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兰州历史文化(五):革命星火
2545400000022

第22章 伟大的决战——兰州战役(1)

1949年8月29日,一面被硝烟焚烤过的红色旗帜插上了古金城的门楼。兰州解放了!历史永远不会忘记这些日子:1949年8月20日至

1949年8月26日,兰州经历了从未有过的惨烈的血战,英烈们为解放兰州血洒热土,血染红旗。

历史铭记着这场伟大的决战。

部署篇

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10月10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布了铿锵有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宣言义正词严地喊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1948年11月1日,人民解放军进行整编,为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做好一切准备。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向全军发布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命令人民解放军向西南和西北进军。

百战百胜的人民解放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尚未解放的江南和西北广大地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大进军。国民党的西北之重镇,有固若金汤之说的,国民党黑暗统治达25年的兰州,也将迎来她改天换地的伟大时刻。

1949年5月9日,在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指挥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了解放大西北的征程。在解放了西安,经过了扶眉大战,在平凉大胜马步芳、马鸿逵后,人民解放军一路凯歌,朝兰州逼近。

是年,为阻挡解放军解放大西北,由南京逃亡到广州的国民党政府紧急召集马步芳、马鸿逵、胡宗南,举行“西北联防会议”,拟制了所谓“兰州会战计划”,即以马步芳集团依托兰州固守、吸引和消耗解放军主力,会同马鸿逵、胡宗南两集团,妄图夹击第一野战军于兰州外围。

兰州,是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所在地,是西北政治、军事中心,地理上也是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省的枢纽。城北是黄河和北塔山,东、南、西三面环山,东西长20公里的南山,是全城的天然屏障。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就在兰州构筑了国防工事,后来马步芳又进行加修加固,形成坚固的防御体系。主要阵地构筑了钢筋水泥碉堡群,外斜面有环形人工削壁1—2道,高6—10米,削壁腰部修有暗藏的侧射火力点,削壁外有两层3—6米的外壕,壕内遍布地雷、铁丝网。阵地之间有公路、交通壕连接。马步芳视兰州会战成败为其生死存亡的关键。为死守兰州,他将主力几乎全部集中兰州,屯集了大量粮食、弹药,并作了精心周密的部署。以战斗力最强的两个军和两个骑兵旅,共5万余人,重点守备南山各要点与城区;以两个军3万余人,控制在兰州东北的靖远、景泰黄河两岸地区,保障兰州左翼安全;以新编成的骑兵军2万余人,控制在临洮,临夏地区,保障兰州右翼安全。

青海马步芳集团是以家族世袭统治和宗教控制为特点的封建军事集团,是一支慓悍异常、凶残野蛮的部队。1936年红军西路军向甘肃西部进军中,遭到马步芳骑兵部队的围攻,损失惨重;1948年5月,西北人民解放军在陇东地区险遭胡宗南、马步芳的联合夹击。由于没有受到人民解放军的歼灭性打击,马步芳等人气焰十分嚣张,宣称“兰州是攻不破的铁城”,“解放军胆敢进攻兰州,本署以诱敌于有利地形与之决战,凭天然屏障与既设阵地,举全力一鼓而歼灭之”。

夺取兰州,是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北、进军宁夏、新疆所必须进行的一个战役。马步芳决心守兰州,这是人民解放军求之不得的。彭德怀说:“我们不怕他守,而是怕他跑掉。如果他真的不跑,就到了我们把他消灭的时候了。”8月4日,第一野战军发布进攻兰州的作战命令。以第18兵团(缺第62军)留置宝鸡,天水地区,继续钳制胡宗南集团,保障野战军左翼及后方安全;以第19兵团主力为右路军,由静宁沿西(安)兰(州)公路经定西向兰州城东进攻,以第2兵团为中路军,由通渭经定西以南直取洮沙后,再由南而北向兰州进攻,以第1兵团附第62军为左路军,由秦安、甘谷经陇西、渭源占领临洮。渡洮河攻占临夏、循化,尔后北渡黄河直取西宁,截断马步芳撤向青海的退路。

这是一张给青马布下的天罗地网。

1949年8月20日,第一野战军主力会师兰州城郊,一场攻坚战即将打响。

此时的马步芳,正在摩拳擦掌地叫嚣:“挽狂澜于既倒,定乾坤于西北。”

配合篇

在人民解放军解放兰州的过程中,中共皋榆工委十分出色地完成了内应工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甘肃前,中共甘肃工委及时向各地地下党组织发出指示,要求做好一切准备,协助和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入甘。为配合兰州战役,中共皋榆工委发动各级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地下党组织在国民党城防部队内部开展秘密工作,进行策反,与他们交朋友,宣传解放战争不断前进的大好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光明前途,并在国民党的地方武装如自卫队、保安团中进行分化瓦解。发展自卫队总队副陈伯鸿、五大队队副汪治华为地下党员,在自卫队中建立了党的秘密组织,并在多个自卫大队中建立秘密内应关系,使自卫队为地下党组织所掌握,成为可靠的内应力量。兰州战役打响后,8月25日午夜,马步芳部队全线溃败,解放军尖刀部队逼近兰州城垣之际,隐蔽在自卫队中的地下党员汪治华部率先打开城门,与马家军展开激烈巷战,保证了解放军抢占黄河铁桥,截断了马家军的退路。

8月20日,人民解放军汇集兰州外围,此时,马步芳集团严密封锁了兰州南山和通往阿干镇的交通要道。皋榆工委书记罗扬实装扮成牧羊人,在地下党员王受天及其三个儿子的掩护下,冒着生命危险,翻山越岭,经过一天一夜的艰苦穿行,机智勇敢地穿过重重封锁,及时赶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部,向彭德怀司令员汇报了兰州的基本情况,并将一份弥足珍贵的重要情报《兰州城防示意图》面呈彭德怀,向彭德怀司令员汇报了皋榆工委的工作情况和自己所掌握的有关兰州城防的重要情报,并在前沿阵地,向彭德怀司令员介绍了敌人的兵力部署。在此之前,皋榆工委通过隐蔽在国民党各个机构中的地下党员,利用各种关系,采取多种方式秘密搜集各种情报,系统地进行社会调查,为兰州解放和解放后的顺利接管做准备。这些珍贵的情报涉及国民党在兰州的兵力、布防、工事、装备、调配及官佐名单等,还有兰州的地理、人口、教育、工业、金融、邮电及存粮、水源等社会情报,甚至还包括国民党的派系斗争、政治倾向等。这些情报被分门别类汇总为《兰州敌兵力调查》、《兰州敌党政军宪特机构》等材料,为后来顺利接管兰州做出了很大贡献。

激战篇

解放军汇合在兰州城外,马步芳一再鼓吹自己的防御体系天衣无缝、固若金汤。为加强整个防御体系,在起伏绵延的南山山岭上,马步芳又增设了马架山、营盘岭、沈家岭三大主防阵地,并与豆家山、古城岭、狗娃山各控制高点的据点相连接。马步芳以八十二军3个精锐师一○○、二四八、一九○师,分守3个阵地,以马步銮的一二九军的2个师为预备队,部署在拱星墩和兰州西关阵地,从新疆调来的榴弹炮营置于东教场,甘肃保安部队的3个团驻守东岗及城内,使兰州守军兵力达5万多人。同时,又以新骑兵军驻临洮、临夏,防守青海老巢的门户;2个骑兵旅(师)(骑八师,骑十四旅),5个骑兵团(即5个步兵师的骑兵团)位于河口至民和一线,策应兰州和临洮方面的作战。马步芳的儿子马继援在兰州黄河北岸,隔河坐镇指挥,并坚守唯一一条兰州向北的出口: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黄河第一铁桥。

8月21日拂晓,炮火齐鸣,我解放军向兰州守敌发起进攻,但战斗却碰到了意想不到的挫折。敌步兵隐蔽在工事内,在我军受陡壁外壕阻碍时,敌人突然猛烈开火,趁机从我冲击部队侧翼出击,队形密集、动作凶猛;或者采取步骑配合实施反冲击。经一天战斗,各战场只消灭了一些外围据点的敌人,我军遭到很大伤亡,未攻下一个敌军阵地。马家军见我初战受挫,气焰更加嚣张。

彭德怀司令当即决定暂停进攻,以3天时间总结教训,再次侦察地形,摸清道路。与此同时,毛泽东也心系兰州,23日,毛泽东就攻占兰州问题致电彭德怀、张宗逊、贺龙、习仲勋:

马步芳既决心守兰州,有利于我军歼灭该敌。为歼灭该敌起见,似须集中三个兵团全力于攻兰战役。王震兵团从上游渡河后,似宜迂回于兰州后方,即切断兰州通青海及新疆的路并参加攻击,而主要是切断通新疆的路,务不使马步芳退至新疆,为害无穷。攻击前似须有一星期或更多时间使部队恢复疲劳,详细侦察敌情、地形和鼓动士气,并作充分的战斗准备,并须准备一次打不开而用二次、三次攻击去歼灭马敌和攻占兰州。

经过三天精心再准备,我军确定的战略决策是:攻取南山为战略之重点,迂回右翼夺取黄河铁桥,为全歼守敌之关键。

8月24日,野战军完成攻击准备。各部队情绪高涨,老战士争当突击队员,解放入伍的新战士纷纷表示要争取杀敌立功。各机关后勤人员都动员起来,挖工事、运弹药、抬担架,人人争先参战,个个争取立功,战前气氛十分热烈。

8月25日清晨6时许,雨过天晴,残星点点。绵延的南山平静得出奇。6点30分,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总攻开始了!霎时间,炮声惊天动地,一条条火舌,飞向敌人阵地,敌阵地硝烟滚滚、火光冲天。西北战场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开始了。

营盘岭红旗七落七升

兰州的南山是必守的阵地。南山自东向西依次为十里山、古城岭、窦家山、马架山、营盘岭(皋兰山南梁)、沈家岭、狗娃山。其中沈家岭离铁桥最近,又与狗娃山一起扼守着两条南去的公路,被认为是“兰州锁钥”。十里山、古城岭、马架山、营盘岭还有抗战时期修的永久性工事。

营盘岭位于皋兰山东南约5公里处,海拔2171米。山势险要,易守难攻,为兰州东南天然屏障。明代以来屡为设防驻兵之地,故名营盘岭。

营盘岭,是皋兰山的主峰,兰州的南面屏障,从兰州内城有公路直通峰顶。各种火炮、弹药及其他作战物资均可由汽车直接送到阵地。时任国民党兰州防守总指挥的马步芳之子马继援在给营盘岭守敌电话指示中说:“营盘岭不失,兰州有望,营盘岭不保,兰州危矣。”

山上的工事,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以1个工兵团,外加3000民工,整整修筑了半年多。尔后,马步芳又派了1个工兵营,还有数千民工,又加修了3个多月。这些永固性工事总耗资数百万元之多。主阵地以钢筋水泥明堡与暗堡,构成核心的集群工事。围绕主阵地三营子这个山梁,自上而下有环形峭壁3道,每道高约2至3丈,峭壁外挖有2丈多宽的外壕,外壕内外两面均设有铁丝网,并布满了小型航空炸弹,每枚炸弹重30磅。炸弹与不同型号的地雷连接成梅花或连环雷,踏响一个,连响一串,号称为“王八雷”。整个阵地上,明堡暗堡,火力组成交叉火网,并与可容纳2个营兵力的地道相互串通,既能打,又能藏。

营盘岭左有狗娃山、沈家岭,右有马架山守敌的火力支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火力体系。如果我军攻占营盘岭,就可以居高临下,轻重火器可直接控制兰州整个市区和敌人惟一的退路——黄河铁桥。

扼守营盘岭的是马步芳的精锐主力第248师。负责攻打营盘岭的是我军第六军。

25日拂晓时分,信号弹腾空而起,抢夺营盘岭的战斗打响了。

第六军的轻重火器,吐着无数火舌,向敌人阵地扑去。英勇的战士们,端着上了刺刀的钢枪,与敌人反复争夺着三营子第一道阵地。在崖坎前和崖坎上面的开阔地,敌我双方来回拼搏,激烈争夺着每一寸土地,扭成一团,咬在一起,战斗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真是难解难分。

敌人十分顽固,凭借坚固工事拼死顽抗,还不时地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反扑。我军指战员们冒着敌人的炮火,英勇冲击,子弹打光了用手榴弹,手榴弹打光了拼刺刀,刺刀折了赤手空拳和敌人格斗。有的连队仅剩下十多人,依然奋勇前进。英雄陈全奎为加强火力,把两个手榴弹捆绑在一起,向敌军一连投出30对,杀伤大批敌军,自己也身负重伤,但坚决不下火线。部队寸寸逼近,终于接近了敌人营盘岭主阵地,但是峭壁又高又陡、土质坚硬,难以炸开突破口。前沿部队一时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英雄指导员曹德荣舍身炸峭壁,把敌人防线炸开了一道血口子。战士们高呼烈士名字,怀着满腔怒火向敌军冲击。下午1时,夺取营盘岭最后一个顽固堡垒的战斗打响了。在强大火炮的掩护下,我解放军全线进攻,三面红旗先后在敌阵地上树起,但刚一树起就被敌人打断旗杆,红旗落下来了,再树起,再落下;再树起,再落下。战士的血浸透了红旗。就这样,红旗反复起落七次,第八次,同时有十几面鲜艳的红旗在营盘岭主阵地上飘扬起来。经过激烈反复的搏斗,当晚,营盘岭被我军胜利攻克。

红旗高高飘扬在皋兰山上。

战前,马继援信誓旦旦狂言:“营盘岭是牢不可破的铁城,是固守兰州的南大门,如共产党能攻破了它,我便自动撤出兰州。”然而,在我军强大攻击下马继援的防线终于土崩瓦解。

营盘岭攻坚战,我军共毙伤俘敌1725人,但也付出了伤亡1235人的巨大代价。

马架山激战地动山摇

25日拂晓,信号弹腾空而起,马架山升起一排黑色的烟柱,像火山爆发。在激越的冲锋号中,我十九兵团六十五军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向马架山发起攻击。

马架山地势十分险要,是兰州东南的天然屏障。在我军进军西北时,马步芳在原抗战时期的永久性国防工事的基础上,又精心进行了加修,阵地上铁丝网和鹿砦密如蛛丝,地雷区密如蜂窝(每枚航空炸弹连接数枚地雷,引爆时,半径二三十米以内的人即遭到杀伤);钢筋水泥地堡及野战工事星罗棋布;坚固的暗道贯通各核心工事,从前沿至纵深挖有深宽各约6米的外壕3道;高地东西两侧多是悬崖绝壁,山后有汽车道,直通市内。守军是马步芳主力八十二军。其主要兵力和工程设施在主峰古城岭上。

攻击部队踏着英雄们用鲜血开辟的道路,勇猛冲杀。在第二道外壕前我正面攻击的团队遭到敌人交叉火力的封锁和压制,很多战士倒了下去。排长赵长山带领全排冲上去,连续爆破,打开了突破口。很快第三道外壕也被我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