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要怎样耐住寂寞
2605700000011

第11章 钟爱繁华,也不要忘记享受寂寞(4)

这天,一位商人从街上路过,看见了老人手中的紫砂壶,想以10万元的价格买下,老人微微一愣,随后摇摇头。商人很是吃惊,因为像现在这样一个老头,10万块钱足可以颐养天年了,根本不用每天在这儿摆摊了。然而商人以为老人嫌他出的钱少,于是,加到了15万,老人还是摇摇头,商人无奈地走了。

老人并不知道那把壶是古董,只知道那是他的爷爷留下来的,他的爷爷用过,父亲用过,又传到了他这里。他们祖孙三代打铁时都喝这把壶里的水,他们的汗都是这把壶滋润出来的。可是自己用了60年的壶竟然会值15万元,那天老人失眠了,总是觉得心里有些异样。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继续摆摊,继续卖东西,不同的是,他不再像以前那样闭着眼睛喝水,而是每次拿起紫砂壶的时候都仔细地端详上一阵子,这让他心里很不舒服,总感觉被什么东西牵着。

另外,在那个商人走后,老人的小屋里开始挤满了人,来看他的紫砂壶,这让老人无法容忍。自此以后,人们都知道老人有一个价值连城的古董,于是都来上门观看。老人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把壶。

那一天,商人又来了,他拿着20万元现金来到老人的家中,老人再也坐不住了,他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壶狠狠地摔在地上,好好的一把壶顿时成了无数个碎片。众人都十分不解,老人说:“我这一生不求富贵、腾达,到现在更是无欲无求了,只想有个安静的晚年,想不到这把壶却给我带来这么多的麻烦。因为它我整天不得安宁,所以我只有摔了它才能让我的生活恢复以前的宁静。”

现在,老人依然卖着剪刀、菜刀和一些锅碗瓢盆。据说他已经一百多岁了,成了一位智者。

宁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宁静可以过滤出人生的杂质,宁静可以沉淀出生活中的纷杂,宁静亦可以让你忘记无谓的利益纷争。唯有保持宁静的心情,才不会羡慕权势,才不会追逐奢华,才不会乞求名声,才不会迷失自我。这样才能减轻生命的负担,让自己在轻松中寻求幸福。

忍受寂寞,就是成就成功

可是到了最后关头,她却犹豫了。因为她想到自己现在的工作发展很是顺畅,如果真的要放弃她需要割舍太多的东西,她有些舍不得了。在矛盾中苦苦思索之后,董卿毅然决定,迈出新的一步。

我想,董卿现在应该是我们每个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而几乎所有认识她的人也都是通过那绚烂的舞台。每当站在央视的舞台上,她那非凡的气质,端庄大方的仪表,还有那有些男孩子倔强的个性,都会令很多年轻人羡慕不已。所以很多人都很好奇,她是怎样“一夜成名”并为众人所知的。其实董卿的成功之路并非坦途,她的生活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滋润。

那一年的元宵节,董卿在悉尼歌剧院的舞台上,进行现场直播。那时,董卿深感责任重大,因为这是一场上海大剧院和悉尼大剧院联合向全球127个国家转播的大型音乐会,所以其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当到达悉尼的那一刻,她就开始把自己锁在宾馆里,从早到晚地背台词,生怕直播的时候会出现什么差错。所以她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都是闭门未出。

即使准备已经很充分,可是由于身在异国,又需要和老外搭档,用双语主持,所以紧张总是难免的。可是在现场直播中她看到在上海的两位主持人同样情绪紧张的时候,她的心竟慢慢平静下来。所以在接下来的主持中,她变得异常轻松,由此,她那次的主持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就在第二年,董卿获得了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那时,董卿在上海已经小有名气,她主持的多档节目收视率也不错。就在这时,一个新的机会降临了。

2002年,央视成立西部频道,于是,频道总监尹力向央视推荐了董卿。在接下来的一关关测试中,董卿都顺利地通过了。可是到了最后关头,她却犹豫了。因为她想到自己现在的工作发展很是顺畅,如果真的要放弃她需要割舍太多的东西,她有些舍不得了。在矛盾中苦苦思索之后,董卿毅然决定,迈出新的一步。

在进入央视后,董卿度过了一段十分寂寞的时光。因为当时的西部频道离市区很远,所以每次录完节目后,她都要提着衣服鞋子等大包小包站在街头,等出租车。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深秋寒冬,她每天都得这样度过。

董卿在央视接手的第一个节目是《魅力12》。两场节目录下来,制片人很高兴,因为新来的这位主持人从不死背台词,总是临场发挥,并且还总对节目提出自己的建议,所以,制片人要求编导们平时多听听董卿的意见。受到鼓励的董卿开始冥思苦想,怎样使节目办得更好。于是,她不再只单纯地依赖撰稿人提供的台本,而是自己努力发掘制片、编导没有想到的部分。最终,董卿在默默奋斗中等来了新的机会。

2004年,由于董卿在西部频道一贯保持着高品质的表现,所以领导决定让她主持“第十一届全国歌手电视大奖赛”。董卿迎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一连20多天、30场比赛,每晚直播近3个小时。她每天下午1点开始采访选手,到晚上10点直播才能结束,接着又进入会议中心,就这样,每次回到家中往往已是凌晨一两点,而此时她仍不能入睡,因为还要为第二天的节目做准备。那段时间的生活虽苦不堪言,可是她却觉得很充实,很有成就感。

在这一次主持之后,她逐渐被更多的观众所认识。后来,她开始主持《欢乐中国行》,由于节目涉及的主要是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所以在行程中很是艰辛。可是无论多么辛苦,每一次主持节目,她都会情绪饱满地走上舞台。

2005年,董卿抓住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机遇。她首次亮相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那一刻,让全国观众认识并记住了这张新颖而又亲切的面孔。在接下来的6年中,她每年都会出现在春晚的现场进行主持,并当之无愧地成了央视的当家花旦。

如今,董卿已经成为尽人皆知的主持人,可是她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而是依然在背后做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努力。当有人问董卿,在台下做那么多别人看不见的努力为了什么,而她却简简单单地回答了两个字:责任。是的,董卿知道自己的责任,明白自己的作为,所以才成就了今天的事业。

我们常常看到别人外在的光环和光彩,却总是不知其身后的寂寞和清苦。那么不妨想想,如果我们也像董卿一样“台下用功”,我们的事业还会止步不前吗?

平淡的人生更精彩

我在想,自己的一生想要的是什么,是拥有大把的金钱,还是拥有高高在上的地位?现在虽然我都拥有了,可是为什么还会住进医院?为什么还和死神面对面?

有时我们的生活就应该是平淡的,平淡地为人,平淡地处事,平淡地对待一切。不妨想想,哪个成功人士在取得成就之前不是平淡的呢?他们的成功只不过是平淡地生活所取得的成果。

唐朝,有一个大学问家因不甘平淡而断送了自己的一生。他叫宋之问,才华出众,远近闻名。他有一个外甥叫刘希夷,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大诗人。有一天,刘希夷写了一首诗让舅舅指点,当宋之问看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时候,他拍案叫绝。于是,他问外甥:“这首诗有没有外人看过?”

外甥摇摇头,宋之问大喜,于是对外甥说:“你这诗中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我甚是喜欢,不如你让与我吧!”

刘希夷说:“此两句乃我诗中之眼,若去之,全诗则意味全无,这万万不可。”

晚上,宋之问躺在床上,难以入眠,他一直对那两句诗念念不忘,心想:此两句诗真是语中之经典,一经面世,肯定会成为千古绝句,作者一定也会名扬于天下。想着想着,一个罪恶的念头闪过他的脑海,他想杀人灭口,然后将此诗据为己有。于是,他就让手下人把刘希夷给害死了。

后来,宋之问获罪,被朝廷流放到钦州,当皇帝知道他犯的罪行后,说:“这种人,留之何用。”于是下令将他处以死刑。

宋之问,本来已经是一个有名的大诗人,可是他却不甘于自己平淡的生活,急于一举成名,结果落得了身败名裂的下场。

美国石油大亨默尔因工作繁重、压力过大而突发心力衰竭住进了医院,由于放不下公司的事务,他在汤普森医院包下了一层楼,增设了电话机和传真机,开始了在医院的办公生活,媒体都戏称这里是美国的石油中心。

在经过医生的精心护理和高超的心脏外科手术后,默尔终于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可是在出院之后,默尔并没有回到公司继续经营他的石油帝国,而是卖掉了他的公司,在苏格兰的一个乡村买了一栋别墅,过起了农家的田园生活。

当别人对默尔的举动深感不解的时候,他说出了自己在医院的感想:“在刚住进医院的时候,我担心自己的公司会出差错,担心别人管理不好,担心好多事需要我处理而无法及时办到,为了不影响自己公司的生意,所以我选择在医院办公。可是,在身体大有好转之后,那天我走出病房去外边散心,偶然瞥见医院大楼上的一行大字‘虽然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我觉得这话很有哲理,于是问护士,这是谁的话,护士告诉我,这是一位好莱坞影星所说的话。我不明白,为什么医院会对一位影星的话那么重视?于是,护士告诉我一个故事:美国好莱坞影星利奥·罗斯顿,是好莱坞历史上最胖的演员。一次在英国演出时,突发心力衰竭而被这家汤普森医院收治。医生使出浑身解数却没有挽回他的生命。在临终前,罗斯顿说出来一句话:‘虽然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站在一旁的院长被他的这句话感动了,所以把这句话写在了医院大楼的墙上,用来激励人们爱护自己的生命。当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心被触动了。我在想,自己的一生想要的是什么?是拥有大把的金钱,还是拥有高高在上的地位?现在虽然我都拥有了,可是为什么还会住进医院?为什么还和死神面对面?我明白了,其实一切都不如自己的健康重要,只要有健康的身体,平平淡淡的人生就是最好的。”

现实中的人们,能甘愿放弃名利的人不多,甚至很多人把名利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一旦自己的身份地位达不到自己既定的目标,就会陷入“生不如死”的痛苦之中。相比商界的尔虞我诈,官场的虚与委蛇,宁静而淡远的人生岂不是更好?

人生短暂,何必非要让它承受太多的物欲和虚荣?不如平平淡淡,用一颗平常之心对待一生的得失。

创造时机,勇敢追逐

人一生中的时机不止一次,你错过了这次还可以抓住第二次。其实时机不是自动来临的,而是靠我们自己创造的。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穷小子,人长得很帅气,心地也很善良,他总是梦想着自己要出人头地,成为富翁。有一天,因天气炎热,他躲在一棵大树下乘凉,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不一会儿,国王驾车路过这里,看到了在树下睡觉的小伙子。于是下车来看,国王说:“这可是个人品极佳的小伙子,我想把他带回王宫帮我辅佐朝政。”可是国王看到他睡得正香,又不好意思打扰他,于是就驾车离开了。

不久之后,公主路过这里。公主看到眼前的这个小伙子长得很俊俏,就打算以身相许,于是她俯下身去亲吻了一下小伙子,可是小伙子并没有醒,他此刻正在做着自己的美梦呢,于是公主在无奈之下也离开了。

当太阳慢慢落山的时候,小伙子睡醒了,他伸伸懒腰,脸上洋溢着笑容,因为他刚才梦见了国王和公主,梦见国王要他去做辅政大臣,而公主还想以身相许,并俯身吻了他。正当他沉浸在刚才的美梦中时,一伙土匪围了过来,抢走了他身上仅有的一些钱。他悲痛地望望天,说:“老天爷,你为什么要这么对我?为什么梦中的情形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至今小伙子都不会知道,他梦中梦到的就是现实,但是只因为他贪睡而错过了和国王、公主见面的机会。

还有一个人,生性懒惰,当看到别人挣钱的时候,他很是羡慕,然后,对自己说:“那是我的时机还没有来临呢。”

有一天,他正在一块大石头上晒太阳。突然一个奇形怪状的东西朝他走来。

那怪物朝他喊道:“喂,你在做什么?”

“我在等待时机。”懒人回答。

怪物 哈哈大笑:“等待时机?那么,时机长什么样子,你知道吗?”

“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只要时机来到谁的身边,谁就会升官、发财或者走好运。反正我知道,时机是个好东西。”

“既然你都不知道时机长什么样子,那还等什么呀?不如你跟我走吧,我带你去做点有意义的事。”

懒人听后不耐烦地说:“去去去,我才不要跟你走呢。什么有意义的事?我才不稀罕。”

于是怪物惋惜地离开了。

这时,一位老人来到懒汉面前问道:“时机已经来过了,你抓住了吗?”

懒人惊讶地问:“时机来过了?你是说刚才的那个怪物是时机?”

老人点点头,懒人赶紧快步追赶时机,可是已经晚了,时机已经离他远去了。

老人说:“别追了,时机就是一去不复返的东西,只要你错过了,就不会再回来了。”

懒人急了,说:“那就是说我不会再有时机了?那该怎么办呀?”

老人语重心长地说:“不是的,人一生中的时机不止一次,你错过了这次还可以抓住第二次。其实时机不是自动来临的,而是靠我们自己创造的。”

懒人一听时机可以创造,便睁大眼睛问:“那我要怎么样才能创造时机呢?”

“首先,你要站起来,永远不要等。然后,迈开大步向前走,去做你所看到的有益的事。这样,时机就会来了。”

懒人如梦初醒,终于明白了老人的话。生活中有无数时机,就看我们如何把握了。如果只是静等,那么时机来临也会擦肩而过;如果放开脚步去追逐,那么时机就会属于你。

让别人的嘲笑变成前进的动力

你梦想着有一个马场,那不等于做白日梦吗?你没有钱,没有家庭背景,又怎么能建起这样的一座马场?你知道建一个马场需要多大的投入吗?

有一个小故事是这样讲的:百兽之王老虎要举行婚礼。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它给所有的动物都下了请帖,当然蚂蚁也在其内。这天蚂蚁高高兴兴地出门了,开始了自己漫长的旅程。路上它遇见一只麻雀,麻雀问它要去干嘛,它兴奋地说:“隔壁山的老虎要举行婚礼,难道你不知道吗?我要赶去参加婚礼呢。”

麻雀听了哈哈大笑:“小蚂蚁,以你的速度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呀,要不你伏在我的背上,让我带你去吧!”

“麻雀先生,谢谢你的好意。可是我想我自己可以做到的,只要我坚持不懈地爬一定会到达的。”蚂蚁坚定地说。

麻雀见蚂蚁并不领情,便不屑地撇撇嘴说:“真是不自量力!”然后拍拍翅膀飞走了。

蚂蚁并没有因为它的嘲笑而放弃,而是一直不停地向前爬。终于,那天它爬到了老虎家的门口,看到门前热闹非凡,所有的动物个个脸上都喜气洋洋。蚂蚁一问才知道是老虎的儿子过满月,于是它兴高采烈地为老虎去祝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