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事件被后人称为“坑儒”,就是活埋儒生。和这件事情几乎前后发生的是“焚书”事件。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位的第三十四个年头,某一天,咸阳宫里正在举行酒会,70多位被秦始皇封为博士(按,此“博士”系指学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说“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秦及汉初,博士所掌为古今史事待问及书籍典守)的儒生为这位始皇帝祝寿。当时的儒生任仆射的周青臣就对秦始皇建立大功的行为赞赏有加,但另一位儒生淳于越却认为秦始皇的郡县制弊端极多,这是有违祖宗之法的。他老生常谈“事不师古而不能长久”的儒家老调,秦始皇当时认为这只一次辩论会,并没有怪罪淳于越。可丞相李斯事后却找到秦始皇,他的意见是,我国以法家主义为意识形态,您封那些儒生为博士已经是天恩浩荡,可他们却不知好歹,“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所以,必须要:“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建议,“焚书”事件发生了。这件事发生后的第二年,一直被秦始皇倚重的术士有了点反应。其中就有多年来一直寻找不到长生不老药的术士认为他们之所以找不到,跟秦始皇的严酷统治有关。
术士们在一起越说越起劲,其中有侯生和卢生两个人就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他们开始“诽谤”起秦始皇来:“始皇帝这个人,天性乖戾,刚愎自用。自以为起于诸侯,而兼并天下,古往今来,概莫能过之,所以就专门任用狱吏,使狱吏受到重用,而掌通古今的博士官虽有七十人之多,可却只是花瓶。丞相与文武大臣都墨守成规,皇上又非常愿意用刑罚来施威于天下,使人不敢尽忠。秦国虽然有三百多位占星家,但这些人也都是贪生怕死之辈,不敢直言皇上之过,事无大小,全都取决于皇上的裁决,皇上本人也恃才傲物,贪于权势,这样的人怎么能帮他求来长生不老药呢?”
两人议论完毕,觉得的确不能给秦始皇找长生不老药,于是,就逃跑了。
但是,两个人逃跑后,听到他们这种言论的人就把他们的话告诉了秦始皇。史书没有记载这个告密者的详细情况。秦始皇知道后,大怒,他先替自己正名:“我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炼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氏(一个找药的人)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说完这些后,他派去捉拿那两个方士。但他突然想到,既然这两个人敢于议论自己,那么,别的人肯定也会议论自己。于是,他又派专人审问告密者。告密者当然会把自己知道的一切事情报告,如此一来,有十多人牵扯进来,他们的罪名都是在背后议论秦始皇。秦始皇下令继续追查,结果,“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秦始皇大为吃惊,想不到居然有这么多人背后非议自己,他下令把这四百多人全部坑杀。
可以看出,如果不是大家互相告密,一牵十,十牵百,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人被坑杀。这些人之所以告密,并非是想对秦始皇表示忠诚,而是希望以别人的生命证明自己的“清白”而已。但自己的“清白”还没有被证实,自己又被想要证明“清白”的人告了密。
当然,如果这是发生在秦始皇还没有统一天下建立秦帝国时,很可能会作为秦国的一个普通案例写进史书。但这件事发生在秦朝,意义就不一样了。
如我们所知,秦始皇是完全通过暴力手段灭掉的六国而统一天下。在统一天下后,又对六国百姓不加体恤,使得六国的百姓在亡国之伤上又撒了一把盐。所以,终秦一朝,除了坑儒事件中的告密者多如牛毛之外,告密者是非常少的。原因很简单,任何人都痛恨秦朝的统治,尤其是身负国仇家恨的原六国的百姓都想致秦始皇于死地,怎么可能还去告密呢?
有许多事都可以证明,公元前218年,韩国贵族的后裔张良与一个善使大铁锤的好汉在博浪沙行刺了出巡的秦始皇专车。不过,由于击中的是副车,秦始皇安然无恙。在拣了一条命后,秦始皇大怒,在附近大搜捕了三天,但屁也没有找到。如果当时有人告密,张良与那个大铁锤肯定很难逃走。
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初,官员报告他说,在东郡从天而降一块大石,上面有“始皇死而地分”六个大字。他立即派出御史查案,大搜捕数十日,连一点线索都没有找到。于是,他用军队把大石旁边的所有居住人口全部杀掉,并将大石烧成灰。如果有人告密,我想,写上这六个大字的人肯定会被活捉了。
由此可知,唐人朱敬则的上疏显然故意高估了秦朝告密者的数量以及泛滥程度,他的目的当然是劝武则天停止鼓励告密者的行为。朱敬则当然还忽视了一件事,有些事情一旦写进法律,就不会引起人们的兴趣。秦朝虽然是个告密王朝,但却是用强制手段规定的.告密者的心思都趋于卑劣,猥琐,如果告密真的被当成堂而皇之的法律条文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他们反而不那么积极了。当然,秦朝也许是个例外,它的告密潜在群体是六国百姓,这是一群与秦朝政府有着刻骨仇恨的人们,所以,他们永远都把告密者的身份处在潜伏期,不会发作。
两个告密者,一场饭局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著名饭局,“鸿门宴”若称第二,没有哪个饭局敢称第一。也许很多人都知道,之所以能有这场饭局,全是因为两个人的告密。
事情还是要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之死说起。这一年,秦始皇到南方游览,路途遥远,颠簸劳累,秦始皇病了,病了却又不肯让人知道,最终走在沙丘(河北广宗)时死掉了。秦二世上台后,暴政更为严重,先是有陈胜、吴广造反,天下群雄纷纷响应,在众多造反人物中,刘邦和项羽的实力越来越大。前208年,刘邦与项羽在天下诸侯所拥立的楚怀王面前立下誓言,“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项羽是个很实在的人,他认为要进入关中,就必须先灭掉秦朝大将章邯领导的秦军主力,于是,他并没有绕道,而是直接向河北巨鹿进发,在那里,他砸锅凿船,与章邯军背水一战。战斗打得很艰苦,最终,项羽取得了胜利。当他吃掉秦军主力,准备率军从函谷关西入关时,探子却报告他说,刘邦已定关中,并派军把守函谷关。
刘邦为什么这么快,原因是他投机取巧,避开了秦军主力,绕道南阳,没废什么周折就于前206年进入关中,当时的秦王子婴投降,等于说,是刘邦把秦朝灭掉了。在灭掉秦朝后,他又派人把守函谷关,目的就是不让诸侯王进关。当然,项羽也在他的目的之内。但为了让各路诸侯认为他没有称王之心,所以,他把军队驻扎在咸阳城外的霸上。但是,他所不知道的是,项羽在打败章邯收编秦军与各路诸侯军后,实力猛增几倍,拥有士兵四十万,对外号称百万。
在函谷关前,项羽开始并不想攻关,他一直就不曾把刘邦放在眼里,所以始终认为,刘邦即使先进入关中,也只是自己的前锋。但第一个告密者的到来,让他怒气顿生。
这个告密者叫曹无伤,是刘邦军中的左司马。他告密的内容主要有三点。一、刘邦要做关中王;二、刘邦想独占秦宫珍宝;三、刘邦想让秦降王子婴为相。
曹无伤这个人在历史上留下来的资料并不多,有人在分析他的告密心理时,曾提出过很多种可能。当时,刘邦有兵十万,与项羽相比,实在是强弱立判。曹无伤很可能是看到了这一现实,所以,想要提前投靠项羽。还有人认为,曹无伤是项羽安插在刘邦身边的卧底。但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后来项羽把曹无伤出卖给了刘邦,就如同当年纣王把崇侯虎出卖给周文王一样。
那么,告密者的基本心理之一“保身”很可能就是曹无伤充当告密者的原因。项羽在得知这样的消息后,立即发兵攻下函谷关,然后自己率领40万大军,进驻距霸上不远的鸿门,并派人去邀请刘邦到鸿门来吃饭。
刘邦在收到请帖后,知道这顿饭并不好吃。项羽攻破函谷关就是明证。但他肯定没有想过项羽在这个时候想要杀他,所以,他虽然担心,却未有性命之虑。
项羽这面,正在跟他的叔叔项伯商谈杀掉刘邦的计划,项伯听了后,大吃一惊。商量完毕后,他立即趁着夜色骑了快马跑到跑到霸上,要见刘邦的谋士张良。
项伯见到张良后,就把自己侄子要杀掉刘邦的计划说给了张良听。这场饭局的第二个告密者由此诞生。项伯之所以这样做,纯粹是为了报恩。秦朝时,项伯杀了一人被秦政府追捕,当时张良在四处流浪,一不小心就救下了项伯。项伯这个人别的本事没有,记恩倒是高手。他就这么一直记着,并且始终和张良保持着联系。
最后他对张良说,你的主子一死,你也难保不大祸临头,还是快点离开刘邦,另寻他路吧。但张良也是个忠贞之士,让他在这样危急的时刻离开自己的主子,不是他的性格。
他把项伯叫进刘邦的房间,三人谈了很久。项伯回到项羽营中后,就找到项羽,居然还很气愤。他对项羽说“人家刘三(刘邦)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日夜望您来,岂敢反乎?”
项羽有人证,就是那个告密者曹无伤,他回答叔叔:“曹无伤在他军中,难道还看不清楚他不成?”
项伯立即就露出鄙视的样子来,他说:“他是个无耻的告密者,背叛他主子来您这告密,您怎么会相信一个这样人的话?”
项羽恐怕在江边抹脖子后,都不知道,他叔叔这句话其实是在做自我批评。不过,项羽的确讨厌告密者,可他还是认为刘邦的确有反意:“他既然没有反我之意,但他入关后为什么要派人把守函古关?”
无耻的告密者这个时候已经充当了对方的说客:“他还不是为了您,万一有别的诸侯从函古关进入关中呢!”
这话说得非常到位,项羽居然没有拿出反驳的话来。项伯见侄子不说话了,立即动用所有语言,说动项羽,让他不要在饭局上杀刘邦。
项羽很可能就答应了叔叔。第二天,刘邦壮着胆子只带了百余人到鸿门,与项羽见面。
鸿门本是个小村落,南依骊山,北临渭河,地扼由潼关至长安交通大道的要冲。由于年长日久,车压马踏,雨水冲刷,道路逐渐凹陷,形似鸿沟,“有同门状,谓之鸿门”。
在它的南边不远处就是由天下刑徒70余万“治骊山,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的“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巨大的始皇陵。
秦始皇不过在那里才躺了七年,刘邦和项羽两个人就开始在他陵墓旁讨论由谁来坐他的天下的问题,这实在让人不胜唏嘘。
参加这场饭局的有下面几人:项羽,范增、刘邦、张良,还有告密者项伯。
在中国的宴会席上,人们总要礼让长者、老人、客人座上席,以示尊敬。所谓上席,一般是指座北面南的位子,也有的是以居西面向东,靠墙为上,根据地形而定。所以,项羽、项伯坐上席(居西面东),谋臣范增次之(居北面南),沛公再次之(居南面北),张良最末(居东面西)。
几个人都不知道,他们吃的这顿饭被后人屡屡提及,并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著名饭局。范增这个人,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是那个时代最有智慧的谋士,在昨天,他与项羽商量以玉玦为信号,只要他一举玉玦,项羽就摔杯子,后面就会冲出来一群刀斧手把刘邦与张良大卸八块。但双方坐定,开始谈话后,范增举了三次玉玦,也不见项羽有动静。范谋士着急了,知道项羽又犯了妇人之仁。于是跑到后面,叫住项羽的侄子项庄说:“大王心慈手软,你进去敬酒,请求舞剑助兴,趁机杀了刘邦那小子。”
项庄很年轻,对杀人的事自然熟悉得很,端着杯酒进来,敬了项羽一个,就去兵器架上拿了一柄剑,对项羽说道:“大王与沛公饮酒,军中没有什么娱乐,请让我舞剑助兴。”
项羽表示同意。项庄略一准备,就挺剑跃入中央,舞了起来。舞来舞去,张良看出来了,项庄的剑有所指。他想,一旦这小伙子突然给刘邦一剑,那是无论如何都躲不过去的。他把求救的目光投给了项伯。告密者立即心领神会,也去兵器架上取了兵器,对项羽说:“一人舞不如双舞。”说完,就跳到中央,只在刘邦桌子前乱舞一气,挡住了项庄的剑。项庄找了好几个机会都可以下手,但都被项伯的肥胖的肚子阻住了。
张良已经看到项伯开始气喘,觉得这样下去根本不是办法,就走出来,找到跟来的猛夫樊哙,把里面的形势一说,樊哙想都不想,就冲进了房间。一看当时情景,青筋进出,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俨然一副要咬人的架势。项羽虽杀人无数,但还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他为之一惊,按住腰中剑:“客何为者?”
张良在樊哙屁股后闪出来,道:“是我家主人的车夫,叫樊哙。”
项羽大笑,说道:“果然是壮士!喝酒。”
厨子马上端了碗酒给樊哙,樊哙也不说谢,一口气喝尽,好像还没有喝足。项羽又大叫:“赐之肉。”
厨子从架子上割了块生肉,扔给了樊哙。樊哙似乎根本不知道那肉是生的,睁着眼睛就咬。项羽点头称赞:“壮士!再来酒?”
樊哙的生肉好不容易进了胃,酒精和生肉开始发生作用,他向项羽大叫道:“臣死且不避,此酒安足辞?沛公先破秦入咸阳,一草一木都不敢动,就等着您来。如此劳苦功高,您却想杀他,这和暴秦又有什么两样!”
刘邦立即表示出很委屈的样子,“是啊,将军,您怎么会怀疑我呢?”
项羽这个时候就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他出卖了告密者:“你的左司马曹无伤告的密。”
刘邦倒抽一口气,又是解释,并是打包票,项羽这个时候已经相信刘邦了。开始大碗喝酒。刘邦知道危险期已经度过,但还怕节外生枝,就寻了个借口上厕所,带着人跑回霸上去了。张良在项羽问刘邦何在时,回道:“沛公已经不胜酒力,不能亲自前来告辞,令我将白璧一双敬献项王,玉斗一对敬献亚父,并再次对大将军表示深深的敬意!”
范增已经气得说不出话来,项羽却毫不在乎,因为他知道“王”肯定是他的了。刘邦那小子根本没有胆子跟自己抢“王”。
刘邦回到军中后,叫老告密者曹无伤,斥责一番,然后杀掉了。曹无伤得到了告密者应有的下场,可另一位告密者项伯却没有被出卖。这真是苍天无眼。
项伯不但是个最合格的告密者,还是一个彻底的叛徒。如果不是他,后来的历史很可能就改写了。告密者改变历史的事情寥寥无几,项伯可谓是集大成者。
他为什么会告密,前面讲过,他只是为了报恩。说实话,这种告密应该被人原谅。可在当朋友之谊与政治利害相冲突时,项伯的告密就绝对不值得原谅了。要知道,当时的刘邦与项羽已成为政治上的生死对手。作为项羽的人,无论如何,都应该站在项羽这一边,而不是一面告项羽的秘密,还一面维护着接收者刘邦。
项伯这个人似乎读的书不多,但我们通过他告密的心理动机来看,他对儒家为核心的封建正统的伦理道德,诸如“仁、义、礼、智、信”等这些宗法等级观念却相当熟悉,并且用它们来支持自己的行动。于危难中不忘朋友,有恩必报,这种高尚的情操,不但可贵,而且难能。但是,项伯仍旧摆脱不了卑鄙告密者的身份。
几年后,项羽自杀于乌江,卑鄙的告密者项伯被刘邦封为射阳侯,受封三年后终于死掉了。他为什么会被封侯,司马迁在《汉功臣侯表》中有解释:“汉王与项羽有郄于鸿门,项伯缠解难,以破羽缠尝有功,封射阳侯。”恐怕这还不是全部,他的告密者身份应该为他的“侯”增加了许多砝码。
同样是告密者,曹无伤被杀,项伯被封侯。可见,告密者想要通过告密来让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要找好秘密接收者。这和秦朝时代的告密完全一样,秦始皇时代虽然将告密列为法律,但告密者把接收者秦始皇当成当成一个不能托付秘密的人——仇人——所以,秦时代,告密者寥寥。项伯才成为那个时代最有名气的告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