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兰州历史文化(六):工業搖籃
2545200000006

第6章 中国近代工业的闪闪星火(3)

光绪四年(1878年)十二月初八日,申报发表一则消息:“昨报上海设立织造洋布机器局,此为中国之创举,华人皆拭目以待。今悉左伯相又奏准在甘肃兰州府等处另设一织呢公司,计需本银不赀。

所有一切机器已早委员传信至欧洲定购,一俟运到,当可开办也。”

申报是外国人在上海办的一家报纸,是一家颇有影响的媒体。

申报的这篇报道中还说,西口外本有大片游牧地区,牛羊繁殖,如果能把当地盛产的羊毛织成呢子,像外国所生产的呢子那样,这不能说不是一件利民的善举。

接下来,《大清国》杂志于光绪五年(1879年)一月四日又报道了兰州织呢局的消息。《大清国》是在上海出版的一份英文周刊。

编辑叫巴尔夫。

《大清国》载文说:要在兰州府建立一座织呢厂已谈论了很久;这计划不久即将实现。

文章详述织呢局进展情况,说这个企业将委托给一位久在上海居住的德国人办理;数日前又有两位从德国刚来到上海,其中一位名叫石德洛末,是从爱克斯拉夏佩尔来的呢绒制造家,另一位叫安克,是个建筑师。石德洛末先生从欧洲把兰州织呢局所需要的机器押运来华。他们两位即将启程赴兰州府。路上须跋涉三个月。文章最后说,选定远在西北的兰州府建厂的原因,显然由于那里畜养的羊很多,所产羊毛以前从来没有好好利用;同时考虑把工厂建在这畜牧地区的中心,比陆路运输原料到各通商口岸好得多。

继《大清国》一月四日报道之后,二月初八申报又刊登消息称:甘肃省兰州府创设机器羽局,前闻特在沪上派员定购机器,现已由转运局委员将机器等由轮船载至汉口,然后从湖北等地转运入陇。

三月初八,申报又发一消息:前报道甘肃兰州府创设织呢机器局,采用羊毛织成呢绒各物。现听说向外洋购取的各种机器业已来沪,正准备托招商局的轮船带至汉口,再由水陆提运到陇中。然而该机器共有大小箱笼1200余件,恐怕运费先已不赀。

左宗棠翘首盼望中,胡雪岩来信了,说是派人办矿,一切用费由他捐办,还说捐购一台掘金小机器,附钻井机器一同运来,让赖总兵检查。开河、钻井、织呢机器,都已买到,只是湖北、西安、沿途各处运解分合,快慢不齐,所以到货时间有先有后。

机器已经买妥,左宗棠即紧锣密鼓建设织呢局。

军呢军毯西班牙条纹布洋机器一天能织100丈

兰州织呢局是在制造局的基础上创办的,其性质依然是官办军工企业,名称是甘肃织呢总局。

赖长主持制造局和织呢局两个局的局务,但主要精力放在织呢局。他把厂址选择在兰州通远门(今小稍门)外畅家巷南侧前路后营基址,这样可以不必另外购买民基,又可以营地作堡。两个局在一起,织呢局的机器安装和维修及一些简单的机械制造,均可由制造局承担。

兴修厂房的事仍由赖长主持,协办的人员只能管书记簿账,不能参与局务。

左宗棠指示赖长,在机器未到之前,当务之急是三件事:一是盖厂房;二是积极备料,采购精细羊毛;三是人员培训。先把围墙打起来,房屋陆续添盖,至关重要的是房屋要坚实,不在美观,也不可过于狭小,必须考虑厂房能摆下机器,还要够工匠住的地方。如果办成了,将来再扩建。羊绒难以久储,就先采购若干,以免临时停工待料。

人员培训,就是让原先学习织造的工匠趁此时间互相仿效。同时从陕甘军队中挑选赋性灵敏又好学习的士兵到织呢局专心学习,派人指导,学成后就是当地自行培养出来的师匠,一代一代传下去。左宗棠说,庶事半功倍,业精于勤。今天的学徒,都是日后的师匠,将来一人传十,十人传百,由关内而及新疆;以中华所产羊毛,就中华织成呢片,普销到内地,甘肃人自然会享其利。

1879年初,从德国购得的织呢机器全套60余架,由石德洛末押运来华,又从上海运兰州。4000箱机器中有蒸汽机、自动纺织机、梳毛机、织布机、洗毛机、起毛机、烘干机、剪毛机、染色机、压光机、上光机、蒸刷机等。

这些笨重的机器装在一条货船上,由招商局的轮船拖运到汉口,在汉口又将这些机器用民间小船水运,或人抬肩扛背运到西安,然后由兰州的一个名叫席步天的大车户组织畜力车运往兰州。机器非常重,很难运,所以锅炉得拆散了一块一块地运,遇山口地带,有时得开凿了才能把大件搬过去。兰州大车户把两轮车改为四轮车,在车的传动部位安装了滚动部件,加快了速度。

尽管如此,机器运输在路上费掉了好几个月的工夫,直到当年10月,部分机器才开始运到了兰州,又有一些则一直到1880年3月,还没有找到通往目的地的道路。辗转曲折,机器的最后一批于1880年5月解运抵甘。同年9月16日总算开工了。

厂房分东厂、中厂和西厂三部分,东厂为纺线织呢车间,中厂为动力机修、办公地,西厂为洗毛及整染车间。局里雇用的13个德国人分别担任经理、领班、教习、翻译员等,负责机器安装、技术指导、徒工培训。

从德国请来的呢绒专家石德洛末到兰州后担任织呢局的洋总办。中国负责人选的厂地叫洋总办看,洋总办认为不妥当;又选另一块地,洋总办说水源不足。中方说,水源自可解决。洋总办同意了。

规模为1200个纺锤的兰州织呢总局正式投产。机器由两架发动机来运转,一架24匹马力,一架32匹马力。纺线机三架,每架有360纺锭。

冬天来了,黄河上结了冰。但寒冷的气候挡不住织呢局中热烈转动的机器。产品主要是军呢、军毯、西班牙条纹布,最多时达到日产100丈。

左宗棠高兴地说:甘肃气象更新,兰州织呢局结构宏敞,安设机器20具,其中6具已开织,每天能生产8匹呢布,每匹长50尺阔5尺,织成的呢布分三种,品质还好,比洋呢便宜。虽然看上去略逊于洋呢,但可供着用。厂内共有纺锭1200枚。有时也用驼毛织呢,驼毛很好。在中外技师工匠及本地艺徒努力下,所成的呢料渐见精致。

待艺徒习业有成,各机全部开织,约计每年可织呢六七千匹。

左宗棠对织呢局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他做出决定:局里雇用的蚕丝织呢等中外师匠及办理局务的华人和洋人,有实在出力,工作著有成效者,应由营务处刘锦棠、杨昌浚随时汇奏请奖,以激励人们奋进。

一份英国领事商务报告中说,兰州织呢局,一切困难都已克服,该厂正在开工,每日能生产24匹蓝色粗呢。不久产量定会增多。成本非常便宜。

这个织呢局投资巨大,包括织呢,开河、掘井各种机器连同纳税,自德国至上海,自上海经湖北至甘肃的运输保险各种费用,建造厂房及洋匠华工、局务等各类人员的薪俸。总共花去白银30万两。

因此左宗棠一心想把这件事做好做大。

左宗棠认为西北军事行动已结束,应将民生工业放在首位。赖长就把织呢局的匾额悬挂在大门,把制造局的匾额悬到二门。叫一门两局,分别经营,实际上主营织呢局。

就在这个冬天,左宗棠应召入京,他兴冲冲地把兰州织的呢片带给朝廷中人看。大家都满意。

编和织是人类两项最古老的手工艺。纺织技术源于编篮术。由编织技术发展出来的织机,是妇女的一项发明,男子成为纺织者是后来的事情。手工纺织到处可见,但织机技术只出现在进步的文化中。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首先安装在纺纱机上。

兰州织呢局用织呢机器把地产羊毛织成洋绒一样的呢片,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很了不起的。但当时的中国人似乎还不以为然,而外国人以一种复杂的心情关注此事。英国人对德国人经营此业醋意很浓。

光绪七年(1881年)正月,已升任清政府军机大臣的左宗棠,身在京都,心里还在牵挂远在西北的甘肃织呢局,就像当年他赴任陕甘总督时放心不下马尾船厂一样。他写信给署理陕甘总督杨昌浚说:“织布局现有成效可睹否?十年业屡,至今犹魂梦难忘。”

谁也没有想到,同年二月,也就是在织呢局开工不到半年,左宗棠离开甘肃不久,有一个名叫美思尼(Mesny)的洋人来到兰州。

此人参观了织呢局后,在香港德臣报发表文章称,左宗棠的美举白白花了钱云云。

这一报道在舆论界炒得沸沸扬扬。

在上海的《申报》于4月30日载文说:西报言,有西人名美思尼前往兰州,至织呢局游玩。该局总办以有事不能相陪,委员两人陪之。西人周视既毕,慨然曰“左候创设此举本属极好,机器亦系上等之物,奈羊毛及线均未能精美。缘所延西人言语不通,虽有通事,也不可深恃,以至有此美举而仍无佳货,殊为可惜”云。按兰州设立织呢局,事居创举,原难步武泰西。然苟能认真办理,精益求精,当必有蒸蒸日上之势耳。

5月27日,《北华捷报》又报道说,美思尼君于本年2月12日参观了兰州府的织呢局,以“探险者”的笔名致书香港德臣报说:今天我第三次造访了织呢局,情况很不能令人满意,颇使人惋惜。他们用的羊毛粗得无法使用,大堆大堆地堆在那儿等着发霉;只有20%能织粗呢,30%能织毡子,余剩的50%全无用处。用这种羊毛纺不出好绒线,绒线既然坏,也织不出能称做呢布的东西。即便织毡子,原料也粗。总督左宗棠,好意想开发西北富源。但他白花了钱,因为缺乏良好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