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北大学生成功学习法
2551400000016

第16章 高效复习有技巧(3)

高考是以总分作衡量标准的,所以各科之间的关系值得研究一番。有人将各科比做是一只带铁箍的木桶和几条木板,哪怕只有一条板是短的,其蓄水量就会受到那条板的限制,不会高过它。这个比喻是很贴切的,高考选拔是综合能力,光哪门有优势是远远不够的,然而如果哪一门处于劣势,也是过不了关的。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不偏科呢?这就触及到偏科的根本原因——兴趣。一般说来,优势科目总是令人感兴趣的科目,而令人感兴趣就促使同学们努力钻研它以获取更大兴趣,从而优势更加突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我要说兴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只要掌握了正确的途径。一位已考入清华的学于叙说了自己学习语文和物理的学习经验。比如许多同学总抱怨物理和语文非常难学,我以前也是这两门较弱。但后来我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对物理我采用先易后难的办法,平时的习题中有难度的我先不做,单挑简单的做,简单的题往往都是最基本的概念、定律的直接再现,这类题做熟了以后,再回头做中等难度的题。这样在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没有碰难题,谁知模考时,居然拿了满分。从那以后,我不仅有了信心同时也豁然开朗:所谓的难题不过是一些最基本东西的综合,根本不存在抽象的“难”题。难是相对而言的,基础的东西掌握了,难也可以成为易,所以我的物理成绩一直都很好,再也不怕了,也有兴趣去做“难题”了。对于语文我的办法是从阅读上下手,课本中的课文都是中国文学的精华,于是反来复去地看了数遍,有时就大声朗读,培养语感。对文言文更是如此。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体会到这一点,我就在诵读古文的时候“不求甚解,独观其大略”。大略我权理解作罂褴有力的词句。严谨周密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音节及自由洒脱的文风等等。当然也不能囫囵吞枣,对一些生字、生同、易错字。成语、名句等等就一条一条地抄在本子上,经常温习,请熟为要。就这样三年的积累,我的底子厚了许多,再加上反复地做题,提高审题的能力,所以语文成绩不断提高,兴趣也越来越浓了,就这样我的语文由弱项而提高为强项了,每次模考,语文成绩均在年级以名列前茅。

总之协调各科关系并不单纯指时间的平均分配,而是要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适当加大对薄弱科目的投入,找到时间和精力的均衡点,争取各科的全面提高,这才是全面而系统的复习。

各科复习方法与经验

一、专项、综合与强化

高考中所涉及的五门课各有各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只有掌握了各科的特点,才能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事半功倍,下面是总结了北大才子的一些复习方法:

1.专项

就是把大纲里要求的知识分为一个个专题,然后结合课本。参考书逐一攻克,就像物理中的力学专题、热学专题……首先的是要把课本看熟,概念、定理理解透,不单要记住其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记住它的适用范围,实质及运用,然后概括出一条思维主线,即把该专题的内容串起来,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必要时还应把课本的编排顺序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安排内容,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呢?或是别的?反复多想对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大有帮助,当你对这个专题的内容有了很深刻的理解,能用清晰条理的语言表述出繁杂的知识时,你便达到了专项复习的第一目的,下一步便是多练,“熟能生巧”。课本上的例题与习题由于难度不大往往被同学所忽视,然而多年的试题证明,课本是考试的依据,许多考题都是课本中的习题转化而来的。所以我们必须先把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弄通,所谓的弄通并不是指仅停留在会做的基础上,我们应把这些题目进行归类,把它与考察的知识挂上钩,总结出解决此类题型的最基本的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易被忽略掉的细节,然后进行举一反三的工作,即假设由你出题,对于考察同样的一个知识点,你会从另外的哪一些角度人手,更进一步的想为让别人落人“陷饼”,你会如何表述一些隐含条件……这样一来,课本上的题目变得复杂起来,我们也从中得到了大量的训练,大脑变得更敏捷,更严密,当然,想在高考中取得较高的分数,课本上的习题是远远不够的,参考书是复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我觉得对待参考书需要讲究泛而精,首先要泛,即范围广、数量多,只要时间允许,多接触一些题型,特别是一些类型新颖的题,但由于时间的限制,这些题目不需一题一题的去作,只要弄清涉及的知识点,理清思路,如果是新题,多想想新在哪,与旧的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多接触一些题型,考试时就不会感到束手无策,因为,只要有过“一面之交”,效果就相差迥异。其次是要精,时间还应多花在精上,根据老师的指导选出一两套较好的参考书,把里面的题目认认真真的做一遍,从知识点、思路、步骤……每一步都要仔细对待,总结出题目的类型以及解题技巧,与以前所总结出的基本方法相对照……这样一来,不但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又提高了解题速度,技巧。当第一步“专项”复习完成后,你的脑海里便建立起一个个独立清晰的知识体系,对付一些考查独立知识点的问题已是得心应手了。

高考是对能力的测试,只有对知识点独立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情况下许多知识点总是综合起来,所以我们必需进行第二步:综合的复习

2.综合

顾名思义,把已疏理好了的一个个独立的知识体系连成一个知识网,从这个网络中可以找到各种知识之间的相通之处,接着就是要结合一些综合的题目(如历届高考题中的倒数几个大题),学着从这一张网中寻找信息,训练解决综合题的思路、方法以及技巧,值得注意的问题。

3.进行强化

这与学校进行模拟考的目的一致,但学校进行考试的次数仍不够,必须自己为自己设制考试的气氛,从而达到锻炼应试能力的目的。具体的就是为自己准备十套以上的模拟题,规定自己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然后对照答案自己批改,目的要找出自己薄弱的环节,错误之处,一定要认真的思考错误的原因:是概念混淆?或是题目理解不透?或是哪一部分知识在以前的复习中被忽略掉了?然后及时的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把概念弄清,把漏掉的知识补上。经过十几次的反复,不但对考试的题型有了大体的理解,也已适应了考试的气氛,更重要的是考试内容得以系统、综合。

以上的三步只是一个总体的计划,而具体到每一科,各科又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说,数理化侧重于多练、多思;而语文、英语则需多读多看,而且根据每一个人的不同特点,具体的时间分配也不同。由于实行了标准化记分,任何一科的掉队都会使你的总分大为逊色,所以在保证每一科的基础上要有侧重,把时间多花一些在你较为薄弱的科目上,以保持各科的均衡。

二、各科复习方法与经验

1.关于高考各科学习、复习的经验

在高考中无论文理科均有五科考试,对于这五科要齐头并进,不能有所偏差。有些同学某一科目或某几个科目能力较强,分数相对较高,但由于同时有那么一两科目学得并不是很好,于是造成整体分数不理想的结果,与美好的愿望失之交臂。还有些同学做难题、偏题,以为这样可以长能力,但却在浪费了大量时间的同时,耽误了对基础的巩固复习,结果能力增长并不是很高,当然分数也不很理想。如何避免这些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呢?

高考中应拿的分应都拿到。高考试卷卷面共150分,其中有30分是基础题,90分是中等题,还有30分是难题。对于前30分只要看过书进行过基础学习而且不粗心大意应该都能拿到;而中间的90分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及综合能力,但对于广大的要进行高考之战的中学生来说却也并不十分困难,只要稳扎稳打拿到其中的70至80分并不成什么问题;而最后的30分是为选拔具有一定能力的学生而设,相对比较难以得分。对于最后30分同学们在看过题目两到三遍后若还没有思路,就马上放弃以免耽误太多的时间;如果有个明确的思路就开始解答,但在解答过程中如果有了难以克服的地方那么也要当机立断,放弃掉余下的部分改做其它题目。只要把前两部分应得的分数拿到手,那么总分数也应在500分以上,而自己的强项再多拿几分,那么分数又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这样看来其实只要稳扎稳打,高考的分数是绝不会低的。

对于基本知识和基本公理、定理及代表题目要做到真正的理解,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要确实了解每一个字母代表的含义及数学推理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差别及原因。此外应把定理。各种典型应用的例题和代表性题目做懂做通,要做到一看题目,就明白考查的是哪项定理的哪种应用类型。当然对于每一个定理所能推出的结果能再推出些什么或对什么有帮助也要心中有数。只要把各种定理和典型题目都搞懂,做题也应该不在话下。无论难题还是容易的题都能分割成许多不同的小部分,而每一个小部分则只是一个定理或一种技巧的应用,只需逐个击破,那么整个题目也就被解开了。有的同学说,谁知道是要往哪个方向推呀,那么多条件,头都晕了。确实,接触到一个题目,难免会有些手足无措。但只要理清条件,一般题目的大方向应该能看出来,即使有个别的看不出大方向,也可以根据做题的经验大胆猜测。有了大方向,自然一个个小块也就会逐渐显露出来,接下来就要看同学们的基本功了。还有,题目的答案一般应该不会很繁琐;如果得到的答案特别繁,那么需要进行检查;如果时间充裕那么马上开始检查,但如果时间并不充实则需要先做下面的题目,有了时间再检查。做题时对选择题和填空题一定要格外留神,这两类题目,无论过程多么清晰,但只要有一个小小的疏漏,反映在卷面上就是全部错误,自然到手的分数也飞走了。所以对于各类题目要做到一题一种策略,能拿的分数决不丢。

分别对几科谈一谈复习应注意的地方。

物理:对于大纲上要求的题目、规律及各种知识点要了解透彻。在最后复习阶段不宜做大量题而应查漏补缺,以前各种练习上做错的题,有代表性的题目及共型例题应再做一到两遍,而其余题目只需有计划地看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在复习的同时也应做少量的综合题目以提高综合能力,更好地迎接高考。

数学:主体上与物理的复习相同,但同时要重点看各种定理,熟悉灵活的技巧和各种典型解题方法,这些在高考中也必不可少。

化学:各种化学物质的通性、通式及各种种类的特殊物质都是基本要求。但在高考中这些特殊的特质及性质反而变成了最常见的、最普遍的,一定要牢牢掌握。当然各种重要方程式要熟记在胸。对于老师多次提出的要点要做到熟练程度不在基础点之下才行。

英语:首先当然是要熟背考纲上要求的单词及词组、各种语法规则和其中的特殊情况。对课本中的课文要熟读,这样不但能增强语感,对于语法和单词、词组的使用也有一定好处。对于英语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定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能力。

语文:语文是大多数同学拿手的科目。我在这里只对作文并不是很好的同学提出建议:千万不要想通过标新立异来取得高分,因为这样做其结果十有八九会弄巧成拙。对于这部分同学最好的办法是紧接题目要求来做作文,把能通过作文表达出来的要求都尽量做到,必要时可以用一句话明显点出,这样能拿到的要求分数应该不会丢,那么作文就算成功了。

2.紧扣课本复习,综合提高

首先,要仔仔细细地通读课本,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也不要忽视正文下的注释。通读课本要避免泛泛而读、走马观花,牢记“学而不思则罔”,学会边读书边思考边记忆。遇到公式。定理时,可以先把证明、推理的过程用纸盖住,自己试着做一做,写出答案后和课本上的答案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如果不知该从何处着手证明,也不要立即看课本上的解答,而应该把盖着答案的纸一行一行地往下挪,每挪一行就想想课本为什么这样做,下一步应该怎么样,这样在课本思路的引导下,通过自己思考解出的题,给人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索解决。如果你已经绞尽脑汁,还是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那么你最好请教一下老师或其他同学。因为高三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应做到“惜时如金”,千万不能因为一两道题耽误了大量时间,影响自己的整体复习。通读课本让我们对知识的脉络有所了解,对知识点间的联系有一个总体的印象。但是这还远远不够,要把知识体系化还需要进一步地将其山纳总结,列表是一个整体把握的好办法。这样做不仅可以深化记忆,而且复习时能够一目了然。现在市场上有许多参考书上有对高考内容提纲要领的总结,我们可以借鉴其思路和方法;但是自己动手总结效果会更好,因为这样以思考代替了单纯机械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