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白银公司同时圈地的银光化学工业公司,也是“一五”重点项目,是一家代号为805的军工厂。把这个厂摆在兰州以北的荒野中,是出于国防工业的战略考虑。因为领袖们明白,全国没有一家大型军工企业,这对刚刚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意味着什么?兴建这个“大军工”的时间与左宗棠在兰州创办近代军工企业的时间相距80多年。
805项目定了,首先得选定厂址。
1952年夏,二机部派往兰州创建银光厂的赵希敏、张桂和等7个人从首都北京跨上了西行的列车。出发前他们在办公室里打开中国地图寻找兰州。找到了,在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听着蛮好的,就高高兴兴地来了。这7个人中,有两个副厂长,1个会计,3个技术员,1个警卫员。他们一到兰州,就踏着尘土飞扬的街道,走到省工业厅后面的一间小平房里住下来。早上起来一看,黄河是红色的,喝的水是从黄河里挑来的浑浊水。吃的都是细粮,小油饼1角钱1个,西瓜1分5一斤,一块钱买6个西瓜。
他们在兰州住了十几天,就开始为他们的炸药厂选址。一张军用地形图和经纬仪、测量工具,都是从兰州军区找来的。
他们懂得这一行。想想世界上第一座硝化甘油制造厂的建设者诺贝尔·艾尔费雷德选址的情景:诺贝尔查看地图,找一个没有人住的地方建炸药厂。最后建在了梅拉伦湖面上,后来又迁到陆地上一个无人地带。德国的那个诺贝尔工厂周围筑起厚4米高3米的墙壁。
中国的这个炸药厂同样要选择一个远离城市的地方。他们先到兰州市西固区选址。雇了两个农民从兰州买了些白面、肉、海带,用马车拉到西固,晚上在牲口棚里铺一把草睡下。后来才有了席子,有了轿车子(篷子马车)。
他们走到达家川,农民家没饭吃,就商量由谁到兰州城里去取面。带队的让一个中专生,两个大学生到兰州买面粉,给了他们20块钱。3个人从达家川步行到河口才乘上羊皮筏子,提心吊胆地漂流到市内中山桥岸。第二天又雇马车把面粉拉到达家川。
他们专找穷乡僻壤,去甘谷选址,农民穷,吃派饭派不下去。
又到临洮选址。雇小毛驴驮上米面油盐,自己做饭吃。一路上8头毛驴驮东西,人跟在毛驴后边走。
最终把炸药厂的厂址选定在离兰州90公里的腾格里沙漠边缘。
其实就是和白银公司同时圈地的郝家川一片无人地带。
来自北京的这7个人走进郝家川。太阳还没落山,就听见小孩喊叫:狼来了!狼来了!他们追出去,狼跑了。睡在帐篷里,半夜,狼来了,在外面用鼻子嗅着,爪子在篷布上拨拉几下。进不来,走了。
因此,男人小便背靠背,手拿打狼棍;女人小便,还得请男人远远地站哨。
当地农民喝的是二三里外豪群沟里的苦井水,他们这些外来人喝了就拉稀,肚子咕噜噜响。太阳格外厉害,脸晒得红黑红黑的。大风一刮,沙子打得脸痛,昏天暗地。他们穿着老羊皮大衣,头戴火车头帽子。脚也没水洗,只能一个月到兰州城里洗一次澡。这么荒凉这么苦的地方,却自古以来叫八宝山,金银铜铁样样有,只不过在地下睡大觉。
万事开头难。1958年6月3日,银光厂动工兴建,从全国各地来的职工们喝了苦井水肚子难受,可是这苦水怎么叫人家苏联专家喝?就只能用小毛驴驮着老式的木驮桶把黄河水弄来。7个苏联专家开始时住在兰州市,每天早上5点起床,7点赶到厂子上班。土路上也只能跑北京吉普。专家们穿着中国人少见的风衣,沙子还是打得脸作痛。后来在沙丘湾湾里风小的地方给专家盖了1000多平米的房子住下来。
建设者的队伍日益壮大。少数人来了,哭了,走了;多数人不怕苦扎了根。二机部从全国选拔的人才,被专门派到苏联学习炸药制造技术一年,然后来到这里创业。
叫国营805厂的银光化学工业公司,像一座小城堡,很快在荒滩上崛起。厚厚的土红色围墙有16公里长,看上去像是起伏的小万里长城,更增添了工厂的神秘色彩。外人只知道805厂,不知道里面生产的是什么东西。
然而,这个不宜张扬的军工企业的发展道路,走过了一条奇特而荒诞的几何曲线。
1959年,中苏兄弟反目,老大哥撕毁协议,撤走专家,带走图纸,企业一度陷入困境。后来,贺龙提倡的军民结合的尝试又被批判。工厂不好办啊!但它毕竟是军工企业,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一切困难都挺过来了。
1964年黑索金生产线建成投产;1966年5月,梯恩梯生产线建成投产;8条生产线都是一次投产成功。中国人自行研制的高能炸药大获成功。老党委书记雄心勃勃,想叫805当“炸药王”。
这个拥有7000多职工的大型军工企业,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8条军品生产线,生产30多种产品,银光的产品占全国同行业的60%,还销往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有8种产品获部优省优称号。
然而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上冷战和对抗逐渐变成了对话,东西方都伸出了友好交往的手,中国的改革开放大潮也冲击到军工企业。国家的战略决策取向,由以前的“加强战备,准备打仗”改变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工优先,以民养军”的军转民。
银光本是产品经济的摇篮,面对市场经济,一筹莫展。一个企业生存的沉重命题困扰着银光人。
眼看着这么大的企业,靠卖冰棍、冰淇淋,造铸铁捣蒜缸,扎拖把,打家具糊口,真叫银光的当家人笑不出来也哭不出来。
这时候,重庆的同行在军转民后靠雅马哈发了一笔大财。银光人心动了:“我们要开创新业,再创辉煌!”银光的经理、总工程师佟国志,一个辽宁籍的满族人,认为银光的出路,就是要选一个高新科技高效益的民品项目。佟国志的眼睛一下子盯上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投资2.6亿,规模为年产2万吨的TDI生产线。建成后将向国家交利税6000万至8000万元。
TDI是甲笨二异氰酸酯的英文缩写。当时全国所有的软泡生产厂家都是以2000多美金一吨的价格从国际市场上购买TDI,足见其市场潜力。
西北的银光与东北的一家老字号军工企业竞争这个项目。最终银光凭实力拿到了手。原因是银光亮出了底牌:地皮大,电力充足,水煤焦炭化工材料就地解决,况且还是国家“一五”骨干企业。
妙就妙在佟国志来了个逆向开发,1984年先搞了一个年产2000吨聚氨酯泡沫塑料生产线,以此为厂子赚钱,为建设TDI积累资金。
TDI的成套设备和工艺技术必须从国外引进。银光人出国考察、翻阅大量资料,光是前期工作及同外国人谈判就进行了五年。
投标者,有严谨的德国人,骄傲的法国人,精明的日本人。提供盐酸电解装置的联邦德国的伍德公司,拥有世界上第一家专利,其谈判代表牛气得很。银光人从容地与他们讨价还价,互不让步。引进的净化装置由法日竞争。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的化工海外部长亲自来北京谈判。
谈判进行得十分艰苦,或吵吵嚷嚷,或说说笑笑吃巧克力糖,有时拍桌子瞪眼,你拍一下,我拍两下。外国人觉得这回遇上来自兰州的几个中国人太厉害了,再也不像以往那样轻易地在合同书上签字。而银光人想的是,别小瞧我们,决不能多花一分国家的钱。
银光人的谈判艺术迫使日本人在最后一刻降低条件让步。没中标的法国人哭着走了。
1986年7月1日,TDI工程破土动工,国务委员邹家华和甘肃省省长贾志杰为奠基石铲下三锨土。六大家施工企业的建筑队伍陆续开进现场,高潮期,连同民工约5000人作业,上百辆小拖拉机拉运土方120多万立方。1987年底土建如期完成,1988年设备安装又提前完成。上级发来奖金3000元。德国专家翘起大拇指:“我们在中国搞了三个工程,银光搞得最好。”
像投资这么大的TDI工程,当时在亚洲除了日本、韩国之外,再没有一家。
TDI的主要原料就是银光公司常年生产的TNT的中间产品,对于制造聚氨酯泡沫塑料、粘结剂、弹性体、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厂家来说,TDI就是企业的财源。而当时国内仅有的几个TDI工厂的生产能力总和还不到银光TDI生产线的五分之一。
1989年秋,年产2万吨的TDI装置建成。银光进入了世界上15个国家TDI的行列中。从此结束了中国对TDI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银光,“一五”起步的军工企业,与时俱进,以现代高科技推进了甘肃工业文明的进程。
中国人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偌大一个石油化工“老母鸡”出世了
1963年12月25日,新华社向世界发布一则消息:“中国人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石油产品已基本自给。”
这一新闻令全世界瞩目。
要掂量这句话的分量,就得从头说起。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早在西汉时期,即公元前3世纪至1世纪,先民们就在陕北发现了石油。班固的《汉书·地理志》中就有“高奴有洧水可燃”的记载。高奴即今陕北延长一带。魏晋至元明的史籍中也有记述:陕西北部、甘肃酒泉、新疆库车等地发现石油并将石油用于照明、润滑、防腐、制墨、医药及制作火器等。西晋人张华,在《博物志》中记载:“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水有肥,如肉汁,燃之极明。”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第一次使用了“石油”这一名称。他写道:“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
他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北宋京城开封设置的军器监内建立了“猛火油作”,开始生产粗加工的石油产品“猛火油”,并应用于军事。
尽管中国在发现和利用石油方面一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石油的开发生产却停留在原始状态。
洋油自清同治二年(1863年)开始进入中国。1867年进口煤油3万加仑。1878年进口240万加仑。
1907年,在延长县城西门外钻成中国大陆第一口油井,延长石油官矿局炼油房开始用小铜釜1座,当月加工首批灯油450公斤,运往西安销售,这算是中国生产的第一批商品石油产品,但数量太少了。
洋油进口量越来越大。1914年进口煤油2.25亿加仑,进口汽油465万加仑。1935年至1937年,平均每年进口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2.6亿加仑。
抗战爆发后,进口“洋油”的通道被切断。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决定勘察开发玉门石油。1938年4月成立甘肃油矿筹建处,同时筹建炼油厂。1939年5月开始炼油,每釜加工原油93公斤。1941年4月,在玉门老君庙油田成立第一炼场,到1943年这个厂形成日炼原油200吨的能力。
但抗战胜利后,1946至1948年,洋油进口量猛增到每年4亿加仑以上。而1949年玉门炼油厂的原油加工能力是14万吨,全国炼油加工能力总共只有17万吨。
美国人说:“没有美孚,中国将是一片黑暗。”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在筹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决定从苏联引进技术和设备,建一座现代化大型炼油厂,并列为全国“一五”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把这个大型炼油厂建在兰州,是因为当时只有玉门油田规模较大,新疆、青海发现一批有希望的地质构造。
1952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派工程师和专家来兰州考察,选择重点项目厂址。经过八九个选点对比,最后认定西固区具有建厂的优越条件:一是西固盆地面积大,约31.5平方公里;二是近临黄河,水源充足;三是兰新铁路穿区而过,交通便利;四是距省会兰州城中心约20公里。不远也不近。
1953年11月,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李富春率中央有关部委领导和苏联专家来现场察看,把炼油、化工、橡胶、热电、自来水厂等主要项目厂址定在西固区。西固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汉武帝时代,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其部下李息就在西固临黄河筑城。后来建立了金城县。兰州古称金城由此而始。出土文物证明,这里的先民们很早以前就有了青铜冶炼技术。
20世纪50年代初的西固城,依然是布满了史前文化遗址和马家窑类型文化遗址、古墓群、古城堡、明长城古烽燧及古寺庙遗迹。有成片的西瓜和枣树林,有牌坊,四合院民居建筑,再就是大片的荒沙滩。
当时就把炼油厂摆在瞿家营乡,化工厂摆在柳泉柳荫,橡胶厂摆在桃园,热电厂摆在钟家河,水厂摆在柳荫、钟家河。
兰州炼油厂于1953年10月开始筹建。1956年4月29日破土动工,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在黄河之滨2平方公里的厂区展开了大规模施工。
石油部从西北、华北、中南等地区调集了一批地县级干部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还从玉门、大连、上海等炼油厂抽调数百名技术人员和技工来支援兰炼。新招收的1900多人送去培训。由石油部特意选拔135人派赴苏联实习,为兰炼培训骨干力量。
建设者满怀激情,从天南海北云集到这里,各路人马,各地的乡音,各样的穿戴,多元文化融汇在红旗招展尘土飞扬的大工地上。
劳动号子此起彼伏。建设的是现代化大工业,使用的是原始工具铁锹、镢头、柳条筐,肩挑人抬,双手推着装满石头土块的架子车跑步搬运土方。开工初期,部分职工住帐篷、农舍,大多数人住在市内,乘大卡车上下班。当时不通公共汽车,进城很难。
兰炼84.7%的设备和材料由苏联成套供应,全国上百家工矿企业协作支援。工程建设进展迅速。一期工程193个项目16套炼油装置及相应设施只用了两年零五个月全部建成。1958年9月分批投入试运转。建厂期限比国家计划提前15个月,节约投资1055万元。
兰炼建设期间和投产初期,朱德、周恩来、邓小平、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到厂视察。
炼油工业又称石油炼制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其产品用途涉及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炼油厂就是以原油为基本原料,通过一系列石油炼制工艺过程,把原油加工成各种牌号的汽油、柴油、润滑油、溶剂油、重油和石蜡、沥青、石油焦,并生产多种石油化工的原料。
兰炼投产不久,就遭遇了挨饿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加上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撕毁合同,单方面决定自7月28日至9月1日撤走全部在华专家。在兰州的苏联专家陆续撤走,并带走了图纸资料。部分重点项目被迫停顿。对兰炼来说也是雪上加霜。物质短缺,蒸气和电力不足,大部分装置只能是开开停停。全厂7000名职工营养不良,有1400人患了肝炎,2000多人身体浮肿,不少倒班工人常常昏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