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
2564400000004

第4章 自驾游黄山

自驾游黄山,是我此次两千公里江南自驾之旅的第一站。

2012年4月1日,我们一家三口从SH出发,沿G60沪昆高速,经嘉兴、海宁到杭州,G60就在我们家旁边,从SH一直可达昆明,几乎每次出远门我们都必经此路,如去ZJ方向则几乎都要经过杭州。我们轻车熟路,不到两小时便到了杭州。然后沿杭州绕城高速转G56杭瑞高速,便一直可到黄山。

杭瑞高速是指杭州到YN瑞丽,途经黄山、景德镇、九江、岳阳、常德、遵义、昆明、大理等地,总长约3405公里。也就是说沿G56一直往西开,便可到我的家乡岳阳,而这也正是我们此次返乡之旅所规划的路线。从杭州越往西,地势便高低起伏起来,路前方往往见群山蜿蜒,自此已告别长三角平原,心情也随地势开始变化起伏。

约3小路后,我们到达了黄山脚下。也就是说从SH到黄山,约需5小时车程,好在路非常不错,尤其G56上车辆很少,我和妻又可以轮换驾驶,所以每次自驾远行并不觉得辛苦。我们找到在网上事先预定好的酒店,酒店条件不错,且离黄山接驳车站仅2分钟路程。本来还想泡泡黄山温泉,在得知还要乘接驳车到山里后,只好作罢。在附近品尝了当地风味,我们便早早的洗澡睡觉,准备第二天早起登黄山了。

清晨6点,我们将车留在酒店,便乘黄山专线往景区进发。当第一眼看到黄山时,你便禁不住不停按下快门,之前虽见过黄山的许多照片,但当你真正与它相见,仍不免激动!黄山并没有让我们失望,因为它是黄山。有四岁的伊伊与我们一道爬山,且时间只有一天,我们只能选择上下山都坐索道,即便这样,还要爬约六七小时的山路,前后得花一天时间。

我们选择了从前山上,在兹光阁乘玉屏索道至玉屏楼,步行经鳌鱼洞、一线天到光明顶,观天都、莲花两大主峰,再由后山下,从白鹅岭乘云谷索道下到云谷寺。当我们来到兹光阁购买索道和门票时,被告知今天风大,索道停开,需要等待,究竟多久能开不得而知。我们只能耐心等候,其间许多游客中途放弃,选择了徒步上山。约莫等了一个小时,风终于小了,索道得以开放,我们顺利上山。尽管如此,山风仍吹得索道左右摇晃,感觉跟荡秋千似的。

伊伊并不畏高,览车摇晃也影响不了她对窗外山景的好奇,她总是兴奋的问个不停,这也是伊伊第一次见这么大的山吧。乘上缆车,如此才算真正进入了黄山的怀抱,得以近观它的容颜。黄山的石头看似黄土,细腻光滑,棱角并不分明,像经泥瓦匠修饰过的。绿树并未将山体全部掩盖,大部分黄石裸露在外,黄绿相间,不愧为“黄山”之称。

下了索道,我们向光明顶进发。途中遇到一家三口,女儿比我们家伊伊大几岁,我们结伴一起爬山。他们从杭州来,是第二次登黄山,并选择在山上过夜。山上人多,风大、山高、路窄,到了这里,你才真正感受到黄山的险峻,山路边便是悬崖峭壁,当然脚下便是绝美风景。许多人争相在那棵迎客松前合影,树并不大,只是因为它太出名了,看来树也分名气的,尽管本质并无多大区别。我还看到了一棵送客松,它就显得低调多了。

在好汉坡前,开始显出了黄山山路的陡峭与难行。正如坡上所写“攀爬好汉坡,人生收获多”,攀爬黄山,人生收获自然颇多。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刻有不少名人手迹:如“黄山第一处”“云海大千”“此山尊”“天地自丽”“一览众山小”等。最大最夺目的当然要数“******”了,还真是,你走得越远,看得越多,越感叹******!

最震撼人心的路段要数“百步云梯”了。这里台阶几近垂直,两边无甚遮拦,你须下到谷底,再沿极陡的台阶上到对面的山峰。从这边山路望向对面山间,会发现游客如豆子般渺小,分几层散布在山崖上,怎一个险字了得!最可佩服的是,伊伊居然几乎全是自己爬山,我们没有抱她,而是鼓励她路要靠自己走,好在她从小跟我们爬山爬楼惯了,整个黄山几乎是她自己登完的!

之后经过一线天,到达光明顶,在绝顶处合影,便急急往后山赶,因为要赶在天黑前到达后山索道站。后山的山路还很长,步行也得几小时,这里山路也比前山缓和一些,风景也自然没有前山那么壮丽。一路上我们看到不少挑夫挑着重担上山,他们除了扁担还会另备一根类似扁担的竹杆,原来是为休息时架起那副担子的。这些黄山挑夫,无疑是黄山的脊梁!

下山路上,伊伊终于坚持不住了,经过几个小时的山路攀爬,大人们早已累得挪不动脚步,而伊伊居然表现得如此出色!她撒娇让我们抱一下,我们充满心疼和爱怜的答应抱她一下,没想到她一到我们身上便睡着了!这下只能轮到我和妻轮流抱她下山,好在是下山,好在不算太远,不过睡着了的孩子显得比醒时要沉重许多。下午四点多,我们终于赶到达云谷寺,顺利坐上览车下了山。伊伊则一直在我们怀里酣睡到山下。

黄山一日游圆满落幕,因为有之前的研究和筹划,我们选择了最适合我们的线路和安排,饱览了黄山的大部分美景,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定格,收获颇丰,感触良多!最重要的是带伊伊来了一趟黄山,虽然她以后也许记不得太多场景,但在照片的帮助下,我想她会回忆起黄山的些许片断。回到酒店取了车,我们马不停蹄,驱车赶往下一个目的地——婺源。

黄山,我们来了。黄山,我们来过了。下一次相见,不知会是在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