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跃林见二位太妃竟然要给他们跪下,竟然在自己跟前称奴家,心想这乌龙太大了:“等等,什么国师、小秦将军、长发及腰?”刘跃林、曼曼一头雾水,但有一点他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两位贵妃好像在争宠,而且是在跟太后争宠。
这也太荒唐了吧?柴荣去世才半年多,还可以用尸骨未寒来形容,后宫却开始争先恐后的想要出墙。你们就不怕被太皇太后沉塘?不过想想史书记载的五代十国这些年城头频换大王旗,那么多的皇帝刚被杀,皇后嫔妃便被新皇纳入后宫的事屡见不鲜,也就不足为奇了。好像哪份资料里就有眼前这俩太妃,说赵匡胤进宫后就直接收了她们,没对小符后下手是因为实在是抹不开面子。
两位太妃见他们一脸懵相,明白他俩不知道内情,便详细叙述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原来符太后嫁给了秦将军,那哥们的运气也太好了吧?到这儿就跟二十岁的太后搭上线,然后里应外合将计就计拿下赵匡胤?
难怪太后和幼帝都留在石门镇,而且听他们说还把几个小皇子也都接了过去……
这些天听他们风言风语已经知道当今太后符氏嫁给了秦将军,原来还有这么个缘由
因符后和幼帝都在石门镇,范质、魏仁浦等人商议后“请示”了留在宫中的太皇太夫人、以及太妃(南唐送世宗的两个嫔妃),决定在御膳房款待刘跃林和曼曼。范质他们不仅不限制刘跃林他们的自由,反而天天在早朝结束后过来慰问送温暖。
刘跃林、曼曼进入电报室就不停的发报、收报,他们谢绝了范大人等的好意,继续与营地联络,每餐都是由电报员带回来凑合吃的,因为他们有太多的话要告诉营地,而电报每分钟只能发几个字。
得知刘跃林已将穿越之事全部告诉了范质等人,秦化、赵一方等并没有指责他们,只是让他们写一封电文,密封后让电报员送交范质等人,告诫他们严守秘密严禁外传。
范质等人原本想把“国师”的秘密告诉执政团众臣,还没来得及召集大家便接到了保密电报。
看到措辞严厉的电文他们只好商议决定暂时只有他们四人知道……
刘跃林、曼曼对电报组成员一口一个长官叫的很不好意思,但几个电报员说在营地大家都是这么叫的,是长官让大家这么叫,不准叫“老爷”“大人”。各工矿农场等也可以“张工”“王工”,但军队里必须叫长官。包括所有女长官,还有一个小长官,他们都很很了不起,而且对士兵、做工的民夫、周边的百姓都很好。说那些女长官、包括那位小长官也都是博学多才,连肃州几大家的师爷、管家都经常去听她们讲课。
刘跃林、曼曼询问了很多关于营地的事情,从电报员那里他们了解到两处营地发展都很好,实力也很强,绝对有能力救回所有学生。用电报员的话就是长官想要的城池没人能守得住,长官要去的地方也没人能挡得住。
……
汴京电报组的电台功率有限,经过石门镇营地中继增幅,嘉峪关、太原基本上都能同时收到信息。
得知还有女生身处绝境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解救,必须尽快营救。
大家一致认为最安全的营救行动是部队尽可能多的参与,但北征刚刚结束,部队休整、燃油、弹药以及运输等现状都无法支持大规模行动,顶多只能保障三四个连队的行动。
王东林说太原矿区将由技术人员按计划继续施工,他带机动船回来一起参加行动。
秦化赵一方林岩等人不同意老王参加,认为目前状况受船只运力限制,并不具备与南唐全面对抗,营救只能谈判、赎买方式,也不排除采取威慑、奇袭方式,参与人员越少越好,非行动人员尽量不参与。
秦化说由他前往京城后带王皓轩和特战队前去营救,趁夜色带六七名特战队员乘橡皮舟上岸查探,其余人员在江中接应。一种方案是悄悄找到金陵客商,看能不能通过关系私下先把她们带出来;另一种方案是突袭青楼或军营,强行带出她们,缺点是只能解救一处的学生。
但两个方案都被否决。理由是尽管南唐已向大周称臣,但现在柴荣已死,且以前有杀使团的先例,最重要的是特战队员深入陌生城区目标太大,仅从外貌对方一眼就能被认出,若开口搭话更是暴露无疑,根本不可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最好的办法是在金陵周边、或者扬州附近找一百姓,重金奖赏让他们先行帮忙联系到客商,然后通过客商与皇家的关系,尽量协商解救学生,答应他们所有合理的条件,哪怕是重金赎回都行,咱不缺钱。
王东林说以前看报纸、电视上拐卖女大学生的事情非常气愤,甚至让人想屠龘村。而且机动船的机械性能及寿命受材料影响,随时都有故障的可能。船上带有备件,他们几个机加工人员必须参与才能保证随时维修,而且他们正在安排技术人员继续施工,等安排妥当马上返回。
王东林他们去太原矿区时带走了部分船只,搜救队两条船,现在营地加上那条“龙船”及两条护卫船只有十五条船,如果从河中或同州调船,最快也得两三天,只有龙门郡铁厂那边的六七条船可以在大半天过来……
只能这样了,李会封带着太后懿旨及信物前往龙门郡“借”船,营地码头开始紧张的准备、装运物资。
……
早在婚礼前他们听到王耀说金陵可能也有法师、半仙时,当晚婚礼结束后船长、林岩就私下请来王著,询问了有关金陵半仙儿的事情。王著非常爽快的说了,却没有什么有用的线索。他只是说显德三年先帝南征时,攻克南唐八个州县后在寿春遇阻,南唐主派遣李德明、孙晟率使团来叩见先帝,请求废除帝号,割让寿州、濠州、泗州、楚州、光州、海州等六州之地,并且每年进贡黄金绢帛百万,以求休兵停战。先帝因为淮南之地已经一半被后周攻占,各路将领捷报频传,便打算取得全部长江以北的地方,不答应唐主所请求。
后来唐主遣孙晟等百余人复送降表,但先帝不仅没有放他们回去还把他们扣下带回汴京。寿春久攻不下,先帝回京后问孙晟有关南唐布防情况,孙晟不仅顾而言他还使离间计。先帝一怒之下就把他们全杀了,曹翰行刑。
哦,对了,当时杜彦圭是曹翰属下一观察副使,就是他们行刑的,他现在就在河对岸。
连夜叫来杜彦圭,他详细叙述了当时的经过:
因先帝下令处斩南唐使团,他们跟先帝说可以告诉一个秘密,希望能保全使团成员的性命,他们告诉先帝说要提防赵匡胤,说他显德七年兵变。
赵匡胤是谁?赵匡胤在南征时立了几次大功、功劳最大、是功臣。先帝更怒:临死还要使离间计?没门!行刑前孙晟的贴身小厮递给我一个锦缎布包,说圣上看到后肯定会放过他们一行人的。但先帝只是摆了摆手让继续行刑,根本没有查看的意思。后来曹将军也不敢打开,和我一起把布包送兵部存档,并告诫任何人不得打开。兵部小吏当着我们的面用火漆把布包封好,做好批注签上名字后,由我们二人同时在火漆封上按了指印……
【《资治通鉴》记载:初,唐使者孙晟、钟谟从帝至大梁,帝待之甚厚,每朝会,班于中书省官之后。时召见,饮以醇酒,问以唐事。晟但言“唐主畏陛下神武,事陛下无二心。”及得唐蜡书,帝大怒,召晟,责以所对不实。晟正色抗辞,请死而已。问以唐虚实,默不对。十一月,乙巳,帝命都承旨曹翰送晟于右军巡院,更以帝意问之。翰与之饮酒数行,从容问之,晟终不言。翰乃谓曰:“有敕,赐相公死。”晟神色怡然,索鞋笏,整衣冠,南向拜曰:“臣谨以死报国!”乃就刑。并从者百馀人皆杀之,贬钟谟耀州司马。既而帝怜晟忠节,悔杀之,召谟,拜卫尉少卿。】
林岩又找来南唐徐家商号徐贵徐掌柜,他略作思索说好像有这么回事儿,具体情况自己也不太清楚,不过表示回去以后可以打探此事。
营地方面早就在私下把各路客商查了个底掉,通过长安董掌柜、苍穹镖局等人已经大概知道了徐掌柜的背景,知道他与皇帝李璟原是世交,其父跟随徐知诰征战多年,他自己也曾做过李璟(原名徐景通)的副将及指挥使,也是一谋士。在徐知诰取代南吴称帝建立南唐、改名李昪后便辞官为商,他知道伴君如伴虎,自己又手握重兵,稍有不慎就会有灭门之灾,便请求皇上允许儿子徐程也脱离军籍跟自己经商。
徐家父子脱离了军籍、没有了兵权以后,反而与皇家的关系更密切了,甚至在后来李弘冀娶了徐贵的女儿,若太子弘冀活着的话以后他就是南唐的国丈。徐家生意越做越大,在江都、钱塘、金陵等地都开有分号,李唐、吴越交恶期间,双方的很多事宜都是通过徐家在钱塘的商号转达的。周朝廷南征时曾将商号撤出淮北,后又在江都(今扬州)由小变大慢慢站稳脚跟。经商过程中他们也为朝廷有意无意的搜集到不少有用的情报
太子弘冀死后两家关系并没有什么变故,特别是朝廷经济危机时曾建议朝廷铸铁钱(由户部侍郎韩熙载执行,一枚新大钱,当十枚旧钱;一枚新小钱,当二枚旧钱),更赢得了朝中上下的好评。
徐家贩运茶叶时在商州结识了长安的董掌柜,虽说南方部分地区在去年也遭遇灾害、饥荒,但部分商号仍然在利益的驱动下南粮北运,沿丹江至商州后卖给设在丹江的高价收购的长安董家商号的分号。不仅赚取双程货物的差价,还赚取了结余银两铜钱与本地铁钱之间的汇率差价。
唐朝中后期,地方藩镇势力阻断了淮河和汴河的漕运,丹江便成为江淮地区货物运输的主要航道。九江、丹江、商州到长安,这条商道曾在唐末乱世时期对长安经济起过重要作用。
在丹江董家商号的分号处见到水晶制品之后,徐掌柜见大有商机,非常爽快的拿出五百两银子作为引路钱,希望董掌柜在下次去西域时带上徐家商号。
听到从西域回来的管家和伙计叙说了西域之行的见闻,特别是小伙计说“每地只设一个代理商”让徐掌柜决定必须尽快再去一趟把代理之事定下来。因为金陵已经有好几家商铺老板询问水晶事宜,万一被别人抢先就亏大了。所以他们过完元宵节便出来,只当是游山玩水。
结果在途中遇到归义军、回鹘等人,甚至还有于阗、吐蕃的商客及使者,于是便跟随华军来到石门镇,并应邀参与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