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翟万益先生曾用“天工逞巧总奇谲”来品评赵正先生的书法。他说:“那俊逸洒脱的书法作品,时而虽四角张开,却也中官凝神;虽对角错位,却也形离神合、气韵相切;或在结体紧拢中,又长顿取斜势,一气恣情净洒而下……近万岁之拮逢,柔切而流韵,这便是赵正的书法。”“先生仅撷取精华,弃除了粗陋浮泛气息,保留率真自然之趣。将简牍的夸张笔调控制在适可的度量,强化其雄健奔放的意态,采用四面开张、左右错落、奇峻峭拔、紧劲凝敛,以此消除了中国书法积淀的那种庙堂化的倾向。难怪朱乃正先生在评价其作品时指出:黎泉的书法作品,运笔轻重得当,行笔疾迟相间,飞白时出,去除了简牍上墨色僵死的缺憾,厚重中夹带着轻灵的旋律。赵正把字形的紧劲与章法的疏朗这一对立法则巧妙地统一起来,使美在矛盾中达到高扬,像一泓心源之水顺着汉简的河床流淌。当品味其作品时,就感觉到黎泉的书法作品中运笔、章法都经过了创作激情的外化极其严格地统御理性的阐述。因此,他的作品处于一个作品群中,总是鹤立鸡群,给人一种丰厚的艺术享受。”这是十分恰当的。
河纳百川的书法胜地
令人自豪的书法渊源
甘肃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书法艺术有深厚的基础。
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位于祖国大西北中心的甘肃,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先祖就在这块黄土地上休养生息。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上千个遗址,遍布全省各地。从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早期,少典氏帝就是当时生活在黄河和渭河流域的最大部落,其子炎黄二帝是两个最大的部落联盟首领。甘肃书法源于陶文符号,滥觞于青铜刻辞,至战国而绚丽多彩。上古时期的成纪,即今秦安一带是伏羲氏、女娲氏的故里,伏羲文化的源头。伏羲实为文化超人,是华夏文化的始祖。伏羲画八卦造书契,创造了文字,伏羲氏是甘肃也是中国最早的书画家。上古时期轩辕黄帝北巡之荤粥,即到了崆峒山,虞舜迁巡之三苗,亦至于三危。距今三千年前,周朝的先祖就在陇东的泾河及陇中的渭河流域创造了我国最早的农业。始开了黄河流域灿烂历史文化的端绪。
代周而统一中国的秦人先祖秦非子、秦仲就定居生活于犬丘、秦亭,即今天水礼县、清水地带。天水放马滩秦简成为研究先秦简牍书法的珍贵资料。定西出土的秦诏铭文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两汉时期是书法家时代,甘肃产生了重要的书法家。西汉名将李陵,其书有“神品”之誉。
东汉仇靖所书《西狭颂》,为汉隶之精华,至今是临摹者的范本。赵壹的《非草书》是我国最早的书论篇章。张芝、张昶兄弟其书“独步无双”,书史称为“草圣”、“亚圣”。同时还出现了杰出的书法家梁鹊、梁竦、张越、傅玄、傅昭、傅咸、皇甫定,草书“亚圣”索靖,以及女书画家梁纳、皇甫规妻等。张芝、张昶、索靖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永恒的座标。
汉唐以来,甘肃更成了中西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孔道,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贯穿全境,当时的敦煌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国际文化、贸易都市。敦煌汉简、居延汉简、武威汉简、甘谷汉简等举世瞩目,为书学增添了宝贵的汉代墨书资料。尤其是丝路最繁荣的隋唐时期,甘肃的石窟艺术最具特色,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莫高窟、榆林窟、南石窟、文殊山石窟、马蹄寺石窟、石窟佛龛灿若群星,形成了我国西北独有的古石窟文化群落。敦煌石室面世的五万余卷经文,完整地反映了公元4世纪至11世纪书法发展的脉络。
“诗仙”李白雷惊电绕的行草,“诗鬼”李贺精捷的疾书。还涌现出敦煌的令狐涣、令狐楚、令狐澄、索允、索勋;天水的王仁裕、强琮、姜曦、姜协、姜皎;泾川的吕向、胡霈然、皇甫铺、胡翼等众多书法大家。
敦煌遗书万余卷,其写卷为古代先民手抄之墨迹,写卷中的行草书法,最具有艺术魅力,反映了从公元四世纪至二十一世纪中国书法发展的脉络。宋时,党项羌建立的西夏政权,统治河西走廊近二百年,但仍有吴骱、孟显、南简、田景、侯翼、许奕、霍适、张(金兹)等有影响的书画家。同时还有武威安仁裕、安仁祚等金石刻碑高手。元代时,有余阙、边武、徐鹏、杨世昌等书画家。明清时期,文人学士都能临池挥毫,咏诗作画,书画家人数众多,但有一定影响的书画家显得较少,其中成就显著者有明代的李梦阳、胡缵宗、黄谏、张锦、边文进、边楚祥。明刻肃本《淳化阁帖》,刻工精良,存石完整,足为千代楷模。清代有张澍、邢澍、张美如、牛树梅、曾衍道、唐琏、刘尔炘、朱克敏、王了望、温虚舟、赵冲谷、白福龙、岳钟琪等。王了望的草书、唐琏的篆刻、朱克敏的隶书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高峰。民国时期,出现了如范振绪、赵西岩、窦景椿、水梓、杨思、孔寿彭、曹兆镜、裴建准、魏振皆、魏绍武、高雪风、马福祥、冯国瑞、张维、黄文中、康平侯等诸多名流。
甘肃历代名人墨迹,遍布三陇,与名胜古迹交相辉映,一代又一代书法家星光灿烂。历代书法,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也不论从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看,都留下了不少杰作和艺术珍品,留下了不容忽视的业绩,其中有许多人物及其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这是值得我们引以自豪的。
河纳百川的甘肃书法
新中国成立后,甘肃书法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繁荣新时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虽然全国和甘肃都没有书法专业的学术组织和团体,甘肃书法呈现出一种民间的、自发的、松散的发展状态,但是由于书法艺术在民间有着广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特别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现代书写工具尚没有广泛使用之前,毛笔仍是主要的书写交流手段,因而书法家和书法艺术活动在校园和社会仍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特别是一些著名书法家,他们文化功底深厚,书法艺术精湛,使我省的书法艺术发展一开始便显示出较高的水准和较高的层次。他们中的代表人物魏振皆先生楷、隶、行功底平稳,结构严谨,笔笔精到,并能神思独运,将楷隶行熔于一炉,匠心独出,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魏体”,为现代中国书法史上所独创。
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周年,甘肃省文联在兰州举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书法展览,展出书法、篆刻百余件。魏绍武、柯与参、杨同朴、吕郁哉、韩天眷、魏振皆、丁希农、李更生、李泽夫、金玉振、应中逸、牟紫东、徐祖蕃、蒙子军、华民等新老书法家首次聚会展厅,进行书艺交流,为甘肃书坛一大盛事。书法家们的作品师法各异,风格多样,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及灿烂的前景。
随着甘肃书法事业的蓬勃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书法家,这个群体从数量上来说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从继承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又比任何一个时代更为宽泛,形成了一个结构合理、继承广泛的书法家群体。新老书法家星光灿烂,争芳吐艳。
1965年8月,由中国人民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办,甘肃省文联协办的赴香港、日本书法展,魏振皆、牟月秋、柯与参、徐祖蕃的作品参展,这也是我省书法家较早地赴海外参加书法展览活动。
甘肃省书法家康务学有感于解放后一段时间里,我国书法教育的相对薄弱的现实,于1961年底起,先后直接给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和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著名画家潘天寿写信,直言“中国书法若要后继有人,就必须号召中、小学生学写毛笔字,开设书法课。”此建议得到董必武、郭沫若、潘天寿等人的高度重视。康务学的这一举动,在我国书法史上被誉为“建国以来,最早的书法呐喊者”。
书法家沈年润多年精心研究碑帖文献,他于1964年5月发表在《文物》杂志的长篇论文《东汉老赵杨碑考释》(即《赵宽碑》),全文8000余言,详细论述该碑渊源流变及书艺特点,并附有原碑拓片和赵氏世系表。这也是我省较早的书法理论研究成果。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间,我省书坛活跃着一大批优秀的书法家,他们的艰辛努力不仅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也为甘肃书法日后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大致是:
魏绍武(1886—1982)甘肃甘谷县人。字鸿发,后以字行。解放后为甘肃省文史馆馆员、政协甘肃省四届常务委员。甘肃知名书法家,擅书法,能歌赋。
韩天眷(1894—1983)江苏镇江人。别号韩麻雀,斋名双天阁。当代著名画家,擅花鸟,长于小写意画法,亦擅书法。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魏振皆(1889—1974)甘肃皋兰县人。原名继祖,后以字行。号睫巢、洞叟。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历史系毕业。1953年被聘为甘肃省文史馆馆员。国内知名书法家,“下笔古重,点画如妙,有金石味,自成一家”。他楷、隶、行功底平稳,结构严谨,笔笔精到,并能神思独运,将楷隶行熔于一炉,匠心独创,风格独特。
牟月秋(1894—1973)甘肃临洮人。原名桂馨。近现代著名书法家,擅篆隶、章草,尤以钟鼎文见长。其书“用笔流畅,顿挫多姿,气势爽朗”。建国后,任兰州一中副校长,甘肃省人大会代表、甘肃省政协委员、兰州市政协常委、省民盟常委等职。
丁希农(1891—1978)名原丁,字希农,别号老农,山东日照市人。民国时期曾在黄河水利委员会工作。新中成立后任政协甘肃省委员,1963年被聘为甘肃省文史馆馆员。他精于书画、篆刻。
裴建准(1884—1969)字孟威,号南谷山人。原籍山西,寄籍甘肃渭源南谷乡。政协甘肃省委员,兰州市佛教协会副理事长。毕生主要从事武职,擅长书法、绘画。书法遒劲潇洒,意蕴丰富。
陈伯希(1922—)山东潍坊人。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后留校工作。1945年到八路军驻陕甘宁边区留守部队从事美术工作。任甘肃书法研究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甘肃美术家协会主席,甘肃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兰州分校顾问,甘肃画院筹备组副组长,甘肃省文联副主席、顾问等职。长期从事版画、连环画、中国画和书法、篆刻创作,他的书法传统功底深厚,集大篆、石鼓、摹印、汉隶之优长为一体,独出新意,形成了浓郁的金石趣味和装饰性,既质朴深厚又飘逸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