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从自行车到宾利:一个北大学子的创富之路
2659900000020

第20章 亚太集团的故事:盯上玛莎拉蒂(5)

他按照我的建议改变做法,并以高薪招贤纳士。一年以后.他的净利润仍是20万,但他不用亲力亲为了。第二年,净利润跃升到50万,他反倒变得更加轻松了。很多企业家都因缺乏一流员工而头疼。那你要问自己,你是一位让有才能的人愿意跟随的领头人吗?

这位先生告诉我,听了我讲座后的三年当中,由于钱和时间都比以前多了,他共买下了450万澳元(27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房产。2007年一年当中,他的投资就给他赚了百万澳元(600万元人民币)。

我在讲座上经常听到这类故事。当一个人愿意改变自己的时候,他就开始走向新的高峰。反之,如果一个人抱着过去的思想不放,就永远在一个水平上徘徊,甚至要落后于同水平的人。

我有位早期的客人,是来自昆明的医学博士杨先生。他在悉尼最大的儿童医院从事科研。刚认识他时,他的年薪是44000澳元。太太在强生公司(Johnson&;Johnson)工作,年薪4万。他们在悉尼近市中心的地方有一套两室一厅的公寓,正在努力还按揭。

他们都比我智商高,而且都是各自行业里的顶尖人才,可我们的生活境况却截然不同。我去见他们的时候,他们看到我开的“大奔”,流露出羡慕的眼神。交谈中,他也了解到,我的收人比他们夫妻俩加在一起还要高许多倍。

我向他们介绍完房产投资后,杨博士说:“我很喜欢你这套理念,但我们现在没钱投资。”

我说:“你们怎么会没钱投资呢?虽说你们收人不高,可投一两套还是绰绰有余的。”

他说,他们的钱都用在加速还贷款上了,连女儿学钢琴的钱都没有。

我告诉他,虽然我理解他想早日还清债务的愿望和做法,还是有更好的办法的。我建议他:“先把每月还房债的数目降到银行允许的最低额,约为1200澳元。另外,该带家里人出去吃饭就去!同时,拿出钱来支持女儿学钢琴。然后,利用自住房作抵押,贷款买下两套投资房。这样,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你就可以大大增加自己的财产基础,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在这之后的一年中,他们买下两套投资房。只因改变了想法,在原有收人基础上,他们名下的房产从原来的287增加到110万澳元。在以后的若干年中,三套房价格翻倍。他们仅靠自己的资产就为自己赚了百万澳元(600万元人民币)。

我记得,我曾经帮助过一对儿极其腼腆的上海夫妇。他们在同一家工厂工作,并已经在悉尼南区买了自住房(一套复式洋房)。我认识他们的时候,他们的自住房已经升值了。因此,他们知道房产可以赚钱。

他们很接受我所介绍的投资理念,希望在我们的帮助下,开始房产投资。可他们的好朋友都反对他们投资。这两口子看上去很普通,收入也不高。可现在不光买了自住房,还买了新车,又要买投资房。他们的朋友心里不一定平衡。正所谓“朋友都希望我们好,就是不希望我们比他们更好”。

尽管起步时有各种压力,但他们还是愿意按照我们的系统投资。他们从胆量和经济实力上都算不上大投资者,顶多三四年买一套房。可他们只要按部就班地坚持投下去,将来不光可以靠房产养老,还可以成为第一代移民中的百万富翁。他俩于1999年跟我买下一套31万澳元的投资房。

两年以后,有一天,我正在一个建筑工地向客户推荐楼盘时,有人在身后拍我肩膀,一看是他俩。他们说,这两年中,投资房中一直有租户。因为这套投资房,几乎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附近新开盘的同样公寓,已经卖到475000澳元一套。他们还说,幸亏当初没有听从朋友的劝告。我提醒他们,生活中,永远只听从有结果的人的话。

还有一对来自北京的夫妇陆凌雪和钟先生。2000年,我刚认识他们的时候,俩人都已接近五十岁。他们很赞同我讲的投资理念,但认为可以自己操作。

我问他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住进百万豪宅(悉尼当时百万澳元还可以买座豪宅)?你们想不想开奔驰?”

他们回答说:“我们不想这些。”他俩个人年收人都在5万澳元左右,当时觉得,住百万豪宅、开奔驰车比较遥远。

接下来,他们自己在悉尼看了近两年的房子,只买下了一套投资房。加上原有一套自住房和一套投资房,他们名下共有三套房。生活其他方面没有什么变化。

到了2002年底,他们又来听我的讲座。这时,他们意识到,这两年多,我个人无论在资产上,还是在事业上,都比他们发展了许多。于是,他们决定还是跟着我们公司走。在我们的帮助下,他们在短时间内又买下两套投资房。

有一天,陆女士打电话来说:“周先生,您曾说过,如果我们成为您的客户,您会教我们如何提高收入。现在,我们已经是您的客户,能否跟您谈谈?您给我们支几招?”

第二天,他们来到我公司。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先帮他们打通思想,打破常人在收入上的思维障碍,向他们讲述了挣钱的艺术。

他们按照我的建议,开始去改变想法和做法。2003年,俩人年收入从原来的10万澳元提高到30万。到目前为止,他们年收入一直保持在几十万澳元。几年前,还买地自建了梦想的百万豪宅。他们不仅早就买下了一辆奔驰E320和一辆路虎,更建立起了一个价值数百万澳元的房产投资组合。他们从普通收人者变成高收人者,并成为自豪的地产百万富翁。

我为什么会花时间教他们提高收入呢?首先,我很愿意给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早年我在销售人寿保险时,就义务为英文不好的华人客户读英文信件。后来,在工伤理赔法庭为受了工伤的人做翻译时,我常常鼓励他们面对生活的挑战,不要因为受伤而对未来丧失信心。第二,我想有朝一日回国去,教年轻人如何创业,可又不想空谈。就通过我在澳州的客户为实践样本,以找出一个对大多数人有效的提高收入的办法。

再讲讲我的两个朋友,徐先生和王先生。他们最初于1990年被北京体院派到悉尼,学习打板球。之后,俩人又先后返回澳洲。徐先生移民到墨尔本,王先生来到悉尼。当时,他们的起点一样。徐先生很快就在墨尔本的一间大学里找到了工作。他的英语水平和前景都比王先生要强一些。徐先生一直呆在大学里,而王先生则打过各种零工。在大学工作之余,徐先生还教教中文。两项工作加在一起,每年收入能有七八万澳元。虽说生活挺稳定,可徐先生有时也想做点儿生意,又不知该做点儿什么。

有一天,有人向他介绍了一个涮羊肉的连锁生意。徐先生很有兴趣。但由于胆小,又没做过生意,他就给十个要好的朋友打电话,征求他们的意见。所有朋友都给他泼冷水,他就放弃了。

后来,我问徐先生:“你这些朋友中有几个是做涮羊肉的?”他说:“没有。”我又问:“有几个是做餐饮的?”他回答:“没有。”我接着问:“他们有几个是成功的企业家?”他说:“没有。”那他为什么要听这些没有结果的人的建议?王先生在悉尼住了四年以后,由于没拿到绿卡,就于1994年回到了北京。我把他介绍给一位非常成功的朋友。于是,他就到这个朋友开的广告公司工作。当时我的朋友对王先生说:“你在我这儿打工肥不了,但肯定瘦不了。”果然,我朋友的生意做得很大。王先生给公司带来很多效益,一年以后,挣了百多万元人民币。他在北京买了三套公寓,还奖励了自己一辆红色丰田跑车。据说,当时是北京的第一辆。后来,王先生开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做得非常成功,拥有像杨森、微软这样的大客户。如今,王先生还经营一家超豪华户外家具生意。

从我的两位朋友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你结交成功者,就会成功。中国的老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确是灵验!在过去这些年里,无论在保险业、翻译界、直销生意,还是房地产业,我接触了成千上万的人,印证了人们成功与不成功的最关键原因。如果你把五个最要好的朋友的收入或资产加在一起,再除以五,基本上就是你自己的收入或资产。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所处环境的产物。

我经常到悉尼市中心一家瑞士表店买手表,每次都是一位叫史代拉的北京女士为我服务。她气质高雅,业务娴熟,服务热情。她的先生在大学工作,不是那种开创型的男士。而她却不甘寂寞,在我认识她以前,曾自己奋斗过好几年,但结果甚微。后来她就认命了,又回到了表行。

她对我说:“也许,我命中注定就只能过普通人的生活。”她在表行里每天都接触成功人士,可她自己却认为与成功无缘。

我对她说:“这同你的命运无关,是由你的家庭及社交环境造成的。”后来她承认,她朋友们的生活境况还不如她。我为她惋惜。其实,她完全可以过富贵的生活。可要改变现状,她必须要交一些比她境况更好的新朋友。

我的许多客人也一样。他们周边往往缺少积极、乐观、进取的朋友。亚太集团和我们的专业投资顾问团队就是尽力为客户提供一个有助于他们成功的环境。

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名百万富翁或千万富翁,但靠急功近利不行。大部分人都不会中彩票,大多数人不会继承一大笔遗产,但他们可以靠自己。

当我同几位中国移民谈未来时,我请他们想象一下十五年以后的景象。作为白手起家的第一代移民,他们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百万甚至千万富翁。那将是一种什么感觉啊!

每个人在成功的路上都曾被人怀疑、讽刺、挖苦、讥笑过。我们只要明白,每个成功者都有同样的经历,不要因此而放弃梦想。谁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好。

亚太集团的成功模式就是激励客户改变思维,变换做法,克服挑战,及早行动。然后,去拥抱一个辉煌的人生。每天早晨醒来时,我都为自己能有机会积极地影响他人,而感到庆幸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