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秋天的海洋
2565200000052

第52章 想起了一些人

因为偶遇了一个人,让我想起了一些人。

昨晚的下班路上,我碰到了郑姐,我八年前的一位同事。郑姐与我曾同在深航的党办工作,大家一起共事三年多,她当时在我们部门负责组织工作,如今已退休在家有一些年头。但郑姐对深航的情况还是保持了相当的关注,至少比我对那儿要了解得多。阔别多年后偶然重逢,难免会聊起许多关于过去的人和事。

话题先从我们部门的同事开始。我们曾经的党办主任,在我走后曾“改行”当上了深航广告公司的老总,如今也是临近退休的年龄,他唯一的儿子远在澳大利亚,上次也听他说起打算退休后去儿子那边度晚年。而曾经与我一起编辑《深圳航空》杂志的Z大哥,如今已是深航广告公司的总经理,而我们的X主任则退居到副总经理的位置,也就是说他们二人掉换了一个位置。郑姐说Z当时就是冲着X主任来党办的,并且跟着X一干就是这么多年。事实证明X是值得信任和跟随的一个人,就像我对他的感激一样。

当时我们部门共有7位同事,除主任、副主任外,当时还有负责组织、工会、宣传、团委等各项工作的5个人。当时的副主任C是一个善良却又命苦的女人,在我去党办时她就离异了,独自带着女儿艰难打拼,后来听说她当了人力资源部总经理,这无疑是件好事。可昨天郑姐告诉我,由于股东的变更,C又回到了党办,而且职务降到连部门副职都不是,真是让人意外,但想想似乎又能理解。

我们办公室当时有三位飞行员家属,除郑姐外,还有两位大姐F和R,这么多年后她们一直还在党办,可谓是部门的“长青树”,只不过也许是学历、性别和年龄的制约,一直都没有什么进展。当时我还在深航的时候,其实公司对飞行员家属是相当重视的,岗位和收入都要优于大学生。但后来公司机制发生了巨大改变,许多年轻的大学生通过无处不在的竞聘机制走上了管理岗位,而飞行员家属们则逐渐被边缘化。

我们部门当时还有一位空姐J,她既是乘务员,又兼任深航的团委副书记,除了飞行之外,她也具体负责些团员青年的工作。准确的说她只是我们部门的半个人,还有半个应该记在乘务部。关于她的近况就不甚了解了,昨天我也忘了问郑姐,估计她现在一直还在飞,不用说肯定早就是乘务长了。最让我意外的是我走后招来接替我位置的小伙子Z,年纪应该小我好几岁吧,听郑姐说现在当上了“副总经理”了,也就是哪个部门的副职。

当上“副总”的还有许多人。当时和我一起进深航的几个年轻人,如今个个是副总经理,虽然只是各部门的副职,但其位置和收入也已足够让我汗颜了。十年前,我们十几位大学生从人才大市场走进了深航,应该说能进这个门槛起码也表明我们都是各个院校的佼佼者。但十年来大部分人已经走了,还有少数人留了下来,而留下来的,几乎个个都有不错的归宿。这既让我高兴,又让我陷入了沉思,我当时是作为优秀人才被“选拔”走的,我曾为此感恩和骄傲,但事隔多年后回头总结,命运这东西真的很难让人一言说尽。

来自内蒙的黑小伙M,一直是一个踏实内向的人,他当时在结算中心,如今也还在,只不过现在部门变得非常大,他也从“小M”普了“M总”了;漂亮腼腆的M姑娘,当时是人力资源部的一个文员,比我早上班几天,记得我去报到还是她办的手续,如今她也是某部门的副总经理了,郑姐说她现在说话一套一套的,全然没有以前说话还带点羞涩的样子;还有更羞涩的财务部女孩Z,听说也是“副总”了,还有那个高个子L,曾被派到售票点送票,现如今也是“L总”了……

有一个比我们先入职的女孩,当时的董事会秘书H,白白胖胖的,随和且有心计,后来听说当了深航锦江酒店的董事长,并陆续担任了多项要职。当然也有一些当时是很高职务,如今却什么都不是了的案例。总之,我能想到的跟我们年龄相仿的那帮人,几乎都已是“有所建树”,我已有很多很多年没见过他们了,如果再见,他们的作风肯定会跟从前不一样吧。我也不知道,我们再在一起,是否还能找回从前的感觉。

跟我先后“同居”过的有两个小伙子。一个是北大的Z,后来辞职离开了深航,几经转折又去了国航,如今也是国航CD分公司的副总经理,看来我的伙伴们跟“副总经理”这个头衔特别有缘。这个当年女朋友都需要我介绍的哥们,如今找了一个BJ的空姐做老婆,而且他老婆还管着一大帮空姐。另一位“同居”室友Y,自他去了美国读书后就失去了联系,昨天郑姐告诉我,他一直工作生活在美国,父母也跟着过去了,而且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

这帮人的变化真是大啊,我不得不相信时间的力量!也不得不让我联想起从前的深航。我进深航时,当时只有4架飞机,我在那里干了三年半,走时增加到6架,如今呢,郑姐跟我说,深航已有将近100架飞机了!空姐的人数也从以前的100人左右增加到了如今的五、六千人!!八年过去,我曾经服役和深爱过的深航,正以“一飞冲天”的速度,从一只雏燕变成了遨翔万里的雄鹰。企业的命运也许和人的命运一样,都是很难预测的吧。

因为遇上了郑姐,不禁让我很想念起深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