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北大学生成功学习法
2551400000014

第14章 高效复习有技巧(1)

在学习的整体过程中,复习是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达到牢固掌握与熟练运用的重要手段,算得上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因此,我们要有战略性的眼光,从长远的利益方面来看待复习,把所有的技巧与方法都充分利用起来。

考前复习中的三要素和要注意的四点

一、考前复习三要素

首先,我们应该安排好自己每天的生活,做到早睡早起,建立一个和高考时间同步的生物钟,决不熬夜,也不要超负荷运动。

第一个要谈的就是睡眠时间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睡眠时间与学习成绩是没有直接关系的;甚至于,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也没有绝对的关系——真正与学习成绩有关的是学习时间再加上学习效率,但睡眠时间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却有直接关系;而身体状况又会直接影响学习成绩。所以,我要做出的结论是睡眠时间因人而宜,有人确实可以每天只睡四个小时,而有人则需八、九个小时的睡眠。如果你想增加晚上的学习时间,我们建议可以逐步尝试,每天逐渐缩短睡眠时间,以白天不疲劳为限。当然,每天中午睡一小会儿也是个好办法。

第二个要谈的是体育锻炼的时间

有些人一上高三就彻底放弃了体育锻炼,每天埋头于书山题海,这是不妥当的。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消除脑力劳动带来的疲劳。当然,体育锻炼也有一个方法问题,在课间十分钟内进行剧烈的篮球对抗显然会影响下一节课的听讲;在夏天的上午九点半开始一场足球赛显然会使全天疲惫。其实这种活动在傍晚进行也许就会好许多。

第三个要谈一谈知识学习与其它活动的时间分配问题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这一代青年人应该学习的,看新闻、读报纸应该列入每天的日程——即使是高三阶段,这不仅可以使同学开阔视野、了解天下大事,也可以放松神经,甚至对语文学习中的增强语感都很有好处。毕竟,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而终将走人这个社会,适当的了解社会,即使对于高三学生也有它的意义。

其次,要调整好生物钟,即要放松心情,要做到不紧张不焦虑。每到临考时,大家都会有一种感觉——感觉自己书还没看透,还想再有一段时间就好了。其实,大家都已吃透了书本,真正的用功是在平时,决不在这十几天中。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决不能没日没夜地用功,这样只会使你在考场上发懵。心理负担过重是大多数发挥失常的考生的通病。他们要不就是父母或自己的期望值很高,要不就是没有自信,担心失败。因此我们应该正视高考。高考绝对不是一条独木桥,许多途径都可以取得成功。而对于自信心,不仅需要周围人的鼓励,更重要的是自己也要为自己打气,要在每次失败中吸取经验,在每道错题中,得到知识,这样感觉自己的知识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有信心了。顺便提一句,在最后做题时也要找些比较简单、典型的题做一做,目的只是练练手,保持自己的做题状态。

最后,再谈一下考场的经验。

虽然大家走到高考这一步,无不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大考小考,但这样一次重要、气氛紧张的考试对你来说可能还是头一回。在做到调整好生理、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自信地踏人考场。要想临场发挥得好,首先应该做到准备充足,合理规划去往考场的时间和应携带的物品,切忌风风火火地赶往考场。另外。在考试中,我们也切忌慌张。高考题只要我们能把会做的分都拿到,那就算是超水平发挥了。而实际中,每套试题我们都会遇到一些“拦路虎”,该怎么办?对不会做的题考虑2~3分钟后,觉得毫无头绪的,应该果断地跳过。只有在把后面的题目做完之后,才能返回思考这道题。这就像下围棋,只有会弃子的才能算是高手。如果我们为了这一点局部利益,绞尽脑汁花费大量时间,往往是使自己更加慌张,结果后面本来会做的题也不会做了。

另外,对英语的作文,我们应该用自己特有把握的句式和词汇写作,不要对某一种句型知之甚少,却尝试用它。英语的作文的要求是表达清晰,文理通顺,对中学生并不过多要求修辞和词藻。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应用自己熟悉的句型和词汇,并注意最后一定要检查一遍。语文的作文因为写作时间比较短,所以我们不能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构思,应该尽量套用自己的文章结构及事件,尽快打出文章框架(打不打草稿根据自己的习惯)。

二、复习中要注意的四点

1.总复习要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很多同学总复习时到处找练习题,搞得整日疲惫不堪。其实学校老师们对总复习都很有经验了,同学们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踏踏实实地去做就行。否则,学校老师的复习计划被打乱,结果将适得其反。

老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当然很重要。老师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经过深思熟虑,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花费大量心血,把比平时大几倍的教学内容融人一节课当中,启发。引导学生掌握,节约了学生大量时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考生绝不可摆脱老师,另搞一套,那会事倍功半,甚至误人歧途。

然而,教师只是外因,最终还是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最了解你的是你自己。把书本的知识消化吸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素养,再把知识素养转化为能力,还是要靠自己。归根结底,要寄希望于自己,找自身的问题,挖掘潜力,打主动仗。命运最终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高考复习中,你是战斗员,也是指挥员。你既是一位能指挥千军万马、布局谋阵的将军,又是一位冲锋陷阵、力克难关的士兵。要善于驾驭和指挥自己;要善于独立思考,能够独立作战。可以依靠老师但不能依赖老师。

当今,考生们要特别注意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真正自觉地确立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事实上,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都有一架由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构成的发动机、推进器。进行高考复习的高三学生,尤其应该相信自己,解放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和创造力。

2.注意心理调节

同学们在总复习时心理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随着越来越多的练习。越来越难的测验,似乎不会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其实,这是总复习当中必然会遇到的现象,这正说明你的复习深入了.而且你已找到各个环节中的漏洞了。在这时候,你千万别灰心,别打退堂鼓,硬着头皮挺过去。这是关键时期,咬牙挺过去了,再复习时,你会感到自如,越来越明白。

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应该做到两点:在萎靡不振的时候要振作起来,在承受的压力过大时又能为自己开脱,使自己不失常。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能够控制和把握自己,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处于最佳状态。因势应变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所在。心理素质脆弱是主观能动性的放弃,健康的心理素质则使我们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去克服所面临的困难。

高考从根本上说是对一个人的实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考察。实力是基础,是本钱,心理素质是发挥我们的实力和本钱的条件。有“本钱”还得会用“本钱”。无本钱生意无法做,有本钱生意做赔了的事也是有的。复习是积蓄实力积蓄本钱,考试则要求发挥得淋漓尽致,赢得最大的效益。一位考生说“我平时考试总是稀里糊涂,但大考从来都是名列前茅,大概是心理调节得好吧?”诚如是,最可怕的是大考大糊涂,小考小糊涂,不考不糊涂。

3.专心致志,劳逸结合

思想高度紧张,精力高度集中,身体便容易虚弱。这时一定要坚持劳逸结合,保证较充足的睡眠,实现学习与休息的良性循环,如果晚上开夜车,白天倒没精神,只能导致功课没长进,身体也垮了。这个时候,家长也要关心孩子的起居饮食,督促孩子劳逸结合。

实践表明,不蛮干,不拼时间,不打疲劳战,不争一日之长短,不从增加劳动强度中找出路,而是着眼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向效率要时间,这是一条重要的指导思想。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是靠两条,一是“专心致志”,“专时专用”;二是要摸索规律,找对路子,找对方法。但前者是基础,没有前者,后者就会落空。

精力高度集中,专心致志,是搞好复习备考的基本条件。为此,第一,上课全神贯注,专心听课;第二,自习,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一旦坐下,马上入境,不要磨磨蹭蹭,不要边聊边学,不要边看电视边学。复习备考,不怕玩、休息、娱乐、体育锻炼,不怕专时专用,就怕心猿意马,三心二意。第三,头脑昏昏沉沉,已是强弩之末,已经没效率了,还念什么书?干脆休息或睡觉,养精蓄锐,以争取效率和时间!

坚持锻炼,科学作息,能给人以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是复习高效率、考试高水平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

高考复习的特点是:时间长、强度高。消耗大。用“短期突击”式的凭着一股热情拼一下的办法是不行的,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坚持体育锻炼与科学作息并举,使高三的学习生活有张有弛,规律化,科学化。

随着高考日期的临近,“开夜车”的时间和次数也会增加。有些考生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复习内容已呈泰山压顶之势,只能靠拼时间来背水一战。有的考生则认为;不晚点睡就不像高考复习的样于。还有的人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习惯。无论动机怎样,行为结果都是一样的,即人为地降低了记忆效果,加剧了情绪紧张,最终会对高考产生不良影响。因为搞疲劳战无异于对自己实行睡眠“剥夺”。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长时间被剥夺睡眠,人就会出现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神经衰弱等现象。这些消极作用都会对考前复习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不睡和少睡不但会使考生难以保证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来迎接高考,久而久之,还会使考生的情绪变得焦躁不安,脾气暴躁,性格孤僻,体质下降,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睡眠必须得到保证。那种“开夜车”、“加时赛”的做法尽管在短时间内可能会有些成效,但对高考复习这种长时间耗费精力和体力的繁重智力活动来讲,以减少睡眠来换取复习效果绝不是什么明智的做法,不应该提倡。长时间缺少睡眠不但不会增进复习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在高考复习中,每天要保证7~8小时的睡眠,此外还要安排午睡。睡眠的最佳时间应在22点30分~6点30分;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可安排在13点~14点之间。如果复习进度没有及时完成,可以在短时内开几次小型“夜车”,但最晚不要超过夜间零点,最长不过3天,而且第二天中午一定要安排午睡,否则下午和晚上的复习效果难以保证。

有的考生习惯晚睡晚起,我们将其称之为“学习晚型”,同时将早睡早起的学习习惯称为“学习早型”。通过比较二者的睡眠机制可以发现,学习早型的复习效果要优于学习晚型。因为早型睡眠是由深到浅,人睡后的3~4个小时以内进入最大睡眠深度,以后逐渐变浅。而晚型睡眠人睡的状态,总是停留在浅睡眠阶段,直到天快亮时才进入深度睡眠。这种睡眠是由浅人深,睡得慢而且睡不实。可见,仅从睡眠效果来看,学习早型就优于学习晚型。此外,由于上课、复习、考试是在白天(尤其是上午)进行,晚型习惯的人不容易很好地适应白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晚睡习惯的考生应及早调整,恢复到通常生活状态下早睡早起规律,保持正常、合理的生活节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以充沛的精力迎接第二天的复习和考试。高考前夕尤其要调整好睡眠时间。

备考、高考期间,还应当重视饮食。首先,要保证一日三餐吃饱、吃好.特别是早餐,一定要吃好:如果“开夜车”,要备“夜宵”,但要适量。其次,要注意增加营养,食谱合理搭配,蔬菜不能少,有条件的还应吃些水果。

4.计划得当,节奏有序

升学复习内容多,时间紧,各科齐头并进,还要“以新带旧”、“查漏补缺”,必须有时间帐,制定科学的计划,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节奏有序,提高复习备考的实效。制定计划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长计划,短安排。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日计划,都要有。计划可以调整,但不能有随意性,要使计划起到检查、督促、制约自己的作用。

第二,各科的第一遍复习,一定要细致、扎实,“宁肯慢点,但要好点”,时限不能超过“五·一”。第二遍要有重点,统筹兼顾,时间不能超过“七·一”。要把填报志愿等事宜也列入计划。

第三,制定计划,要了解学校的日程和各科老师的复习进度,原则上跟着老师走,不另搞一套。个人计划要服从学校的复习进度。千万不要老师讲第三章,你还在抠第一章。如果需要查漏补缺,在跟上教师进度的前提下,能补多少补多少,其他的留待星期日或假期补上,不要两头都搞成“夹生饭”。

第四,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可以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但不能见异思迁,跟着别人跑。

第五,制定计划,一定要留有余地,留出机动时间,加强自己的薄弱环节,或者调整情绪,保证身心健康。

第六,临考前一周,宜以机动为好,复习内容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控制在8小时以内)。要注意放松、调整心态,调整生物钟,以保证健康、恢复体力精力为主。

计划制订出来后一定要严格执行,如果发现有不能按时执行的情况,要找出原因及时调整,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学习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减少盲目学习和本末倒置的情况发生。在制订计划时,心中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通过这个计划,在一定时间内使自己的知识水平达到什么程度,取得怎样的效果。这个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了经过努力也不能实现,容易失去信心,半途而废;过低了则不必全力以赴地迎接挑战,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复习时要讲究方法

关于高考复习,老师们一般安排两到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领着大家把课本细细地筛一遍,把各知识点连成线并成面,使同学们头脑中对知识层次结构的了解尽量清楚;第二个阶段是“以赛代练”,就是做大量的习题,巩固第一阶段所述重点,查缺补漏;第三阶段是“赛前热身”,就是适度做一些高考类型的卷子,像历年高考题一类的试题,使学生进入状态并给自己定位、建立自信去迎接考试。

第一个阶段,是完善自己知识结构、理清思路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