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之帝国荣光
2646400000008

第8章 创世 蠢蠢欲动风满楼。

孙承宗没有想到崇祯对他的态度居然是如此热情,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怎么回答。

而崇祯也明白自己刚刚对于孙承宗所说言论在两人还没有详细谈话后便突兀的说出来不免让人忐忑。但是面对这位在历史上有着充满光辉一面的大臣崇祯内心还是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

于是镇定了一下心神的崇祯在开口化解了刚刚略显诡异的气氛。

“孙爱卿,朕这次启用你为兵部尚书。乃是因为国家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而朝中又有奸佞作祟。朕希望爱卿你能协助朕重振大明朝纲,不免有些失态,还望爱卿勿怪。”

孙承宗闻言之后抬起头看着崇祯这位年轻皇帝的脸,看见年不过弱冠的崇祯在在说完这段话之后充满了坚毅,内心不禁感慨

“我大明终于出了圣明天子,中兴有望啊。”原本孙承宗便是因为不满朝廷被阉党把持,而天启皇帝又沉迷于雕刻等奇淫巧技而心灰意冷的。然而在天启皇帝驾崩,新登基的崇祯终于给了孙承宗信心。

在电光火石只见完成了思考之后,孙承宗没有迟疑的跪下说道:“微臣必肝脑涂地,报效皇恩。还我大明朗朗乾坤。”

崇祯扶起跪在地上的孙承宗,将如今朝中的局势以及魏忠贤宠宠欲动,意图不轨的事情缓缓向孙承宗道来。

当孙承宗听到如今朝中局势已经是如此复杂之后,内心更是在担忧中有一点庆幸,看来当今天子已近初步掌控了局势,不然不会将阉党的动向知道的如此清楚。

崇祯接着说道:“朕任爱卿为兵部尚书,是因我大明的军队腐化到不堪使用的地步了。若是不能重整军马,怕是将来朝廷面对****将没有还手之力啊。”

孙承宗心中对于如今明朝卫所士卒的战斗力也十分明白,但是明道崇祯的话却有些不明白崇祯皇帝究竟任命自己为兵部尚书究竟要干什么。

但是崇祯接下来的话解答了孙承宗的疑问,只听见他又说道:“朕欲组建新军,爱卿当全权负责此事。不知爱卿可否能做到?”

崇祯的话与孙承宗的心意不谋而合,孙承宗也明白朝廷军队大部不堪使用,即便是拱卫京师的三大营也不过必地方军队稍稍好了一线。所以组建新军来应对鞑虏的入侵是最好的选择。

崇祯只见孙承宗似乎爆发出了内心的想法,整个人的气质如同一员征战沙场的虎将一般。

“臣遵旨,必组建一支精锐雄狮,收复辽东。”

在孙承宗走后,崇祯细细回想自己自从接受未来记忆已经系统之后朝廷发生的事情。眼下虽然朝政中阉党势力还是宠宠欲动,但总体朝廷的局势已经为自己把握住。现在要做就是准备全面对阉党的肃清。崇祯知道自己能否挽救大明,挽救华夏民族的命运只有在迈出这一步之后才能走的更加坚实。

而告病在家的魏忠贤却坐卧不安,他知道自己已经迈向了一天不归路,现在收手已经来不及了,若是被崇祯彻底掌握局势那么现在自己的作为便是千刀万剐的死罪。而听闻到孙承宗已经入京和崇祯密谈之后,心底的不安全感更加的浓烈。

“去,将这封信给咱家送出去。”在这种不全感的驱使下,魏忠贤已经承受不住这种压力,想要迫不及待的实行自己的计划。

而在第一时间就接到消息的崇祯,仰头看着殿外。这是自己登基以来的第一场大雨,电闪雷鸣的天空显得格外的可怖。不由得他感慨了一身。

“暴风雨要来了啊。”

而与接到消息的崇祯现在气定神闲不同,魏忠贤显得更加焦躁不安,在发出信件等待众人回复的这一段时间之中。魏忠贤感觉到一种莫大的危机感。他想起了自己原本不过是一个地痞无赖,在与人豪赌输了之后愤而自宫。在历经多次苦难,无数次险些被宫中的太监折磨致死后才达到如今的地位,但是凭什么新皇登基之后几句话就要收回自己的财富,自己的地位。想到这里,魏忠贤心中的不禁怒火中烧。

“崇祯,既然你不仁,那就休怪咱家不义了。”

与魏忠贤在雨夜显得愈发疯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崇祯在殿中显得却是格外的冷静,似乎魏忠贤即将到来的反扑只不过一条疯狗的临死之前的狂吠罢了。

崇祯明白现在明朝军队的问题在于卫所制下的军队现在等同于国家的奴隶,闲时务农,战时拿起武器,还要忍受上级对饷银的重重克扣。而一如军户户籍子子孙孙便成为了军户。如此下来军队的战斗力如何能有保障。

崇祯不禁想到一个名词,军校。但是崇祯知道如果自己要立军校,那么文官势力的反扑也是自己不可避免要面对的。毕竟这等于拔高了军人的地位,从而打断了文官势力对朝堂的垄断地位。崇祯只得哀叹一声:“错综复杂,错综复杂啊。”

在后世的评价中明朝的文官集团势力之庞大超出了任何一个朝代,而文官内部的斗争使得无数行之有效的政策无法实行,因为党派的斗阵使得文官们纯粹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国家大义早已经被这些朝堂之上的重臣忘却。无论是东林党,还是复社都是如此,因为这些政治势力背后都站着江浙财团的支持,而江浙财团也依仗在朝堂的文官势力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利益。

崇祯很苦恼,在扳倒了魏忠贤之后文官势力没有了太监势力的打压。手中拥有权利肆无忌惮的他们究竟会干出什么事情,崇祯通过记忆已经很清楚,但是自己究竟该如何面对这些拥有着民间声望,政治关系遍及大明官场的每一个角落的庞大的利益怪兽呢?崇祯不禁不寒而栗。

伴随着外面雷雨愈来愈大,大明的京城似乎陷入了一种肃杀的气氛,尤其在政治气息极其敏感的大明重臣来说。这几日的朝堂之上看似平和,实际上暗流涌动的氛围早已经是了然于心。只不过就在众人等待着图穷匕见的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由九门提督带领的一支明军悄无声息的调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