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决心已定,包玉刚便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包玉刚认准了航运这个目标,干劲也挺足,但如何去开这个头?到哪里去寻找他的第一艘船呢?
包玉刚认为,坐在办公室里等电话铃响的人是做不成生意的,于是,他开始到处去寻找门路、寻找关系。他去了伦敦,也去了华盛顿,结识了很多朋友,为他的事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包玉刚的四人公司曾在美国实行贸易禁令的日子里与中国大陆有生意往来,于是,他的公司被美国列入了黑名单。为此,他专程跑到华盛顿去抗议。
那时候的包玉刚,口才并不很好,英语说得结结巴巴,句法冗赘,给人一种唠唠叨叨的感觉。包玉刚打着手势用夹杂着宁波方言的英语,告诉那些美国人他是无辜的,那些美国人睁着迷惑的眼睛看着这位激动的中国人,也不知他们是否听明白他的话。过了很长时间,天快黑的时候,政府大楼里的所有人都知道了外面有一个叫包玉刚的中国人以强硬但积极的态度在为自己辩护,最后,包玉刚终于说服了美国人,他的公司终于在黑名单上被划掉了。
经此一役,包玉刚总算松了一口气,最起码为以后他的公司与国际上其他公司发生业务往来扫除了一道障碍。然而,他在得到他的第一条船时就不那么顺利了。
众所周知,搞航运得买船,买船就得花钱。航行于茫茫大海之上的远洋货轮可不比近海的小舢舨,动辄百十万、甚至上千万美元一艘,自己又拿不出这么大笔资金,向银行贷款吧,还得有担保人,得有一两个大老板作后盾,银行才会信得过你,而包玉刚此时只是一个默默无闻之辈。
包玉刚在经营四人公司的时候,曾认识两个人,一个是汇丰银行的代理主席道格拉斯,另一个是会德丰马登集团的主席乔治·马登,包玉刚与这两个人曾有生意上的来往。
道格拉斯知道包玉刚想买船后,明确告诉他,汇丰银行对二、三手船没有兴趣,很难贷款给他,让他去找马登,因为马登同时又是远东船务集团的主席,也许他能帮助上忙。在道格拉斯的安排下,包玉刚拜访了马登。
那是一九五五年,会面的地点在伦敦。时值深秋,伦敦秋高气爽,少了平日里的雾霭,却多了一份萧瑟。马登身材高大,体格强壮,神情高傲而专横,活脱脱一个普鲁士人的样子,他在自己豪华的办公室里接待了这个比他矮半个头的中国人。
包玉刚不卑不亢地讲述了他想搞航运的想法,马登在办公桌的那边盯着他,仿佛看着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在叙述他的幻想。等包玉刚说完,他用教训的语气警告包玉刚:“年轻人,船运业是一个危险的行业,弄不好,你会把最后一件衬衫也输掉。”
包玉刚点点头说:“船运这一行风险的确很大,但做生意并不是赌博,没有把握的事我是不会做的。”
马登把包玉刚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似乎奇怪包玉刚会如此镇静、如此胸有成竹地与他展开对话。他反问包玉刚:
“航运业的投人相当大,你有多少资金?”
包玉刚的脸泛起一丝潮红,马登的话正好说中了他的心事,他觉得马登正用轻蔑的眼光盯着自己,便把头抬起来,直视着马登说:“资金有一些,但不多。”
马登突然纵声大笑起来,边笑边用讥讽的口吻说:“恐怕不是‘不多’,而是少得可怜,连一条旧船都买不起吧?”
包玉刚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马登仿佛对他的家底了如指掌。的确,他所有的积蓄加起来也买不起一条旧船,所以他才要四处奔走,找门路。此刻包玉刚只觉得一道怒气直冲上头顶,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但很快他便克制住自己,用平静的语气说:“马登先生,虽然今天我还买不起一条旧船,但并不等于我将来永远买不起新船。”
马登一愣,没想到这个东方人这么有志气,沉吟一会,说道:“既然你这么有兴趣、有信心搞航运,我来成全你吧。我有一条船,是二次大战时造的,叫格兰斯顿勋爵号,价值四十万英镑,如果你要买,我可以给提供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的贷款。”马登一边说,一边把船的有关资料交给包玉刚。
包玉刚接过那叠打印出来的材料,发现上面列举了这艘船的三大优点:
一、船身选用优质铜板、采用先进焊接技术制造,与采用铆钉的船相比,更结实,更轻便。
二、使用涡轮机,便于节能,船速更快。
三、船舱宽敞,容量大于英国制造的同类其他船只。
包玉刚发现材料提供的情况与他了解到的并不相符。因为在见马登前一个星期,包玉刚就开始了解造船业的行情。他曾听过好几个伦敦的船务经理提及这条格兰斯顿勋爵号,言谈间对它极不感兴趣,原因是马登的船多是战时造的,虽是铜板焊接,但焊接技术极差,经常渗水,经过战火洗礼,船身也破旧不堪,别说运货,就算是空船开出去,也说不准能开到哪儿。
包玉刚再看看马登递过来的合约,发现上面的付款条件复杂而且苛刻,分明是马登欺包玉刚没有航运经验,想从中大赚一笔。
包玉刚本是一个精明的银行家,马登的如意算盘他又怎会不晓得?他忍住中心怒火,彬彬有礼地对马登说:“马登先生,如果我买你的船,并非你借钱给我,倒像是我借钱给你了。”
马登愕然,知道自己又一次看走了眼,面前这个不动声色的年轻人原来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有备而来,无机可乘。一时间,马登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回应包玉刚,只好干笑两声,心里老大不高兴。
会谈不欢而散,包玉刚只好回香港再想办法。
包玉刚向会德丰总裁马登借钱未遂,两手空空从伦敦回到香港。他思前想后,决定自己筹钱买船。他向父亲包兆龙倾吐了自己的愿望和决心,以争取他的支持。