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北大学生成功学习法
2551400000027

第27章 广泛涉猎、勤于积累(1)

英语怎样才叫学好了呢?我想那就是在“听说读写”方面都要过关。在做题的时候,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忽略了课文上的题目,一心想着课外,这样做的效果是我们可能把某些技巧性的东西掌握了,但对于基础却忽略了。

蒋林/北京大学历史系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历史系2000级学生,高考成绩如下:语文119分,数学145分,英语127分,历史116分,政治110分,总分617分。

引子:

高考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半夜醒来都能记着的字眼。曾经有多少人为它而笑,为它而哭……。它支配着我们高中生的生活。为了它我们必须舍弃娱乐,舍弃精彩。每年的七月,都充满着紧张,恐惧,无奈和绝望。有多少的莘莘学子望着自己心目中的象牙塔或信心百倍或自愧无能。千军万马整张待发,全国各地狼烟四起,一场无销烟的战争即将在“七七”爆发。作为过来人,我们深切地感到了个中的滋味,那“三点一线”的生活,那扭曲压抑的面孔,自今想来也叫人心寒……。

现在,我们虽然已经顺利地走过了座独木桥,高考对于我们留下的只有借鉴和反思。然而全国千千万万的师弟师妹们却还在为打赢这场"未来的战争"而苦守寒窗,日夜奋斗。作为师哥师姐,我们完全能够理解他们的苦痛,为了使师弟师妹们对高考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我们愿意把我们在高中时期的一些感受写出来,谨给师弟师妹们作参考。虽然当前我国高考改革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加速进行,“3+X”已经遍布全国,但是我想,这些感受对于他们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由于我是学文科的,所以只能讨论一些文科的东西。

英语:听说读写都重要

在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英语已经成为国民素质的重要内容。我们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高考,也是为了将来生存的需要。大家在高中阶段学习英语可能会把它当成应付高考的有力工具。但到了大学或参加工作后,大家就会发现英语几乎成了各行各业的通行证。通常在大学,英语都要过四级,像我们北大就要过六级。如果在高中时英语没学好,那么我们到大学后就必须花更大的力气来赶,形势对于我们就会越来越不利。所以不管是为了高考还是为未来,我们都应该学习英语并且学好英语。

那么在高中阶段,英语怎样才叫学好了呢?我想那就是在“听说读写”方面都要过关。对于高中生来说,“听说”可能会比较薄弱一些。在高中阶段,“说”的作用可能不会立即体现出来,但到了将来要应用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出“说”是英语的灵魂。毕竟英语是一门语言,不能说也就是所谓的哑巴英语,那就等于白学了。所以大家在“听读写”的同时,也要把“说”重视起来。英语的学习内容包括听力,词汇、语法、写作等方面。

大家都知道,听力的提高主要靠多听,对于听力,我们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太急于求成,一开始便听一些高难度的听力材料。有的同学认为我们的课文朗读带和课文听力带的情景不接近生活,太没味道了。于是自己去市场上买些材料来听,结果却由于太难而收效甚微,大大地损害了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我认为我们的听力除了课文内容一定要过关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多听英语广播,可能一开始听我们会听不懂而且越听越烦,但听多了,语感一来,听起来就轻松多了,自己的英语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现在英语广播好的是Chinaradiointernational。英国的BBC如果能收到也是很好的,可能还有一些同学,对广播不感兴趣,解决的办法是如果自己喜欢歌曲,可以多听一些英文歌,这个方法很有效,因为学东西也要十分重视兴趣,正如爱因斯坦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了兴趣,光听别人说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也就是“要我学”,效果远不如“我要学”,听听力时还要养成一个习惯是多记,做听力练习时,我们常常只做已有的几个题目,对于听力材料上的其它内容却不在意,高考的时候这样做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时间有限呀,但平时我们在听有余力的情况下,就应该使自己试着听懂练习之外的东西,就当是一种机会吧。听力的提高主要靠平时积累,而到了高考则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时候了,听前预览可能是大部分人都肯定的做法,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做到位,在考场上出现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怕笔试部分做不完,于是匆匆忙忙地浏览一下听力便了事,而没有去看细,从题目中推测出一点所以然来。听听力的时候,一个比较富有技巧性的是很多心理学家所强调的“第一感觉”,有时我们听一个题目,边听边选了一个答案,但一听完,再看一下答案就感觉不对了,于是便去回忆,然而越回忆就越觉得不对,有些同学就急了,拿起铅笔橡皮动手便改,然而大部分情况却改错了。所以在做听力时,当我们选定了一个答案后,决不要再去怀疑,就坚持我们的第一感觉,对于这个我是吃了几次大亏了。也许有同学说,我有时也是坚持第一感觉却错了,但这只是一个机率问题,也就是说坚持第一感觉的正确性要更大些。

在这儿,有一点要灵活的是如果可以肯定自己是把题目看错了比如说把“true”看成了“wrong”,那么就要毫不犹豫地去改正,但必须是100%肯定自己是看错了题目,即使99.9%的把握也不要去改了。

对于平时的听力训练,我们也要和高考接轨,因为高考是用收音机播放的,并且不充许戴耳机,所以我们练习时也要养成不戴耳机的习惯,以提高自己的抗杂音能力。

再就是单词,所谓“考考考,猛抓词汇是法宝”词汇是一切英语能力的源泉,没有词汇那么我们的“听说读写”都无从下手。于是记忆单词的问题在这里显得非常重要。记忆单词的方法,我们的同学在长期的积累中也探索出了许多不同的好方法。比如说先听后写,利用构词法,拆分法,谐音法等。有一个比较原始的方法就是用不透明的纸盖住单词的形音义中的一部分,默出其它的两部分,这种方法效果是很好的,但是随着现在我国学外语手段的不断进步,记忆单词也不必只局限于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声像技术来高效率地记忆单词,从而不致于把记忆单词变成一件苦差事。关于高考的词汇范围,一般的词汇书上都有说明,比较权威的是国家考试中心发布的词汇表,但也不要拘泥于这个表,认为背熟了就可以了,最近这几年,英语阅读理解的一个很重要的趋势是生词量增多了,如果没有足够的课外词汇量,做起来将是十分费力的。

第三是语法,语法对于很多同学来说也是一个与记单词同等“痛苦”的事,其实我想学习语法首先必备的是一本语法书,有同学说,那些语法老师上课都会讲,那何必要这么一本语法书呢?其实老师讲的都不是系统,如果我们把老师讲的笔记记在一起看一下,就会发现,都不成体系,有了一本语法书,事情就好办了。因为语法书一般包括所有须要掌握的内容,不像老师一样必须照顾到不同的年级和不同层次的同学从而将语法分开来讲。不过,现在市场上语法书五花八门,鱼龙混杂,买书时我们可以尽量征求老师的意见,不要买那种到处瞎抄瞎编的书。语法除了记住一些语法规则外,然后就是多做题,做题的时候我们不要搞那种“题海战术”,对于已经做过的题并且自己感觉已经把握得很好了的就不要再去做了,不要为了显示自己做了多少题而花费一些不必要的时间。最后是作文,作文在有些题目中表现为翻译句子。当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语感,词汇和清晰的语法结构后,作文就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作文的训练在平时我们可以多做一些汉译英,英译汉的练习,如果对一些资料上的东西我们不感兴趣,那么可以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中文比如小说、诗歌、戏剧甚至是歌词等来试着翻译一下,在满足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英语水平,“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这些东西还是不感兴趣,那么在一些写信、贺卡之类的东西时,我们也可以试着用一些英语,如果你的朋友是远涉重洋的莘莘学子或是大洋彼岸的一位知音,当他们思念正殷的时候,蓦然间,读到你寄去的一行行纯正而优美的英语贺词,真不知会如何感动和惊喜呢!既使国内的至爱亲朋好友,你若能寄上用英语写就的诚挚问候,不也平添了几分含蓄和潇洒吗?

然而高考即将来临的时候,我们也许没这个闲情逸致来做这等事了这时我们就可以改一种方式,通过做一些作文模拟题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比如规定自己每天一篇或两天一篇都可以,把每次自己花费的时间都记上,通过这样的模拟训练,我们对高考就会有一个底了,总之,作文必须多练。很多同学说我的语感,词汇,语法都掌握恰到好处了,只要作文一来,自然而然就能写出来了,然而这是一种误解,就好像我们的汉语一样,作文不常练脑子也会生锈的,到时也会写不出来。由“听读”的“输入”到“说写”的“输出”,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

前面的听力、语法、词汇、写作可以说是一种目的,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在到这些目的呢?那就是要多说,多读、多写,下面重点谈一谈多说和多读。

多说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好像并不太现实,因为缺乏这种环境,然而大家知道多说却对语言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把英语贯穿到生活的各个细节中。在平时我们闲侃的时候,也可以不时地插入一两句英语,这既不失幽默又在不知不觉中对自己的外语的提高立了大功。还有一些比较高级的训练形式就组织比如讨论会,辨论赛,以及英语角之类的活动,这些大家也要尽可能多去参加。

然后是多读。大家知道阅读理解在高考中比重很大。要提高阅读能力,除了做题外,课外阅读也不可少,我们可以尽量选一些比较通俗的并且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书来读读。比如说笑话,小故事,相声之类的。而那些原著,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就显得略为难了些,可以不列在考虑范围内。现比较好的课外阅读材料是牛津大学和外研社共同出版的“书虫”系列,有时间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看这些书时不要一不知道就去看注释,应先自己猜猜,猜不出来了也不要立即去翻注释,以免打断自己思维的连续性,待书看完了,再去看注释,这样效果会好点。

至于课外资料的选择,我想资料最起码是应该有两本的,这里向大家推荐的是老牌报刊《英语周报》和《英语学习报》。另外,大家也可以订一些英语报纸如《ChinaDaily》,《2lcn》等,寓学习于休闲中,其乐无穷。读的另一方面是朗读,朗读与说是相互关联的。我们朗读应该以课文为主,兼一些课外的小短文之类,而不应不顾课本,光读课外的东西。毕竟课本才是最经典的。在朗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大声,不要以为反正我出了声,因为声音太小不能对我们的大脑皮层造成有效的刺激,记忆效果自然就不会太好,但也切忌只顾大声读,这样因为没有思考的空间效果也不会好,所以我们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

对于朗读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既使时间再紧,一天也要分出半个或一个小时来用于朗读,以使我们不致于成为哑巴英语。

数学:做题是考高分的前提

提到数学,我们可能就会把它与“题海战术”联系起来。的确,做题是数学学习的基本手段,有时我们光看课本可能看了几遍也记不住,但若我们采用另一种方式,先挑一个这方面的题目,一做,效果就出来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做题是带着一种目的去复习知识,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个题做出来,这样我们就会有意识地去记忆知识。毫无疑问,要学好数学做题是一个关键,但如果我们的题光多而精,那也是徒劳。

对于我们平时的学习来说,除了把课本上的题目过关外,另选一本不算很厚的习题集就可以了,我们有的同学选课外书,喜欢选那种很厚的书,比如说华东师大版的那种《解题题典》我想那是大可不必的,这种题典题目量虽然比较大,但都过于偏或过于难。我们要选择的书应该是不算很难又难度比课本略高,这样做起来才有成就感。试想一下,如果翻开一本书,第一道题便想了半天想不出来,那我们的兴致肯定会大减,再也没有劲再做下面的的题目了。

在做题的时候,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忽略了课文上的题目,一心想着课外,这样做的效果是我们可能把某些技巧性的东西掌握了,但对于基础却忽略了。对于基础与技巧的关系,我想已经有很多师兄师姐对此有论述了,那就是两者都不可偏废,光有基础没有技巧,在碰到一些比较难的题目时,往往易于采用那种比较死板的方法。这样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如果在高考,那就更加有害了,适当地运用技巧,可以使用我们产生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产生一种做题的快感和一股强烈的做题欲望。在高中数学中,大家都知道有四大数学方法,尤其是换元法,在做题中恰到好处的应用尤其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但是正如上面所说,刻意地追求技巧,忽视基础,就会在做题时生搬硬套,一遇到一时想不出来的题目就怀疑其中必有一种技巧,然而事情往往弄巧成拙。而事实上,此时如果我们从种最最本的眼光出发,问题却出其不意地被我们解决了,这就叫做“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其感觉之微妙,恐怕只有亲身实践才知道了。

好,现在考试到了。我们平时辛辛苦苦积累的所有基础与技巧都关键在这儿发挥了。诸位师弟师妹很可能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平时数学成绩好的却一败涂地,而平时不怎么好的却脱颖而出,那其中的原因就在临场发挥,做数学题最重要的是头脑清晰,即兴奋又不紧张,即冷静又不呆板,要达到一个这样的综合平衡状态,恐怕没有长时间的实践演习是很难凑效的,在考场上,有几种心理状态对于数学是大敌,一种是一拿到试卷便兴奋,于是笔一拿,写下自己的大名便开始始做第一题,如果做出来了便心中窃喜,忙做下一题,如果开门便遇了一只拦路虎,则心里兴奋变成紧张,面红耳赤,两手发抖,全身躁热。于是思维一混乱,什么也想不出来了,这时我们一定要尽量克制自己,光说克制不行,我们还必须采取一些实际的行动来放松自己,比较经典的做法是深呼吸,然后如果有水喝口水,或者做一做其它的动作,这时千万不要怕浪费了时间,“磨刀不误砍材时”嘛,如果我们此时处理得当,使自己平静下来,那么发挥照常。而如果处理不当,一直紧张下去,结果可以想象,——考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