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兰州历史文化(九):重教興學
2544300000018

第18章 改旧立新探索新制 调整改造徘徊发展(3)

在贯彻“八字方针”,调整推进教育改革的同时,还贯彻落实中央下发的大中小学工作条例。1961年9月,据中央批准下发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即高教六十条),甘肃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厅三次召集会议,讨论贯彻意见,规定兰州大学全面试行高教六十条,其他高等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准备试行。1962年3月以后,相继试行“高教六十条”的有兰州铁道学院、甘肃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在试行中,部分院校还各自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关于学习和试行高教六十条的工作规划。兰州大学校长江隆基根据学习和贯彻的体会,在《试论高等学校工作的经验》一文中,提出了高等院校工作的八条原则。1963年4月,省教育厅对全省高等院校试行高教六十条的情况进行了初步总结,认为一年来的试行工作使高等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轨,对于稳定教育秩序,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兰州高等教育事业具有明显成效。1963年3月,中共中央颁发《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指出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的子孙后代,而且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水平。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要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同时提出在思想教育工作中,针对学生的特点,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避免一般化和简单化。之后,兰州教育系统开始试行中小学暂行条例,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学校各项工作。兰州市教育局召开减轻学生负担、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座谈会。

甘肃教育学院和甘肃师范大学联合召开中学教育问题座谈会,就提高课堂质量、改进计分方法和开展学科竞赛问题进行了讨论。到1965年,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又达到一个较合理的新水平。

1964年2月到1965年12月,毛泽东先后7次对教育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发表了重要指示,指出现行的“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都要改”,以“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这对于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此,高教部领导强调了思想要积极,步骤要稳妥的改革思路,甘肃省委确定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两种教育思想、两种教育方针、两条道路的斗争,深入开展教育革命的工作方针,省教育厅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改革的规定与要求。兰州地区除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毛泽东的指示外,按照甘肃省委、省教育厅的具体要求,在调整教学计划,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方面逐步进行改革。在全日制中小学教育方面,对中学生学业成绩的考试、考查的目的、内容,期中、期末考试学科,学期、学年成绩评定办法,补考、留级、毕业考试等环节都进行了改革。为了减轻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适当减少了各年级的课程门类和周数。注意减少学生活动总量,以保证学生休息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以上改革尽管在不断进行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提出的教育改革要求高,加之同时在全国城乡进行的“四清”运动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强化阶级斗争的观念,注重教育为政治斗争服务,因此,教育改革工作的落实难度颇大。

总体而言,在新中国成立的17年间,兰州教育事业在不断探索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这一时期,全市高等学校发展到7所,中等专业学校增加到37所,职业中学达到34所,普通中学计有48所,小学有492所,各类学校在校人数总计达到22.9万人,扫除文盲19.6万人。至此,在每万人口中,大学生由1949年的24.9人增加为60.8人;中专中师生由26.6人增为52.6人;中学生由48.9人增为250人;小学生由610.4人增为1135.4人。尽管经历了不少曲折,但全市各级各类教育仍达到新的水平。

一代师表垂范陇原 桃李芬芳遍布天下

新中国建立后,在兰州教育发展历史上,一批教育家和大量教育工作者在艰难波折的环境中辛勤耕耘,不懈努力,为兰州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里,仅就其中的著名教育家江隆基、李之钦、辛安亭等人的事迹及教育思想略作介绍。

江隆基(1905—1966),陕西西乡人,出生于农民家庭。早年受“五四”新思潮的影响,在西安参加爱国学生运动,考入北京大学后,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1931年,先后留学日本东京明治大学、德国柏林大学。1936年在抗战救国热潮中回国从事教育事业,在陕北公学、延安大学、华北联合大学、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等部门担任教育行政领导职务。新中国成立后,江隆基先后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为社会主义教育在西北地区的建立和北京大学的教育发展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1959年1月,江隆基在经历了北京大学的风风雨雨之后,奉调来到甘肃,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这一时期,是“左”的偏差越来越严重的时期。江隆基在兰州大学工作期间,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以教学为中心,注重开展教学、科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方面,甚至对各科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制定上,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兰州大学进入全国高等学校的先进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兰州大学自新中国成立后,在西北教育部和国家高等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经院系调整和教学改革,学校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特别是1953年兰州大学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后,加强了师资力量,增加了教学、科学研究设备和校舍建筑的投入,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1957年下半年开始,兰州大学遭到人为的严重破坏,正常课堂教学几乎完全被生产劳动所代替,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实际处于停滞状态,打乱了教学秩序,搅乱了人们的思想,大大挫伤了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江隆基正是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承担兰州大学领导重任的。他到任后,立即深入实际,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根据条件从整顿教学秩序入手,开始了全面的整顿工作。

江隆基指出,学校教育培养人才,是通过学校教育中的教学活动实现的,教学活动是学校的基本活动,“学校教育必须以教学为中心”,至于说“政治挂帅”,是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而言,并不是要求以政治代替教学,也不是政治活动越多越好。科学研究、生产劳动以及学校的其他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去进行。他进一步指出,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是教师运用课堂教学等教学手段,将已有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基本途径是“细心听课,认真读书”。至于“实践——理论——实践”的公式,是指人们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而言,“绝不能生搬硬套地放在学校的教学中,让学生事事通过实践,生产劳动越多越好。”他还说,学校教育并不是不要生产劳动等实践活动,而是要纳入教学计划,有一定的课时;学校也不是不需要办工厂,而是要结合专业、切合专业的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不能随意挂个牌子就是工厂。他还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一定要重视书本知识,绝不应当轻视理论的作用,轻视书本的知识。教学秩序是教学活动的必要前提,没有稳定的教学秩序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为了使稳定的教学秩序落到实处,江隆基提出了“三固定(稳定)”原则,即固定的教学日历,固定的课程表,固定的作息时间。

学校教育的目标,在于以合格的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人才。江隆基明确指出,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教育的基本标准,因此,学校教育应当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经常性的中心工作。他提出并采取了加强党对教学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健全规范教学环节、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等一系列的措施,使兰州大学出现并逐步形成了稳定的教学秩序,良好的教学环境,正常运行的教学活动,确立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规范化管理体制。

在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上,江隆基基于对“教学大纲在决定课程内容、贯彻教学计划和保证教学质量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教材建设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的认识,于1959年在兰州大学开展了修订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的具体工作,使所开设课程都有了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力求充实和革新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内容,提高其科学性和思想性,并认真贯彻了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反映近代科学最新成就和与有关课程相互配合的四项原则。

在教学方法上,江隆基认为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条件之一,必须遵循已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常规。遵循前人总结的行之有效的诸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相长、教学与生产劳动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师与学生结合、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学习必须依靠个人的努力等教学原则。就教学活动而言,他总结出必须要把握课堂讲授、实践、实习、辅导答疑、习题课和现场教学各个环节。就课堂而言,他认为“课堂讲授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教学环节,一切其他教学环节都必须围绕着课堂讲授进行”,从而概括提出了课堂讲授的标准、要求和具体措施。

综合大学是培养在理论科学和基础科学方面从事研究工作或教学工作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一个国家文化和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江隆基结合兰州大学作为全国重点综合大学的实际,提出了大力加强基础教学、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创办有特色的综合大学的办学思路。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是一个要求全面发展的方针。其中主要是要摆正德育和智育的关系,或者说是政治与业务、红与专的关系。在学校教育中,政治教育的内涵,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马列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作风,其途径是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学习,以及时事政策教育和社会活动。他强调,学生的红不仅应该表现在政治思想的进步上,而且应该表现在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上。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专业学习是基本的、大量的,所以,全面发展必须以专业教育为基本。

依靠教师办学是江隆基一贯的教育思想。他到兰州大学后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结合兰州大学的实际,他提出了“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建立“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的思路。正确估量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贯彻知识分子政策的基本点。兰州大学的教师队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历次政治运动的锻炼,在政治思想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是一支整齐合格的教师队伍。但是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从政治思想上估量教师队伍,这是学校教育中贯彻知识分子政策的基本点。江隆基依据他二十多年来从事高等学校领导工作的亲身经验,于1961年12月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公开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我国“高等学校教师是由两部分人组成的,大部分是解放以后成长起来的青年知识分子,小部分是旧社会过来的中老年知识分子”。他认为青年知识分子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党培养教育出来的,基本上是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在教学上已成为高等学校的一支重要力量。中老年教师也已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较长时间的教育和自我改造,在政治上、思想上和业务上已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他们当中大多数是能够辨别政治方向,分清大是大非,愿意跟着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又具有专门的科学知识和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以,必须同他们加强团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且在工作上和生活上为他们创造一些必要的条件。江隆基对教师队伍的估量以及对知识分子政策的主张,是符合高等学校实际的,是实事求是的。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江隆基公开地表明自己的看法,需要有极大勇气并冒很大风险。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1957年提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问题以后,从来没有人对此公开提出过异议。1961年虽然提出调整知识分子政策,但是这个关键性的“帽子”,并没有人触动。直至1964年6月,周恩来总理在“文艺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提出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此前在国内尚未见到对知识分子的“帽子”及其相关政策方面直接了当的阐述。因此,江隆基对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正确估量,不仅直接影响着兰州大学知识分子政策的正确贯彻,从而从根本上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而且对全国高等教育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江隆基十分注重尊重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他说,尊重教师就是“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前人的劳动”。他认为,知识是人类实践经验的结晶,科学则是高层次的知识,知识和科学都是前人的劳动成果。人类知识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连续性。人类知识的进步,都是在继承和发扬前人劳动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将知识推向新的境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知识连续的媒介、手段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多样化,但是一个最基本的途径则是不容改变的,那就是教师的“教”。教师是知识的积累者,也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为社会生产培养劳动力的主要承担者,是将知识、科学物化为劳动力的媒介。教师的劳动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的劳动是崇高的,尊重教师就是“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前人的劳动”。

“重师必先师自重”,这是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江隆基常借用它来勉励教师以提高自身素质。他认为,学校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后备力量的任务,教育事业是崇高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位教师都应当有热爱教育的思想和奉献教育的精神,这是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教师教书是职责的要求,但是要教好书,则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教好书”是合格教师的表现,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备课,认真讲授,认真检查教学效果,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