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五泉山的来历和西汉名将霍去病有关,据说当年霍去病奉汉武帝之命,率领大军从陇西郡(郡治狄道,今临洮)出发,准备征讨匈奴。霍将军率军从临洮出发后,沿着山间小路,直奔黄河边,由于这些地方人迹罕至,道路非常难走,到了今天五泉山一带,将士们口渴难耐,看到将士们无水可喝,将军非常着急,无奈之下挥鞭连击山崖,没想到地下竟涌出了五股泉水。2005年9月底,人们在五泉山门前的广场上,立了一尊雕像,以此来纪念霍去病。雕像中的霍去病脚踩马镫,抱拳感谢,充分表现了将军的爱国热情。后来人们把这五股泉水分别命名为甘露、掬月、摸子、惠、蒙,其中甘露泉、掬月泉、摸子泉在中麓南部,蒙泉在东涧,惠泉在西涧,五泉山也因这五泉而得名。
据明天顺五年(1461年)的《大明一统志》载:五泉山“泉有五眼,相传汉霍去病击匈奴至此,以鞭卓地而泉出。”清乾隆时统称鞭搠泉。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传说,专家考证认为,霍去病两次远征匈奴时,并未来过兰州五泉山。
早在唐宋时这里就建有寺庙。元代在五泉山建皇庆寺,明洪武初改为五泉寺。永乐七年(1409年)重建,改为崇庆寺。明万历七年至九年(1579年~1581年)临巩兵备道副使在西龙口东侧建漱玉亭,以观瀑布。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兵备副使按察使邢云路重修后,改名清晖阁。经过元明两代经营,至清初,五泉山“自麓至巅,揽胜不穷,登临难遍”。到乾隆年间,五泉山终于形成以佛教为主,间以道教的建筑群。这座山历代均有修建,到清嘉庆、道光时,五泉山已经成为兰州风光的极胜之处。
乾隆同治年间,五泉山古建筑群两次惨遭兵祸,后来人们才又陆续修建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建筑群,在重修的过程中刘尔功不可没。他利用甘肃贡院明远楼的材料新建了三层楼阁,这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万源阁,供奉伏羲、周文王、周公、孔子;在万源阁下修建了思源楼,奉祀周敦颐、邵雍、程颐、朱熹,因为这些人“是我中华学术之导源也”。
五泉山上有许多的文物珍宝,其中比较著名的是“铜接引佛”和“泰和铁钟”。“铜接引佛”原在兰州东关接引寺内安放,这是一件明洪武年间所铸的铜佛,身高1丈6尺,身围8尺,重约万余斤。抗战时期,这个铜佛被日本人飞机所掷炸弹炸坏。1955年人们将铜佛焊接复原后移到五泉山金刚殿。这尊铜佛像造型优美,衣褶显晰,面部神态敦厚丰韵,怡静庄重,面含微笑,左手托钵,右手舒展,一副悲天悯人、接引众生普渡的神态。
“泰和铁钟”原为普照寺物,后安放在五泉山猛醒亭内。这座铁钟为金代章宗泰和二年(1202年)所铸,钟高9尺,直径6尺,重10000斤。造型宏伟肃穆,声音浑厚洪亮,这成为兰州抗战的见证,也是普照寺内留存下仅有的几件文物之一。
五泉中摸子泉最为神奇,过去善男信女用手在泉水中摸索,据说摸着石子的生男孩,摸着瓦片的生女孩。刘尔炘曾在洞口书写一联,嘲讽这种迷信行为是“糊糊涂涂,将佛脚抱来,求为父母;明明白白,把石头拿去,说是儿孙”。
从大门进入后,就开始登山了,只见山间绿树掩映,沿着通道殿宇层叠,楼阁错落。五泉山的蝴蝶亭、金刚殿、大雄宝殿、万源阁、文昌宫、地藏丝、千佛阁依次排列。
五泉山还是一个植物众多的地方,在公园内各种乔木花卉随处可见。国槐、银白杨、旱柳、白榆、臭椿、梨树、牡丹、丁香、玫瑰、榆叶梅、连翘、珍珠梅、红柳等树木,让人流连忘返。
如今这里保存建筑10000多平方米,其中崇庆寺、嘛尼寺、卧佛殿、地藏寺等系明清时代建筑。
然而许多小朋友是通过动物园认识五泉山的。五泉山公园西面的兰州动物园是甘肃省内唯一一所动物园,里面的鹿苑、熊池、狮虎房、猴山、禽园、熊猫馆等有大量各种各样的珍禽异兽。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动物园就成了小朋友的乐园。
现代城市雕塑多
在兰州众多的雕塑是独具特色的。现在人们已经无法说清楚兰州城市雕塑的具体数目了。这些年在城市建设中,在植树造林中人们兴建了许多雕塑,而雕塑最集中的地方在黄河边。其中比较出名的有:“绿色希望”雕塑,位于黄河母亲雕塑东约180米处,由王志刚、王铁城做成。它是由甘肃130多万青少年捐资兴建的,建于1987年7月。主像由高11米、8米、3米三株汉白玉圆锥体变形树组成,高低参差,疏密有致地矗立于园林绿地中,寓三木成“森”之意,反映甘肃人民种草种树,绿化陇原的伟大壮举,象征陇原青少年茁壮成长。侧像2座,各高8米、长11米,汉白玉浮雕,呈弧形对称分布于主像两侧,东侧为“采种支甘”,西侧为“绿化陇原”,以突出、烘托主像,起提示主题的作用。
“黄河母亲”雕塑,位于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中最完美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曾获得“优秀奖”。雕塑由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北京雕塑厂于1986年4月30日雕成,系一长6米,宽2.2米,高2.6米的花岗岩圆雕,总重40余吨。由“母亲”和一“男婴”组成构图。母亲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颀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右侧依偎着一裸身男婴,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雕像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源自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同时,水波纹和鱼纹也反映了黄河流城的先民们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雕塑前面另立一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于1984年8月所立“献给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母亲”碑。
“搏浪”雕塑,位于滨河路东段“北塔远眺”小游园中,1986年10月1日由汪兴中所作。通高6.15米,总长8.6米。雕塑由钢筋混凝土基座镶嵌以黄河卵石,呈黄河巨浪翻卷状。皮筏斜飞于浪尖之上,破浪而飞,有搏浪追风之感。青铜铸成的筏客,跪姿昂首挥桨,其后有一跪姿少女,右手拢鬓,神态安祥。这一雕塑再现了昔日黄河上以皮筏为渡的交通方式,是兰州黄河文化的一个象征。
龙源展现中华龙文化
龙源是一座通过雕刻、书法、剪纸、造型、园林、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刻画和表现“龙”的形象与精神、以龙文化为主旨的主题公园。
其核心是王国文的书法作品“龙”字,左半边“恍如女娲怀抱婴儿”,右半边“如伏羲俯首关注”。“龙”字主题雕塑为紫铜铸造,高10.2米,重8.5吨,立在高2.4米的八卦台上,加上12米高的底座,总高24.6米。
“龙”字主题雕塑四周,还立有7.6米高的龙柱,这些龙柱直径0.8米,上端镌刻着9条龙。龙源西边有一钢板透雕,这是一个弧长16米,高2.5米的龙凤呈祥剪纸雕塑。龙源内最吸引人的千龙碑廊汇集了全国各地来的1740个“龙”字,包含了真、草、隶、篆等各种书体。龙源内花草皆成云状,而林木则以龙字当头,龙柏、龙柳、龙槐、龙榆、龙桑、龙枣,隐含着龙从云之意。
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源自于古代的蛇崇拜,原本是伏羲女娲部落图腾,甘肃是龙的故乡。从现在保留下来伏羲和女娲的图案上我们可以看出,伏羲和女娲的造型中有蛇的因素,这为人们揭开龙的起源提供了线索。
众所周知,龙是我国古代人们想象中的神奇动物,长期以来关于龙的起源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最大谜团之一。目前对于龙的起源有巨蛇、蟒说、扬子鳄说、猪或马说,雷电说、蜥蜴说及外来说等。
不论何种说法,专家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龙的最初出现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有关。甘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天水是我国古代“三皇”之首的人文始祖伏羲的故乡,江泽民同志1992年视察天水时亲笔题词:“羲皇故里。”在甘肃出土的大量古代文献和图画中,伏羲女娲都是以“人首蛇身”出现的。人们认为,这似乎说明伏羲就是龙的化身。史载“伏羲龙身,女娲蛇躯”,他们经常在一起出现,这说明,伏羲女娲有着相同的族源。传说中伏羲女娲为了人类不致绝种,才兄妹成婚,遂繁衍了中华民族。
伏羲是传说中的人物,民间传说太昊伏羲氏生于成纪(甘肃天水),常年活动在中原地区。有专家认为,伏羲生活的年代大约距今7000年左右,伴随着伏羲部落的壮大,他们开始逐渐向东方迁移。由于伏羲非常聪明,因而他领导人们制嫁娶,男婚女嫁;做网罟,教民渔猎;画八卦,代替结绳;造琴瑟,功成作乐;定官职,分理海内……在迁移过程中,许多部落纷纷前来归附,于是伏羲集中了当时人们喜爱的几种动物特征创造了马的头、蛇的身、鸡的爪等许多动物的综合体,自称“龙师”,并将龙作为华夏族的族徽——图腾,为此中华民族始称龙的传人。伏羲的另一功绩在于制定了姓氏,他自己定为风姓。
实际上,大量的考古资料证明,甘肃是龙的起源地之一。甘肃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一件彩陶瓶的外腹上,绘有一只圆首、圆眼、张口、身折曲、饰有方格纹的龙形纹。
天水秦安大地湾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房址、灶台、灰坑、墓葬、排水沟以及8000多件由骨、石、陶制成的生活器具等等,说明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时候,的确有一个比较大的原始氏族群落在这儿安营扎寨,繁衍生息,这从侧面印证了民间传说。
综合考古发现、民间传说、历史记载等方面的资料,人们最终认为“龙源于蛇”原为伏羲女娲部落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