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二月初二)李重进刚到晋阳便得知城池已经拿下,看到完整的晋阳城墙、护城河以及整个“战场”并没有传统大战后的遍地死尸和满目疮痍,洞开的城门隐约看到城内视乎秩序井然……他不顾长途奔波带着张美直奔中军帐。魏仁浦、张永德、向拱、慕容延钊、李洪义、王潇等人都在,唯独法师们都不在。
魏仁浦、张永德跟他简要介绍了破城经过,说秦将军早就预料到晋阳城中的汉军官兵并不是铁板一块,不是都愿意拼死守城的。北汉地薄人稀、物资匮乏,不仅要奉养北汉朝廷,每年还要拿出大量的钱财进贡契丹;谁愿意舍命保这样的朝廷?就跟当年先帝高平之战之后围攻晋阳一样,除刘崇亲自镇守的晋阳城外,周边各州均开城投降,只可惜晋阳城墙高城固,又适逢连日降雨使我军功亏一篑。所以刘钧一死朝臣便商议开城投降了。
能得到法师相助乃大周之幸云云。
李重进听得瞠目结舌,他无法想象那两三百“华军”是怎么攻破固若金汤的晋阳城的,他跟大多数将官的想法一样,也认为此次攻打北汉只不过是借刀杀人,以战事除去参与兵变的禁军将士。
李重进日夜兼程赶往京城就是为了阻止太后、幼帝亲征,以防前途渺茫的禁军在晋阳城下临阵倒戈。没想到那些法师还真的帮周军拿下了晋阳城灭了北汉。
张铎告诉李重进,说那帮法师全都去城西游玩去了,说那个奉圣禅寺是千年古寺,说曾经被尉迟敬德抢去做别院,还要上山看什么石窟,还说城北五六十里处有铁矿和煤矿,就是石炭……
攻城期间还有此雅兴,这是来打仗的吗?铁矿、石炭?他们又没来过这儿怎么会知道?
李重进问下一步准备怎么办,魏仁浦说:“北上打契丹,明日启程。那位林先生说千年来除了霍去病曾把匈奴赶到塞外咱们汉人一直被游牧民族追着打,现在必须北上把他们打怕、打服。现在北汉没了,咱们直接面临契丹,那位秦将军说要给耶律璟立一规矩,不能让慕容将军守着太原天天陪辽军玩打仗。他说耶律璟现在大同府,只要他敢跟咱决战,就能一劳永逸。”
“他们怎么知道耶律璟在云州?他们才两三百人敢去迎战铁鹞子?长途奔袭客场作战天时地利都不占,咱们根本没把握战胜辽军。”
“我们也是这么说的,”
“那……法师他们……?”
“只有统兵的张将军和萧将军在,说明日大军北上,秦将军、林先生他们在北边等大军。”
收复太原后第二天一大早,秦化父子、林岩、王皓轩就带领叔叔王潇的亲兵和一个连华军士兵以及大批民工,在当地向导带领下赶往晋阳城北十几公里处的煤矿,只留下帮不上忙的萧阳和张帅整理行装随大军准备北上。
林岩他们按照资料上的信息确定了准确位置,规划了煤矿矿区、开采点及以后的炼焦炉地址。他们认为这边守着这么多的煤矿不用,偏要去砍树当柴烧,真是作孽。这边不是可耕土地少吗?耕地少也得禁止烧山开荒,禁止乱砍乱伐,多余劳力全部去挖煤,晋阳城西约25里处就是咱们那会儿的西域煤矿,再往东北30里是铁矿,林岩老王他们早就把开采方案做出来了。
经过询问打听,现在那两处还都是荒地,可以把附近区域全部圈起来。工钱还按每天两斤半粮食,应该能征到不少人,刚刚收编的几万汉军士兵可以改为工程兵,同时开挖河渠把煤矿、铁矿、汾河、晋阳城护城河连接起来。
他们决定林岩、秦勇、王皓轩留下来负责两个矿区的开采工作。由五连和G连各留下一个排士兵和王潇所部亲兵负责安全工作。石门镇的G连、E连、F连、T连继续妆扮成民工随大军北上作为预备队。
慕容延钊坚决要求北上对阵辽军,说辞去太原尹也在所不惜,而且自己除了打仗对城内管理是外行。魏仁浦自己也想随军北上,看看法师怎么对抗契丹,可众将跟他的想法一样都要随军北上,无奈之中只好让兵部尚书张昭、天雄军符昭信领着留下的两万禁军负责晋阳城内的后续工作。
壬申(二月初三)下午,大军行军至铁矿所在区域扎营。
初四,大军到达石岭关时得知北上负责阻击契丹援军的两万禁军只留下五千人部署在此,其余禁军可能已经分别到达楼烦关(今宁武县北,明代复修长城后改称宁武关)和雁门关。同时秦化在电报中得知嘉峪关过来的三个连已经到达太原,曹延晟父子随柳志军一起过来,如果加快行军速度也许能同时到达楼烦关。秦化电告柳志军不必加急赶路,能在预定时间赶到云州即可。
初五,途中遇到早已渡过黄河观望的西平王李彝殷,他得知晋阳城破后绕过岚州、宪州直奔而来,宪州推官史昭文得知晋阳失守后竟也派人追过来奉表乞降(原在969年降赵匡胤)。
静难军节度使折德扆(杨家将中佘太君老爸)得知晋阳失守也突破黄河汉军防御,神池守军见风使舵开城投降静难军。也已逼近楼烦关,驻守楼烦关的宁化军防御使杨业(杨家将中的杨令公,?-986年)纳闷:岳父对周朝廷的圣旨历来都是阳奉阴违、就算接旨也是出工不出力,没有好处坚决不参与的主,这次怎么也参与对抗我汉朝廷了?他知道周军逼近晋阳城、汉廷危急,连丞相卫融、皇子都先后入辽紧急求援,只是辽援军迟迟未到。也有传言说晋阳城已破,但他还是劝诫岳父不要相信晋阳城已破的谎言。
杨业不顾翁婿之情,斥责老岳不该助纣为虐帮周军入侵汉境;折德扆说刘钧已死汉廷已亡,赶快回头还来得及,千万不要开关放辽军南下。
翁婿两人相互劝诫中禁军前锋赶到,说太后和枢密使亲率十万大军已破晋阳现北征契丹,估计几日内就能赶到。望杨将军念及炎黄之情,勿使契丹南下扰我汉民。
杨业两难:丞相和皇子出关时曾多次叮咛,要他保证关道畅通确保援军顺利入关,以解晋阳燃眉之急;岳父要求关闭城门严守以待,严禁辽军入关。
接二连三的紧急求援杨业知道朝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否则也不会让丞相和皇子亲自入辽求援。
丙子(二月初七)周大军至娄烦关,杨业才相信晋阳城已经失守……
秦化让张永德派出两万禁军分别到偏头砦(明代改为偏关)和雁门关加强防御。
楼烦关地形独特,西北是黄花岭,西南是荷叶坪山、芦芽山,东北部同样是绵延的山岭;北方二十公里处便是朔州,由绵延的山谷相连,官道便修筑于山谷之中,传说中杨业抗辽被俘后绝食而亡的陈家谷就位于此。两侧山岭山坡虽不陡峭,但仅仅能放羊或艰难步行,根本不适合大军通行,更别说粮草车马。楼烦关便是绵延山岭上巍峨长城的一处关卡,契丹南下的通道之一。
契丹援军已经出动,跟以前一样,他们只是慢吞吞的跟郊游似的。尽管他们已遇到再次求援的汉丞相、皇子,但并未加快行军速度。因为他们知道晋阳城墙高城固,周军一时半会根本无可奈何,等月余赶到晋阳时周军攻城疲惫才能显出辽军威风,而且汉军等待越是着急才会给更高的报酬。
游骑哨探回报说前方楼烦关可能已经失守,城楼上高挂着大周旗帜。
怎么个情况?周军不是在围攻晋阳城吗?南下援汉的辽军首领、大同军节度使阿剌一惊:周军已占领楼烦关?以前他们顶多也就在雁门关、石岭关一带布防狙击,怎么这次竟深入到我大辽家门口了?奇兵深入?
他们途中遇到汉丞相卫融和汉皇子刘继恩,知道围攻晋阳城的周军很强大,否则他们也不会接二连三的紧急求救,自己的两万兵马过去也是无济于事。现在楼烦关失守遇阻,若后退十余里沿东侧另一山谷南下则要多出三四天的行程,因为那条路更加崎岖难行,根本不适宜大规模行军,而且周军能拿下楼烦关肯定也会在雁门关、偏头砦布防。否则就必须进行大规模强攻,拿下关卡打通南下通道。既然萧思温所部跟在后边只有一天路程,何不等他们过来一起行动?
阿剌命前军加强戒备,大军距关卡北三、四里处在一宽阔地域依靠西山坡扎营。此处山谷宽不足百丈便于防御,两侧山坡崎岖绵延,周军绝对不可能从山坡上过来偷袭。
阿剌命探马回报后军说前进受阻,正等待后续援军。
雁门关传来消息,说汉左胜军节度使李琼归降,已编入雁门关防御中。
前方探马回报,说关下扎营的是辽大同军节度使阿剌的两万兵马,后续萧思温的四万兵马与之只有一天路程。(辽史:六月庚申,汉以宋兵围石州来告,遣大同军节度使阿剌率四部往援,诏萧思温以三部兵助之。)
丁丑(二月初八)天刚亮,秦化根据头天视察过的地形,让张熙载所部两千禁军士兵配合G连、E连、F连“民工”肩扛手抬把发射架悄悄部署在距辽军大营四五百米的东山坡上,五连、七连全副武装负责掩护,以防辽军突然杀出。作为华军北征第一场真正的战斗有必要让所有人员参与,以便感受战场气氛及锻炼胆识。包括负责后勤的士兵(比如通讯、炊事、医护等)。
辽军岗哨及游骑哨探远远看到周军在山坡上活动也在纳闷:就算要用滚石阵也得把石阵部署在我军上方才对,我军早有防备,你们过不来的。在一里开外忙乎什么?难不成你家石头会拐弯上行?难道要等我军通过你处时再滚石?不对啊?这儿方圆几十里都是土山你上哪儿弄石头?刚才那些周军肩扛手抬是在运送石头?那才能搬过来几个?不成,赶快回去禀报,开战前必须派弓箭兵先行过来消灭你们。
阿剌也纳闷:周军不依仗关城固守,竟然出关在关下布阵,这是哪家战法?可能有诈,命哨探严密监视,各部严加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