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
2564400000050

第50章 华侨城的鸟

很早就想写一篇文字,说说华侨城的鸟。

最早听华侨城的“鸟”叫,是锦绣中华于老师的口技,于老师学鸟儿聊天、唱歌、吵架,甚至谈恋爱,惟妙惟肖,学得比真鸟还像!但这毕竟还不能算鸟。

记得哪位女作家问过:“你已有多久没有听到过鸟儿的鸣叫?”大学时的我真的被问住了,脑子转了N圈,才惊觉真是好久没听见过鸟叫了。也正是这一问,才让我从此对城市的鸟鸣格外的留意。

当然现在我完全可以说:身在都市,我依然每天可以听到鸟鸣!在华侨城,聆听鸟的声音并不是件奢侈的事,甚至可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也许正因为这,让我对华侨城的鸟儿有着一份别样的深情。

人们都习惯将花草树木、生态园林、建筑雕塑等作为环境的载体,若让我为华侨城选一个“环境代言人”,我一定首推华侨城的鸟儿。花草园林都是人为的风景,只有鸟儿才是被环境真正吸引来的,鸟儿才是大自然的天使。

听华侨城的鸟鸣,成了我的一种习惯,无论是清晨、午休,或是深夜梦醒,躺在床上,侧耳去听,总能听见鸟儿的声音。原以为鸟儿只是在特定时间才喧闹的,其实不论何时,甚至在雨中,只要你用心去听,就一定有鸟儿在鸣。

有一位华侨城的业主说,“东北远方的女儿在电话那头听见小鸟在歌唱。”多么动人的描述!如果属实,那简直是太神奇了。若是夸张,也是极具浪漫的想象。

我曾用望远镜在树丛中探寻鸟儿的踪影,但“只闻其声,不见其鸟”是常有的情形。若足够运气,偶尔会瞅见一两只小鸟停留在枝头,或立在房檐,翘着尾巴,梳理着羽毛,有时还会看到一掠鸟影从你窗前划过。

为了看鸟,凌晨六点我爬上了房顶,像上帝一样俯视着华侨城的一切,这城区还未完全苏醒,那么清静,只有鸟儿在啼鸣。只有这时,你才能体会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来自燕含山和深圳湾的鸟儿在和鸣,有小鸟在汉唐大厦、海景花园、汇文楼之间穿梭,有时伴着一声哨响从你眼前划过,有时可以吸引你的视线追随它好几分钟。

整个清晨都是属于这些鸟儿的。只有当你早起一次,像我一样亲耳听听这些鸟儿的叫声,你才能真切体会到我的感受并没有半点矫情。有一位同事赞美华侨城别具新意,说这儿是“小鸟天堂”,真是替鸟儿说了句心里话。

记得很小的时候唱的儿歌“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闭上眼睛,真有点梦回童年的幻觉。我知道为什么人们最爱用“鸟语花香”来形容环境了,尽管这个词因为用得太滥而略显土气,但只有“鸟语”才是大自然最动听的旋律,它可以将新鲜空气渗进你的心灵。

华侨城的鸟儿从来不是孤立的,它总是与环境浑然天成,与这里的人们和谐无比。有一则故事打动了我,一位住在华侨城的韩国小女孩养了一只心爱的鸽子,由于某种原因鸽子不能养在家里了,于是小女孩执意要将鸽子送给欢乐谷,从此,园区成了小鸽子的家。

当你走在锦绣中华,与那绿色最和谐的就是那“百鸟朝凤”般的鸟鸣了;若是乘坐欢乐干线,在民俗村外的红树林里,一群白鹭正在悠闲栖息;世界之窗前广场上,成群的鸽子与游客拉近了距离;《东方霓裳》里,美丽的孔雀骑上姑娘的肩头,妆点了游人的眼睛;更奇妙的是,原红树林里的白鹭,因填海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成群结队地往世界之窗园区里迁徙……

其实不是我有意在拼凑,而是鸟儿与华侨城实在有着一种真实的和谐。我猛然发现,“燕”含山、“雁”栖湖、“天鹅”湖,都是以鸟儿命名,这是动人的巧合?还是与生俱来的缘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