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万元的报价,只是美国同类钻机的零头的1/4。还要10个月拿下。在场的同行简直不可思议。搞石油机械的人谁不知道,按常规,造一种新型钻机,调研出国就得一年,试制得一年,第三年才能总装。10个月出机,没有先例。
一向创造“第一”的兰石人,做出这种抉择,一来为了争气争市场;二来是当时已得知有人还想续订进口钻机合同。因此他们自己给自己10个月这么短的期限。
造一台60L,仅设计图纸就要1200张,技术文件1000余页,工艺文件17种;部件加起来就要420吨;有15个大项目要同10个配套厂家协作,整个机械部和石油部被牵动了。
经过300个日日夜夜,不计报酬的苦干,兰石人成功了。1990年10月10日16点15分,高大的ZJ60L钻机出世了。要问它多大?光是底座就重190吨。
这是中国造的第一台沙漠边缘钻机,兰石人又填补了一项空白。这个庞然大物是用57节火车皮运往新疆的。
碰巧的是,刚刚组装的这台6000米沙漠钻机,正在厂区试验,现场进行调试的时候,来兰石厂检审另一项目的美国船检局代表,一下子被眼前的大钻机惊呆了:“没想到在中国荒凉的大西北还有这样的工厂,还能生产出这样的产品。”
兰石就是这样的工厂。经历改革的阵痛,走向市场,参与国际投标。早在1984年10月就取得了世界公认的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规范质保体系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和钢印。随后,兰石抽油机和钻机部件也获准使用美国API标记(美国石油学会标记)。
兰石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并抓紧技术改造。1986年,把本厂的钻井机械厂建成了全国机械行业第一个工艺样板厂。又是一个“第一”。
1990年4月3日,兰石又一举拿下惠州(HZ)26—1海洋石油平台钻修模块工程,一次直接创汇150万美元。惠州这一项目来头很大。当时中国南海东部石油公司决定与国际ACT集团(即意大利阿吉普石油公司、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美国德士古石油公司联合体)联合开发我国惠州21—1油区,并实行项目国际招标。
正处在困境中的兰石,不畏风险,凭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与同时拿到标书的8家外国公司较量。结果是,这一工程承包商美国麦克道姆国际有限公司的代表这样说:“兰石厂做的HZ26—1标书是这些年来同中国打交道中看到的一份最好的标书。”
兰石又一次在国际竞争中打败了20多家大公司。惠州中标胜利,使兰石在国际大市场上争得了信誉,也使兰石由以前单纯的海洋项目设备供应商变成了“工程项目承包商”。
在全世界所有生产抽油机的13家厂商的竞争决战中,兰石夺标出口120台抽油机,从而进入印度市场。兰石抽油机已卖给美国300多台。兰石抽油机在美国石油机械经营者当中引起震动。生产抽油机的国际王牌——拉夫金,把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列为他们的重要竞争对手。
兰石从建厂至1990年,为我国提供各种石油钻机1000余台,各类压力容器2万余台,累计产量81万余吨。产品遍及国内各大油田、炼油厂和化工厂,还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菲律宾、加拿大、巴基斯坦等10多个国家,把兰州工业文明的光芒射向四面八方。
邓宝珊剪彩热电厂万家灯火从此辉煌
西固热电厂也是“一五”156项重点项目之一。厂址在兰州市西郊钟家河,这是1953年11月李富春和苏联专家等有关人员同兰炼、兰化、水厂一起选定的厂址。这里距市中心27公里,整个厂区沿黄河河谷的南岸伸展,东邻兰炼,西接兰化,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
1955年,西固热电厂在一片荒草烂泥滩上破土动工。成千上万的建设者响应国家号召,从上海、从北京、从东北、从陕西,从天南地北云集这里。他们在黄河边的野草地上搭木棚,睡通铺,投入了紧张热烈的劳作。喝的黄河水是小毛驴驮来的,一杯水澄下厚厚一层黄泥汤。吃的是土豆、萝卜、大馒头。想吃大米饭不容易。
寒冷的冬季,在露天干活,手冻肿了,脸冻青了,鼻涕直流。
但劳动热情一浪高过一浪,创业之歌在工地上回荡:“我愿在陇原上播种,我愿在黄河边生根;我愿在大西北耕耘,我愿为电力事业献身。”
1957年11月6日,热电厂1号机组正式发电。新中国最大的热电厂在山河灵秀的西固热土上诞生了。甘肃有了自己的大电厂,从此万家灯火一片辉煌。在隆重的落成典礼上,甘肃省省长邓宝珊亲自为之剪彩。
邓宝珊对“一五”重点项目十分重视,还亲自带领机关干部到西固工地上义务劳动。西固热电厂发电,他显得格外高兴。
甘肃的老百姓从此而能像当年朝廷的皇帝、皇太后一样用上电灯了。这在当时的确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兰州有电灯,是1914年的事了。当时在东大街(今中央广场东北角)安装了一部6千瓦直流发电机。1920年在原处增装了一部20千瓦220伏交流发电机。1924年又装了一部40千瓦280伏三相交流发电机。电厂的名称是兰州电灯电话局。这电专供省政府和督军公署及其所属部分机关单位和一些豪绅官商照明,也供少数路灯。1935年,改为兰州电灯厂。单独设电话局。经扩建,实际发电量166千瓦。
抗战期间,兰州人口剧增,兰州电灯厂改为电厂并不断扩建。
1946年8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拨给兰州两套美制1000千瓦汽轮发电机,安装在西郊郑家庄。本来计划1947年底发电,因法币贬值等原因,到1949年8月,主厂房尚未建成。因此有“兰州的电灯不明,电话不灵”之说。
从兰州建电厂直到解放前夕,全部设备总容量仅974千瓦。用电灯的人家只占全市总户数的9.5%。绝大多数兰州人仍沿用菜油灯或蜡烛。街上屈指可数的路灯,灯光昏暗。1946年拨给兰州的两部美制1000千瓦发电机,直到1950年10月,其中一部才发电。
1957年冬,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供热能力850吨/小时,规模宏大,电热联产的现代化电厂在西固建成发电,揭开了兰州电业史上辉煌的一页。随着西固热电厂前进的步伐,兰州人祖祖辈辈照明的小小油灯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兰州工业大发展的动力有了保障。
为了兰州大放光明的这一天,西电人付出了巨大的艰辛。西固热电厂正式发电不久,就发生了大爆管。设备瘫痪,电厂停电。原因是黄河水含沙量太大,必须经过处理才能进入锅炉,而化学分厂的设备又处理不了这么大的含量。本应该减少发电量或停下来维修,但当时处于大跃进年代,上面要求电厂继续满负荷运转,技术人员的话不顶用。不讲科学,终于导致三台锅炉爆管。这一来,直接影响到兰炼兰化等企业的正常运转。
事已如此。任电厂总工程师的电力专家钱钟彭,顶着被上纲上线的政治压力,组织全厂员工投入抢修。又遇上饿肚子的年月,每人每月一两油,没有任何副食,每顿饭只能吃到2两苞谷面发糕。厂区内外的野菜、槐花、榆钱、灰条草都吃光了。许多人饿得浮肿,走不动路。又没有交通车,下班后从厂房走到12里外的福利区,要在路边坐下来歇几次才能回到宿舍。
酷暑寒冬,再苦再累,工人们坚持三班倒,日夜抢修。面对煤炭不足的困难,全厂干部和工人一起,端着脸盆、筐子、拿着扫帚和麻袋,到兰化去扫提炼煤气剩下的煤渣。还到西固火车站扫运输中撒落的碎煤。硬是靠自己的双手把锅炉修好,电厂恢复正常生产。
这些细节成为西电人成功的要素。
进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推动甘肃工农业腾飞,能源需求量大增。但由于龙羊峡截流蓄水,使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等水电厂发电量大减。1987年,一向以电力充足为荣的兰州,因缺电,大街上的路灯交替拉闸,一些工厂被迫停产。这样,西固热电厂又变成了兰州电网的主力电厂。运行了三十多年的老设备,在甘肃严重缺电的日子里,依然大负荷地多发多供。
西固热电厂自投产到1990年,累计发电554亿千瓦小时,供热5亿千焦,工业总产值47亿多元,相当于国家投资的20倍,成为兰州地区石油、化工、机械、有色金属及国防工业的动力核心。先后获甘肃省一级企业、六好企业等称号。被评为全国电力系统先进企业。昔日浓烟滚滚的污染大户,早已变成一个绿树青草环境整洁的花园工厂。
一批企业连人带机器从大上海搬来兰州大红花瓶被誉为玻璃工艺一绝
20世纪50年代是兰州经济大发展时期,在滚滚的工业洪流中,从上海流过来一条文明小河,汇入波涛荡起金色的浪花。
1955年7月,国务院在上海召开“关于工业内迁及劳动力调配座谈会”,会上提出紧缩上海城市规模的战略决策。上海一些企业要内迁,而正在大开发大建设中的兰州市,需要的是大上海对大西北的支援。因此兰州主动要求与上海方面互派代表参观访问,协商此事。双方商定:上海援兰企业必须是行业中的佼佼者,能够起到示范推动作用。宣传、动员、多方协调,很快确定了援兰企业(包括资金、设备和技术力量)和迁兰落户的厂(店)地址,以及人员安置、工资待遇等事宜。
从1956年起,到1960年底,陆续从上海搬迁到兰州的工业企业有41户,主要从事制药、小五金、玻璃、针织、墨水、印刷等业务。迁兰的汽车修理商业服务业共计73户。这些企业中,有闻名上海的佛慈制药厂、利华墨水厂、大中华酒菜馆、悦宾楼菜馆、意姆登洗染店、泰昌百货公司,凤凰照相馆、登记理发店、立达西菜社,还有号称上海“三大祥”之一的信大祥绸布店,品牌服装王荣康西服店,培琪西服店等。
泰昌公司创设于1871年,历史上经营木器颇有声望,抗战时期兼营百货,到兰后专营百货。由上海带来资金7.76万元。王荣康西服店,创设于1928年,在上海西服业中很有名声。由上海带来资金1.3万元,职工22人。商业企业多是老字号,具有独特的经营特色和经营水平。迁兰企业的组织者之一韩铁成,还热情地参与了和平饭店和红光、健康、幸福浴池及东岗、七里河综合市场的筹建。
从上海迁来的这些企业,为兰州经济注入了活力,带来了先进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方式,对兰州的经济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些过去不能生产的皮鞋、胶鞋、热水瓶、搪瓷器皿、中西药品等新产品,开始批量生产。
上海迁兰商店良好的信誉和周到的服务,很快博得消费者欢迎。兰州人的发型变了,穿着变了,也知道糕团、西餐是什么味道了。吃早点买一个大中华的大包子,真好吃。街头巷尾流行这么一句话:“兰州姑娘,上海包装。”
省、市政府对迁兰企业十分重视,几十家店铺,几乎全都摆布在市区最佳地段,工厂的厂房宽敞而明亮。十多万援兰职工,开始生活不习惯,见面开玩笑说:“阿拉上海人,来到兰州城,三天不吃大米饭,阿拉肚皮疼。”
政府尽量想法给上海人供应一点大米。渐渐的,他们也喜欢吃牛肉面和酿皮子了。
在这个新兴的工业城市里,迁兰企业得到了发展壮大。远东绒线店的月平均营业额比上海时增加了近6倍。培琪西服店和泰昌公司(后并入张掖路妇女儿童商店)的营业额,都比上海时增加了两倍半。新亚洲理发店的营业额增加了50倍。兰州搪瓷厂迁兰时仅有38台旧式车床,年产值66万元,到兰后,1988年的产值达727万元,产品由原来的6种扩大到90多种。迁兰的上海工兴玻璃厂并入兰州玻璃厂,使这个厂子一下子兴旺起来。
虽然兰州早在清朝末年,就由兰州道彭英甲创办劝工局下设玻璃分厂,聘比利时人帮助,生产过玻璃器皿,但因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差,销路不畅,不久即停办。时隔半个世纪,由上海迁兰企业加盟的这个兰州玻璃厂,由于从上海带来了玻璃制品特种工艺,很快发展成为全国生产套料花瓶最多,最齐全的厂家。
原上海工兴玻璃厂的著名技艺能手周山宝、周怀仁父子,随厂来兰后,设计研制试验成功一种大红色套料花瓶,风靡市场,被誉为玻璃工艺一绝。兰州玻璃厂的知名度扶摇直上。
周山宝,上海市人,早年曾在日本人在上海开办的宝山玻璃厂当学徒。他是中国第一代玻璃技术工人,曾在窑业玻璃厂制作出金鱼缸三只虎脚爪,被称为一绝。制作的荷叶灯罩,鱼花瓶,栩栩如生。
行业中公认他是玻璃钳子工高手,享有“上海四大玻璃名匠”之誉。
其子周怀仁自幼随父学艺,专攻造型设计。
漂亮的兰州套料花瓶,就是由周怀仁设计造型,周山宝配料操作,经多次对比修改,最后定型的。周氏父子又从莫高窟、麦积山、拉卜楞寺等甘肃本土文化艺术中汲取养料,研制出果绿、天蓝、大红、金红、绯红、透黄、湖蓝红、乳白、桔黄等五彩缤纷的玻璃花瓶。
红色,象征着吉祥幸福,为人们喜爱。但因成本高,工艺难,行业中视其为禁区,连上海老牌玻璃厂都不生产红色玻璃。周氏父子反复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兰州玻璃厂的大红花瓶在全国一枝独秀。
兰州产的套料花瓶,以工艺造型独特、色彩绚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迅速走红。被轻工业部命名为优质产品——兰州特种工艺品。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国内各大城市商店一上柜台,即抢购一空。还远销英、美、法、日本、伊朗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天津轻工业局进出口公司把兰州套料花瓶列为出口免检产品。
出口的兰州套料花瓶品种有:FV129、FV119、FV290、FV190、FV235、FV245、FV220等。FV是天津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编制的英文缩写。
在众多迁兰企业中最具独特魅力最富有生命力的企业要数佛慈制药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