《诗章与诗篇》(1865)。这本书得到文艺评论家圣伯夫的赞赏,很快获得成功,其中的名诗《碎瓶》更是被人们广为传诵。这首诗先写被扇子敲开罅隙的花瓶,即使创伤非常微小,也会慢慢波及花瓶的周身,这样:“清澈的水一滴滴流溢,/瓶中的花朵日益憔悴;/任何人都还没有觉察,/别去碰它吧,瓶已破碎。”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指出爱人的心灵与此相似,如果无意中伤害了对方,往往也可能造成痛苦;于是心灵便自行开裂,爱的花朵也逐渐萎枯,这样:“在世人眼中完好如前,/心上伤口却加深扩大;/请让这个人暗自哭泣,/心已破碎,可别去碰它。”整首诗表现出爱情的脆弱性,要求人们加倍珍惜,同时又写得非常客观,分析得既细腻又入情入理。此后,他与勒孔特·德·李勒影响下出版的诗歌丛刊《当代帕尔纳斯》合作,更加注重形式的完美。从诗集《孤独》(1869)开始,他的诗加强了哲理性。同年,他用诗体翻译出版了卢克莱修的《物性论》,还写了长篇序言,研究分析了这位古代拉丁哲学家的思想。

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苏利·普吕多姆参加了国民别动队,饥饿、寒冷、疲劳使他得了瘫痪症,以后日益严重,终生不愈。1872年,他发表了诗集《战时印象》和《命运》,接着又陆续出版了诗集《法国》(1874)、《花的反抗》(1874)、《徒然的柔情》(1875)、《在天顶》(1876),此后,他写出两首长诗《正义》(1878)和《幸福》(1888),前者显示诗人对社会进步的关心,后者指出幸福仅仅存在于牺牲之中。其他诗集尚有《三棱镜》(1886)等。他的诗充满寓意和象征,有时不免有说教的成分。

苏利·普吕多姆还写有不少散文和评沦文章,包括《论美术中的表达》(1884)、《诗经》(1901),以及一些社会学论文。

苏利·普吕多姆于1881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01年,瑞典文学院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特别表彰他的诗作,它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结晶”。为了发展诗歌事业,他把奖金捐赠出来作为一种诗歌奖的基金,由法国作家协会负责颁发。

汤普森·弗兰西斯

(1859~1907)英国诗人、评论家、传记作家。1859年12月18日生于英国的普列斯顿,1907年11月13日死于肺结核。

汤普森是一位顺势疗法医师的儿子,自小就是天主教徒。先受教于乌肖学院,准备当牧师。17岁时,又遵父愿去曼彻斯特的欧文斯学院学医达六年之久;最终因身体羸弱,天性胆怯,认为医学研究令人厌恶,放弃了当医生的企图,然后去了伦敦。不久,他染上了鸦片瘾,一段时间内陷入极度贫困,不得不靠卖手表或报纸为生。1888年春天,他给刊物《快乐的英格兰》试投了两首诗,受到编辑梅内尔的赏识。从此,汤普森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

他发表的《诗》(1893),其中包括著名的《天国之犬》。这首诗尽管有天主教意味,仍然立即受到广泛欢迎。在以后的创作中,他先后出版了《姐妹歌集》(1895~1908)、《新诗集》(1897),散文作品《驴兄弟(身体)和他的骑手(灵魂)之关系研究》(1905)、《论雪莱》(1909),及传记《圣伊格纳提乌斯传》(1909)。综观其作品,值得记念的诗和散文很少。汤普森也许未能施展出他的全部潜能。他终其一生未能戒毒,这严重影响了他的健康与创作。他给自己撰写的墓志铭很有意思:到天国的托儿所去找我吧!

汤普森主要以诗成名。作为英国19世纪天主教复兴运动的最重要的诗人,他的诗分为探讨人、自然、诗以及宗教四类;但广义上都是宗教诗。除了天主教神秘倾向外,他还深受17世纪玄学派诗歌的影响。在神学院期间,他获得了广博的语言知识,这使他爱在诗中使用生僻词语。他的诗力求意象精致不凡,措词深奥难解,带有一种有意识的异国情调。诗中主题多为精神斗争,赎罪超度,以及超验之爱等。汤普森诗中极端的唯美之风与他混乱潦倒的生活方式恰成鲜明对照。

评论家们一般认为,弗兰西斯·汤普森是继承基督教神秘主义传统的小名家。但是他的影响还是可观的。有人很推祟他,认为他是个“伟大的诗人”(英国名散文家切斯特顿语);也有人批评他的诗置信条说教于艺术本身之上,缺乏作为心灵润滑剂的血液;还有人指责他诗中典型的“心醉神迷的忘我境界是僧侣祭司式的”。客观地看,对汤普森的批评比对他的赞誉似乎更有道理。他自己也承认自己的诗主要是为了宣扬宗教信条而写的。

哈伦·阿米努拉锡

(1907~1986)新加坡作家。1907年8月8日生于新加坡,1986年在新加坡逝世。原名哈吉·哈沦·宾·哈吉·穆罕默德·阿明。他出身普通的马来人家庭,14岁念完马来小学后当教员,三年后进入苏丹依德里斯师范学院深造,毕业后留校任教员。1930年发表第一部长篇爱情小说《吉隆坡的茉莉花》,歌颂马来亚青年在西方文明影响下立志改革社会的理想,被誉为“马来长篇小说的先锋”。1939年被调到北婆罗洲文莱任教育总监。他在文莱创立“文莱马来人协会”并积极参与“文莱青年阵线”和“马来亚马来国民党”的活动。战后返回新加坡从事写作,并主编《黄金》、《珍珠》等杂志,同时参与领导“教育议会”,为发展马来教育做出一定贡献。1955年参与创立“马来亚人民党”,1958年在大选中失败。另曾担任新加坡·马来文化和语言永久理事会“和“普及文化协会”的理事。

哈伦亲眼目睹英国殖民者和日本浸略者对马来民族的压迫与统治,因此他从事文学创作的目的在于发扬马来文化,反对殖民主主和唤醒民族独立的意识,其著名的反殖民主义历史小说《阿旺元帅》(1958)描写马来勇士“阿旺元帅”英勇抗击葡萄牙殖民者,被俘后被当作奴隶带到欧洲,取名“恩立克”,后来被迫随同麦哲伦远征队渡过大西洋、太平洋,来到菲律宾。麦哲伦在麦坦岛被抗战英雄拉普拉普杀死后。由恩立克完成环绕地球一周的航程。作者以此说明第一个完成绕行地球的人是马来人,同时颂扬菲律宾人民(也是马来民族)第一次抗击西方侵略者所取得的胜利。小说在提高马来民族的尊严、探讨马来民族的辉煌历史以及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他历史小说有描写马来人英勇反抗英国人侵略北婆罗洲的《京那巴鲁山谷的牺牲》(1965)、描写马六甲的苏丹乌穆沙王朝于1511年被葡萄牙殖民者击败而沦为西方殖民地的《苏丹马穆沙》(1967)等等,都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短篇小说十二篇》(1959)主要反映日本占领新加坡期间人民生活的贫困与痛苦。社会小说《歧路》(1966)描写一个穷苦的马来人,依靠辛勤劳动把四个孩子教育成人。另有爱情小说《格打夹的儿女》(1947)。

哈伦的一生,勤奋自学,努力写作。著有长篇小说24部(其中历史小说8部)、游记9部、诗歌研究3部、短篇小说集和历史、词典各一部、儿童故事两部、各类教科书11部,共52部。1976年获马来西亚的文学战士奖。

托尔加·米格尔

葡萄牙小说家,诗人。1907年8月12日生于葡萄牙北部圣玛尔迪尼奥·德·安塔一个偏僻的山村。

托尔加出身农民家庭。幼年曾进神学院上学。13岁随叔父去巴西,在米纳斯吉拉斯州的一个庄园里劳动生活了五年。1925年回国后,就读于科英布拉大学医学院。1933年毕业,自1939年起一直行医,业余进行文学创作。

托尔加在大学时代即开始从事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1927年,他参加了葡萄牙现代派的重要刊物《现场》杂志的工作。该杂志主张葡萄牙文不应从19世纪的陈迹中彻底解放,摆脱学院式的象征主义的束缚,崇尚展开心理活动和揭示社会弊病的新的现实主义。三年后,托尔加退出该杂志,转向创办《标志》,《宣言》等刊物。两种杂志寿命虽都不长,但团结和造就了一批文学新人。

20年代末及30年代初,托尔加主要从事诗歌创作。这一时期发表的诗集有《贡品》(1931)、《深渊》(1932)、《另一本约伯记》(1936)等。其诗作多赞美人类的力量,颂扬他们向大自然及上帝挑战的高昂精神,注重人物形象的精雕细琢;遣词造句则讲究音韵优美,精益求精。

托尔加的小说创作大都取材于葡萄牙山区农村,主人公多为人格化的动物或者作者家乡的农民,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反宗教色彩。作家行文的风格可说是雄浑与精巧兼而有之,时而似岩石般粗犷,时而又如云烟般轻盈飘逸;用词简约而富于节奏感,既不贫乏也不靡丽,形成一种既不世俗化也不文学化的葡萄牙语独特文体,因而被誉为当今葡萄牙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结集出版的有《动物趣事》(1940)和《山区故事》(1941),文笔简练经济,且风趣幽默,寓意深刻,如《动物趣事》中的《斗牛米乌拉》篇,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头斗牛被人戏耍时的愤怒心理,从而谴责了这种残忍的杀戮;《老狗奈罗》篇描绘了一头效忠主人的一辈子的老狗临终时的凄凉处境,从而感叹世态的炎凉;《倒霉的驴莫尔卡多篇》,则借一头驴驮着主人进山,后遭恶狼袭击,主人逃命故事,来控告忘恩负义的小人。

托尔加的重要作品还有多卷本《日记》。该书写自1947年至1977年,现已出其12卷。作家以散文和诗歌的形式,记录了他所经历的各种重大事情,文情并茂。

托尔加的其他作品还有长篇小说《文图拉先生》(1943)、《葡萄收获季节》(1945),诗集《练狱的苦难》(1954)、《炽热的地方》(1962),自传体小说《创业的第一天》(1937)至《创业的第五天》(1974)连续五卷。

托尔加曾获1974年比利时第三届世界双年度文学竞赛国际诗歌大奖,1980年葡萄牙第一届莫尔加多·德马代乌斯诗歌奖。

艾希·君特

(1907~1972)联邦德国诗人、广播剧作家。1907年2月1日生于奥得河畔的累布斯镇,1972年12月20日在萨尔茨堡病逝。

父亲原为农庄管理员,后在柏林开设税务法律顾问事务所。1925年进入柏林大学学习汉语,1927年首次发表诗作,1927至1930年在莱比锡、巴黎和柏林继续攻读法律和汉学,1929年发表第一部广播剧《歌手卡鲁索的生与死》。1930年第一部诗集出版,1931年开始为广播电台编写广播剧,自1932年起成为专业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直在军队服役,战后在美军战俘营被囚禁一年,1946年获释后定居巴伐利亚州。艾希是“四七社”的第一批成员,“四七社奖”的第一个获得者。1955年成为巴伐利亚艺术科学院院士,1956年曾获得毕希纳文学奖。

艾希的诗歌创作在战后西德作家掀起的纯洁文风、摒弃空洞的口号与华丽词藻的运动中,起了积极作用。《清点》(1945)一诗以明快的节奏和极简洁的词句,通过贫困的还乡者清点自己可怜的财产,含蓄地描绘出战后荒芜情景,是“废墟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诗集有《偏僻的田庄》(1948)、《地下铁道》(1949)、《雨的音信》(1955)等,语言平淡朴素,形象生动,涵义深刻。60年代的诗歌中自然的神奇因素的特色减弱,代之以哀伤和听天由命的情绪,诗集有《了结》(1964)和《机缘和石头园》(1966)。

艾希还是50年代西德广播剧创作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剧作一般打破时空界限,使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反映战后普遍存在的迷惆、失望情绪和人们在虚假的和平中浑浑噩噩苟且偷安的精神状态。最著名的广播剧《梦》(1953),最初于1951年在电台播出,受到好评。诗人在剧中写了地球上五个洲的五个普通人做的梦。火车上的逃亡者面对欧洲的“自由”得到的只是受人岐视欺凌;一对中国夫妇为了卖出的孩子讨价还价;莫斯科的干部在非洲的原始森林中丧失了记忆;一个澳大利亚的家庭被一个莫名其妙的人惊吓得出走、逃亡,但谁都不肯收留他们;纽约的一对母女在梦中听到白蚁蛀蚀房屋的声音,感到整个人也已被蛀空,只剩下薄薄一层壳。艾希虚构出人类生存受到威胁、人们惊恐、失望的梦境,但在每一个梦,的最后都向读者呼吁:对世界的主宰者们制造的“恐怖”,不能坐视,应起来行动。这个剧在当时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另一个剧《从维泰博来的女孩们》(1953)描写了一个犹太女孩和祖父在柏林一个公寓躲避法西斯追捕,最终落入魔掌的故事,同时穿插了从维泰博来罗马地下墓道游览迷路的一群少女最终得救走出迷宫的故事,二者形成对比,此外他的广播剧还有《声音》(1958)、《阿拉有一百个名字》(1958)等。60年代以来的作品中流露出虚无主义情绪,艺术上较多追求形式,有些晦涩难懂。除诗歌和剧作外,还有散文集《鼹鼠》(1968)和短篇小说《雾中的火车》(194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