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秋天的海洋
2565200000097

第97章 品味生活

“品味生活”这四个字,曾引起我极大的兴趣。两层含义:一是指“有品味的生活”,二是指“去品味生活”。前者说的是一种追求,后者则蕴含很深的哲理。光这四个字,就够让人品味的。

“有品味的生活”许多人都想过,但真正过上了的,却是极少数。因为品味这东西不像财富可以量化,更重要的是品味还不能“自封”,有没有品味不是自己说了算,得看别人是否这么认为。这跟财富又不一样。

当然品味与财富有无关系?我认为是有的,但绝不是简单的正相关。有人戏说“收入决定追求”,这话有一定道理。试想一个人没饭吃、没衣穿、没地方睡,他追求的是什么?不过是“温+饱”而已。只有当饱暖之后,才会思点啥,当然还不至于思品味。品味还真是日子过得挺“小康”之后才想有的,但也不是想有就有的。

生活有品味,还得人先有品味。人的品味又取决于人的文化、修养、兴趣和心态等。这就转到了另一个更重要的因素——“人”身上。生活的味道,得靠人去品。正如品酒、品茗一样,猛喝是喝不出味道的,不过是“但求一醉”和聊以止渴而已。无论是生活,还是茶酒,妙在一个“品”字,只有品才会有味,只有品才能出味。

陶渊明先生是品味生活的高手,他不但隐居南山“采菊东篱下”,连自己的名字都改了,将“渊明”改为“潜”字。清代的袁枚也不错,“栽花忙处儿呼饭,夜读深时妾屏灯”,讲自己栽花正忙的时候儿子在喊回家吃饭,晚上读书太晚了妻子生气地将灯光遮住嗔问为什么还不睡。真是品出了人间的韵味儿。

“品味生活”是一门学问,也是艺术。因为它已不再与金钱紧密相关,有钱的和没钱但不至于饿着的人都可以去品,因此更应该成为人们生活的主题。而现代人恰恰最缺乏的就是这一点,嘴里嚼着美好的食物却全然没有幸福的感觉,一生奔波数十载却无法做到人生“不惑”。这只能说明他活着,却没有去生活。

曾在电话里与朋友寒喧,“最近过得怎么样?”,答曰:“对付着活”。这一答竟将我愣住,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许多人不正是这样吗?生活成了应付随时出现的大小问题,和满足不断涌现的新老欲望。人们总是在说:最近比较忙,最近比较累,最近比较烦!却很少听人说最近比较好,最近比较爽的。

其实生活中还真有好和爽的一面,只是我们的注意力不在这里而已。人们一路奔波,却无暇顾及路旁的风景,殊不知人生的终点只有一处,站名叫作“死亡”。这突然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人们在送别的时候总是说“请慢走”。是啊,人生匆匆,何不慢些走。

人活一世,当然该有所追求,要不就白活了。许多人说:我一定要活出个样来!却鲜有人想到:要活出个味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