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
新中国成立初期,甘肃省文化主管部门省文化局遵照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和文化部全国戏曲工作会议精神,于1952年,派出专家前往庆阳地区搜集和挖掘陇东道情民间皮影小戏的唱腔音乐和传统剧本,并将其很快整理出版。与此同时,又组织道情艺人出席第一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和西北五省(区)首届戏曲会演。道情唱腔音乐的优美动听及其独特的戏剧表现形式,不仅引起广大观众的强烈兴趣,还激发了戏曲音乐工作者的极大热情,他们纷纷投入到研究、改革和创新发展行列,由此一个学唱道情、整理改编传统道情的热潮迅即在全省展开。这次热潮中,甘肃省秦剧团首当其冲,率先改编了道情折子戏《吵宫》、《斩秦英》,创作了现代戏《六姑娘》、《最后的钟声》等。继而庆阳秦剧团新编道情现代戏《刘巧儿新传》、《新媳妇不见了》等,将其搬上大戏舞台,产生了强烈的轰动效应,从而促使道情从“五尺亮子”皮影天地,一跃跨入大戏舞台,并以真人唱情唱事,这无疑为后来陇剧艺术的形成架设了一座顺利登台的阶梯。道情所显露的独特艺术魅力,很快引起省上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艺术生产的正式行列。1959年初,省上决定在甘肃省戏曲剧院设立道情剧团,又从全省调集戏剧家和音乐家,一方面对民间传统道情板式唱腔继续深入搜集整理,一方面集中精兵强将大抓剧本创作。在极短的时间内,首部由我省剧作家改编创作的大型古典道情戏《枫洛池》搬上了舞台,并将其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晋京演出。《枫洛池》在首都舞台一举成功,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以及专家、观众的承认赞许。它载誉荣归不久,中共甘肃省委于1959年底正式将舞台演出《枫洛池》的陇东道情命名为“陇剧”将“道情剧团”命名为“甘肃省陇剧团”,从此,陇剧这一新生剧种便正式诞生。
陇剧团成立以后,遵照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除坚持在本省农村、工矿和城市演出外,曾先后赴北京、上海、陕西、河南、江苏、浙江等地区进行了巡回演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赞扬,并对进一步发展、提高陇剧艺术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为了进一步学习和挖掘遗产,并向陇剧发源地的人民汇报剧团的工作,让其给予批评鉴定,使其健康地成长,剧团曾指派专业人员及全团同志,多次到陇东地区的环县、曲子一带进行学习和演出。
尽管陇剧是从陇东道情裂变的产物,但却不是传统道情的原样照搬,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这样说,当大型古典戏《枫洛池》编排上演之时,便是传统道情音乐改革发展并产生质的飞跃之日。
一、音乐方面
“道情”音乐虽属徵调式,却有“花音”和“伤音”之分。“花音”表现欢快的感情,“伤音”表现悲伤的感情。
花音类有:弹板、大开板、新板、弹板耍孩簧、飞板耍孩簧、菩萨祭子等。
伤音类有:弹板、飞板、还阳板、新板、滚白、弹板莲花落、飞板莲花落等。
1958年陇东道情搬上舞台,特别是1959年通过《枫洛池》的排演,发现原有的道情音乐有不足之处,创作人员据此作了相应的改革与发展工作。
唱腔方面,在原陇东道情音乐的基础上,以固有曲调,借鉴其他剧种的形式,逐步试创了许多新的板路:有一板三眼抒情、歌唱性较强的慢板;有表达剧种人物的激昂情绪,在唱腔上给予有力烘托的紧板;有把“道情”中的“喝音子”由一句扩充到多句的散板;有曲调性较强的“大滚白”及叙述性的二六。另外还创建了道情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板多眼的唱腔。除板路的试创外,也试创了一些辅助唱腔形式,如花音采音、花音叫板、截板、拉腔等。同时为了烘托戏剧气氛,利用其音乐素材和当地的民歌,编创了一些新的留谱、过门、幕间曲、合唱等,在帮腔曲调(簧)的运用上,为了突出其特点,还发展了多种多样的帮腔形式,分男帮男、女帮女以及混合帮腔。为了配合演员的舞蹈动作,对原有刻板的过门形式也作了旋律上的变化及剪裁。在乐队的编制上进行了扩充,新添了琵琶、二胡、洋琴、笙等,加强和丰富了乐队的表现力。随着唱腔的改革,还运用了乐器伴奏。打击乐方面,改制了大锣、小锣、渔鼓等,使其音色谐调,并揉合了京、秦剧及固有的打击乐点,形成了陇剧的锣鼓经。
二、剧目方面
陇东道情的流传大约有160余年的历史,经过历代艺人的实践和创造,积累并保存了100多本左右的传统剧目。但经翻阅,发现其有三多,即:神多、鬼多、梦多。更由于地域的接近,其大部分剧目又与秦腔的传统剧目一脉相承,同流而异派,只不过由于演出形式的不同,艺人略加了一些变化而已。加之它的连台本戏多,每个戏的情节复杂,有些剧本情节之复杂,使人叙述起来也感到不大容易。而且由于皮影人物在演出上操纵自如、活动灵便,故擅长腾云驾雾、飞升变化之奇幻表演。
基于以上情况,尉团成立以后,深感剧目的贫乏,往往是剧本赶不上排演的要求,传统剧目几乎没有一本可以原封不动地拿出来上演,都要经加工、整理、改编。所以十多年来上演的剧目中,一部分是创作的,如新编历史剧《枫洛池》,大型现代戏《草原初春》,小型现代戏《最后的钟声》、《六姑娘》、《细水长流》,另外还有改编整理传统剧《八郎寨》、《闹店》、《吵宫》,移植剧目《夺印》、《木匠迎亲》、《旌表记》、《假婿乘龙》、《芙奴传》、《恩仇记》、《武则天》、《乔老爷奇遇》、《断桥》、《打神告庙》、《斩秦英》等共60余本(出),经常上演的20多本(出)。
在选择创作、改编、移植以上剧目的过程中,如何选材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受原有形式和条件的限制,从音乐方面讲,原本的曲调比较适合于一些生活小戏,即适合表现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剧目,对于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剧目和反映有一定政治身分正面人物的现代戏,则有一定的局限性。
面临这些问题,经分析研究,为了要健全剧种,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所以既排演了以“三小”为主的戏,也排演了一些行当齐全的戏,同时也排演了反映现实生活的戏。
由于要排演反映现实生活的剧目,在剧目创作方面就要突破原来的规律。如唱词,就是从两方面来着手的:一是从它的格律上,也就是从形式上进行突破和改革,既保留了它原来的十字句和七字句,又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主要是串字和变格,也创造了一些新的格式,像五字句、八字句、长短句的合唱等;另一方面则从内容上进行革新,坚决避免陈词滥调,同时力求顺畅,不为韵脚而损伤词意,但韵脚要求也要严格。
通过以上剧目的创作、改编、移植,初步探索出陇剧剧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建自己的独特风格:
1.基于陇剧音乐的节奏明快,抒情性强,所以唱词的字数组织较短,句子较长,有些重要情节的唱词,多至三四十句,甚至一些道白,也常是应用有韵律的语言写成“滚白”形式,配合音乐来朗诵。
2.唱词的结构,基本上是采用变文体上下句的近体诗形式。有二、二、三的七字句和三、三、四的十字句两种格式,其中,也有八字句、十三字句、十六字句和长短句等变化,比较灵活、自由,便于传情达意。
3.词的韵律,以陇东官话为基础,对个别字加以改革,基本上采用北方音系的十三道辙。词的上、下旬都有韵。
4.“嘛簧”(即帮腔)是陇剧音乐的重要特点之一,所以在唱词方面,也注意了这一形式的运用。原来“道情”的“簧”有音无字。现在陇剧的“簧”不仅发展到唱字,有时通过这正句的“簧”来替剧中人物抒发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比较传统剧目中由人物本身应用第三人称的说唱形式更为生动。
5.剧本的结构、形式要求场面集中,基本上采用以幕分场,但在幕与幕之间又有幕前戏,使之情节贯穿,避免间歇。
三、表演、导演方面
陇剧是从皮影戏步入戏曲舞台的,由于演出形式的不同,搬上舞台后,在表演艺术上可以说是十分贫乏的,几乎等于一张白纸。要使之适合舞台演出形式的要求,就必须借鉴、吸收、创建和丰富。建立陇剧的表演艺术,归纳起来有三个阶段。
其一,套用秦腔的表演程式。因为剧团的主要成员(包括导演和演员在内)多是来自秦腔队伍,一下子要完全摆脱它的表演形式的影响,那是异常困难的,所以最初在其步法、身段、舞蹈等方面还是运用秦腔的一套。
其二,为了多方面试一试陇剧的表现力,因而选排了小型现代戏《细水长流》和历史戏《吵宫》。在试排的摸索当中,发现道情音乐的节奏很适合于秧歌舞的快四步和慢三步;同时,在屡次观摩皮影戏的时候,又从中感到它的侧身摇晃动作很优美,所以便将这二者与秦腔的表演程式加以揉合运用,谓之“三结合”。它初步为陇剧的表演形式画出一个轮廓,陇剧在表演上开始有了自己的一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