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性做人,理性做事
2664500000009

第9章 品格集(3)

如果15年后还收不回,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邓小平接着又严肃地说:“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在这里,邓小平没有和撒切尔夫人绕弯子,而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直逼要害,给了撒切尔夫人一个准确的回答,即主权问题是无法谈判的。当撒切尔夫人说:“香港今天的繁荣证明,我们英国的管理是极为成功的。如果贵国政府允许的话,我们愿意继续提供在管理方面的聪明才智,也可以在贸易方面采取优惠政策。”

邓小平说:“保持香港的繁荣,我们希望取得英国的合作,但这不是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必须在英国的管辖之下才能实现。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的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现在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我们要同香港各界人士广泛交换意见,制订我们在15年中的方针政策以及15年后的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应该不仅是香港人民可以接受的,而且在香港的其他投资者首先是英国也能够接受,因为对他们也有好处。”邓小平还告诉撒切尔夫人:“中国希望和平收回港,谈判成功收回;如果谈不成,中国也要收回。”

撒切尔夫人本来是怀着志在必得的信心来北京的,最坏的打算也要“主权换治权”。然而,当看到邓小平要彻底收回香港的坚定决心后,撒切尔夫人不得不暗自承认自己原先的算盘打错了,中国不是阿根廷,香港也不是福克兰群岛。

心灵沟通

放的下不是要我们抛弃一切,而一些原则问题是绝对不能妥协的。

自尊自爱自强

辉的父亲生就一副菩萨心肠,一向温文尔雅,但六月的一天,辉却目睹了父亲对一个陌生青年严厉的训斥。

那是个星期天,辉陪着父亲在大街上散步,迎面撞上一个蹲在地上向行人乞讨的年轻人,只见他面前放着一个牌子,上面介绍他是一个大学生,来这座城市打工,但未找到工作……

父亲凑上去,问那年轻人真是大学生吗,年轻人点点头。

刚才还说说笑笑的父亲陡然变了脸色,像一头暴怒的狮子,将雷霆般的呵斥,暴风骤雨似的倾泻到年轻人头上: “收回你的手,你这不知道羞耻的家伙,回去照照镜子,看看你那熊样,也配称大学生,你的书都自念了……"

平素说话柔声细语、从不带脏字的父亲,这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连辉都惊呆了,那个年轻人更是惊愕不已。

“快滚,别在这里丢人现眼。"父亲不容置辩地喝道。

那年轻人真的在众目睽睽下,垂着头乖乖地走开了。

望着胸膛还在剧烈起伏不已的父亲,辉还未缓过神来,父亲从兜里掏出50元钱,示意辉过去交给他刚才责骂走的年轻人。

辉不解地望望父亲,父亲长叹一口气,命令辉赶紧送去。

当辉追上那个年轻人,请他原谅父亲的冲动时,那个年轻人满脸羞愧地向辉真诚地感激道: “谢谢你父亲,我将一生铭记他的教诲,请你转告他,我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年轻人转身走了,辉还握着那张钞票久久地愣在那里,脑子里一下子塞满了父亲常说的那六个字——自尊自爱自强。

心灵沟通

自尊自爱自强,这是为人之本,当我们的灵魂在迷茫中徘徊,信心在挫折中慢慢丧失时,始终要记住这六个字,才不会使我们自己连人格也一同堕落在迷茫的街头。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的人,又有谁会瞧得起你呢?

做人人格自尊第一重要,不能利益熏心为了金钱去出卖自己的人格。拿得起,放得下,做人为自尊自爱自强而活,而不是为你的金钱生活。

美在心灵

有人乘车“只争朝夕”。

胡几乎被挤扁,终于钻进了车门。

胡的坐位是临窗的三号。还没坐稳就踩胡脚的那个小山似的女人,一屁股将四号座位压得“咯吱”呻吟,一下子,胡的地盘被她侵占去三分之一。盛夏乘车摊上这样的芳邻,真是不幸。

胡的这排座位是三、四、五号。五号座位上是位不满二十岁的姑娘,一副近视眼镜架在高挺的鼻梁上。胡瞥了她一眼,见她表情丰富的脸上清晰地写着对四号邻居的厌恶。原来,五号的“疆土”也遭到胖女人的“扩张”。只见五号几乎愤然地急挥纸扇,把胖女人呛人的汗酸味扇到胡这边来。胡心中非常恼火,但又不便说她。

汽车在公路上飞驰。闷热的空气与发动机的“哼哼”声胜过催眠曲,车上的乘客有差不多半数在打盹。四号的眼皮也在合拢。小山似的身躯慢慢向五号位倾斜,胡幸灾乐祸起来:胖女人灰衣服上那汗渍斑斑的“盐碱地”,可以从俏姑娘那里得到一点香水味了。

五号由表情讨厌,到怒气升腾,从“厌而远之”到奋起反击:她架起胳膊肘顶四号的胖脸。胖女人一定是在梦中喝醉了酒,任你五号怎样明顶暗碰,都撞不开她的梦门。最后五号愤中生智,猛然一闪身,把四号摔倒在座位上。车内一阵窃笑。

四号从突然破碎的梦中惊醒,艰难地支起身,很难为情地低下头玩起自己的胖指头来。

车行至某县城,那位五号姑娘也开始打盹,不由自主,她的秀发委屈地贴在四号的“盐碱地”上。渐渐,五号的头滑到了四号的胳膊弯里了。可胖女人并不去回敬那姑娘一个闪身,反倒尽量保持平稳,让姑娘舒服地依着她。四号的右臂一定是很累了,她用左手去托扶着右臂。

不知怎么,胡心里泛起一股说不清的滋味,不禁对四号低声说:“大嫂,弄醒她吧。”

她答非所问:“俺家大妞也这般大,年轻人爱困。”

车在颠簸,胡的思绪也在跳动。

心灵沟通

人性的美在于宽容、仁爱,不要从外表来判断一个人的美丑。外表会让人上当的。高尚的心灵才是真正的美之所在。

快乐需要摆脱习惯的束缚

一个小孩在看完马戏团精彩的表演后,随着父亲到帐篷外拿干草喂养表演完的明星马匹。

小孩注意到一旁的大象群,问父亲:“爸,大象那么有力,为什么它们的脚上只系着一条小小的铁链,难道它无法挣开那条铁链逃脱吗?”

父亲笑了笑,耐心地为孩子解释:“没错,大象挣不开那条细细的铁链。在大象还小的时候,训练师就是用同样的铁链来系住小象,那时候的小象力气还不够大,小象起初也想挣开铁链的束缚,可是试过几次之后,知道自己的力气不足以挣开铁链,就放弃挣脱的念头。等小象长成大象后,便甘受那条铁链的限制,不再想逃脱了。”

正当父亲解说之际,马戏团里失火了,大火随着草料、帐篷等物,迅速蔓延到了动物的休息区。动物们受火势所逼,十分焦躁不安,而大象更是频频跺脚,仍是挣不开脚上的铁链。

猛烈的火势渐渐接近大象,只见一头大象即将被火烧着,它灼痛之余,猛然一抬脚,竟轻易将脚上的铁链挣断,迅速奔逃至安全的地方。

其他的大象,有一两只见同伴挣断铁链逃脱,立刻模仿它的动作,也用力挣断铁链逃生了。但其他的大象却不肯去尝试,不断地焦急转圈跺脚,最终无一幸存。

或许你必须耐心静候生命中的一场大火,逼得你非得选择挣断铁链或甘心遭大火烧身,或许你将幸运地选择了前者,在挣脱困境之后,语重心长地告诫后人,人必须经苦难磨练方能得以成长。

除了这些人生习以为常的方式之外,您还有一种不同的选择。你可以当机立断,拿得起放得下,运用我们内在的能力,立即挣开消极习惯的捆绑,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投入另一个崭新的积极领域中,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

您在静待生命中的大火,甚至甘心遭它席卷,而低头认命?抑或立即在心境上挣开环境的束缚,获得追求成功的自由?

心灵沟通

在生命中,你要逃过大火的劫难,你就必须拿得起,放得下,敢于抛弃习惯的束缚。

人生中的选择需要我们摆脱习惯的束缚。当快乐来临,我们不是低头认命,而应该去寻求成功的快乐。

重视别人

一个人的品位主要表现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17世纪的英国诗人约翰·堂恩在《钟为谁鸣》的诗中说:“谁也不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似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去,欧洲就会缺其一隅,这如同一座山峡,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这首诗告诉我们,谁也不可能离群索居,都要与人相处。在与人相处中,要想受到欢迎,就应真诚地关心别人,重视别人。

纽约电话公司曾就电话对话做过一项调查,看在现实生活中哪个字使用率最高,在500个电话对话中,“我”这个字使用了大约3950次。这说明,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实际状况如何,在内心中都是非常重视自己的。

美国学识最渊博的哲学家约翰·杜威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每一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被重视、被关怀、被肯定的渴望,当你满足了他的要求后,他就会对你重视的那一个方面焕发出巨大的热情,并成为你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